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外企旅游

外企德科邮寄德国旅游签证材料2个都少护照复印件,严重吗?
第一名:谷歌 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州山景城市 谷歌(Google)的“官僚主义破坏者”计划旨在削减公司内部的繁文缛节,提高行政

外企旅游

外企德科邮寄德国旅游签证材料2个都少护照复印件,严重吗?

第一名:谷歌 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州山景城市 谷歌(Google)的“官僚主义破坏者”计划旨在削减公司内部的繁文缛节,提高行政流程的效率。

它并未创建一个由高层组成的委员会,对不同流程进行内部审查和提出建议,公司CFO帕特里克·皮切特要求所有员工在一个内部网站上发布减少官僚主义的建议,并投票支持他们认为最有希望的建议。

最终,约有4,500名谷歌员工对同事提出的约1,200条建议进行了投票。

今年,这家公司开始进行改革,包括完善内部费用报告制度,在总部周围增加更多建筑地图等。

前十条合理化建议中,有九条已经颁布,第十条目前正在研究当中。

第二名:SAS Institute 总部所在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卡瑞市 SAS软件公司提供一系列视频,帮助不同部门的员工回答“SAS在做什么”这个问题,而且不需要听众了解任何技术术语或营销用语。

这些视频幽默风趣,但却会强化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即因为所有员工不论职责,都在为SAS的成功做出贡献,因此他们应该能够头头是道地畅谈公司和其产品。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领导人非常平易近人。

公司CEO吉姆·古德奈特每个月都会举行“咖啡座谈会”。

它是一种可随意交流的早餐会,向所有员工开放,可以交流任何问题。

这种对话形式非常受欢迎,因此其他部门也纷纷开始效仿。

第三名:NetApp公司 总部所在地:美国加州桑尼维尔市 数据存储服务提供商NetApp公司副主席汤姆.门多萨会打电话给工作努力的员工,感谢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付出的额外努力,他将这项计划称为“发现有人在做对的事”。

任何员工都可以直接给门多萨写信,告诉他其他员工帮助公司、帮助客户,或实践NetApp文化的举动。

门多萨每天会给在全球的10至20名员工打电话,如今已经坚持了超过15年。

员工接到门多萨的来电,都会深感自豪,他们认为这项计划证明了NetApp创造感恩文化的承诺。

所有新员工都会参加“TOAST”(即所有特殊事务培训)入职培训,它把所有新员工介绍给NetApp的高级管理人员。

培训每月都会进行,通常由高管团队主持。

第四名:微软(Microsoft) 总部所在地: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 微软公司(Microsoft)于2000年开始实施DigiGirlz计划,履行公司的承诺,提升女性在技术行业的地位。

微软主办了一系列DigiGirlz日,使高中女生可以与微软的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技术行业的工作情况。

2011年,微软在全球36个地区共接待了2,000多名女生。

此外,微软还举行了长达数日的DigiGirlz高科技夏令营。

夏令营期间,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技术经验,还能与技术高管们直接交流。

第五名:戈尔(W.L. Gore & Associates) 总部所在地:美国特拉华州纽瓦克市 在生产Gore-Tex纤维的戈尔公司(W. L. Gore & Associates),每一位员工都有一名担保人,不论他们在公司工作了多长时间,也不论他们担任是什么职位。

担保人的作用就是为员工答疑解惑,提供反馈,或者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

此外,当员工接受升职评估时,担保人将作为员工的支持者。

一位员工说:“在这里,公司会给你实现卓越的机会。

” 第六名:金佰利(Kimberly Clark) 总部所在地:美国德州欧文市 哥伦比亚金佰利克拉克公司(Kimberly-Clark Colombia)将侧重于保证所有新进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热情。

这家大型消费品企业的每位新员工都会收到公司寄来的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封欢迎信,还有象征意义的公司钥匙。

第二封信将向员工介绍入职第一天需要了解的所有基本信息。

新员工还会收到一名同事的电子邮件,在整个新人入职过程中,这位同事都会为他提供指导。

第七名:万豪国际集团(Marriott) 总部所在地: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 家族式企业特性突出。

员工加入万豪就意味着加入“万豪家庭”,万豪先生始终强调“大家庭”的概念,并以家族的长辈、当家形象贯穿于员工在万豪的职业生涯中。

在集团内部网站,万豪先生会在个人博客上向全世界“家族成员”分享喜悦:万豪家族又添新成员,小孙女在某月某时出生,体重某磅。

万豪员工忠诚度高出其备受尊重外,还因为集团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员工能有计划的实现更高的社会职业价值。

员工的价值是通过培训实现的。

培训是对员工最重要的投资,督导将协助制订发展计划,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不断的提供给员工。

第八名:帝亚吉欧(Diageo) 总部所在地:英国伦敦 帝亚吉欧(Diageo)公司始终一丝不苟地秉持公司的经营理念——“随时随地欢庆生活”。

这家烈酒类饮料生产商在公司内联网上发布了一个鸡尾酒配方工具。

而且,为了支持针对残疾人的慈善活动,整个英国公司的团队成员都参加了一次穿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自行车骑行活动。

员工们分组骑行;有人甚至骑行了140英里。

第九名: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总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楚查德在1976年创立了这家公司,帮助企业优化数据搜集。

此后,这个过程已经实现数字化,而美国国家仪器也紧跟技术发展。

楚查德仍在努力地跟进近7,000名员工的动态,他会非正式地参加一...

毕业去国企好?还是外企好?二者的优缺点?

国企,外企各有优劣! 曾经在国企、国有控股公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过,通过我的实际经历,谈谈对国企、民企和外企的看法。

我目前供职的公司是一家英国在国内的合资企业,由英方控股,主要从事电力相关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

我在国企工作时间是最长的,先后在广西某国有上市公司、湖北某电力工程公司工作十年,在湖北民营企业楚天激光也工作过一段时间。

以下是我对三种企业类型的真实感受。

一、个人待遇 就待遇来讲,当然是外企最好。

1994年我在广西某上市公司的待遇是年薪1万二左右,后来在湖北某电力工程公司,如果在本部不出差,年薪1.8万左右,但是福利比较高,每年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的个人账户有5000元左右。

如果在工地,大概翻一倍(3000~4000元/月)。

目前在外企的待遇大约是每年8-10万。

也有养老保险和公积金等,有商业医疗保险和统筹医保。

加班工资是平时的三倍。

“四险一金”约为武汉市平均的三倍。

我在楚天激光时是1500月薪,试用期后是1800。

国企只有当官的才能出差坐飞机睡软卧,民企只要老板同意就能坐飞机睡软卧,外企大家都能坐飞机睡软卧。

国企当官的能分大房子,一般人分小房子,年轻人没房子。

民企外企都没房子,但是楚天激光的领导层和部分骨干分房子。

国企过节年终分水果和油(采购这些东西的人少不了要捞回扣),外企很少分,但是有年终奖(1-2万)。

二、工作强度 最累的是民企,最轻松的是国企。

我在国企担任过技术岗位(技术员、项目专工)、总经理秘书和管理岗位(顺便说一句,本人是专业是机械制造)。

但是在国企做技术岗位是很累的,收入也最低,还要承担很多责任,所以压力很大。

但是管理岗位非常轻松。

在民企工作做技术最累,也很不舒服,压力很大。

外企工作并没有想像的那样累。

可能欧洲企业比较人性化一点吧。

我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一般年工作时间为250天。

其余几乎都可以休假。

外企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岗位都赋予了比较大的权力,自由度很大。

比如我是做售后服务的,一个人在现场要出力跟设备相关的所有事情,包括验收、设备处理、现场雇人、设备调试等等。

涉及到经费问题一般自己可以做主,只要汇报一下就可以了。

这点同大部分国企是不同的。

国企涉及到经费的时候是很难处理的。

三、员工关系 国企员工之间关系最复杂。

我进电力工程公司是招聘进的,但是电力系统大多数人是靠关系进的,或者是内部子弟,所以招聘进公司的人往往是做实事的,但是如果没有关系或者自己不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升官的机会是很少的。

国企忙的忙死,玩的玩死,刚进公司时几乎什么都做,很累。

后来就可以叫后进来的人做了,自己玩,美其名曰带徒弟。

但是国企有一个好处,你再坏,再没本事,没有人敢炒你。

有时候为了分房子一般工人可以把领导头打破。

民企和外企员工关系都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但是外企员工关系更好些,更简单些。

每年都组织家人旅游,组织员工之间的聚会。

遇到困难事情,大家都相互帮助,不像民企各管各的,不管别人。

民企和外企都不知道同事一个月挣多少钱,至少不知道细节。

四、工会及职工权益 国企的工会“实力”最强大,设有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女工部长、会计、文娱部长等等,但都是只拿钱不干实事的主,而且都有关系才能到那个岗位。

这样的工会根本不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从来不会出现为提高工人工资跟领导谈判的事情。

大多数民企没有工会。

我所在的外企设有工会,但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目前工会工作只限于每年一次出国旅游。

国企员工很难被炒,因为炒一个员工要通过工会代表大会,而且更重要的国企领导怕惹麻烦。

民企炒员工和员工炒民企是家常便饭。

一般欧洲的外企不会随便解雇员工,我们公司还没有出现被解雇的员工,离开公司的员工大多是三条去向:出国、开公司、到更好的外企。

个别被炒掉的一般会提前通知到个人,让他找新的单位,找到后再离职。

五、培训 培训体系最完善的外企,但是外企一般不会雇用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毕业生。

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国企才是最好的培训基地。

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般很难进入外企。

国企培训不要指望专门送你去进修那种,那是很难给你的,那样的指标只会留给当官的和有关系的。

国企能给你的最好的培训就是:做事。

比如开发新产品或一个新项目,这种事情在国企很少有人愿意去干的,你大胆拿国有自资产去练兵,没有关系。

因为不论在民企还是外企,你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给你去试牛刀的。

民企几乎没有什么培训。

外企的培训比较系统,哪怕你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可能每年都还要进行培训。

这种培训通常是在公司内部或集团内的国外公司,而不是坐在教室听课。

六、管理 国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管理出效益”。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国企、却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管理型企业出效益”,而不是“管理好职工出效益”。

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国企已经无力与国外企业竞争,垄断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政策支持,竞争型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

自料显示,国有企业2005年亏损创历史第二高...

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我在一家外企上班,记得那是上次公司海南旅...

呃~这个也是作业吗? 外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其实是一样的。

外商独资企业,简称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外资企业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因此不同于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在组织形式上,外资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不组成法人组织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合伙和个人独资的形式,这里的合伙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法律依据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个人合伙和企业联营的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则是指由一个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外国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内资企业是相对于外资企业而言的,主要是看注册资金的来源。

内资企业是指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国内个人资产投资创办的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和股份企业等五类。

再通俗点吧,外商企业就是老外(外籍华人也算)在中国注册投资开设的公司。

内资企业就是中华人名共和国公民在中国注册开设的公司。

毕业生进外企好不好进?

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问到优势的话,那只能说毕业生绝对是弱势群体, 没有工作经验者际粲谌跏迫禾濉R蛭?ぷ骶?榭梢允挂桓鋈说陌焓滦?侍岣? 很多,让人变得稳重。

至于什么时候招聘,那得看企业是否需要人。

一般是年底吧,因为人员变动比 较大。

楼上的有人说外企很喜欢招毕业生,也是有原因的啦。

不过他招毕业生时一般会和你签定三年以上的合同。

很多人认为三年这个数字太夸张了而不愿意接受,其实这也是种愚蠢的表现。

他教会你东西起码得用1年时间,然后你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他当然不愿意教你啦。

能和你签三年合同起码说明一点,你的价值绝对有三年以上,他总不会请个人去扫地还和他签三年合同吧。

哪种外资企业的待遇比较好?

1. 看行业:创新型的开风气之先者比如apple, 还有毛利高的行业, 像医药, 金融这类 。

2. 看行业地位:排名领先,占有稳定甚至逐渐扩大市场份额的公司,扩张过程中的企业或新进入的企业招人数量多,急于抢人也比较乐意给予人才超市场水平的待遇。

具体待遇:1. 从好到次:北欧企业(如比利时/挪威/荷兰),美资企业和欧洲企业(如法资/德资),合资企业,韩资/日资企业,港资企业,台资企业。

2. 办公环境:office或工厂,小隔间,和其他没太大差异,只是可能会有什么咖啡/饮料/水果在办公室或会议室。

有的有休息区,可以喝咖啡,聊天。

3. 薪资:难说,相对较高。

福利:年底双薪/浮动奖金/5险一金/平安商业保险/内部购股,长期服务奖(20%年薪),其他表现好的小额奖金,生日礼金,生小孩礼金等。

每年一次国内外旅游 假期:12天带薪病假,15天年假。

其他法定假相同,多个5/4,圣诞节。

4. 年终奖:大公司比较固定,一般是年薪的30%左右。

总之,相对国内一般国企/私企,欧美企业一般较人性化,待遇较高。

当然,也有些私企,拿30个月工资的都有,比较而言而已,仅供参考。

国企与外企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待遇。

就待遇来讲,当然是中外合资企业最好。

我在2003年东北某石化的年薪是不到1万五。

目前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待遇很好,可以有房有车。

也有养老保险和公积金等,有商业医疗保险和统筹医保。

加班工资是平时的三倍。

尤其是医疗保险很好,大小病全包,孩子半包,老婆如果没有工作也半包。

国企只有当官的才能出差坐飞机睡软卧,民企只要老板同意就能坐飞机睡软卧,中外合资企业大家都能坐飞机睡软卧。

国企当官的能分大房子,一般人分小房子,年轻人没房子。

中外合资企业没有房子,国企过节年终分水果和油(采购这些东西的人少不了要捞回扣),中外合资企业很少分,但是有年终奖(一到两个月的薪水)。

二、工作强度。

中外合资企业比较忙,并且这工作强度没有人监管,都是自己主动去做工作,最轻松的是国企。

我看到管理岗位非常轻松。

因为国企的定员很多。

我们现在的车间在国有企业需要至少3倍的人运行。

三、员工关系。

国企员工之间关系最复杂。

如果没有关系或者自己不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升官的机会是很少的。

国企忙的忙死,玩的玩死,但是国企有一个好处,你再坏,再没本事,没有人敢炒你。

有时候为了分房子一般工人可以把领导头打破。

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关系都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关系更好些,更简单些。

我们公司每年都组织家人旅游,组织员工之间的聚会。

遇到困难事情,大家都相互帮助。

中外合资企业都不知道同事一个月挣多少钱,至少不知道细节。

而在国有企业大家经常互相比较工资条。

四、工会及职工权益。

国企的工会“实力”最强大,设有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女工部长、会计、文娱部长等等,但都是只拿钱不干实事的主,而且都有关系才能到那个岗位。

这样的工会根本不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从来不会出现为提高工人工资跟领导谈判的事情。

一个员工要通过工会代表大会,而且更重要的国企领导怕惹麻烦。

一般欧洲的中外合资企业不会随便解雇员工,我们公司还没有出现被解雇的员工,离开公司的员工大多是三条去向:出国、开公司、到更好的中外合资企业。

个别被炒掉的一般会提前通知到个人,让他找新的单位,找到后再离职。

五、培训。

培训体系最完善的中外合资企业,但是中外合资企业一般不会雇用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毕业生。

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国企才是最好的培训基地。

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般很难进入中外合资企业,但是某些岗位例外比如生产岗位。

国企培训不要指望专门送你去进修那种,那是很难给你的,那样的指标只会留给当官的和有关系的。

国企能给你的最好的培训就是:做事。

你大胆拿国有资产去练兵,没有关系。

因为不论在民企还是中外合资企业,你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给你去试牛刀的。

从国有企业出来的都知道这些事情。

中外合资企业的培训比较系统,哪怕你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可能每年都还要进行培训。

这种培训通常是在公司内部或集团内的国外公司,而不是坐在教室听课。

而且培训者都是国际著名培训公司。

我每年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六、管理。

国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管理出效益”。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国企却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管理型企业出效益”,而不是“管理好职工出效益”。

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国企已经无力与国中外合资企业业竞争,垄断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政策支持,竞争型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

吉林石化曾经要求员工两人成行3人成伍。

听着好象监狱和军营一样。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这个是真的。

目前在国内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而设立的出口加工厂,一种是看重中国市场而设立的企业,后者大多只注重销售和服务。

这样,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招聘的员工并不多,但是利润可观。

如我所知的北京飞利浦有限公司,员工100人左右,产值10亿左右。

就本人看来,国企的工人素质还是很高的,技术人员素质也不差,差就差在管理上。

说个搞笑的事情,我原来所在石油化工公司也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而这套文件竟然是几个质量管理工程师写出来的。

我所在的中外合资企业这样的文件一般是由部门经理起草,起草人必须要清楚管理、技术等相关的每一个环节,其综合素质要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中外合资企业一般员工通常只知晓本部门的体系文件。

实际上只要知道这个就够了,跟其它部门的接口问题在文件中会有描述。

这样,一个事业部,一个售后服务部,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ISO质量体系,并且可以通过体系的运行不断完善管理漏洞。

七、前台。

国企没有前台,只有门岗的保安,不是问你“Can I help you?”,而是问:“干什么的?” 中外合资企业也有前台。

也漂亮。

但同时兼翻译。

有老外时是“Can I help you?”,否则是“你好”。

八、老板。

国企工作十年,老板换了3个。

只有一个老板比较让人佩服。

,但是据说现在也腐败的经常去桑拿。

中外合资企业老板我们天天能见到,因为他天天和我们一起吃食堂。

其实大家都是打工的。

我们的CEO坐在我们食堂里普通如一个技术工程师一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