
《蛇夫座云团》是 " 星星和星云 " 组别的冠军作品。这片云团隐藏着暗沉的发射和反射星云,跨度大约 14 光年,距离地球约 460 光年。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形成区之一。由俄罗斯的 Artem Mironov 拍 摄于 2016 年 8 月 6 日。

《恒星日》获 " 星星和星云 " 组别的亚军。众所周知,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24 小时。实际上地球自转只需 23 个小时 56 分 4 秒,这被称为恒星日。这幅照片记录了一个恒星日内地球上空星星的运动轨迹——呈现着美丽的同心圆星迹。由匈牙利的 Andras Papp 拍 摄于 2016 年 11 月 2 日。

《吃豆人星云》获 " 星星和星云 " 组别的高度评价奖。NGC 281 因与视频游戏角色吃豆人相似,故得此名。若以可见光光谱的普通色来看,这个星云相当乏味。当这张照片使用了哈勃调色板功能,这片星云的亮蓝中心区以及周边的铁锈色带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乌克兰的 Andriy Borovkov 在 2016 年 8 月拍 摄了这张照片。

" 极光 " 组别冠军:《幽灵世界》。丹麦 摄影师 Mikkel Beiter 正站在海边观察海浪。海浪缓慢地冲刷着沙滩,浸湿沙子,这为反射光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突然,云层从附近山脉中冒出来,在海面上空蔓延,这片幽灵般的深绿极光横跨夜空。2016 年 10 月 5 日, 摄于冰岛的斯柯克斯克。

" 极光 " 组别亚军。绿色极光弧贯穿西伯利亚森林冻土的夜空。 摄影师捕捉了八张垂直画面。拍 摄过程中,每秒时间都十分珍贵,因为极光是动态的, 摄影师需要尽快按动快门以 真实地捕捉现场景象。俄罗斯的 Kamil Nureev 于 2016 年 9 月 28 日拍 摄此图。

中国女 摄影师叶梓颐的极光图也脱颖而出。拍 摄时,她乘坐着一架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北京的飞机时,透过窗户看到,绿色极光盘绕在蓝色的深邃天空和橙色的暮光上方。叶梓颐本就预计飞行旅程中有望观察到极光,并选择了最适合观察的座位。除了强烈的极光活动,叶梓颐有幸在白夜期间同时捕捉到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暮光。2016 年 8 月 24 日 摄于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上空。白夜是在夏季高纬度地区可见的独特现象,即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

" 星系 " 组别的冠军《M63:恒星流和向日葵星系》中,一片明亮的旋涡星系 M63 如同从中心向外围散落的项链。幽灵般的星迹弧一直是 摄影师难以捕捉的拍 摄对象。2016 年 4 月 6 日,乌克兰的 Oleg Bryzgalov 在保加利亚的 Rozhen 天文台拍 摄了这张照片,该天文台所在地是欧洲光污染最少的地方之一。

" 星系 " 组别的亚军《NGC7331:鹿舔 ( Deer Lick ) 星系团》。这片旋涡星系距离地球约 4000 万光年,位于飞马座中。该星系群中,鹿舔星系团规模最大,占据此图主体。数个较小的星系 NGC 7335、NGC 7336、NGC 7337、NGC 7338 和 NGC 7340 位于其上方。 2016 年 10 月 30 日,美国 摄影师 Bernard Miller 拍 摄于新墨西哥州。

" 星系 " 组别中《NGC 4565:针状星系 ( Needle Galaxy ) 》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该星系位于后发星座 ( Coma Berenices ) 中,距离地球大约 4000 万光年,亮度高于仙女座。当我们从地球这一侧观测该星系时,它的旋臂仿佛一道光束。由乌克兰的 Andriy Borovkov 摄于 2016 年 3 月 14 日。

" 月球 " 组别冠军《蓝色第谷》以全新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月球表面。这张图片的饱和度极高。第谷环形山及附近地区呈现蓝色色调的地方是月球上历史最年轻的陨石坑。由匈牙利的 L á szl ó Francsics 摄于 2016 年 12 月 12 日。

" 月球 " 组别亚军《托勒密环形山和直壁 ( Rupes Recta ) 之夜》。相较面向地球的一面,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拥有更多的环形山。这张照片是对背地一面的特写,展现了月球中南部的壮观地貌:主要由托勒密环形山 ( Ptolemaeus ) 、阿尔芬斯环形山 ( Alphonsus ) 和阿尔扎切尔环形山 ( Arzachel ) 构成。由西班牙 摄影师 Jordi Delpeix Borrell 拍 摄于 2016 年 8 月 25 日。

" 月球 " 组别中,《莫纳克亚火山的月落》赢得了高度评价。庞大月球化身巨幅背景图,莫纳克亚天文台与月球相比之下,显得十分娇小。莫纳克亚休眠火山 ( Mauna Kea ) 虽然位于夏威夷,但海拔达 4200 米,因此冬季山顶白雪覆盖。按从左到右的分布,图中的望远镜分别是英国红外望远镜、夏威夷大学 2.2 米口径望远镜、北双子座望远镜 ( Gemini North ) 以及加拿大 - 法国 - 夏威夷望远镜。图由美国的 Sean Goebel 摄于 2017 年 1 月 13 日。

赢得 " 太阳 " 组别冠军的是《水星升起》。2016 年 5 月 9 日,地球人得以一睹水星凌日。水星这颗太阳系中的最小行星掠过太阳的脸庞,历时 7.5 个小时。每个世纪,水星的凌日现象会发生 13 或 14 次。这是本世纪历时最长的一次。图中,水星只是太阳盘面上的一个小黑点。英国的 Alexandra Hart 于 2016 年 5 月 9 日拍 摄。

获 " 太阳 " 组别亚军的是《日面边缘的日珥和太阳黑子》。利用定制望远镜以及 Lunt H-alpha 滤光镜,美国 摄影师 Eric Toops 以高放大率拍 摄了太阳活动的细节。由于地球大气层造成视野模糊,他将数张照片进行堆叠处理,以稳定图像和以及提升 " 可见条件 "。 摄于 2016 年 4 月 19 日。

" 太阳 " 组别中的佳作《幽灵太阳》为我们展现了太阳的色球层。经色彩处理,太阳表面为暗色,太阳黑子呈现为亮点,但日面边缘以外区域的对比度被增加,凸显了日面西部边缘的数处日珥。由英国 摄影师 Michael Wilkinson 拍 摄于 2017 年 4 月 4 日。

" 人与太空 " 组别冠军:《巴塔哥尼亚的观星者》。阿根廷的洛斯冰川国家公园 ( 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 ) 的白石冰川上,一名观星者正凝望着银河系中的星辰。俄罗斯的 Yuri Zvezdny 于 2016 年 9 月 27 日拍 摄了这张照片。

" 人与太空 " 组别季军:《半圆丘:夜之轨迹》。2016 年 8 月 29 日,由美国的 Kurt Lawson 拍 摄于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中。半圆丘 ( Half Dome ) 是该公园的最高峰,成为其重要象征。Kurt Lawson 和拍 摄伙伴 Sean Goebel 在夜间沿着 Cable Route 路线登山。几近清澈的天空为拍 摄星迹创造了极佳条件。在晚上拍 摄,使 摄影师捕捉到了 Cable Route 路线上出现的光迹。

中国 摄影家傅定彦的《星际旅行》获 " 人与太空 " 组别的高度评价奖。为了再现太空旅行的氛围,傅定彦远离城市灯光,来到马达加斯加海岸附近的留尼旺岛。他穿着太空服,站在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星云下,逼真地模拟了星际旅行者的形象。 摄于 2016 年 9 月 3 日。

《金星相演化》获 " 行星、彗星和小行星 " 组别的冠军。2016 年 9 月 25 日,金星被太阳照亮的比例为 86.6%,六个月后,这一比例降低为 1%。英国 摄影师 Roger Hutchinson 采用相同的相机设置拍 摄了一系列照片,因此随着金星位置的变化,同一张图片中金星尺寸的变化十分明显。

《逆行的火星和土星》获 " 行星、彗星和小行星 " 组别的亚军。2016 年的 11 个月期间,火星和土星在黑暗太空中的运行路径被清晰地记录在这张图中。对于这两个星球而言,去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间,两者在不断接近彼此。11 个月内,土耳其 摄影师 Tun? Tezel 大约每周拍 摄一次,共拍 摄了 46 张照片。

" 天空之境 ( Skyscapes ) " 组别的冠军由中国 摄影师余海童 ( 由 Haitong Yu 音译 ) 获得。这幅作品名为《通往银河之路》。这张照片拍 摄于架设 LAMOST 望远镜的中国国家天文台中。透过这个简约户外通道,照片记录了银河系的静谧景象。 摄于 2016 年 4 月 9 日。

" 天空之境 " 组别的亚军《卡瓦格博峰上空的星迹》由中国 摄影师吴忠 ( 由 Zhong Wu 音译 ) 拍 摄。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主峰,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它的美丽世界闻名,是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山脉之一。落在山顶上的月光让山峰蒙上一层空灵的面纱。 摄于 2017 年 1 月 16 日。

" 机器人拍 摄作品组 " 的冠军名为《彗星和行星星云的邂逅》。这一组别的作品均用遥控机器人望远镜拍 摄、后期由参赛者进行处理。图中,绿色的彗星 C/2013 X1 ( PanSTARRS ) 正掠过外层粉色和内核蓝色的螺旋星云。由奥地利的 Gerald Rhemann 摄于 2016 年 6 月 5 日。 ( 惜辰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