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国际旅游发展导论 罗明义自考 重点

旅游&文化简述一下国际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国际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国际旅游发展导论 罗明义自考 重点

旅游&文化简述一下国际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国际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每一个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则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规模和运行状况。

因此,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主要取决于旅游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

从旅游业的性质看,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

通过为人们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不仅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即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也是社会总产品供给实现的重要环节,促使社会产品在社会各劳动者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

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多,用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就相对增加,从而促进以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进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旅游业的运行状况看,旅游业不仅是一种“无烟工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

而且旅游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即经济越发达,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

如:瑞士、法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并且许多国家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相当比重。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促进,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加外汇收入 任何国家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就必须扩大外汇收入。

而扩大外汇收入,一是通过对外贸易获得贸易外汇;二是通过非贸易途径而获得非贸易外汇。

在当今世界贸易竞争剧烈,关税壁垒林立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来源渠道,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产业,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引国际闲置资金的投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对外经济关系;而且旅游业能吸引国外大量旅游者,增加外汇收入,因此人们通常把旅游业创汇称为“无形出口”收入。

特别是由于旅游业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又不受各国税制限制,因而已成为各国创汇的重要手段。

(二)加快货币回笼 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国内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而且能够大量回笼货币,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促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从而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活动。

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购买动机,促进各种旅游活动的进行,就能扩大旅游消费,加速货币回笼;同时还能减少人们持币待购而造成的市场压力和风险,增进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三)扩大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行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因为旅游业本身就是包含多种服务内容的产业,并且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手段就能取代人力的,因而旅游业所需的就业人数相对于其它产业要高得多。

再加上旅游业的带动力较强,除了自身迅速发展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就业,能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四)带动相关产业 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生产部门,但它的关联带动功能很强,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因为,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必然要促进各种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综合性的行业,其生存和发展与其它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

据测算:国外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5美元;而在中国,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使国民经济增加3.12美元,使利用外资金额增加5.9美元。

(五)积累建设资金 任何经济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且还为其它产业发展积累资金。

从中国旅游业看,“七五”期间旅游业总投资为25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则达到1135亿元人民币,投入产出比为1∶4.6。

此外,旅游创汇之比也为1∶2.03。

说明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

其经济效益的增长,不仅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积累了资金。

(六)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从实际上看,贫困地区多数是经济...

谁知道北京自考中文导游的旅游学概论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

旅游宣传 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 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 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 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A.1.1% B.1.5%C.1.9%D.2.1% 8.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9.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10.“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闲暇都是重要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向、 知识、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

这段话出自 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宣言》B.《消遣宪章》 C.《马尼拉宣言》D.《世界旅游组织章程》 11.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2.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3.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 B.旅游区 C.旅游区域 O.旅游路线 15.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A.直接性 B.规范性 C.应变性 D.艺术性 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动机的产生 B.外部环境的刺激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个人收入的增多 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 19.旅游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促使旅游者向特定的旅游供给流动,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供给。

这就是旅游市场中旅游需求的 A.整体性 B.指向性 C.高弹性 D.季节性 20.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21.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A.循环销售 B.综合销售。

C.连锁销售 D.集团销售 22.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表现了游政策的 A.可行性 B.协调性 C.全面性 D.预见性 23.豪华饭店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美国人希尔顿 B.法国人李兹 C.英国人查尔斯 D.德国人哈尔林

想自考国际旅游管理!!!求解答!!!我是初中毕业的,读了两年护...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village became the focu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domestic tourism market to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this big stage. However,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in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the article in Renshou County of Meishan City, discusses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law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下表为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1)13,23 (2)外国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对外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国内有众多世界闻名的旅游资源 (3)促进经济发展,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社会就业人数,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 (4)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举世闻名的天安门、故宫、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名胜古迹,还有颐和园、北海等众多的皇家园林,香山、康西草原、金海湖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点的文化历史价值极高,北京有联系世界各大洲的国际机场,是我国国内民航、铁路、公路的交通中心,便于外国游客来北京,并从北京到全国各地参观游览,北京有众多的涉外宾馆饭店,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设施,北京有很强的外国旅客接待能力

旅游经济活动特性分析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1.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2.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1.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 2.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1.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2.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专门学科 2.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率哟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1.解释影响合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2.选择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3.为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旅游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 旅游产品的消费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章旅游产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涵义与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吸引物 旅游设施 可进入性 旅游活动 三,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其转化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 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关系与互代关系的转化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1.旅游产品的价值 2.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服务价值量 吸引物价值量 第三节旅游产品的特性 一,综合性 旅游产品既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劳动产品,又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物.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离的,物流只表现为旅游产品信息的流动而不是旅游产品的转移. 四,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五,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因此不可贮存. 六,旅游产品的易波动性 旅游产品受季节,假日,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第四节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 全面全线组合 专项系列组合 专业性组合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根据目标市场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 第五节我国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自学)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需要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熟悉需求与供给弹性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内容结构: 第一节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1.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 2.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 三,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负相关. 四,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和程度; 目的国方面的因素:旅游供给因素(旅游资源,设施,交通等);通货膨胀因素; 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 六,旅游需求指标 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 旅游者人均数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重游率(旅游频度)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 第二节旅游供给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 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 二,旅游供给的内容 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25分)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

阅? ...

试题答案:(1)主要特点:① 职能: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

(3分)② 结构:“城”大“市”小,市从属于“城”。

(2分)③ 运行机制:城市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运行。

(2分)(2)欧洲原因:①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 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殖民扩张的推动。

④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等。

(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中国原因:① 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③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等。

(4分,任答两点即可)(3)背景或原因:第一阶段(1949-1961年):①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

②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③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分,任答一点即可。

答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给1分)第二阶段(1961-1965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的政策。

(2分)第三阶段(1966-1978年):“文革”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分)第四阶段(1979年后):① 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

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③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2分,任答一点即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