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我国温泉旅游人数

中国十大温泉的中国十大旅游热门温泉景点
朝日温泉位于绿岛东南海岸,为世界少有的咸水温泉之一,属于硫磺泉质,但是无浓厚硫磺臭味,洗后也不会有黏涩感,相当特别。绿岛海水温泉极

我国温泉旅游人数

中国十大温泉的中国十大旅游热门温泉景点

朝日温泉位于绿岛东南海岸,为世界少有的咸水温泉之一,属于硫磺泉质,但是无浓厚硫磺臭味,洗后也不会有黏涩感,相当特别。

绿岛海水温泉极为罕见,在世界上目前仅发现三处,除了台湾绿岛外,在日本九州及意大利西西里岛各有一处。

我国哪些著名温泉?

米亚罗风景区新近发现并开放的特大温泉--古尔沟温泉,水温达40度至60度,富含偏硅酸、锂、锌、硼等二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据说对风湿、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黄山汤口温泉 黄山温泉久旱不涸,霆雨不益,四时如汤。

水温高,水质洁,饮可健身,浴可消疾。

人们都用于去涤污去尘,祛病爽身。

黄山温泉,是黄山接待的中心,游客旅途或登山疲劳,入浴池浸泡片刻,便会疲劳全消,心身轻快。

岳西汤池温泉 汤池由于六处泉眼的水温各异,对于不同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疗效。

36℃-38℃温泉具有镇痛、止痒、安抚作用;38℃-40℃温泉可供皮肤吸收。

对关节炎、银屑病、玫瑰糖疹有效,又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松弛,故有解痉止痛的作用,从而对皮肤、发绀、冻疮均有效;9.35的PH值,可治疗皮脂出症、脂溢性皮炎及酒糟鼻;含锌量较高对湿疹及靡烂性损害、下肢慢性溃疡疮有明显疗效。

各种疾病患者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沐浴。

长白山温泉 青山碧水环抱的抚松温泉,水温达61℃,泉水含氡量较高,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疾病和外伤后遗症等病有良好疗效;长白十八道沟温泉属重碳酸钠型水,水温39℃左右;玉浆泉和金线泉均直接注入天池,有诗曰:"诸群若到天池上,须把银壶灌玉浆。

"便是形容玉浆泉的甘美甜馨。

广东从化温泉 从从温泉共有泉眼13处,平均水温达60度左右,属矽酸温泉,罗普通水质为,无色无哈尔滨市等优点,对治疗风湿关节炎、皮肤疾病、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等有明显疗效。

此处为疗养胜地。

广东中山温泉 整个建筑群兼有东方宫殿式的气派和园林式的幽雅,显示了中华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中山温泉之园林建筑博采众长,独具一格,以中国园林特色配欧美先进设备,格调高雅,故有"温泉碧苑"的美誉。

海南琼海官塘温泉度假区 有"世界少有,海南无双"的温泉热矿水,日流量达万吨,温度70℃至90℃。

泉水有益元素丰富,属含氟、硅、锶的低矿化度、低铁的氯化物重碳型热矿泉水,可用于医疗、疗养、沐浴等。

河北平山温泉 用平山温泉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殊的效果。

同时,洗温泉澡还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消化作用,加快新陈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河北嶂石岩 嶂石岩是河北省新辟的自然风景区和"农家乐"民俗旅游区。

风景区四季有景,融北雄南秀于身。

景区内冬暖夏凉,最热月平均气温22.1C,是避暑疗养的理想之地。

南京汤山温泉 汤山泉水清澈透明,对皮肤病、关节炎、神经痛均有疗效,有的还能杀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肤细洁光滑。

汤山温泉的泉眼附近,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结晶较好的天然矿物。

辽宁兴城温泉 水温高达70度,水中含有硫磺、钾、钠、钙、镁、铵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元素,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衰弱和妇科疾病等,都有很好疗效。

河南临汝温泉 临汝温泉水温为63℃,属高温矿泉。

PH值为7.3,呈弱碱性,因此沐浴时使人滑腻舒适。

泉水含有30多种矿物质和放射性质物质,是硫酸盐泉、食盐泉、重碳酸盐泉和氡泉的一种复合型矿泉。

大兴安岭阿尔山温泉 阿尔山的神泉,以她神奇的治疗功效,富有魅力的传说和幽雅的风光,吸引着区内外的病患者和游客们。

白天,泉畔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荡漾在清泉之间;傍晚,从蒙古包里、牧民旅社里飘出悠扬的四弦胡、马头琴声,使人们陶醉在童话般的境界里…… 华清池温泉 中国现有温泉2700多处,而陕西省的华清池温泉历史最为久远。

它水质纯净温和,芳流千古不竭,名人轶事众多,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

华清池温泉约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千百年来“不盈不虚,与日月同流”,水温常年恒止在43℃,又因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此沐浴而闻名于世。

白居易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正道出了温泉之非凡魅力。

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沐浴。

如今的华清池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沐浴胜地,设有涤尘池、长汤、少阳汤等各类浴池近百间,有盆池、淋浴、冲浪浴、仿唐浴等。

行色匆忙的游客,可免费用温泉洗手、洗面。

眉县汤浴温泉 陕西眉县汤浴温泉,又名“凤凰泉”、“西汤浴”,位于眉县太白山北麓的汤浴口,距西安100千米左右。

这里山环水绕,古木丛郁、景色如画,因地处龙凤、凤凰两山环抱之中,故名凤凰泉。

据记载,“凤凰神泽”为眉县八景之一。

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建“凤泉宫”作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临其地,赐名“凤泉汤”。

眉县汤浴温泉现有大泉3口,水温经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钾、钠、镁、铁、钙、碘等多种元素,其中硫酸钠含量较多。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凤泉水对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现凤凰泉处建有疗养院、温泉度假村等,为旅游疗养的胜地。

文化温泉 帝都温泉位于广东恩平市良西,日自喷水量达4100立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水温可高达73℃,热水自喷可高出地表8~9米。

经广东省757地质大队检测证明,这是广东省水量最大、...

我国各行业的总体情况?旅游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前景是什么?

中 国 旅 游 业 概 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

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

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

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

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1、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

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

中国十大温泉是?

1.江苏天目湖御水温泉 2.珠海御温泉 3.广东中山温泉宾馆 4.福建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酒店 5.保利贵族国际温泉 6.颐尚.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 7.浙江宁海森林温泉度假区 8.吉林长白山蓝景温泉度假酒店 9.大庆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广场 10.辽宁大连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希望采纳

2017年温泉游报告已经出炉了吗?

据报道, 近日,《2017年温泉游报告》新鲜出炉。

报告显示,温泉游具 “冲动型”消费特征,且南方温泉游火爆程度高于北方。

报道称,数据显示,90后俨然成为了最爱温泉游的群体;在消费者性别组成方面,女性消费者撑起温泉游“半边天”;出行时间上, 12月至次年2月是温泉游的高峰期,顶峰出现在农历春节。

90后在温泉游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对温泉游需求最为旺盛的一族。

且95后占比(26%)远超85后(22%),80后仅占比15%;大部分家庭的出行决策都由女性作出,女性占据着决策主导权,这在温泉游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温泉游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为58%,远高于男性用户。

数据显示,消费者多次购买同一产品在温泉游用户中占比最高。

调查显示, 90%的温泉用户都会购买同一款温泉产品,温泉用户再次消费时间间隔在3天以上占比在75%左右,间隔15-60天占比最大,为18.65%。

...

中国最大的温泉区

已开发的温泉旅游区130个,广东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温泉开采区!在最近广东省旅游局、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泛珠三角温泉旅游论坛上,有专家疾呼:广东省应尽快对全省温泉资源进行详细摸底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规划,避免出现温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

我国的温泉绝大多数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吗?

我国的温泉绝大多数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且大多在解放前已 被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时刻关心人民的健康, 温泉疗养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由国家有关部门建立的温 泉医疗机构,已遍及全国,据统计全国已有500多座温泉疗养院, 每年约有数十万的慢性病患者通过温泉浴得到康复。

现今,温泉 浴逐渐成为一个集治疗、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新潮保健方法。

国家关于旅游温泉的政策

不知道你关注的是哪方面的,总的来讲,对与国内的旅游景点,国家是持支持政策的。

比如现在在北京正在发行的四川景点一票通,鼓励国民前往这些景点旅游,振兴灾后的旅游景区经济。

对其他景点也是持支持态度,毕竟是可以拉动内需。

然而对于公款出游这方面,国家政府大力整治,从日前的新闻联播可以看出,中央连续两次发文,强烈提出了控制公款出国出境旅游,严惩各个机关巧立名目以各种考察项目为由出国出境旅游。

我国的温泉分布是怎样的

水温超过20℃的泉。

水温超过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也称温泉。

温泉的水多是由降水或地表水渗入地下深处,吸收四周岩石的热量后又上升流出地表的。

一般是矿泉。

泉水温度等于或略超过当地的水沸点的称沸泉;能周期性地、有节奏地喷水的温泉称间歇泉。

中国已知的温泉点约2400多处。

台湾、广东、福建、江西、云南、西藏等地温泉较多,其中最多的是云南,有温泉400多处。

腾冲的温泉最著名,数量多,水温高,富含硫质。

世界上著名的间歇泉主要分布在冰岛、美国黄石公园和新西兰北岛的陶波。

温泉的形成温泉的形成,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活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

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

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

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

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

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谷谷底可能为静水压力差最大之处,而热水上涌也应以自谷底涌出的可能性最大,温泉大多发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出国旅游

前不久,笔者利用年假到欧洲旅行,近两周时间里,进古堡、赏佳景、尝美食,一路下来,除了机票,最大的花费是住宿、租车、吃饭。

至于门票,古堡、博物馆门票价格一般不过十几欧元。

景区内的穿梭巴士,很多是免费,小镇也不收门票。

联想到之前在国内南方某地的旅行:每人门票230元,缆车票170元(上下山),景区内部巴士票价19元……我们一家三口,光这些费用就1300多元。

两相对比,令人感慨。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亿人次,预计今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超1.2亿人次。

回到2000年,我国内地出境游人数只有1050万人次,15年来增长速度世界少见。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赴日本、韩国、东南亚等热门出境游线路全线暴涨平心而论,休闲度假“舍近求远”,出境人数激增,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很有关系,而汇率利好、签证放宽等,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出境游的热情。

但也要承认,国内景区门票价格高、交通堵、食宿难、秩序差等,也是将很多游客“推向”国外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大多超过百元,有的甚至超过300元。

虽然有国家发改委的“禁涨令”,但景区门票涨价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黄山风景区,“进山”的综合花费已经达到了550元/人。

用这笔钱,把法国卢浮宫、美国黄石公园、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的门票全买一遍都用不完。

而许多景区存在的黑导游、黑商户、黑旅行社等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更令游客怨愤。

不可否认,在旅游旺季,国外一些旅游城市也存在门票涨价、市场秩序不佳等问题。

但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多用完善法律行规等约束从业者,不敢肆意妄为。

反观国内某些旅游热点城市,相关管理者、旅游从业者往往以“黄金周客流大”作为自己放松监管的借口,以至对非法行为视而不见、毫无作为,暗中助长“宰客”之风。

这些景区倘不能在保障游客权益方面有所改进,那么,不仅会把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推到异地、推向境外,对吸引境外游客也有负面影响。

游客是发展旅游的根本。

人来了,才能拉动消费,繁荣经济。

解决国内旅游体验不佳、争相“出境”问题,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和地方担起责任,用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对不合理收费和涨价严格规范,对宰客欺客行为严加打击;也需要尽快改变旅游产品形态、提升旅游品质,而不是一味盯着门票不放。

只有一手整治旅游环境,一手创新旅游产品,综合发展住宿、餐饮、娱乐等休闲产业,才能让旅行更有“味道”、让游客更有信心。

主题酒店、旅游营地、旅游小镇、演艺、温泉等,都是旅游转型的方向。

这不仅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有利于形成景区和旅游者共享、共融的一种发展状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