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飞猪旅行电脑网页

据近期被炒作沸沸扬扬的“打车”大数据杀熟”事件,引发小编想的旅游“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这个意思估计很多网友还不是很明白是通过什么形式知道个人隐私或者“一举一

据近期被炒作沸沸扬扬的“打车”大数据杀熟”事件,引发小编想的旅游“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这个意思估计很多网友还不是很明白是通过什么形式知道个人隐私或者“一举一动”呢?

很多网友用手机打车和订酒店遭遇到的“大数据杀熟”,更多人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共鸣——面对同一段行程、同一家酒店或者同一个商品,基于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画像,不同的用户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价格,比如你经常坐飞机也经常通过旅行网站预订,而其他人也一样购买的机票预订,很有可能你们出的机票价格不一样,也许你的会高.....

滴滴、携程、飞猪、京东、美团和淘票票都被卷入其中。有人说在携程上看到一家酒店,用自己的账号和别人的账号显示不同的价格;也有人说打开滴滴打车,iPhone 用户会比 Android 用户显示出更高的预估车费;如果是级别更高的白金用户,行程升舱到专车后可能结算价格并没有得到优惠;在购票网站买夜场电影票要 38 块,而在电影院柜台只要 15 块。

“大数据杀熟”的始作俑者是亚马逊。2000 年,亚马逊针对同一张 DVD 碟片施行不同的价格政策,新用户看到的价格是 22.74 美元,如果是算法认定有购买意愿的老用户,价格会显示为 26.24 美元。如果删除 Cookie,价格马上又回落。很快这种策略被用户发现并投诉,亚马逊 CEO 贝索斯公开道歉,说这仅仅是一场实验,也承诺不再进行价格歧视。

上周看到一个朋友圈消息,大致意思是从没有在某宝搜索过XX商品,仅仅在某度搜索过XX商品,结果一上某宝就会接到XX商品的推送,这就是大数据共享,目前小编并不肯定各个互联网公司共享数据到什么地步,但是十分肯定XX度的广告联盟是数据共享的,只要在XX度搜索过的基本在相关旅游广告联盟站点都会有你搜索记录,所以有时候你登录到某个旅游网站就会出现你曾经搜索过的内容广告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的隐私啊!希望国内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己保护自己了,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如何清除自己的互联网”步行“痕迹

每个用户都被打上无数个标签,你喜欢看什么、买什么、有多大的消费能力、你的好友都是谁……在掌握数据的科技公司眼中,已经存在对你是精确“偏见”。

很多时候这样的偏见让人意识不到,但确实会影响日常决策:

根据购物记录判断购买能力,电商平台会推荐你可能会买的东西,甚至不同的评论排序; 同一家酒店或机票,同一时间很多人搜索,价格可能会上涨; 经常不使用的账号会一直收到优惠券,频繁预定的账号反而优惠券很少; 同理,账户的级别越高反而代表了购买力越强,就越有可能被推荐更贵的东西

第一步,尽量在浏览中不留痕迹

用户偏好的数据积累来自你的浏览记录,购买过的东西、点击过的广告、收藏过的商品都构成互联网公司分析你的基础。

比如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浏览记录就会被搜集记录,如果登录了搜索网站的账号体系,手机号又被当成注册的账号,这就是一次实名搜索。之后搜索公司可以将你的数据卖给广告营销公司,推送适合的广告,也可能向手机发送短信。

在不需要的网站,关掉 Cookie

Cookies 是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它记录你经常访问哪类网页、停留多久、什么时间访问……这也没什么错,但如果信息被比如广告商收集,你的兴趣和口味就会被分析判断。

开启匿名浏览模式

主流的浏览器大多有匿名浏览模式,也叫隐身模式或者无痕浏览。Google 的 Chrome、苹果的 Safari、还有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关注手机获取权限

iOS 和 Android 都会在下载新应用时,提示隐私数据的设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要禁止它对你通讯录、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抓取。

还有更好的方式请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