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小孩旅行也要买票吗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相信童书妈妈的读者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但如何带孩子去旅行?如果大人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怎么办?你想带孩子玩点儿高大上的,他不乐意,怎么办?小“追星族”执意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相信童书妈妈的读者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但如何带孩子去旅行?如果大人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怎么办?你想带孩子玩点儿高大上的,他不乐意,怎么办?小“追星族”执意完成追星之旅,怎么办?……
今天的文章也许可以给你另外一种启示——来自童书妈妈郑州读书会书友董菁的分享。从女儿两岁起,她就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行了。
她是如何让孩子和大人都兴致满满的呢?她亲身实践的方法和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经验一:慢下来,自己安排行程
由于工作限制,我带女儿旅行基本都在国内,都是自由行;基本是乘飞机,偶尔坐火车,还有几次全家自驾游。
我喜欢选择一个地方,在那里住个三五天。每天睡到自然醒,在酒店吃完早餐,再慢悠悠出门;不跟团,不赶景点,一天就安排一两个景点;到时间就找家好餐厅吃饭,绝不凑合;孩子累了就回酒店睡觉;如果是自驾开车,一天最多开500公里,就一定要找地方入住休息。
对我而言,扶老携幼出门,首先要吃好、休息好,最后才是玩好。

经验二:尊重孩子的意见
女儿5岁之前,跟我去过厦门、杭州、武汉、太原、五台山、平遥、西安、成都、重庆、九寨沟、三亚和五指山。其实呢,都是我和家里人想去,孩子只是跟着,所以我也不能强求她一定要跟着我们看风景。
去西安看兵马俑,女儿不感兴趣,大哥就买了一包薯条,陪她坐在大门口边吃边等,我和老妈则跟着导游,边听边看,大人和孩子的体验都还不错。
去杭州西溪湿地时,小妞才三岁,坐在船上全力对付她人生的第一个冰激凌,根本顾不上看四周风景,我也就随她去了。

女儿5岁之后,知道的多了,提出的要求也多了。
她5岁时,我们自驾游四川。当时,她正迷恋《爸爸去哪儿》,强烈要求去看看节目拍摄地。我们满足了她的要求,找到当地老乡,带我们去了武隆石院天坑寨子,因为不是开放的景点,路不好走,我们硬是深一脚浅一脚,走遍了“爸爸们”住过的五个房子,并在每一个房子前拍照留念,大大满足了小小追星族的愿望。
女儿6岁那年,我先是寒假带她去了香港迪士尼和海洋公园,然后又在暑假和小长假带她去了两次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因为那是她正在热追的《奇妙的朋友》的拍摄地,第二次去时,顺便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也一起玩了个够。小妞看了两次大马戏,在现场她看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在珠海横琴湾酒店更是一整天泡在漂流河里,不肯上岸。
恰逢郑州上合会议,放假三天。女儿提出要去上海东方明珠塔,我们满足了她的要求,在明珠塔上的玻璃长廊,她兴奋得各种摆拍,而我却腿软到不敢上去。
上了一年级后,课文里讲到了天安门升国旗。这下好了,一到假期,她强烈要求去北京。平时7点上学还得千呼万唤才起床的她,在北京,凌晨三点闹钟一响就醒了,坐车跑到天安门广场排队,4点一开闸,小妞跑得那个快啊,一溜烟居然跑到了第一排。
我们一家三口就站在浩荡人群的第一排,等东方发亮,天边出现第一抹彩霞,国旗卫士肩抗钢枪,护卫着国旗向天安门广场走来。亲眼目睹五星红旗沐浴晨辉冉冉升起,那一刻的小妞,手举小红旗,口中跟着旋律小声应和着,不停感叹道:真是壮观呐!
我发现,只要是孩子想去的地方,就会劲头十足,兴趣盎然,苦和累都不在话下。
经验三:参观当地的博物院
我带着女儿出游,并不拘泥于当地的风景名胜。但是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去当地的博物馆逛荡逛荡。
广州之行,我们选择入住丽思卡尔顿,原因就是旁边有博物馆和图书馆,我俩抽出一天的时间,上午去图书馆,下午逛博物馆。
到北京,我们用一天流连在北京天文馆,当她找到狮子座最明亮的恒星轩辕十四星时,不由发出“这真是天意”的感叹。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通关游戏般的完成任务。提前做好预习,简单了解要去的博物馆及展品类别,然后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就已经足够了。
经验四:借助导游和讲解器
参观景点,我都会请个导游,虽然有人会觉得很多导游讲解的水平不够高,但是在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有导游的讲解比起完全没有头绪地乱逛,还是要好一些;如果可以租借讲解器,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成都武侯祠、北京故宫,我们都是拿着讲解器,有的讲解器可以随着你的行进,自动讲解你看到的风景、古迹和典故。
故宫的讲解器还有“儿童版”和“故事版”可选择,女儿选择了她喜欢的“故事版”,边听边走,从午门走到御花园,东六宫看完又转到珍宝馆,在珍妃井前徘徊了许久,又折回西六宫,我们那天整整转了六个小时。

甘肃麦积山,她拉着导游的手,一直走在最前头,爬到石窟的最顶端。张掖马蹄寺,丹霞地貌,四川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都是如此。有了导游,看似简单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了灵气,多了故事。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忘记疲累,带着好奇和疑问长时间地游览。

经验五:逛书店,看看大学生活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欢带着孩子去当地最好的大学看看。
去北京时,我征求女儿的意见,让她选择去清华还是北大。她问我两所学校的区别,我告诉她,北大重文理,清华重理工。小妞选择去清华,因为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正值毕业季,校园里到处都是身穿学士服,拍照留念的学子。在数学物理楼前,小妞要求和大哥哥姐姐们合影,她被簇拥在哥哥姐姐们中央,大家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也藏着自己小小的私心,希望孩子身处大学校园时,能真正感悟这些名校的历史和辉煌,大学的氛围能激发她的远大理想和努力学习的动力。
书店,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北京的三联,苏州的诚品,南京的先锋,上海新天地的猫空,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带孩子走进一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书店,在那里消磨最少半天的时光,感受书的氛围。
在北京,我还带孩子去了蒲蒲兰绘本馆,整整一个下午,我和她坐在透明圆窗的角落里,沐浴慵懒的阳光,把时间消磨在与书本的约会里,静静享受阅读的快乐。
带孩子去逛书店,其实是让孩子感受更多阅读的氛围,爱上阅读,去图书馆也是如此。作为父母,我想我们需要给孩子播种下一颗爱阅读的种子,至于这颗种子会不会发芽,什么时候长成大树,只能顺其自然了。

经验六:用古诗词
烘托旅行的氛围
孩子真的像一块海绵,她对知识的好奇和接受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我是文科生,又极爱古代的诗词,所以看到美景,竟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美妙的诗句。
她三岁去杭州,我带她去西湖边看荷花、逛苏堤,给她背诵并讲解了苏轼、杨万里和白居易关于西湖的诗句,还讲了张岱西湖赏雪的故事。她在赞美荷花的美丽时,指着一片干枯的荷叶说“不好看”。我就跟她说,《红楼梦》里贾宝玉也不喜欢干枯的荷叶,可林黛玉喜欢,因为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小雨打在干枯的荷叶上,声音很好听,很有意境。
此后过了很久,她再次看到荷叶,就说出了这句诗,还说,这是林黛玉最喜欢的。大约一年后,她在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忽然提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还感慨“有朋友在一起,喝酒赏雪真快乐啊!”
之后,每到一地,我都会根据情景给她推荐一些优美的古诗词。在青海湖,面对湛蓝透彻的湖面,我背诵了《观沧海》,她很快学会了,并能感受到其中的豪迈;在壶口瀑布,她学会了《将进酒》,面对浊浪滔天的黄河,一连串吟咏出所有和黄河有关的诗句;在嘉峪关,在漫漫黄沙、猎猎西风中登上城楼,她大声朗诵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诗词+即时即景,就是美的熏陶,这让孩子进一步领悟诗词的含义,同时了解一些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

经验七:看一场活色生香的演出
我喜欢带女儿去电影院和剧院,几乎每周都不错过。即使人在旅途,也是如此。
在苏州,我们在平江路上听评弹;在上海,我们去看昆曲《红楼梦》。

在欧洲,一路上更是电影相伴: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我们就看《音乐之声》,她学会了《哆来咪》和《雪绒花》;在德国,看着《茜茜公主》,品尝了猪肘大餐;在威尼斯看了《致命伴旅》,我们坐着快艇游览了黄金水道,在罗马,跟着《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实地游览了卢浮宫、梵蒂冈和万神殿。
需要提醒的是,带孩子看演出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 选择合适的场馆
正规的场合会给孩子营造一种氛围,让她沉浸于对艺术的关注;高水准的演出才会吸引孩子全部的注意力,演员浑然忘我的投入,对孩子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
- 剧目的选择很重要
孩子3岁前,最好不要选择舞剧,没有对话和具体情节可能会让孩子看不懂坐不住;时间长度也要循序渐进,3岁之前,可以多看木偶剧和人偶剧,长度控制在30到40分钟内,然后再适当选择儿童剧,长度增加到60分钟或一个半小时;5岁之后,建议带孩子去看艺术类的成人演出。
- 准备充分,让孩子提前了解剧情
每看一场演出前,我都会给孩子具体介绍相关的演出内容和故事情节,并告诉她最精彩的章节,吸引她的注意力,同时引发她的好奇心。提前出门,预留充足的时间入场,如果剧场有节目单赠送和出售,我一定会要一本,结合图文,在开场前给孩子做一个简短的说明,让她心中有数。
- 座位和票价的选择
票价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网上会有优惠的套票,注册会员也能享受一些特殊优惠。
此外,临开演前,在剧院门口买退票极为划算。我们看昆曲就是如此,票价200的4排正中位置,只需50元一张。但购票前一定要问清楚,有的演出是不允许1米2以下儿童观看的,有的演出1米1以上儿童就需要全票。
看钢琴演奏会可以考虑买前两排左边的位置,能看到演奏者手指在键盘上的飞舞;舞剧就可以买靠后一点的,可以看清全场的全景;有些儿童剧会有互动,我会选择靠前或者靠通道的位置,当她看到剧中的人物来到她面前和她握手,或者从她身边跑过,孩子那个兴奋劲啊,简直无法言表。
我们去长隆看大马戏,我专门选了通道的第一排位置,当中场花车巡游时,各式各样的动物就从我们面前大摇大摆走过,演员们花枝招展在她面前驻足,飞吻、握手、赠送小礼品。那一晚成为了她难忘的回忆。
- 看演出的小准备
很多剧场是不允许孩子带水和吃的入场的,我一般会把水瓶“藏”在包里,演出过程中,孩子过于投入,可以选择适当的机会补充点水分;演出场馆内外温差比较大,尤其是夏天空调开得比较足,要多带一件外衣,避免孩子着凉;如果是外场演出,座位比较靠后,最好再带上望远镜。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习艺术的孩子大都充满灵性、充满想象,观看演出也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和培养孩子的思想和审美,所以,多带孩子去看演出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到达某一点。那么,人生的脚步何必太匆匆,放慢脚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旅行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