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旅行论文大纲
1月19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8日从鹿儿岛县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站发射了小型火箭“埃普西隆”型火箭3号机。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18日报道,火箭将日
1月19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8日从鹿儿岛县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站发射了小型火箭“埃普西隆”型火箭3号机。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18日报道,火箭将日本电气公司(NEC)的小型观测卫星“ASNARO-2”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埃普西隆”型火箭所需的技术验证至此将告一段落,今后将讨论着眼于正式运用的成本削减举措等。
报道称,这是“埃普西隆”型火箭继2013年9月、2016年12月之后连续第三次发射成功。3号机新增了减轻分离卫星时产生的冲击的装置,以及可细致调整轨道的推进装置(PBS)。
“埃普西隆”型火箭于当地时间上午6时6分按计划发射升空。发射期间通过两次燃烧推进装置的燃料,细致调整了卫星轨道。约52分钟后,卫星“ASNARO-2”进入高度约513公里的轨道。
“ASNARO-2”是通过雷达观察地表变化的小型卫星。即使在阴天和夜间,也可用于滑坡灾害的调查。
报道称,“埃普西隆”型火箭是由日本JAXA和IHI航空航天公司联合开发的小型火箭。此次成功发射后,进行准确轨道投送的技术验证将基本结束。今后,他们将力争实现把发射费用降至30亿日元(约合1.74亿元人民币)的成本削减目标,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本此次在3号机火箭制造和发射方面总计花费约45亿日元(约合2.6亿人民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能搭载超小型卫星的火箭,卫星的订单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拓展业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不断积累发射业绩,提高可靠性。对于目前的“埃普西隆”型火箭来说,进一步确保发射次数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报道称,日本政府面临紧迫的财政状况,预算有限,无法不断进行发射。虽然力争今后10年里发射约10颗卫星,但搭载的卫星很多尚未确定,面临的局面仍很严峻。
1月8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1月7日发表题为《政府计划将防卫力整备收归国家安全会议主导》的报道称,政府决定,以战斗机、坦克等为代表的防卫力整备将由安全保障政策中枢——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主导。这将改变一直以来将重点放在满足陆海空各自卫队要求的模式,以自上而下的形势更加有效地分配预算。这一变化还旨在将更多预算投入到被视为新战场的太空、网络空间、以阻碍通信为目的的电子战战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在内阁官房设有事务局,今后首相官邸的意志在武器装备选择方面将得到更多体现。
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的新一版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从2019年度开始实施)就将由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主导制定。对于陆海空各自卫队已经决定了的装备采购计划,如果国安会判断其优先度较低,也可能被延后采购。
每五年更新一次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对自卫队主要装备的数量做出了规定,迄今为止都以陆海空各自卫队幕僚监部的讨论结果为基础制定,再经过与财务省等部门的协调,提交内阁会议最终确定。
有政府关系人士解释说,一直以来各监部“想要什么装备”都会受到重视。因此按照官邸人士的说法,政府内部认为存在“陆海空各自卫队把持预算的倾向”。
国安会正在着手制定自卫队在 朝鲜半岛有事之际的模拟应对方案,研究在安保法制规定的事态之外以何种形式同美军合作。最终将基于讨论结果和中国军队的扩张情况决定引进哪些最适合的装备。焦点将是提升海空域的防御能力,具体包括强化护卫舰和提高应对敌方来袭导弹的能力。
在与他国相比已经落后的太空、网络空间、电子战等领域,政府计划成立新的统辖各方面部队的司令部。国安会希望能够以更充裕的预算用以加强这方面的人员和装备采购。

资料图:2017年6月,由日本三菱重工自行组装的AX-5号F-35J隐身战机首飞。
1月3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IHI公司制造的以液化甲烷为燃料的火箭引擎或将于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实现实用化。
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日报道,液化甲烷火箭引擎比传统的引擎体积小,可以反复使用,有望用于探测火星等长时间的飞行。这项技术可能使太空旅行离人类更近。
报道称,与现在以液化氢为燃料的主流引擎相比,甲烷引擎推动力更大,可以使用较小的燃料罐,可以搬运更多的人员和物资。
报道称,与火箭和喷气引擎通常使用的燃料煤油不同,甲烷引擎燃烧时不会释放黑烟,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堵塞管道,优点是可以反复利用。
火箭引擎一直以来原则上是一次性的,用完一次即废弃。但甲烷引擎适合反复利用,有利于让火箭发射企业降低成本。
报道称,IHI公司正与发射火箭的多家企业就联合开发和接受订单等进行磋商。如果可以在对火箭最重要的引擎部分的研究上走在前列,则随着太空商务的发展,企业收益有望进一步扩大。
报道称,近年,民间企业陆续涉足火箭发射生意。出现这一动向的契机之一是美国2011年让航天飞机退役,向国际空间站的物资运输实现民营化。自2012年起,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创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负责提供太空运输服务。美国电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设立的蓝色起源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也在推进甲烷引擎的开发。企业间订单和开发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12月19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12月18日发表题为《日本政府新设太空和网络司令部》的报道称,日本政府决定在防卫省和自卫队内部新设具备统一指挥太空、网络空间和电子战部队的司令部职能的高级部队。明年下半年修改的防卫力整备指针《防卫计划大纲》将写入这一内容。近期召开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四大臣会议”将通过这一方针。政府有关人士17日证实了这一消息。
太空和网络空间被定位为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和第五战场。其他国家军队已经设有具备司令部职能的专门组织,相比之下日本已经落后。此举目的在于加强安全保障新课题的应对能力。
陆海空自卫队负责指挥一线部队的高级部队分别是陆上总队(于明年3月新设)、自卫舰队和航空总队。
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新设的高级部队与陆上总队等是同一级别,统一管理太空、网络和电子战的各专门部队。司令官由将官级别的人担任,正式名称尚未确定。
有关太空领域,日本已派遣自卫官前往美国战略司令部空间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学习技能,后者负责对结束使命的人造卫星和火箭的零件、碎片等太空垃圾进行监视。日本方面的构想是,除监视太空垃圾外,将来与美国和欧洲一道构筑对在太空中故意制造与其他卫星冲突的“杀手卫星”的监视网。
在网络空间领域,日本设想将正在探讨的网络防卫队的规模由约110人扩大至约1000人。在专守防卫的框架内,自卫队是否可以对其他国家的军事相关设施发动网络攻击等,就这一点进行法律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
共同社12月18日报道称,一名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17日说,政府计划在防务省内建立一个指挥中心应对来自太空、网络空间和电子战的威胁。
太空、网络空间和电子战成为新的安保领域,一些国家正在加强有关行动来应对这几个领域。由于日本已经落后,将在新的指挥中心建立专门的部门来应对这三个领域。
根据该计划,日本政府将与美国和欧洲合作,希望建立起一个体系来监控可以搜索并摧毁其他卫星的作战卫星。
日本还想在电子战中干扰其他国家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系统,将需要决定如何使用EP-3侦察机。
报道称,日本政府决定在防卫省自卫队内新设统管太空及网络领域的部队,是出于对他国开始重视将陆海空的传统军力与网络攻击等相结合的“混合战”抱有危机感。对自卫队而言仍有众多未知的部分,政府需要尽可能向国民明确公布运用标准。
日本处于四面临海,与中国、 朝鲜、俄罗斯等隔海相望的地理环境下。过去的战力建设主要针对领土、领海、领空受侵犯的情况,“在太空和网络领域大幅落后”(政府相关人士语)乃是实情。
防卫省已决定对新部队中起到 核心作用的网络防卫队进行大幅强化。
然而,关于自卫队在太空和网络空间能进行怎样的活动缺乏相关法律。自卫队发起网络攻击也不符合日本“专守防卫”政策的理念。正因为这是一个在国民层面很难了解发生了什么的领域,政府不该“先斩后奏”式地开始运用,而理应在国会等场合进行彻底讨论。

资料图:日本东京的防卫省总部,自卫队队员在“爱国者3型”导弹发射装置前走过。
1月18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大胆创新的提议,使用大型激光器清理杂乱的地球轨道,毁掉旧卫星以及其天空垃圾。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月15日报道,中国空军工程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了一篇题为《天基激光清除小尺度空间碎片变轨模型研究》的论文,该论文描述了通过使用天基平台激光器,空间碎片可以如何被激光辐照成更小的、危害没那么大的碎片。
报道称,多年来,太空垃圾一直都是国际空间机构关心的问题,美国航天局考虑了多种选择方案跟踪、探测和移除人造碎片。清除大尺度空间碎片的方式包括用来清扫和收集废物的巨型网,以及可以被用来将它们吸出轨道的磁体。中国科学家进行了激光器仿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即这将是清理地球轨道的有效方式。
该论文的摘要称:“(仿真研究)为天基平台激光清除空间碎片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美国国防业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14年的研究发现,对于正在沿轨道运行的卫星而言,每天大约有200个威胁物。沿地球轨道运动的高速碎片被视为对未来空间任务的严重威胁,被欧洲航天局的专家形容为“致命的一连串威胁”。过去的每一年,高速碎片都在持续增加。
另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月17日报道,太空基本上是空的,但紧挨着地球的太空越来越拥挤。我们送入太空的每颗卫星最终都会变成又一块围绕地球运行的碎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碎片会堆积起来。碎片越多,某颗仍在正常运转的卫星被碎片击中的几率越高,进而损坏或摧毁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报道称,所有太空机构都制定了在未来清除太空垃圾的计划。NASA正在考虑用喷射气体降低碎片的速度,使其脱离轨道,欧洲正在考虑发射一颗携带一张大网的卫星,捕捉碎片,带回地球,日本的想法是用一条电动链捕捉碎片。
眼下,中国也提出一个解决太空垃圾的办法,即用一台大型激光器把漂浮的太空垃圾击成不那么有害的小碎片。据中国空军工程大学的一群研究人员在德国《光学》月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在一颗卫星上安装这样一台激光器将足够有效地清理太空,至少根据模拟结果是这样。
报道称,证实有效性的唯一途径是进行测试,目前尚无此类任务的安排,但或许早晚会有人在卫星上安装激光器然后将其送入太空。一旦做到了,我们就可以最终开始一劳永逸地消除太空垃圾的问题。
12月1日报道 共同社11月29日报道称,从11月28日公布的修订后的日本政府基本太空政策路线图大纲来看,日本正计划首次参与由美国军方发起的多边太空战演习。
根据该路线图修正案草案,日本还想与美国合作,将本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据日本政府官员说,政府计划12月1日将该草案提交太空政策专家会议讨论,并在年内获得通过。
根据草案内容,日本自卫队的目标是加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在明年秋天开展的施里弗太空战演习。
这一多边计划自2001年以来就在运行,演习内容包括模拟应对电子干扰和参与演习的国家卫星遭袭的情况。据信,这类情况将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切实的威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