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顺旅行
吴宣立,首位赴哥伦比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2005年至2007年任职期间,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吴宣立经历了很多奇闻趣事。面对学生提出的令人尴尬的问题,吴宣立经常和他们“斗智斗勇”。
吴宣立,
首位赴哥伦比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5年至2007年任职期间,
因中西方文化差异,
吴宣立经历了很多奇闻趣事。
面对学生提出的令人尴尬的问题,
吴宣立经常和他们“斗智斗勇”。
而在原始森林深处探访印第安部落,
“卖饺子”给同楼邻居,
用“排山倒海”的功夫吓退歹徒等有趣经历
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最终,他把这些经历写成个人传记
《我在南美边教汉语边旅行》。
今天小编为大家节选一章,
供大家先睹为快。
我在南美卖饺子
节选自《我在南美边教汉语边旅行》第十章
来哥伦比亚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贵宝锣这个对中国文化极其痴迷的葡萄牙人,他同时也是我的学生,是我在波哥大最好的朋友。
学校放假后,我也没课了。于是,每天早上10点起床,磨磨蹭蹭,收拾完毕,就该吃午饭了,午饭后午休一阵子又该吃晚饭了。这几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怎样打发这寂寞的假期。对了,平时忙得不得了,吃饭将将就就,现在总算有时间来包包饺子了。说干就干,不一会儿功夫,“小元宝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下锅了。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尝试一下卖饺子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目标就是我们这栋楼的住户们。
我在圣菲波哥大的住所,我住左边那栋楼
有些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还可以,真要付诸行动的话,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胆量。就说怎样吸引这些天天吃生菜的哥伦比亚人来买饺子吧?当街叫卖的本领我可不具备,绞尽脑汁后我打算印成小传单,挨家挨户做宣传。于是,准备好20份传单,晚上8点,我便逐个敲邻居们的门。
先对我左边的邻居“下手”,邻居是位50岁左右的绅士,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我赶快满脸堆着笑,像绽开的牡丹,介绍了自己的来意,并说星期六晚上8点,在几号房有中国传统水饺品尝会,届时还会有惊喜小礼品赠送,并希望邻居能够赏脸云云。于是,如法炮制,我敲遍了整栋楼住户的门。告别时,还强调了一下我的住处,门口挂着中国小国旗的那个就是。当我返回家中,喘着粗气时,已体会到了做小贩的艰辛与不易,现在只是开个头,更大的艰辛还在后边呢。万事开头难,自己安慰自己。反正是卖着玩的,他们买不买没关系,这样想,一点儿压力也没有了。
星期六早上一起床,我便为晚上的饺子盛会做准备,毕竟是第一次,自然要高度重视。整整忙活了6个多小时,累得我腰酸背疼,一共包了300多个饺子,面对一大桌子排着整齐队伍的“小白鼠”,心里还是高兴得不得了。里边有大肉馅、牛肉馅、羊肉馅和虾仁馅的。我把中国的书画、小灯笼、剪纸等各类小纪念品挂在客厅里,张灯结彩、五彩缤纷,心里越发兴奋起来。
8点整,我已经搞好了各类饺子。有煮的、有煎的,盛在用绿色生菜做底衬的大盘子里很是好看,放在客厅的大餐桌上,只等邻居们的大驾光临了。等了半个小时,也没见任何动静,自己安慰自己,没关系,他们有迟到的习惯,一会儿就来了。邻居绅士和他的妻子果然来了,手中还提了一个小礼物送给我,后来又来了几位家庭主妇。
一晚上一共只来了12个人,但我还是高兴得心花怒放,真谢谢他们的捧场。饺子这东西,只要有人宣传,名气很快就能打出去。他们对我客厅里的各类小玩意大加赞扬,搞得我都忘了今晚的主角是饺子。赶快给几位准备盘子,每样饺子都盛上几个,配上中国香醋。
我给他们解释,每一份饺子的数量都有一种吉祥美好的说法:一个,是一帆风顺;两个,双喜临门;三个,三六九,往上走;四个,四季发财;五个,五子登科;六个,六六顺;七个,七星高照……他们赞不绝口,边品尝饺子,边欣赏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DVD,这样充分把他们的胃口吊了起来。临走时,每家买了25个饺子,还向我承诺一定要帮我做宣传。最后,宾主客人尽欢而散。第一次就把包的饺子卖得差不多了,多少有种成就感。
我包饺子的水平已炉火纯青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的饺子店算是顺利开张了,而且生意红火。总有一家或两家打电话来订购饺子的,量都不大,我也累不着,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真不错。
当我写信把这件事儿告诉外出游玩的贵宝锣后,他说要赶快跑回来帮我卖饺子。只当他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两个星期后,他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令人惊讶。贵宝锣来自生意之家,但卖饺子还是头一次,却是异常热衷。
“虎门无犬子”,贵宝锣充分发挥他那生意头脑,信心十足地准备把饺子业务发展到整个小区。我们除了发小传单外,贵宝锣还在小区的大门外贴了一个大广告。在游说邻居们前来品尝饺子时,他居然瞎吹什么我是来自中国的专业厨师,曾在中国拿过烹饪大赛的大奖,他刚从中国旅游回来,明显感到我做的饭比中国餐馆里的饭好吃云云。他这么一瞎吹,我顿感底气不足,便提醒他不要胡吹。结果,他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说,这不叫吹,这叫树立形象。就在他的“胡吹”下,我们打开了其他几栋楼的市场。
饺子队成员
我们饺子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我用6个小时包饺子,用6个小时来卖饺子,剩下的时间就在家里数钱了。我和贵宝锣沉浸在这当小贩的快乐之中。我们不再满足仅仅包小元宝饺子了,为了提高销量,我们把饺子包成各种小动物。在我的熏陶下,笨手笨脚的贵宝锣也能包出一群“小白鼠”来,还用绿豆给“老鼠”安上眼睛,活泼可爱。他现在是饺子店的绝对主力,身强力壮,一人一天就可以包上300多个。后来,我们还把胡安、大伟统统拉来当“壮丁”,饺子店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三个星期后,我便觉得卖饺子不再好玩了。鉴于本小区大部分住户是做贸易的生意人,他们跟中国多多少少有业务往来,没有业务的也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开展这项业务。于是,跟贵宝锣商量,干脆在小区里组织一个中文班,重点介绍中国文化,顺便学点中文。
饺子队成员日益壮大
于是,我们便开始张罗起这个中文班,最后组织起了一个8人的小班,学生全是家庭主妇。这个班基本上是免费的,我们以介绍中国为重点,辅助讲一些汉语。我们上课很轻松,讲讲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讲讲武术,然后由贵宝锣进行现场“三脚猫”功夫表演。在中国时,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总是要按照他们的习惯来,中国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的文明古国,为何他们不能按照我们的习惯来呢?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讲讲中国的现状外,我还补充了大量中国人待人接物的方式。
而这种文化宣传见成效的时候是在路西亚家做客,她居然把我们所学的东西运用得淋漓尽致。当她问我还需要加水吗?我说不需要,她坚持说,再加点儿吧。起身告辞,她劝说道,不再坐会儿吗?出了门口,她坚持送我们下电梯并一直陪着我们出楼道……一改哥伦比亚人送客到门口便“咚”的一声把门关上了的“恶习”。
有时候,大伙儿就开上车,浩浩荡荡地到某个学生的乡间庄园去上课。在这种快活的气氛下生活,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两个月的假期便过去了,我的生活又恢复了紧张。这个假期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难忘的。
(文章有删减,其他章节将陆续在微信平台发布,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吴宣立,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MBA,精通英语、西班牙语,热爱中国旅游与文化,于2005年被选拔为首位赴南美洲哥伦比亚汉语教师志愿者。2005年5月-2007年12月,他分别担任哥伦比亚乔科科技大学、哥伦比亚Rosario大学汉语教师,著有《我在南美边教汉语边旅行》《奔放在南美的天空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