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旅行自选
《文化苦旅(新版)》《时间的形状》《柔软的宇宙》《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香水》《名人传》【每周书单|建议阅读15分钟】这是每日读本书的第311书豆瓣评分:7.87万+人评分
《文化苦旅(新版)》
《时间的形状》《柔软的宇宙》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香水》
《名人传》
【每周书单|建议阅读15分钟】
这是每日读本书的第311书
豆瓣评分:7.8 7万+人评分 |
豆瓣评分:8.7 1万+人评分 | |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时间的形状:从理论的角度展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物理学世界
柔软的宇宙:从科学家的角度描述一段跨越200年的物理学史
带你一步步跨越柔软的宇宙,看到时间最终的形状 相对论的前生今世,尽在科学声音.物理之美中。
--题记
推荐
适读人群 :25-45岁男性读者
1,喜马拉雅FM、蜻蜓FM、网易云热门主播--科学声音组织成员:科学有故事@汪洁+科学史评话@吴京平,一段堪比好莱坞大片的科学史话,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跟随作者,你将进入浩瀚的宇宙,去体会一种由科学带来的震撼。
2,《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从理论的角度,展现科学之美、物理之美,黑洞、虫洞、引力波、时间旅行、宇宙起点…… 当种种匪夷所思的物理学知识和你迎面相遇,你的世界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
3,《柔软的宇宙:相对论外传》,从科学家的角度,展现人类智慧之美。拉普拉斯、爱因斯坦、朗之万、霍金……一个个光辉闪耀的名字,当揭开神秘面纱和闪耀光环,你会发现,科学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当一次次命运的转折点来临,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面对诸多颠沛流离和人生困惑。当一次次科学发现被揭开,是那么的反复曲折历程坎坷。
4,这两本书互相补充、互相解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科学之美、物理之美、相对论这一伟大理论之美。
内容简介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这是一本很有趣的科普书。跟随作者,你可以进入爱因斯坦的梦境,坐在牛顿老师的课堂,来到星光实验的现场……近距离接触科学的真相。本书上部(前五章)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坎坷历史,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纷纷谢幕之后,超级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即震惊天下,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 后四章是本书的下部,下部比上部更精彩,结构更宏大,故事更神奇,真相更惊人。在下部中,作者细致地剖析时空的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景,了解整个宇宙的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后看一看当下物理学的新进展--万物理论。
《柔软的宇宙:相对论外传》:这是一段跨越两百年的科学探索史,从拿破仑时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讲述了相对论的诞生以及在相对论的思想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学科。在吴京平老师风趣幽默的叙述中,在一步一步了解"柔软的宇宙"和"弯曲时空"的奇妙过程中,我们有幸与大师相伴而行。
人类从天圆地方的世界中心观,到认识到我们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历程?大爆炸宇宙学、黑洞、虫洞、引力波这些匪夷所思的物理学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并被验证的?牛顿、爱因斯坦、朗之万、霍金,这些天才的大脑,是如何一步步发现驾驭宇宙的基本力量,苦苦寻找人类社会未来答案的?在这本书中,所有你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认知,都会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呈现。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人类的科学认知探索历程,是一个让人“三观尽毁”、脑洞大开的历程。你的世界,将因这本书而颠覆。
作者简介
汪洁,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得主。科学声音组织成员,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之文系列科普讲坛” 讲者,上海天文博物馆首席志愿者讲解员,浙江省科技馆“科学脱口秀”讲者,“万有青年大烩”讲者,喜马拉雅、蜻蜓、网易等电台热门主播,受众无数,主播的专辑《星空的琴弦》《科幻世界漫游指南》《时间的形状》《寻找外星人的科学》等广受欢迎。
吴京平,北京人,生于军工科研大院,玩着天文望远镜听着相声评书长大,做过广告公司的美术总监,干过资深人机交互设计师,现为专职科普作家,全国首档科学秀主播,科学声音组织成员。在中国科技馆、上海天文馆等全国各科技馆举行的讲座极受欢迎。在喜玛拉雅、蜻蜓、网易云音乐等以“科学史评话”为名开播专辑《行星传奇》《地球的刻度》《物种起源》《量子力学外传》《伟大的试验》《宇宙大爆炸》等,单辑收听量均在百万以上。
这是每日读本书的第313书
京东评分:97% 出版时间:2017-07-01 1.9万+人评分 | |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
--古典《跃迁》
推荐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有个逻辑漏洞,因为撬动地球还需要一根足够长并且结实的杠杆。同样,在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远远不够。你不仅找不到支点也缺乏撬动自己的杠杆,《跃迁》整本书都在告诉你,如何找到支点,以及看见隐性杠杆的高手的技术。
《精英日课》主理人万维钢老师看过后感慨:书中有英雄的成败经验,有科学家的严谨研究,更有古典老师从第一线获得的洞见。书中思想代表了时代的*新见识 -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倘若有人不了解这些思想,想要跟了解这些思想的人竞争,岂不是非常吃亏吗?
《好好学习》作者成甲老师对这本书的内容给出了非常精准的概括: “颠覆认知!”我们过去总以为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努力积累,但事实上,几乎所有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们的进步都有一个特点:非线性。如何从线性的进步模式切换到非线性的跃迁模式?《跃迁》这本书就是要给我们揭开这个奥秘。
内容简介
这个时代: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每一个个体都在与外界的持续交换中,感受到能力进阶的压力与焦虑,希望获得适应自身成长节奏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价值,摆脱“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梦魇。
本书将为你呈现隐蔽个人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
专注头部 外包大脑 终身提问 联机学习 知识IPO 升维思考
从这本书你可以得到:成为高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找到*佳路径、借助趋势红利,撬动个人爆发式成长。
这是每日读本书的第314书
豆瓣评分:8.7 3.5万+人评分 同名电影 豆瓣评分:8.4 26万+人评分 | |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他唯独喜欢月光。月光不分颜色,只是淡淡地绘出地形的轮廓。它把大地盖得灰蒙蒙的,窒息生命达一夜之久。在这个像是用铅铸出来的世界里,除了有时像个影子落到灰蒙蒙的树林上的风以外,就没有什么在动,除了光秃秃的土地的气味就没有什么是活着,这样的世界就是他所承认的唯一的世界,因为这与他的灵魂世界相似。
--帕·聚斯金德《香水》
推荐
一个文坛奇人帕·聚斯金德制作的醇厚的《香水》,他和它,须用心灵而不是鼻子去赏识。 离奇浪漫的情节,神秘邪恶的人物,凄楚恐怖的故事,生动流畅的叙述,使你在怦然心动的同时,又会感受到一种更为凝重的东西。
离奇浪漫的情节,神秘邪恶的人物,凄楚恐怖的故事,生动流畅的叙述,使你在怦然心动的同时,又会感受到一种更为凝重的东西。
内容提要
帕·聚斯金德(1949-)德国近年来受欢迎的作家。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格雷诺耶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且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本书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香水》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这是每日读本书的第315书
豆瓣评分:8.1 5000+人评分 | |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厄运的开端。
--罗曼·罗兰《名人传》
推荐
《中小学必读丛书》系列图书是为了配合语文新课标的需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语文教学要求,邀请国内著名作家、学者、专家参与选目、编辑出版的一套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内容比较完备的课外阅读丛书。在阅读中提升学生词汇和语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
内容简介
《贝多芬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选材、构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别出心裁,广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寻起贝多芬的传奇,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撞击。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入罗马考古学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罗曼·罗兰是一位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合称《名人传》),并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阿耐蒂和西勒维》《夏天》《女预言家》,以及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他被誉为是“用音乐写小说”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