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难忘的旅行英语作文
今天是很多学校的返校日,这个假期也随之正式落下帷幕。你的寒假过得如何?一时间成为了学生间广泛热议的话题。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和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不少学校还为此
今天是很多学校的返校日,这个假期也随之正式落下帷幕。你的寒假过得如何?一时间成为了学生间广泛热议的话题。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和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不少学校还为此设计相关展览或展示活动。
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采访一位传统文化手艺人、泡博物馆体验3D技术、去参加滑雪训练营……孩子们交出的寒假作业更加"开放",不局限于学科作业,包含多种综合实践、体验活动,将寒假生活"玩"出新高度。为此,记者也分别采访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他们用有趣多样假期过法,将自己的寒假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小学生】
博物馆中了解中国文化
三四岁时,段云泽已是北京各大博物馆的常客。对他来说,去博物馆看展是每个假期的"必修课",这个寒假也不例外。
放假前,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段云泽主动要求妈妈为自己报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服饰、古代音乐、古代瓷器等5门体验课程。他说:"我想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体验课上,国博讲解员会介绍特定主题的相关历史故事,带孩子们参观相关文物,还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这些课程中,段云泽最喜欢古代服饰主题。"我了解到深衣属于汉服,穿时要左领压右领,优雅紧身,我还用纸和黏土做了一件小深衣。更有趣的是,我第一次知道古人的坐姿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衣服设计与现在不同,普通坐姿不方便,所以他们是大腿贴着小腿跪坐在地上。"
此外,在古代音乐课上用编钟演奏《一闪一闪亮晶晶》的体验也让段云泽很难忘。"编钟的构造很特别,敲出来的声音也特别好听。过去我一直学习钢琴,不太了解中国古代传统乐器。接触编钟之后我特别自豪,觉得中国古代人民的才智并不比西方差。"寒假里,段云泽还与家人一起前往滕王阁游玩,正巧看到了编钟陈列品,段云泽立即活学活用,为家人讲起了编钟知识。段云泽的妈妈赵女士表示,参观博物馆增长了孩子的见识,丰富了历史积淀。遇到合适的契机,孩子自然会表达输出。这一过程促进他观察生活,主动思考。
对段云泽而言,看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游览博物馆让我觉得很放松,可以一边享受欣赏各种陈列品的乐趣,一边学习各种知识。"在他看来,尽管从书本上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但不少内容读过就忘了,而亲眼目睹却让记忆更长久、理解更深刻。
这个寒假虽已结束,段云泽的博物馆探索之旅仍在继续。"下个假期,我想去参观关于唐代的展览。那个时代文化特别繁荣,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我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活。"
【初中生】
异国游学中挑战自我
这个寒假,正在读初三的周欣冉参加了瑞士滑雪冬令营。对她而言,这一为期两周的活动是一次自我挑战之旅。"我的体育一直不太好,想利用假期接触一项难度较大的运动,感受从零基础到逐步掌握的过程。"
8天的滑雪训练是整个冬令营的重头戏,周欣冉每天上午9点训练到下午4点,中间仅有一小时休息。重复性训练和难以避免的摔倒让周欣冉一度想要放弃。"有一次我摔得特别疼,那一瞬间不想再滑了。老师相信我有能力自己站起来,他没有扶我,而是带着其他同学在旁边静静等着我。当我真的自己站起来之后,觉得这样的挫折也不算什么,心底重新激起了动力。"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刺激性,教练偶尔也会带学员到难度更高的雪道试滑。"站到山顶心里很害怕,根本不敢向下滑。但最后成功滑下来之后,就会觉得山坡好像也没想象的那么陡。"在不断的尝试中,周欣冉的信心逐步建立,兴趣也越来越浓。
除滑雪外,冬令营还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也有机会互相交流。在与外国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周欣冉 感慨良多。"我觉得他们开朗而独立,善于和陌生人沟 通 交流。但中国学生 总 觉得和陌生人交谈很尴尬,常说完'你好'之后就结束对话。"
在冬令营的后半程,周欣冉努力走出舒适圈,尝试和外国学生聊滑雪、开玩笑。她发现,这其实并不难,大家你来我往,几句话就熟了,还能互相帮忙,解决旅途中的一些小问题。
回国后,周欣冉的妈妈也欣喜地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她比从前开朗了,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过去春节见到不熟的亲戚时,她都不说话,今年不仅从容应对,还主动带着妹妹一起玩。"
冬令营还安排了古堡、卓别林博物馆、少女峰等瑞士知名景点的游览。周欣冉觉得,能够近距离了解瑞士历史文化、品尝当地特色食物也是寒假的一大收获。"我们尝试了当地一种很像丸子的食物,吃完后老师才告诉我们那是羊蛋,许多学生一下子吐了出来。"
在旅行中增长见识,了解各地文化一直是周欣冉家里坚持的一种教育方式。从1岁半起,周欣冉父母就利用节假日带她出游。至今,周欣冉已经走过10余个国内城市,八九个国家。
【高中生】
被作业占据的寒假生活
每天背15个英文单词,完成6篇英语作文;完成物理、化学各一道针对性训练;读完《论语》九个专题并制作手抄报; 完成每科一本的寒假作业习题册……高一学生李宇涵的这个寒假比往常更加忙碌。"寒假时间短且作业多,除去串门走亲戚,时间基本都奉献给了作业。"
跟大部分高中生一样,补课是假期的标配。春节前,李宇涵补习了10天的数理化,"为了减轻春节期间写作业的压力,我会带着寒假作业在课间写。即使这样,春节后还是要狂赶作业。"李宇涵笑道。
李宇涵表示,除了传统学科作业外,每位学生还要有选择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德育作业,如寻找传统手艺,采访一位手艺人;听老人讲过年的传统习俗等,记录与被访者交流的过程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新学期李宇涵考虑选修历史学科,因此在假期她还多了一项参观故宫或国家博物馆的历史作业。"虽然这不是硬性要求,但我还是去了故宫。通过参观,了解古代皇宫的建筑风格,每个宫殿前的介绍牌匾也帮我梳理了历史,这些都是书本里学不到的。"
今年春节,李宇涵和家里人一同回到老家河北蔚县,虽然不是第一次回家乡过节,却让她感受到了比在城市过年更多的热闹和新奇。
除夕夜吃完了年夜饭后,李宇涵和家人聚在广场上放烟花和孔明灯,等到十二点的时候点起篝火放鞭炮。"赶社火"是河北家乡的传统习俗,也是李宇涵最喜欢的春节活动之一。年初几天的社火队表演,是劳动人民庆丰收、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社会性活动。这一天,村民表演的打树花、耍狮子、走高跷、玩旱船等传统民间活动纷纷亮相,都是原汁原味的年文化。
初二当天,李宇涵回乡下祭祖。"儿孙都要去'给祖先拜年'。祭祖时要点上香,放几挂鞭炮,烧纸钱,跪下磕三个响头,借此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李宇涵喜欢回老家过年,"在那儿有不一样的年文化,可以回来和同学朋友交流。平时在老家时间少,借此机会也能回家看看,与老家亲人们熟络感情"。(冯倓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