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本旅行大游行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境外媒体称,两岸关系僵滞导致赴台大陆游客减少,南投、高雄、屏东等中南部旅游人次更下跌逾百万。业者担心,加上台湾当局推进军公教年金改革等冲击,今年的市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境外媒体称,两岸关系僵滞导致赴台大陆游客减少,南投、高雄、屏东等中南部旅游人次更下跌逾百万。业者担心,加上台湾当局推进军公教年金改革等冲击,今年的市场前景实在无法令人乐观。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2日援引台湾中时电子报的报道称,台湾地区交通观光事务主管部门统计显示,2017年台湾中、南、东部县市旅游人次,几乎都较2016年大幅下滑。其中,屏东县减少149万人次、南投县减127万人次、高雄市减113万人次、花莲县减74万人次、台东县减72万人次、嘉义县减30万人次。
台湾地区观光事务管理部门估计,2017年岛内旅游1.83亿人次,较2016年下跌3.7%,是2013年以来首度负增长,可说是观光产业的警讯。
报道称,2018年上半年的形势也不乐观,以垦丁为例,垦丁公园管理处统计,1月至5月游客仅151万多人次,较2017年同期减23万人次。当地饭店业者指出,以前6月底前订房率达95%,今年仅65%,业者担心生意难做。
南投县观光处长王源钟说,南投整体住宿约跌两成,日月潭风管处统计,上半年游客298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减30多万人次。6月30日暑假第一天,日月潭玄光寺码头人潮依旧,但消费额却不可同日而语。当地老店“阿嬷香菇茶叶蛋”第二代老板詹世诠说,全盛时期假日每天可卖2500个茶叶蛋,甚至3000个,但如今假日能卖2000个就不错了。
报道称,嘉义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游客人数也暴跌,景气冷飕飕。统计显示,该区2016年1月至5月入园总人数117.8万人次,其中大陆游客占56.6%;2017年同期入园总人数跌至82.5万人次,陆客比率跌至29.3%;今年同期入园总人数再减至69.8万人次。
南台湾观光联盟总召集人林富男分析,大陆游客不来、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利好集中在台北、“年改”导致荷包紧缩,是打击台湾南部旅游的三大因素。
据他了解,2018年暑假订房率只是2017年同期的一半,“年改”引发岛内旅游市场萎缩即将出现。
另据台媒早前报道,台湾当局也有意放宽大陆民众赴台的个人财力条件,由2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3万元)降至1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7万元)。
【延伸阅读】陆客不去台湾旅游业“惨不忍睹” 业者怨声载道
由于赴台陆客大量减少,往日游人如织的阿里山如今空空如也。
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
近日,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前5个月大陆赴台游客大减,赴台游客较去年减少超32万人次。业界预估,未来赴台的陆客“只会少不会多”。
观光业怨声载道
台“交通部观光局”近日公布来台旅客人数统计,去年5月蔡英文上台至今年4月,赴台陆客人数为287.4万人次,较同期大减145.6万人次。另有台湾媒体报道称,2016年赴台陆客总数约351.2万人次,比2015年减少67.2万人次。业者预估今年将下跌120万至150万人次,或许可维持在200万人次以上,明年可能就是200万人次保卫战了。
从部分景区的观光人数来看,日月潭2016年游客数为372万人次,比2015年少近80万人次。日月潭景区附近一间酒店的工作人员郑女士说:“我们以前大概接待的一半是大陆游客,但现在也就两成左右。”此外,阿里山、野柳公园等也都因陆客人潮的退却而变得空荡荡。
“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蔡英文不要‘九二共识’,我们要!”面对陆客的大幅减少,台湾旅游业者表达了对蔡英文当局两岸政策的不满。
今年6月13日,台湾游览业者因不满台当局的错误政策让游览车业面临雪崩式瓦解,驾驶90辆游览车开往蔡英文办公室、台交通部门和台北车站等处表达抗议与不满,造成交通瘫痪。
去年9月12日,由岛内旅游从业者组成的“百万观光产业自救会”,发动300辆游览车、2万人展开大游行,要求台当局正视产业困境。这也是台湾观光产业界史上首次走上街头。
经营者损失惨重
“陆客团锐减,加上‘一例一休’使营运成本增加,新北市待售游览车近2000辆。全台大约待售游览车已达3000辆到4000辆,售价仅为原价1/4。”谈及陆客减少对台湾旅游业的冲击,新北市游览车公会理事长马景仲这样表示。
受冲击的不止是游览车公司和司机。台湾《经济日报》引用业内人士的分析称,今年陆客继续减少,台湾全年观光收入损失可能会达到743.3亿元(新台币,下同),对航空、饭店、游览车、旅行社、民宿等产业将造成严重冲击。
台湾观光精品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国荣表示,从去年底至今,关门歇业及整合缩小规模的购物店已经超过1/3,从大型珊瑚店、珠宝店、钟表店,到中小型的茶叶店、伴手礼店,全都躲不掉。
“以前船长的月薪最高可以到10万元,现在能赚到二三万就偷着笑了。”一名日月潭“绿湖班船”渡轮的工作人员表示,以前一到节假日,很多渡轮不仅挤满游客,而且因为班次太过频繁常常靠不了岸,只能在码头徘徊。但现在渡轮上有很多空座位,班次也减少许多。
此外,陆客赴台人数减少,也连带让两岸直航海运和空运旅客市场都持续萎缩。
今年5月,两岸之间的客运航班数为5493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000架次。两岸直航海运旅客人次也较去年同期减少7%。
“新南向”于事无补
“大家会发现在西门町的量贩店,出现了很多韩国游客来采购牙膏和奶茶;在捷运(地铁)上也看到许多的穆斯林旅客按图索骥找寻餐厅。许多旅游景点比以往出现更多的东南亚旅客拿着自拍棒(自拍杆)在拍照。”不久前,蔡英文在个人脸谱上推送了这样一条消息。
面对陆客大幅减少影响台湾观光业的情况,台当局不是力求改善两岸关系,而是期望通过增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尤其是挖掘东南亚市场来弥补原来的窟窿。从去年9月开始,为响应“新南向”政策,台湾“观光局”就不断在东南亚国家举办推广活动,推动建设穆斯林祈祷室、清真餐厅、东南亚风味餐厅,开展旅游业者的东南亚语言文化培训等。
不过,对于这样的做法,岛内业者认为不过是“杯水车薪”。依据台湾交通主管部门的最新统计,以今年5月为例,与4月份相比,虽然菲律宾、越南、泰国游客都在增长,其中越南旅客甚至增长99%,但加在一起的总数也只有5万多人次,根本补不了当月陆客减少12万多人次的大缺口。
人数补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消费力与陆客相差甚远。台“观光局”统计显示,这一年来东南亚旅客增加了约30万人次,以平均每人每日消费5000多元、平均停留5天来计算,这一年增加了77.3亿元的观光收入。相比之下,由于陆客停留时间更长、消费力更旺,以平均每人每日消费6925.2元、平均停留7天来计算,这一年陆客减少了145.6万人次,损失达700多亿元。两两相抵仍然损失了600多亿元。
难怪台湾网友讽刺,蔡英文“有梦最美”。本报记者 柴逸扉
(2017-07-14 03:42:00)
【延伸阅读】大陆游客全球大买特买 台湾旅游业称“心在淌血”
陆客全球大买特买,台湾旅游业称“心在淌血”。(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7月3日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商界人士在英国Outlet看到陆客大买特买,称陆客“有钱就是任性”,看在台湾购物店业者眼里却是“心在滴血”。依据台“交通部观光局”最新调查显示,2016年赴台陆客198美元,且人数众多,陆客减少造成旅游收入大减。
陆客全球到处趴趴走,到处大买特买,但反观台湾,因陆客大减,造成大量观光收入流失,旅行业看了满心无奈。依据“观光局”新出炉的“2016年来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显示,2016年以日本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费241.42美元最多,其次是新加坡旅客229.43美元,再来是陆客198.43美元。若从每人每天的购物费来看,陆客的96.30美元最高,高于日客43.18美元和新加坡旅客45.81美元一倍多;甚至是欧洲旅客的7倍。
调查分析,2016年全体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费额减少7.26%,其中以购物费减少19.22%最多,除新加坡与日本外,其余各市场的日均消费皆负成长,尤以大陆减少12.81%影响最大。
“除了上述原因,渐多陆客对台湾‘不爽’也是主因之一。”林姓旅游业2日表示,依据中华观光精品产业协会最近一年来的调查,发现许多陆客认为台湾“排中”且“不友善”,因此赴台“多看少买”,也是陆客团采购力变弱的主因之一。
业者表示,2015年是陆客团来台湾最盛时期,估计当年台湾观光收入约4589亿元新台币,“最会买”的陆客约占了其中一半约2200亿元台币。但随着两岸关系交恶,今年若预估来台陆客减少到210万人次,再以2016年每人每天平均消费198美元估算,今年台湾能赚到的陆客外汇收入只有约1000亿元新台币,连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中国台湾网 高旭)
(2017-07-03 08:10:01)
【延伸阅读】不止台湾学生爱去大陆!台媒: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数猛增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台媒称,2018年前4个月,台湾民众前往大陆人数持续增长,较2017年同期增加7万多人次。旅游业者指出,若无意外,2018年台湾赴大陆民众将首度突破400万人次,再创历年新高。
据5月31日报道,2018年1到4月,陆客来台为92万多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长6.2%;台湾民众前往大陆为129万多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长5.95%。也就是说,台人赴陆比陆人赴台足足多了37万人次,和过去几年一样,持续增长。
台北市林姓旅游业者表示,2018年4月台人赴陆是个重要的“观测点”,因为2017年有392万多台湾民众前往大陆,距离400万只差7万多人次。2018年光是前4个月,台人赴陆就较2017年同期增加7万多人次,即使从5月到年底,台湾民众到大陆不再增长,只要持平,2018年台湾民众到大陆就会达到400万人次,是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大关。
“就以今年暑假为例,前往大陆旅游的平均团费价格多半比去年同期高,但预期赴陆旅游还会成长。”台北市林姓旅游业者表示,依据旅游业品保协会调查,2018年7到9月赴大陆旅游的个人团费,除了大陆中南地区有1000到2000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1元人民币——本网注)的降幅,其他各区团费不是持平就是上涨。
业者表示,由于大陆旅游持续发烧,台湾团的机票和住宿酒店成本都增加,西藏团较2017年同期涨幅在5000到8000元新台币之间;丝路团费甚至涨幅超过1万元新台币,但预计都会很热门。
资料图片:2014年6月5日,乘坐首班飞机由台湾台中飞抵张家界荷花机场的台湾游客在飞机前合影。新华社发(邵颖 摄)
(2018-06-01 14:17:12)
【延伸阅读】台湾当局花3亿补助岛内观光疑引发官商勾结乱象
民进党“立委”黄国书20日举行“振兴观光3亿补助花光光 不见成效为哪桩”记者会,爆料补助弊案,指旅行社申报到“香铖活鱼餐厅”(图)午晚餐,却仅中午短暂停留16分钟即离去,明显有问题,要求“观光局”彻查。(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蔡英文当局去年祭出“3亿元(新台币,下同)扩大岛内民众旅游补助”,但台中市“绿委”黄国书20日爆料,指申请补助的前20名的旅行社中,有业者的申请资料造假,如同一司机竟可同一天为不同旅行社出车、出游1团却申报5团,仅先调查申请核销经费前10名的旅行社,就发现8家疑点太多。但“观光局”仍核销经费,合理怀疑有“官商勾结”之嫌,强烈要求“法务部”深入调查不法。
大陆游客赴台人数急冻,岛内观光业叫苦连天。台当局“行政院”去年11月提拨3亿多元经费振兴观光,补助民众参加岛内团体旅游。
民进党“立委”黄国书指出,扩大旅游补助方案执行时间是从去年11月4日至今年1月4日,补助对象是受到大陆游客减少所冲击的9个县市,补助金额近3.5亿元,计有611家旅行社申请、出游7577团。经他深入调查,发现前20名出团1062团、占比14%,申领金额4800多万元、占比14.2%,有许多资料疑造假,3亿多元沦为业者抢食大饼,破坏台当局原意。
黄国书表示,仅先调查申请核销经费前10名的旅行社,就发现8家疑点太多。例如不同旅行社却同一负责人,疑规避单月补助20团的上限,排名补助第一名的“轻松假期”就高达62团;旅行社提供行车记录资料疑造假,同一司机在同一时间开两台游览车,不同团的照片用同一张;旅行社、餐厅、申请协会、游览车公司经营“一条龙”,申请补助的营业负责人都是同一人。
黄国书又说,“楷模”旅行社去年11月20、21日承办中和区250名警察志工团,前往高雄茂林风景区,疑出1团申报5团取巧补助;“凯越”旅行社承办桃园角板山公园之旅,申报到“香铖活鱼餐厅”午晚餐,仅中午短暂停留16分钟即离去,明显有问题。“立法院”办公室向“观光局”业务组申调资料,该组不是闪躲、就是刁难,纵使给资料也是东漏西漏不完整,激发他揭弊决心,强烈要求“交通部”应追回不肖业者造假冒领补助,更要彻查“观光局”是否有“内神通外鬼”,也呼吁台当局停止急就章政策。
黄国书强调称,他不是针对个别旅行社,是针对有问题的资料,监督机制却几乎消失。“为何‘观光局’如此轻易就核销?”他痛批,“观光局”长期与业者共生,甚至替业者护航、放水,呼吁政风单位要彻查“观光局长”以下的相关人员。台当局“交通部长”贺陈旦要求“观光局”须在两个月内完成清查,给外界一个交代。(中国台湾网 李宁)
(2017-03-21 07:42:00)
【延伸阅读】台湾流行“观光工厂”

台湾花莲酒厂是一家集生产与观光为一体的体验式酒厂。从原料选择、厂房糖化、发酵、过滤到充填,游客不仅能亲眼看到新鲜的麦芽如何转化成杯中香浓的啤酒,还能现场品尝和购买。花莲观光酒厂只是台湾工厂观光化运营浪潮中的一个缩影。由于时代及产业结构变迁,许多工厂转型成保有生产制造又开放厂区观光的“观光工厂”。
图为工作人员在酒厂内为参观者讲解啤酒的酿造过程。
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17-03-12 11:36:1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