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人旅行的游戏
我花了一个下午写这篇文章,但是我的蛙她还没有回来,甚至连一张明信片都没有……如果说最近有没有那么一款游戏,让你轻松中带点紧张,让你安逸中带点焦灼,让你平淡中带点期待,没有精
我花了一个下午写这篇文章,但是我的蛙她还没有回来,甚至连一张明信片都没有……
如果说最近有没有那么一款游戏,让你轻松中带点紧张,让你安逸中带点焦灼,让你平淡中带点期待,没有精妙的操作,但会让你躁动不已,没有悠扬的音乐,却让你向往不已,有的,那便是《旅行的蛙》(《旅かえる》)
配一首曲子,来之《悠哉日常大王》的ost
RC游戏组里的小伙伴们,最近也是爱的不行,每天都在鞭策着她/他的爱蛙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青蛙旅行,在下也是跟风玩了一波,颠覆了我对手游的认知:上手操作2分钟后,居然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
这游戏玩法我总结了一下:等就完事了 等呱出门——等呱回家
作为高贵的玩家被一只呱带着节奏玩游戏,我本身是拒绝的,但后来发现居然并没有什么卵办法,而且还得给它买这买那收拾好,又当爹又当妈,还得招待它的狐朋狗友??就为了几张明信片....
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完全让我不想充钱的游戏,可以说是非常佛性了,比起让我分分钟想充648的王者荣耀,十分没有牌面,麻烦腾讯爸爸赶紧代理一下,搞个呱呱农场。
从养四个野男人的坑中好不容易跳出来,又开始养儿子了。
给他取了个名字:Loki,然后天天看着小屋和院子。
我家基妹咋还不出去,郁闷
我家基妹终于出去了,撒花
我家基妹咋还不回来,纠结
我家基妹寄信回来了,开心
我家基妹信来了人呢,等待
我家基妹终于回来了,万岁
我家基妹在床上看书,真乖
我家基妹在桌上吃饭,好萌
我家基妹在家削木头,可爱
我家基妹咋还不出去,郁闷
(自动循环...)
分享一下养儿子是什么感觉:
基妹在家只看书: 儿子爱看书随我
基妹出去旅行了:儿子爱旅行随我
基妹第二次旅行就彻夜不归:儿子真爱玩随我
基妹第三次旅行就交到朋友了:儿子社交能力贼强随我
基妹出门不在家很久不回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感觉心里也空荡荡的,仿佛空巢老人
现在一觉醒来通知显示基妹两小时前回家了,赶紧打开游戏,看见一大堆基妹带回来的礼物,感慨:是我亲儿子了。
不过有个十分生气的点!我觉得它比我过得幸福多了!
我也想有个人帮我收拾行囊等我回家我一个人跑出去旅行她看到我还觉得我特别可爱!
可是我没有,工作使我快乐,嫉妒我呱崽,嫉妒使我质壁分离!
曾经我是一名剑客
飒!
一人一剑,驰骋于峡谷间
进能越塔杀敌以一敌五
退能死守高地不惜躯命
征战数载马革裹尸
疾风剑法无情地在战场上收割
我终于也领会到杀人如麻是有多麻
直到那天
我在峡谷的河道里遇到了一只蛙
它背着行囊,带着便当
在峡谷里走走停停
我说:小兄弟,我买无尽还缺点钱....你看?
蛙没有理我
似乎是视死如归,放浪形骸的勇士蛙
似乎又是听不懂国语的香港蛙
罢了
古来征战几人回
既然与蛙有缘
不如红尘中作个伴吧
卸下戎装,尘封利刃
从此我归隐山林
一身修为尽传蛙
而蛙也继续旅行
只是偶尔会寄些明信片
讲一些旅途中的趣事
挚友啊
你何时回家
老友已等待多时
(这人是疯了吧,写个感想还要写诗的)
(疯成这样,我怎么配图?)
除了小伙伴的强力推荐以外,根据标题所示。我个人有六个理由推荐《蛙的旅行》给你
第一个:游戏艺术风格,你看了就是爱不释手
游戏的画面就是玩家的第一印象,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之后许多的不愉快,都能用回忆美化,厂商不遗余力的优化画面,就是为了能够吸住玩家的眼球。
然而画面约优秀,越贴近现实,越贴近现实,就有现实和技术这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游戏开放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用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打造游戏画面,感谢,厂商们的“另辟蹊径”,让游戏与电影的画面表现,更大,给我们更多“赏心悦目”。
《旅行的蛙》也是如此,水墨简笔画风格,很容易想到儿时的绘本,营造出童话般的梦幻,而且在每一张明信片(CG)中,细节满满,视觉可见的光影变化,颜色深浅有序,让画面有了纵深感。
是的,相信大部分入坑,就是看见一张一张,温馨且充满童趣(或禅意)的明信片。
第二个:你可以借着青蛙,走自己理想中的路
谈论起旅游,身边人总会有着太多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太多的限制,旅游只能流连于书中,口中,脑中。但是人心不死,世界这么大,总想着出去走走看。
《旅行的蛙》中,主角是一只长着半月死鱼眼的青蛙,带着叶子编的帽子,带上食物四处去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她会通过寄明信片的方式,告诉玩家去何处旅行,分享她的经历。
仔细想想,这不是被工作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人们,最大的愿望之一嘛?更何况,游戏开放商制作也十分细心,明信片(CG)中,不少都是取材于实景。
(能看得出对应上面的哪些图片嘛?)
第三个:收集要素这么多,你和蛙都停不下来
游戏中最大的快乐,自然是收到青蛙的明信片,除此之外,还有娃娃的朋友,蜗蜗,蝶蝶,鼠鼠等等,同样的明信片,因为不同的朋友,收获的快乐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何况,懂事的娃娃还会给我们带来各地的土特产,收集起来又是一件快事,而且还极具实用性,万一哪天去了日本,不知道要买啥,你大可可以打开游戏参考一下(对不起,我开玩笑的)
(喜欢左边还是喜欢右边呢?)
第四个:勇者式的旅行,出门在外都靠朋友
有一张图,我看到的瞬间,就决定下载这个游戏,在外四处旅行时,能够结交各种各样的伙伴,分享食物,分享经历,分享快乐,留下回忆,留下明信片,让我嫉妒。
这样一段纯粹的冒险友谊,这样一段纯粹的辅助友谊,这样一段纯粹的短暂友谊,用默片形式体现出更加让人向往。
第五个:你以为你是玩家,其实你是“妈”
正如前面又当兄弟,又当妈的“雷神托尔”同学一样,这个游戏足以激起你的母性和保护欲,你家的蛙孩子永远先的那么叛逆,当她在家时,就像初高中的孩子一般,你盼望着他出去旅行,她却一动不动,希望她睡觉时,她就在写日志或者做木工。你能做的,除了盼望她去世界看看,剩下就是准备食物。
当她带着你准备的食物,旅行装备外出后,她就如外出找工作的孩子一般,你辗转反侧,只盼她早日归来,不行也得寄下明信片,报一个平安,些许安慰,马上就被焦急的等待所打败。
是的,你给她买吃的,买穿的,为她担心,为她紧张,不求回报,只期待她找到自己的意义,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如此伟大,除了“亲情”,还能是什么?
(简直就是根据玩家的真实事件改编)
试问,是上图的情况,还是下图的情况,让你更捉急?
第六个:没停过《蛙的旅行》,听过《猫咪后院》吧?
安利的时候,有个背书不是常识嘛?开发厂商是HitPoint,它的上一部作品《猫咪后院》(Neko Atsume: Kitty Collector)同样风靡,《猫咪后院》与《蛙的旅行》一样,玩家是一个旁观者,你无法直接与游戏中的喵互动,你只能通过购买等运营行为,影响喵的一些行为和后果。
《猫咪后院》就已经十分清心寡欲了,而在《蛙的旅行》中,运营行为更是被删减到了“购买”与“装备”,留下《猫咪后院》的精髓,一切皆随缘,让玩家在游戏是充满了期待。
(这个也是神作,值得一试)
那么就说说三个不推荐的理由
你喜欢繁琐的操作,就别下这游戏了
正如上文所说一样,操作只有点点叶子,买买食物和道具,为娃娃准备下行李,极简的风格会或许会让你的期待落空。
如果你无法“满怀希望并等待着”,游戏将会十分的乏味。
(等待是这个游戏中,最多的要素)
你喜欢竞争要素,排名,pk,就别下这游戏了
都没有,真的都没有,你唯一能让朋友的羡慕的,就是你解锁的一张别人没有明信片,而别人很快也会拿另外一张明信片晒你一脸。
是不是想起来,小时候集卡的体验,就是那样,不是强社交,但是就是调起你的情绪,让你和别人一起分享。
你没有耐心的话,或许可以先下一个试试看。
《蛙的旅行》是需要耐心的游戏,就如同家长对待不懂事的孩子一般,你无法主动影响蛙孩子的行为,你做的只能等待,等待她出门,等待她回来,没有耐心的话,整个游戏都是煎熬。
如果你缺乏耐心,还是先下一个试试吧,说不定你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禅意,戒骄戒躁……
而且没有中文,更烦了,不过已经放出翻译的包了,安卓玩家有福。
(就问你那不难受?)
实话,我是感觉不到什么禅意的,毕竟生活中处处都是禅意,并不需要一只青蛙来提点,我如世俗之人一样,工作与生活难以调度,人际关系与自我保持难以平衡,理想与现实难以兼顾,需要就是那么一样东西,让我有所寄托。上一次是猫咪,这一次是青蛙,确定以及肯定还有下一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