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羁旅行驿词

怎么翻译“羁旅行役词”这个词?
羁旅行役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

羁旅行驿词

怎么翻译“羁旅行役词”这个词?

羁旅行役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1.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

2.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

3.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

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行役 :行旅,出行就是客居异乡的人出行在外写的词

描写羁旅的诗词

羁旅诗大全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0、《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2、《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5、《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柳永的都市词三十余首,占其现存词作的五分之一。

柳永的都市词涉...

不容易啊,终于找到了九首,第十首实在找不到了。

柳永词兼赏析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1---------------------------- 雨霖铃①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

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

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2----------------------------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3----------------------------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

怎么翻译“羁旅行役词”这个词?

羁旅行役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1.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

2.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

3.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

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 行役 :行旅,出行就是客居异乡的人出行在外写的词...

求柳永所有名句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

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

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定风波 【宋】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享单(音duǒ)。

终 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

据传,当时北宋著名词人曼殊就很熟悉这首词,并且持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次,柳永去见晏殊。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

”(见张舜民《画墁录》)看来,柳永这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是当时士大夫们所难以接受的,它对爱情,对少妇内心活动的描写是直率、火爆而又大胆的。

它用笔泼辣,不加掩饰。

这与曼殊笔下那种含蓄蕴藉、圆融平静、具有雍容富贵之态的“雅词”相比较,的确是迥然不同的。

但是,只要我们对《定风波》这首词的整体进行全面分析,就很难得出“庸俗低级趣味”和“流露渲染色情”这样的结论。

这首词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的孤独苦闷和离别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

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

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

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

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

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

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

”至此,我们才发现,原来上片用的乃是一种倒叙手法,它不仅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

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

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

在特别重视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一个闺中少妇为了爱情而敢于设想把丈夫“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行动。

这位少妇的举措,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 梦》中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仕途经济的批判,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

中六句是对理想中的爱情生活的设想和追求。

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

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它与《诗经》中的爱情诗、汉乐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

商山早行中的征铎意思是什么?驿墙呢?回塘呢?

1、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2、驿站的围墙3、美丽曲折的池塘 商山早行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羁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

“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

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

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

经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

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

“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

早春之中的“早行 ”,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 “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

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 ”,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末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继上联而来,是回写早行之先夜晚所得梦境的。

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艳 、旭日将升的动人景象,于是我想起了昨夜的梦境。

在梦中,我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那美丽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将见到家中的亲人了吧?!这两句诗表达含蓄。

它本来是指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怀,然而,诗人却避直就曲,而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

这样,就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除了善于围绕中心造景写情、结尾含蓄有致的特点之外 ,对仗工整巧妙地当是其不容忽视的艺术特色 。

中间两联不仅写得声、色、光感俱佳,而且上、下、前、后的空间感极强,加深了人们对诗歌立体画面的形象感受。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

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

例如“鸡声”一词,“鸡”和 “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

谁有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除了八声甘州,最好是柳咏的)

柳 永·《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①,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②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④。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⑤, 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评解】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

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

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忆帝京】 薄衾小枕天气。

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

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首词全以当时口语写成,明白晓畅,却又深情婉转。

上片从居家的闺人角度落笔。

品尝了“别离滋味”之后,夜晚总是在“展转”反侧中煎熬,难以入眠。

实在无法躺下去了,就起床寻找排解愁绪的方法。

岂知起床后更是无聊,只得重新躺下。

闺人就是在这样起卧不安的焦灼愁苦中消磨时光。

下片改写旅途漂泊者。

在外的游子也是多次打算回来,又迫于外在的诸多原因,无法更改“行计”。

无论如何自我“开解”,总是不能摆脱“寂寞”的纠缠。

结句合写双方,总束全词。

【临江仙】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词写闺中离情。

梦醒以后,倍感孤独凄清,窗外冷风疏雨、秋声败叶,与人物的心境相烘托。

梦见的一定是与情人或离别有关的事情,所以,思恋之情被牵引出来,今晚只能是“泪烛空烧”、无眠“过清宵”了。

长夜无眠,便依赖回忆打发时光,“年少”之情景在心头一一闪过。

对比现在的“憔悴”与“魂消”,词人情不自禁地追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不知还能经受得起多少的痛苦折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旅途漂泊得太久了,劳顿不堪,身心疲惫,词人抒写的是一种总体的感受。

这首词写羁旅情思,与其它羁旅行役之作不同,没有追忆具体的一段狎妓生活或某一位歌妓,而只是写词人眼前的落寞“萧索”。

夕阳秋风,柳条飘拂,乱蝉嘶鸣,四周极目眺望而不见边际。

行人的跋涉艰辛、路途的孤单寂寞,融入了萧瑟暗淡的景致之中。

词人自己感觉到兴意阑珊,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柳永品尝羁旅行役生活最多最深刻,这些词所抒写的情感也真切感人。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晓。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34v“霜天”刚刚放晓,词人便因急事而登程。

又是一次与情人的难堪分手,再一度的“执手相看泪眼”。

拂晓冷清,“轧轧”的开门声也显得触目惊心。

女子的形态、情态都向词人传递着依依难舍的情感,词人不免埋怨自己贪图“行色”,如此“急桨凌波”而去。

这样的登程分别显然是万不得已,所以,只有一腔“情苦”默默忍受了。

【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暮秋季节,江湖飘零,离愁别绪,萦绕心头,这是柳永品尝最多、挥之不去的痛苦。

旅途中,“江枫”“汀蕙”都已凋零枯萎,满目萧条。

黄昏残阳夕照时刻,断续的“疏砧”声传来,所见所闻无不触动词人的愁苦意绪。

下片因此触景伤情,将郁积于心中的凄苦倾吐出来。

相隔千里,烟水重重,只有凭高远眺。

巫山翠峰,历历在目,却无法寻觅情人的踪迹。

这一番番痛苦的折磨是他人所难以理解的。

只能将离别相思之情义写到书信之中,却又不知如何寄达。

漂泊的游子的心事的确是无由排解了。

鹤冲天 对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赏析】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

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

柳永的词有哪些?

p>雨霖铃(双调) &nbsp。

九仪三事仰天颜,尽是利名客;采莲令(双调)&nbsp,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盈盈泪眼。

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

奈你自家心下;&nbsp。

侭凝睇,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巫山一段云(五之一·双调)&nbsp。

每相逢。

西征客,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宦游滋味。

此情怀、纵写香笺; &nbsp,都来未尽,平生深意,烦恼心儿里,有个人相忆。

&nbsp,但饮恨,凭谁与寄。

算孟光、争得知我; 何意。

绣阁轻抛,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nbsp。

免教人见妾; 已受君恩顾; &nbsp。

贪行色,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

便是有,举场消息。

云淡天高风细。

正月华如水。

金波银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nbsp。

骤雨歇; 寒蝉凄切、琼枝玉树相倚。

困极欢余;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

空只添憔悴,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 闲窗烛暗,暮霭沈沈楚天阔;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nbsp。

九班麟稳破非烟;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nbsp,隐隐两三烟树。

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

往来人,只轮双桨;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三三物外天,六乐舜韶先举。

鹤书飞下;&nbsp。

&nbsp,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 佳人醉(双调) 一叶兰舟。

深深处,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nbsp,继日添憔悴。

当时事。

素光遥指、难逢双美。

况已断、香云为盟誓。

且相将、共乐平生; 赤霜袍烂飘香雾; 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慢卷绸(双调) &nbsp。

不免收心,共伊长远,极目萧疏,塞柳万株;迷仙引(双调) 六六真游洞。

算九衢红粉皆难比。

天然嫩脸修蛾,淡淡相看,免恁牵系,却披衣重起、岂知离绪,万般方寸、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惹起旧愁无限。

&nbsp。

更回道、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nbsp。

&nbsp。

&nbsp。

怎生得依前; 燔柴烟断星河曙,潋滟无际。

冷浸书帷梦断; 昨夜麻姑陪宴。

对好景良辰,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有事难见。

待信真个。

何处按云轩; 暮景萧萧雨霁,锦字难逢,等闲度岁。

征部乐(双调)&nbsp。

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

仿佛见金鳌。

巫山一段云(五之二·双调)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上清真籍总群仙。

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

急唤天书使者。

令DEAF瑶检降彤霞。

重到汉皇家。

巫山一段云(五之三·双调)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巫山一段云(五之四·双调)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

人间三度见河清。

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

留宴鳌峰真客。

红B726闲卧吠斜阳。

方朔敢偷尝。

巫山一段云(五之五·双调)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满江红(四之一·仙吕调)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访雨寻云,无非是、奇容艳色。

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

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

自别后、幽怨与闲愁,成堆积。

鳞鸿阻,无信息。

梦魂断,难寻觅。

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

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

便不成、常遣似如今,轻抛掷。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

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

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拼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满江红(四之四·仙吕调) 匹马驱驱,摇征辔、溪边谷畔。

望斜日西照,渐沈山半。

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

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中心事,多伤感。

人是宿,前村馆。

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

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

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洞仙歌(仙吕调)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

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

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

伤心最苦。

伫立对、碧云将暮。

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引驾行(仙吕调)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

柳永的词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1----------------------------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

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

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 想别后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 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 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此去"以下,以情会 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 2----------------------------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3----------------------------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