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市旅游总收入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
玄武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是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科研、电子、信息、文化、商务中心,华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
玄武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是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科研、电子、信息、文化、商务中心,华东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南京市委、市政府及军队机关所在地。
[1] 玄武区因玄武湖而得名,源于民国时期的城北东区,因总统府所在地,也称为第一区。
[2] 玄武区曾是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等六朝宫阙的所在地,明朝紫禁城、太平天国天王府、国民党总统府也在玄武区内。
境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风光秀丽,有闻名世界的中山陵、松涛万顷的紫金山、芳菲四季的玄武湖、历经风霜的明城墙,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南京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3-4] 玄武区是中华民国政治中心所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和总统府在此,南京博物院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体现了玄武区的文化底蕴。
玄武区面积80.97平方公里,东至仙鹤门、大朱庄、马群,与栖霞区、江宁区交界;南至中山东路、出中山门、至沧波门(苜蓿园、后庄除外),与秦淮区(原白下区部分)为邻;西至中山路、中央路全线,与鼓楼区隔街相望;北至东井亭、仙鹤门一线,与栖霞区连接。
玄武区东北部地势雄伟,山环水绕,地处中纬度地区,绿化覆盖率达58%以上。
[5] 区内岗地多分布于卫岗至孝陵卫一带,均属黄土岗地。
著名岗地有孙陵岗(梅花山),位于中山门外明孝陵御河桥南侧。
因三国时吴大帝孙权与夫人步氏葬此,故名。
又因岗上多梅花,名梅花山。
海拔约55米,基底由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紫红、灰紫色砾岩构成,上覆下蜀黄土。
遍山栽种梅花,是踏青赏花佳地。
1983年被列入新金陵四十景的“梅岭暗香”即指此处。
海拔400米以下的低矮石质山地,分南、北两线分布在区内。
南线为钟山余脉由东向西排列;北线为与栖霞区交界处分布的诸山。
区内丘陵虽成线状分布,但都是独立的山体,海拔高度都在100米上下。
[5] 富贵山位于太平门内,隔城墙与紫金山西麓余脉龙脖子相接,古称龙尾坡。
海拔86.1米,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
山体由浅灰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所构成,山上树木茂盛。
是南京龙气龙头所在。
[5] 九华山原名覆舟山,又名龙舟山,以山体犹如一只倒置的木船而得名。
南朝初年,因此山下临玄武湖改称玄武山。
后来因在山南建有小九华寺,俗称小九华山,现通称九华山。
位于太平门内侧,东接富贵山。
山体狭长,山势略呈弧形,弧口朝南,由石英砂砾岩和页岩构成。
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海拔61米。
[5] 北极阁原名鸡笼山,因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
明初,山上建有钦天监观象台,故又称钦天山。
清初,山上重建北极阁后,俗称北极阁。
山体由石英砂砾岩、砂岩构成,北麓有小片火山喷出岩。
面积约0.3平方公里,海拔60米,是市区中部的重要制高点。
山顶建有气象台(中国最早的气象预报机构)。
古为皇家华林园,有鸡鸣寺等名胜古迹。
1990年辟为开放型文化公园,称北极阁公园。
[5] 红山位于中央门外曹后路北侧。
红山,本六朝胜地大壮观山,因陈武帝在此阅武,建“大壮观”于山上而得名,又因山体由红色砂岩构成,称红土山,现俗称红山。
由大红山、小红山、放牛山、和尚山等山头组成,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主峰大红山海拔78.9米。
民国时为荒野丘岗。
解放后,植树造林,山林葱笼,现为红山森林动物园所在地。
[5] 朝阳山位于岔路口西北侧与栖霞区交界处。
因半山腰有朝阳洞,洞内有石佛,山以洞得名。
山体略呈向南开口的弧形,由砂岩和粉砂岩构成,海拔123米。
[5] 聚宝山位于岔路口村北侧与栖霞区交界处。
山上可开取石料、硫矿,土质较肥,树木茂盛,故名聚宝山。
西南—东北走向,山体呈椭圆形,长0.7公里,宽0.5公里,由石灰岩构成,海拔124.3米。
[5] 杨坊山位于东杨坊东北与栖霞区交界处,山以村得名。
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7公里,海拔109米。
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山上遍植松树。
[5] 李山脚山位于环陵路下五旗侧。
相传此山是古时小秦王挑来的,后被李姓占有,故名。
海拔82米。
[5] 狮子山位于仙鹤门西北。
传说明朝时山上有一座石狮子,故名。
山体低矮浑圆,海拔53米。
[5] 水文玄武区地域面积80.97平方公里,其中涉农面积9600亩,属仓波门地区地势较低,有河道27条54公里(其中市政公用局下拨经费的有25公里,无主河道29公里);排水窨井、雨水井12037座,排水管道157公里;泵站5座;水库2座。
排水系统主要有四大水系:[5] 北面的蒋王庙沟和唐家山沟。
该系统由北向南经情侣园流入玄武湖,从神策门出玄武湖,经西北护城河向西流入鼓楼区护城河,是该区玄武湖以北地区的主要排水通道。
[5] 南面的友谊河和卫桥沟。
该系统由北向南经白下区流入运粮河,是中山门至孝陵卫沿线地区及中山陵的排水通道。
[5] 东面的百水河和运粮河。
该系统由北向南经白下区流入秦淮河,是玄武区市郊马群、余粮、五百户等地区的的主要排水通道。
[5] 西面的内秦淮河。
主要由珍珠河、玉带河、香林寺沟、清溪河等河道汇聚于竺桥,向南经白下区流入秦淮河。
玄武区城市排水系统的水主要经这个系统排出。
[5] 气候玄武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
...2012年北京市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率统计图:有下列下...
①∵由图1可得:从2009年到2012年,北京市的旅游总人数最多的是2012年,比上一年增长了0.18亿人次;错误;②从2009年到2012年,北京市的旅游总收入最高的是2012年;错误;③∵2009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为2442.1亿元,增长率为10.0%,∴2442.1÷(1+10%)≈2220(亿元),∴2008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为2220亿元.正确.故答案为:③.
十月份适合去哪些地方旅游?
看山水风景首选:张家界、九寨沟、华山; 看大海、玩沙滩、游泳、潜水:三亚、西沙、上下川岛; 看古迹首选:北京、西安、南京、敦煌; 看古镇:苏州、平遥、丽江、凤凰、阆中、西塘、南浔、周庄。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骨刻文中已有“旅游”二字:“旅”和“游”二字在山东昌乐骨刻文中发现,是东夷平民旅游娱乐活动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旅游文化的体现。
中国旅游不仅历史久远,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最早文字记载的国家。
引(《大众日报》2012年8月20日,丁再献《骨刻文将“旅游”记载前推两千多年》,丁再献著《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
发展历程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旅游网站纷纷落户。
促进旅游这个行业大力发展,旅游网经这些年的发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网站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2] 这类网站提供及时的旅游线路报价、打折门票信息、切实的旅游建议、以及详细的旅游资讯。
将旅游业内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人性化的开设了旅游线路预定、打折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预订、旅游保险、旅游书城、包车服务、旅行游记、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务!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
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
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
池州的地理环境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
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
池州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
截止到2005年,池州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
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
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
池州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
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安徽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
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
国道G318、高速G3、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至2013年,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
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东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网。
铁道线路:宁安客运专线、铜九铁路铜九铁路已开通。
宁安客运专线全长257公里,投资估算257亿元,其线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经板桥、江宁区进入马鞍山市,再经当涂县进入芜湖,由芜湖枢纽引出,沿长江南岸经过铜陵市、池州市,跨长江后止于安庆市。
全线设11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江宁西、马鞍山东、当涂东、芜湖、弋江、繁昌西、铜陵、池州和安庆,预留钟鸣北、晏塘两个车站。
2013年,池州市生产总值46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83.58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944元,增长12%。
2014年,池州市全市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9.2%左右;财政收入92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亿元,增长13.5%;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2012年池州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其中,城镇投资201.3亿元,增长32.9%;农村投资81.2亿元,增长34.2%。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及信息化产业技术改造投资110.9亿元,增长46.2%。
2012年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4亿元,增长1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9亿元,增长15.4%。
2012年池州进出口总额344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
2012年池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3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入境游客58.5万人次,增长33.8%。
旅游总收入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年末池州市共有A级景区28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安徽省星级农家乐142个,旅游乡镇22个。
池州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2家,旅行社78家,国家级导游1508人。
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
全国各省综合实力排名(前四强)第一名 江苏省江苏,是中国第一省,中国科教第一省,人均经济第一省,经济总量第二省。
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着约占全国1/10的GDP经济总量。
江苏是中国唯一的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样样不缺的一个省,也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江苏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有“东方硅谷”的美誉。
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历史、交通、旅游、国防、工业、金融、航运、对外贸易、城市化建设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是位于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省。
中国每一个发达省都是都要对口帮扶一个西部省份,唯独只有江苏是帮扶两个!政治:且不论古都南京,光是目前中国有多少高层领导出自江苏就可以看出! 文化:南京 苏州 扬州都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淮阳菜系,扬州学派,泰州学派,京杭运河,淮水等等~淮安,镇江,无锡,徐州哪个是泛泛无名之辈?地理上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经济:人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
江苏地处平原,山少河多,意味着运输方便,在江苏没有穷地方,各城市发展均衡度全国第一。
最差的盐城宿迁如果在西部也能算经济大市!别忘了宿迁有石油,盐城有天然气和漫长的海岸线! 教育: 江苏教育读书之风全国最浓!号称全国的教育基地!江苏省大学数全国最多!而且施教材料是自己省的苏教版!外省来江苏还不一定能适应!且不论现在的高考状元!光古代一个苏州的状元就有27个,全国之首! 在全国23个省中,江苏有着众多的荣誉: 江苏人均经济实力全国第一(后三名依次是浙江、内蒙古、广东) 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江苏特大型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江苏四大城市:南京、苏州、徐州、无锡) 江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枢纽) 江苏全球500强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 、苏州、徐州 、无锡、常州、南通、扬州7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江苏全国百强中小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前10强占9席)江苏全国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一(前5强居4席,前10强居6席) 江苏已经拥有地铁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常州、南通六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江苏旅游业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常熟、淮安、无锡、南通、宜兴10座城市) 江苏各城市知名度全国第一 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水平全国第一(机构数、资产规模、投资项目数等六项指标全部全国第一) 江苏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1所,其中南京8所、徐州1所、苏州1所、无锡1所) 江苏院士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每年被高校录取的人数全国第一 江苏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内河航运里程长度全国第一 江苏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全国第一 第二名 广东省经济:广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
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
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
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
2011年人均GDP为50500元,位居中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浙江、内蒙古。
教育:广东的教育相比较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来说还是相对有点落后的。
文化: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
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块。
粤菜是全国八大菜系,包括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
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
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州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
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
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美食:广东菜,简称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蔬果时鲜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词曰:“响螺脆不及至鲜。
“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
”把广东丰富多样的烹饪资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广东菜,有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三大类。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芜、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潦乱。
天上飞的,地上...
池州的地理环境
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
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
池州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
截止到2005年,池州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
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
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
池州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
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安徽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
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
国道G318、高速G3、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至2013年,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
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东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网。
铁道线路:宁安客运专线、铜九铁路铜九铁路已开通。
宁安客运专线全长257公里,投资估算257亿元,其线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经板桥、江宁区进入马鞍山市,再经当涂县进入芜湖,由芜湖枢纽引出,沿长江南岸经过铜陵市、池州市,跨长江后止于安庆市。
全线设11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江宁西、马鞍山东、当涂东、芜湖、弋江、繁昌西、铜陵、池州和安庆,预留钟鸣北、晏塘两个车站。
2013年,池州市生产总值46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83.58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944元,增长12%。
2014年,池州市全市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9.2%左右;财政收入92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亿元,增长13.5%;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2012年池州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其中,城镇投资201.3亿元,增长32.9%;农村投资81.2亿元,增长34.2%。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及信息化产业技术改造投资110.9亿元,增长46.2%。
2012年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4亿元,增长1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9亿元,增长15.4%。
2012年池州进出口总额344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
2012年池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3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入境游客58.5万人次,增长33.8%。
旅游总收入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年末池州市共有A级景区28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安徽省星级农家乐142个,旅游乡镇22个。
池州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2家,旅行社78家,国家级导游1508人。
南京,苏州,杭州三个城市分别从经济,环境,教育,交通,人口,...
南京,苏州,杭州其实本身都是一流的城市,同时由于这些城市都属于南方,地理位置也比较近,所以差距不是很大,甚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有些稍微的区别我可以给大家分析一下:第一、南京市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环境来说也比较优美,是一个比较适合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交通来说南京也十分发达,教育方面有南京大学这类优异的学校,所以辐射到整个市区,那么教育水平也是很高的,南京的人口比较密集,就业水平也很不错。
第二、苏州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苏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四季皆宜旅游,尤以4-10月最佳。
我们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苏州的自然环境,从历史来看苏州基本没有自然灾害,不属于地震带,没有地震,也很少有水灾之类,所以环境一流。
教育方面苏州也做的很不错,有很多大型学院,虽然比南京稍差,但是也属于一流的教育区域;苏州的就业和交通方面都很不错,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闻名,这点就可以充足的保证就业,交通自然更加发达,这点我们可以从新闻中得到很多的信息。
第三、杭州是一个旅游胜地,跟苏州并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环境来说绝对是一流的,杭州的教育机制很发达,在全国来说也是一流的水平。
杭州的交通早在南宋的时候就一直开始大幅度的建设,一直到我们国家现在,都没有停止过交通方面的建设,所以杭州的交通绝对没有问题。
人口和就业来说,人口杭州在全国算是增加比较快的地区,不过因为杭州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所以就业一直十分的好,而且是全国就业形势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
综合上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这三个城市几乎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南京,还是苏州和杭州,其实从经济,环境,教育,交通,人口,就业来看,三个城市相差微乎其微,无论在那个城市居住,都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