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佛家旅行中修行

〓〓【佛家弟子】能在【股票市场】中修行吗?〓〓
现在通常所见的佛家修行讲念佛,慈悲,这是修心性,不懂的人反而说:佛家说身体是臭皮囊!试问没有这个臭皮囊,修行从何处开始修?其实我

佛家旅行中修行

〓〓【佛家弟子】能在【股票市场】中修行吗?〓〓

现在通常所见的佛家修行讲念佛,慈悲,这是修心性,不懂的人反而说:佛家说身体是臭皮囊!试问没有这个臭皮囊,修行从何处开始修?其实我所知的禅宗,我认识的几个修行极好的老师在禅宗的传承中都有命功的修行,和道家是一样的。

让我们来看看万行上师是怎样说的 。

真正的中脉通了,头顶这朵莲花打开了,出去以后,才是修道的开始,在这之前都是打基础。

烧香、拜佛和这个有关系吗?!你们知道烧香、拜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原始佛教有没有这些事情做呢?一个人的任、督二脉以及中脉畅通了以后,他做事即便是很累了,躺下来休息半个小时就可以恢复了。

你就是再慢,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足以恢复了,能量马上就补充满了!我们常人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呢?全部变成后天的东西,从下边漏掉了。

你要想不让它从下边漏掉,你就要最初让它从尾巴骨转到后背,从脊梁骨升到头顶上,再从前胸降下来进入中脉,从头顶出去。

你不让它从下面出去,你就要让它从上面出去;你没有办法让它从上面出去,你就必须让它从下面出去。

否则的话,你就要发疯、就要变态!除此以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家说禁欲的人心理都不健康!除非你降伏了这个身体、四禅八定修完了,生理上这三条脉路畅通了,你的心理绝对健康,不会变态。

之所以心理变态,是因为生理上有一股力量迫使你不得不这样想、不得不这样做,而心理上又有一股力量强制自己不能去这样想、这样做(即禁欲),身心失衡、导致心理变态。

所以降伏心之前,先要降伏身体。

因为就一个凡夫而言,都是被身体推着走,不可能让心理影响生理,都是由生理影响心理。

只有圣人才能够以心理影响生理,用心理带着生理来走。

常人都是被生理牵着走!我这样讲了以后,你们不要执著在身体上去修,我刚才讲得非常清楚:它只是一个修道的基础,这个基础你不修完、不打牢的话,你想真正的修大道(炼神入虚)啊,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现在所谓的“修炼”,充其量也就是炼这个身体,同时附带着修这颗心。

但是你的身体没有畅通,这朵莲花没有打开、东西没有出去,你所炼的心也都是不究竟的。

都是随着情绪波动,今天心情好,明天心情又会一落千丈!圣人之所以有一颗平常心,是因为他基础已经打牢固了、已经平静了,生理不会波动了,所以他的心态能够平静! 过去的五大宗——伪仰、临济、云门、曹洞、法眼,他们都谈到过这个问题。

但他们是用一种非常隐讳巧妙的字眼在谈。

通常用的“厅前柏树子”、“竹根禅杖”等,大家连做梦也不会往这方面联想!或者用“三江水”来比喻,你们怎么可能想到讲的就是这个话题呢?尤其是一个没有悟道的人,根本不会朝这方面想。

当你的任、督二脉的精、气、神充足了以后,他就不是围绕着整个身体转了,就不走前胸后背了,而是直接进入中脉,从头上出去了,头就开始放光了!这个头就像一朵莲花一样打开了。

任、督二脉通,还是最初的,当任、督二脉通的阶段完成以后,就进入中脉直接上来了,直接从头上出去了。

我国传统的佛家道家修行中有什么方法能克制自身的欲望

修心诀一、为什么要修心?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一)为形所役(二)与世浮沉(三)积业成障(四)逐相而迷(沉)(五)随想入阴(六)作茧自缚(七)瞒心昧己(八)言多必失三、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一)要知道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二)制心(三)要常惺(四)能舍四、修心法要一、为什么要修心?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

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

为什 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态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

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谈到修心,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自己有几个心?用分类法,起码有两种。

儒家说:有人 心,有道心。

佛说:心为恶源。

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由此可知,心有两种。

这两种心并不是用解剖学解剖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出娘胎这二种心就开始形成;十多岁时,雏形大体完成,受完教育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人心不断地增强,道心不断地被埋没,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实。

佛说:心为恶源。

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

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人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由根、尘相对,第七识的自我意识,第六识的分别意识,透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在本心的表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 常认为的“自我”。

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说这不是你,根本没有你。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自己, 或自己的心,是绝对不正确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诃般若,是心的原态,也是生命的共相。

这个 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圆满,是不须要修的。

须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表层意识”。

表层意识掩盖、埋藏了我们真实原本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这个虚假妄 心--表层意识。

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伪的意识来修正、恢复、发掘出 自己原本的真心。

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钱送给不相 干的人。

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

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

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

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盖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

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昨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

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 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统一完整的。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层意识修好。

真心不用修。

如果表层意识原本是好的,佛不会讲“心为恶源”;《尚书·大禹谟》亦不会说“人心惟危”。

所以表层意识是我们要修的对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扬弃。

“借假修真”的前提必须先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表层意识”;而且要给它开个孔道,让原本的真心出头来主宰这个统 一的表层意识。

如此,才有修心(行)的可能;否则,便是流于空谈。

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 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一)为形所役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据肉体产生,古人说这叫“躯壳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贵,死了不多久就发臭,是具臭皮囊,但是我们却一生都在为它服务,做了它的奴隶。

绝大多数人,以大部分时间来侍奉这个肉体;给它吃,给它穿,它不美,要它更好看。

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为了这具肉体。

你的心既然做了肉体的奴隶,你的心就会因为被忽视而渐渐地遗忘、迷失、沉没在虚幻里了 。

(二)与世浮沉人,大多没有当家作主的意志。

有些人写自己的传记,说他曾经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惭,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环 境为他安排、逼他做的,一如赵匡胤,黄袍加身当皇帝;又如黎元洪,从床底下被拉出来做 督都。

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当家作主,都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只 是被环境所驱使,要他怎样,他就得怎样。

这就是与世浮沉--时间过去了,他的生命也腐 蚀、消失了。

因此,看相算命者大行其道,大多数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摆不脱命运的支配。

其实,是大 多数人都不肯自己当家作主而与世浮沉,原本的自己真心才被淹没,不起作用的。

我们看了《了凡四训》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当家作主,可以改变并主宰自己的命运的。

佛 经上说:“种子变,则命根变。

”只要你发心,你的本质变了,素质提升了,顽铁忽然变成 黄金,价值自然就不同了。

我们修心,最重要的就是纠正、改变这一点;如不改变这一点,人就不可能成佛,就不可能 在茫茫业海中脱颖而出了。

(三)积业成障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合,一如公司的业绩。

为什么叫各位反省?因为真正反省的人是可以认知自己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