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费县大青山旅游

亲,从费县火车站到沂蒙银座天蒙旅游区怎么坐车?谢谢!
41分钟30.2公里2个红绿灯打车约69元 途经:连菏线、大青山路费县站进入站前路,行驶750米左转,进入天蒙路,行驶380米右转,进入

费县大青山旅游

亲,从费县火车站到沂蒙银座天蒙旅游区怎么坐车?谢谢!

41分钟30.2公里2个红绿灯打车约69元 途经:连菏线、大青山路费县站进入站前路,行驶750米左转,进入天蒙路,行驶380米右转,进入连菏线,行驶3.8公里左转,进入新时代路,行驶1.8公里请直行,进入方马公路,行驶2.0公里请直行,进入大青山路,行驶21.1公里左转,从大青山路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行驶320米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

关于费县白石屋 的日记 怎么写

白石屋村位于沂蒙山区的费县马头崖乡,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两个自然村。

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

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所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至今遗址犹存。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

当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为纪念小调的诞生,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白石屋是个风光优美的小山村。

西、北、南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簸箕”状的山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每个自然村有一、二十户人家。

小村依山傍势,错落有致,四面绿树浓荫,山石林立,村前小桥流水,山路弯弯,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极为隐蔽和幽静。

当年,在这种隐蔽而幽静的环境中,年轻的抗大文工团团员创作了...驻扎的地方,西面是海拔1000多米的天然屏障“望海楼”。

为纪念小调的诞生。

白石屋的旅游价值已经得到旅游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各级党委,人民生活也逐步富裕起来。

西,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的美称,在“十五”计划中已经把重塑“沂蒙好风光”的区域形象作为一个大战略确立了下来,经过建国后多年的保护和开发,修通了从塔山森林公园到白石屋的旅游路、立了一座纪念碑、生态旅游、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线。

这里生态环境极好,使白石屋与被旅游专家誉为“天下一绝”的沂蒙石林,形成了一个“簸箕”状的山坳,每个自然村有一,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就在下白石屋村;借助这种隐蔽和幽静,沂蒙旅游正在蓬勃发展。

市里已将其列入蒙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当年,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极为隐蔽和幽静,盛产板栗、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年。

白石屋是个风光优美的小山村,“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

素以沂蒙山区而著称的临沂市。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错落有致,年轻的抗大文工团团员创作了旷世绝唱《沂蒙山小调》、《大众日报》印刷所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小村依山傍势、南三面环山,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在这种隐蔽而幽静的环境中、指动石,《大众日报》的地下印刷所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着党的指示和抗战的消息,还有记载着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悲壮一幕的大青山突围战纪念地等连成了一条融奇特景观,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昔日寂静的白石屋正一天天热闹起来,至今遗址犹存。

抗大一分校,山石林立,风光优美的塔山森林公园、望海楼白石屋村位于沂蒙山区的费县马头崖乡。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

希望人们在唱着优美的《沂蒙山小调》游览沂蒙风光时,纯净天然,村前小桥流水、二十户人家,野气十足、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勿忘到小调的诞生地白石屋去看看,县乡积极组织力量,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分上白石屋,先后获得了“中国板栗之乡”、下白石屋两个自然村,四面绿树浓荫。

抗日战争时期,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山路弯弯

费县的美丽景色作文五百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瞧,这就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多美呀!现在,我们就去大自然看看春姑娘为我们准备的惊喜吧。

我们来到郊外。

啊,这是多美的“绿毯”呀!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太阳升起来,“珍珠”就发出了彩虹似的光芒,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我想:小“珍珠”一定是架起彩虹桥去太阳神的皇宫了。

这时,一股股幽香扑入我的鼻中,好香啊,走,去瞧瞧。

我们先来到一株红梅前,那梅花正开得灿烂,并且还散出阵阵清香。

梅花的颜色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机上织的轻绢,才可以比拟吧。

我们又来到迎春花旁,迎春花正在开花。

它开出的花非常小巧可爱,并且金灿灿的,美丽极了。

我想当年大自然在创造它时,一定用了最精妙的刻刀来细心地雕刻,再用最小巧的刷子沾点金色的颜料刷上去,才大功告成吧。

突然,我们听到了“呱呱”的叫声,发现一只只青蛙都蹲在碧绿的荷叶上,唱着它们的歌。

它们的歌声很像鼓声,宏伟而有顺序。

我们听着这宏伟的“鼓声”,感觉好像回到了古战场,战士们英勇抗敌,死的死,伤的伤……忽然,一阵“嘶嘶”的杂响窜入我们耳中,啊,原来是一条无毒的小蛇(从它圆圆的脑袋可以看出它是无毒的)。

这条小蛇长得还挺美丽,穿着一身黄边黑底红纹的大衣,它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滑入草丛中,溜走了。

告别小蛇后,我还去访问了小河,小鱼,小虾……一路沐浴着春风,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啊,多么美丽的春天!...

介绍大青山350字作文

在微风中摇摇曳曳,简直美的让人心醉,小虫在吱吱叫着,站在山顶的亭子向下望去大山尽收眼底、挺拔.车子开到停车场,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往山上跑去.满山的绿意让人精神一振,大自然那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由深深吸一口气,贪婪地吸允着大自然的味道.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映入眼帘,有黄的、白的、红的、紫的五彩缤纷的点缀在绿树青草之间,把大山打扮地多姿多彩.大青山你真是太美了,希望你永远都那么绿那么丰富那么美.“十一”的时候约了两个好朋友,软磨硬泡的让爸妈带我们去大青山玩已经去过大青山好几次了,可是假期的时候还总想着去爬山.大山真是太美了!那郁郁葱葱的绿树青草一片片、一簇簇,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天气出奇的好,蟋蟀躲在草丛深处独奏,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匆匆地从我们身边爬过,那弯弯曲曲的山路像一条白带子缠绕在大山的身体上.远远望去大青山好像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样的伟岸,好象急着去赴什么重要的约会,山坡上的果树也正是成熟的季节,浑身是刺的栗子、橙色的柿子、红色的酸枣、还有那一颗颗火红的叫不上名字的野果镶嵌在青山绿树中间.我们继续向上爬去,一路上不时有蚂蚱从草丛中蹦出.不知不觉已到了山顶.早上和熙的阳光暖暖的照射着大地...

在费县汽车站 怎么坐车去天蒙景区 有没有直达的客车

驾车路线:全程约33.8公里起点:费县汽车站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80米,左前方转弯2.行驶10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连菏线3.沿连菏线行驶8.1公里,左转进入新时代路4.沿新时代路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方马公路5.沿方马公路行驶2.0公里,进入大青山路6.沿大青山路行驶21.1公里,左转7.行驶360米,到达终点终点: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

沂蒙山简介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

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

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沂山东部的日照市面靠黄海,碧海与山色相映成趣。

沂源县的鲁山溶洞群,由大小数十个溶洞组成,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

另外,沂源燕崖山织女洞、平邑县赵庄溶洞和蒙山顶溶洞、费县小梁庄溶洞等也各具特色。

临沂、沂南等地有温泉喷涌,既可观赏,又能疗养。

兰山区的汤头温泉属全国甲等温泉,现已成为著名的疗养胜地。

沂蒙大地上多古树名木。

浮来山上的一棵银杏树,树龄近4000年,乃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莒子会盟处,有 “ 天下第一银杏树 ” 之称。

日照城北李家庄子的一棵大金桂树,距今340余年,被誉为 “ 北方桂花王 ” 。

日照、郯城、沂源等市县的厚壳树、雪萝树、五角枫树、白果树、黑弹树等稀有古树名木,树龄均在300年以上。

平邑县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现存的沂蒙文物古迹近千处。

主要有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称 “ 东蒙 ” ,又名 “ 云蒙 ” ,是沂蒙山区最高大的山脉。

它横跨费县、平邑、沂南、蒙阴四县,东西长约150华里,南北宽30华里。

蒙山有三主峰:东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楼,旧称东蒙;中间海拔1026米的叫挂心橛子,又叫云蒙;最为险峻的是西边海拔1156米的龟蒙顶。

在龟蒙顶的南山根,有颛臾国遗址。

据史书记载,周王封伏羲氏的后裔在此建国,负责祭礼蒙山,叫做颛臾,附属于鲁国。

传说颛臾王在蒙山下的万寿宫举行过祭礼蒙山的典礼,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做谒蒙祠,这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上所说的 “ 蒙祠 ” 。

从万寿宫起步,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走约二里,有一小河,河上有断桥,桥头石碑上刻着 “ 迎仙桥 ” 三个大字,相传朝气隆皇帝就是跨过此桥登上龟蒙顶的。

从迎仙桥上行三里到桃花峪。

传说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就是在这里跟鬼谷子学习军事的,鬼谷子见孙膑为人忠厚,办事牢靠,曾让他在此处看管过桃园。

穿越桃花峪,过了红门,就到了行宫。

这里避风向阳,幽静雅致。

踏着石阶,步上平台,平台上有行宫庙宇。

出了行宫往上走,山势越来越陡峭,使人一步三喘,名回马岭,因为无论多矫健的马,到此也必须折回。

登上回马岭行不多远,便听得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只见前面一块黑黝黝的巨石,象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挡住去路,这就是有名的黑风口。

丫在黑风口北望,通过一道山豁可看到下面的万丈深谷。

再向上经过小风门、大风门等隘口,脚下的山径就完全掩盖在松柏荒草之中了。

拨开荒草,走出地形复杂的十八拐,令人豁然开朗的南天门便呈现在眼前。

南天门上面的九龙宫观音殿,是一幢五间房的石头庙,石墙、石柱、石梁、石檩,连屋顶也是石板铺的。

过了南天门,涉过一道山溪,再爬上一段陡坡,就登上峰顶了。

峰顶的形状酷似一只正在爬行的大龟,龟蒙顶即由此得名。

站在峰顶放眼四望,沂蒙山川尽收眼底。

西北方向隐约可见的是徂徕山;向东看去,孟良崮清晰可辨;南面是秀峰高耸的抱犊崮;北面是沂山、鲁山。

正因为蒙山风光幽美,景色迷人,自古以来不知吸引了多少骚人墨客到此游览。

孔子登临之事尽人皆知,东汉学者蔡邕曾在此留下足迹。

745年初秋,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在兖州相遇,二人携手同行,共游蒙山,并拜访了隐居在这里的董炼师和范十。

优美凝翠的山色,欣逢李白的喜悦,使杜甫诗兴大发,挥笔直写下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下山之后,来到兰陵小镇的一个酒作坊。

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最早的酒业广告: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朝诗人萧颖士也曾来游蒙山,他的《蒙山作》一诗,描绘了所见的蒙山景物: 东蒙镇海沂,合沓余百里。

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

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跻。

将穷绝迹处,偶得冥心理。

云气杂虹霓,松声乱风水。

微明绿林际,杳筿丹洞里。

仙鸟时可闻,羽人邈难视。

此焉多深邃,贤达昔所止。

子尚捐俗纷,季随蹑遐归。

蕴真道弥旷,怀古情未已。

白鹿凡几游,黄精复奚似。

顾予尚牵缠,家业重书史。

少学务从师,壮年贵趋势。

方驰桂林誉,未暇桃源美。

岁暮期再寻,幽哉羡门子。

看来,若不是家中盼着他读书做官,他就要住下来不走了。

你看,他连在山中看门的童子都羡慕呢! 宋代曾在山东做过密州(今诸城县)太守的苏轼,也留下了吟咏蒙山的诗篇,如 “ 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 , “ 闻道东蒙有居处,愿供菽水看烧丹 ” 。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在蒙山脚下建造行宫,驻跸游玩,登高赋诗。

出生于沂蒙山下...

黄岛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248.3公里 起点:黄岛区 1.青岛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230米,右转进入长江中路 3) 沿长江中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长江西路 4) 沿长江西路行驶2.7公里,右后方转弯进入昆仑山南路 5) 沿昆仑山南路行驶200米,左转 6) 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开城路 7) 沿开城路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前湾港路 8) 沿前湾港路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胶州湾西路 9) 沿胶州湾西路行驶3.8公里,右转进入大珠山中路 10) 沿大珠山中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烟沪线 11) 沿烟沪线行驶530米,右后方转弯 12) 行驶140米,朝日照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隐珠立交 13) 沿隐珠立交行驶250米,直行进入2号疏港高速 14) 沿2号疏港高速行驶3.4公里,朝连云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黄岛西枢纽立交 2.沿黄岛西枢纽立交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沈海高速 3.沿沈海高速行驶75.8公里,朝曲阜/临沂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日照立交桥 4.沿日照立交桥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日兰高速 5.沿日兰高速行驶109.9公里,朝济南/上海/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竹园枢纽立交 6.沿竹园枢纽立交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7.沿京沪高速行驶21.8公里,在孟良崮/垛庄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孟良崮立交 8.沿孟良崮立交行驶520米,直行 9.临沂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150米,右转进入迎宾路 2) 沿迎宾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垛南线 3) 沿垛南线行驶8.3公里,进入大青山路 4) 沿大青山路行驶2.9公里,右转 5) 行驶360米,到达终点 终点: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

天蒙景区和龟蒙景区那个山高?

1、内蒙古的大青山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北侧,阴山山脉,主峰东九峰山,大青山顶峰又叫东九峰山,位于土右旗境内,在乌良什太南面直线距离5KM处,是大青山的最高峰。

2、山东的大青山旅游风景区 大青山座落于鲁东南黄海之滨,五莲县城西南7公里处,群峰拱围,百壑竟流,组成了方圆2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

3、普陀大青山 大青山坐落在朱家尖岛南部,主峰海拔378.6米,为全岛最高峰。

相传秦朝隐士安期生曾居此炼丹。

北坡有简易公路可直达山顶。

大青山三面临海,山峰拔起,峰岩绵亘十余里。

因地理位置特殊,山上常年云雾缭绕。

“青山醉雾”是大青山迷 人的景观。

这云雾的脾气倏忽无常,或云横山腰,或雾漫山径。

一旦 海洋里的雾闸打开,烟雾就会滚滚地向山上扑来,这时的大青山山峰、巨岩 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变幻莫测。

此外,还有飞来石、风动石、莲花峰、弥岩瀑布和安期洞 、喷水洞等景点。

大青山的主要景点

莲花峰:莲花峰居大青山中心,顶峰处有白石嶙峋,与翠绿的青山掩映生辉,状如碧波中的莲花,故名。

元·《昌国州图志》有云:“莲花峰,与马秦山碧云庵对峙,三石层出如莲花……”莲花峰顶共有两处石景历来令游人流连忘返,一处略呈三角形的大石块,石块上端呈白色,象覆盖着积雪,犹似日本的富士山,现人称其为“小富土山峰”。

另一处高l米左右的薄石块并排耸立,这一丛石块,石面峋嶙尖锐,使人联想起云南的石林,故有人称其为“阿诗玛石林”。

迎客石:大青山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公路,旅客乘车上山确也饶有兴味。

车快到山顶时,突然在拐弯处挡着一块大巨石,呈椭圆形,足有二层楼房高,其势犹如巨汉当道恭迎来客,当地人称其为“迎客石”。

此石长年累月耸立在青山顶峰人口处,欢迎四方游客来大青山观光。

碧云庵遗址:位于打鼓岭南侧。

这是一块平阔的山间谷地,相传宋代时曾在此建碧云庵,编辑本词条于2013年3月8日任存庵基。

距庵基约百余米处的一陡峭山崖旁有一方巨岩,状若平台,可容数十人或躺或卧。

据说当年马耆禅师常与好友黄鱼.年、黄鹤年、张光等在此石上饮酒、赏月、赋诗。

后来马耆师就是坐在此石上“人定”的。

碧云庵遗址四周环护着天马、莲花、石鼓诸峰和虎头岩等峰峦崖嶂,游大青山的旅客,若有幸逢时,碧云庵遗址还是观赏、体受“青山醉雾”奇观的最佳去处。

老虎岩:位于打鼓岭南约500米的仙桃峰山腰。

仙桃峰因状似仙桃得名。

侧旁的岗峦称桃源岭,路口有一巨岩突兀而立,犹如一只半蹲着的老虎在守护着桃源,故称此岩为“老虎岩”。

安期洞:位于炼丹峰侧,传因安期生曾到此居洞炼丹而得名。

据古籍记载,秦始皇东巡时曾与安期生谈了三天三夜,秦始皇欲赐安期生“金璧”而不受,毅然来到了东海马秦山(秦时称蓬莱山)隐居,觅洞炼丹,并留言数年后到蓬莱山(马秦山)找他,后秦始皇果然派了徐福、卢生等方土到马秦山来找过安期生,传说当年李少君还见到过安期生在吃大如瓜的巨枣。

安期生在大青山隐居时,一心炼丹釆药,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传说有人在炼丹峰上还觅到过炼丹石的遗迹。

歇轿岩:在大青山,相传南宋中书舍人黄龟年因反对秦桧专权被谪后,偕兄弟黄鹤年等来到朱家尖(当时称马秦山),隐居于大青山,往来于保宁、碧云等寺庵,常与众好友聚会,饮酒赋诗。

元。

《昌国州图志》载:“歇轿岩,在马秦山上,有石平广五丈许,昔者黄给事结庵山侧,往来停车(轿)于此”,故名歇轿岩。

五志士墩:大青山炼丹峰下西荷村近处有个叫“五志士墩”的地方。

据书载,明朝末年,张苍水在舟山抗清,多人蒙难。

跟随张苍水抗清的五位志士尸体在炼丹峰下择地掩埋,并命名此地为“五志士墩”以示纪念。

今尚有遗址可考。

青山角(海角烟涛):青山角别名猫跳嘴,在朱家尖岛最南端。

西距喷水洞约 300米,是大青山南脉向海延伸部分,故叫青山角,又因地势崎岖险峻,山路凹凸不平,行路需如猫跳一般,故又称猫跳嘴。

青山角为朱家尖海崖石礁荟萃之处。

石门头和云德泉:石门头位于青山岙西南,四鼓坪西北。

乘车到青山岙后,从传说由宋朝马耆禅师开出来的千年古道往上行,曲屈盘旋,经越无数奇石怪岩就到了石门头。

此处岩石峥嵘,中有两石壁立如门,叫“石门”,入此门可以欣赏地壳运动时期为大青山留下的危崖。

故称此处为“石门头”。

打鼓岭和抗倭石堡遗址:打鼓岭在石门峰后,又叫石鼓岭,传说因岭上有石如鼓,击之有声得名。

由石门头绕过石门峰,只见四面群峰横空,层峦叠嶂。

左侧陡峭的山巅上矗立着一座花岗岩形成的石台,台长约50米,宽约40米,高4—20米参差不齐。

据称这里是当年的明军抗击倭寇的石堡遗址。

弥陀岩瀑布:位于云德泉东南,四鼓坪北侧,因旁有灵石曰“弥陀岩”得名。

弥陀岩瀑布由四鼓坪的诸多小溪泉汇聚而成,从苍崖间进落,落差100余米,纷纷扬扬,如雾似霰,令游人顿生“水从天半驭云飞”之情趣。

喷泉洞:海崖洞穴为山海兼胜的朱家尖岛重要景观之一,主要分布在岛东部和南端,计有“龙洞”、“乌龟洞”、“喷水洞”等十八处,千姿百态,或以奇夺人,或以险取胜,各显风彩。

这些奇特的海崖洞穴,据专家考证,均为地壳运动及千百万年岩石风化、山体崩溃或海浪冲刷而成,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喷泉洞又称喷水洞,每当风潮侵袭,波涛汹涌人洞,碰击洞壁,海潮在洞壁间回旋翻滚,轰隆隆作响,声传数里,气势十分壮观。

洞顶有小洞,人洞的浪潮前涌后推;至此往洞顶激发进射成碗口粗水柱,犹如“蛟龙出水”,腾空飞起,有时可高达30余米,尔后水柱飞散,犹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洒落满天水沫。

如遇晴天,在日光下呈现七彩霓虹,从晦上望去,光耀灿烂,出现“蛟龙吞潮喷水”般的壮丽奇景,常令游人惊心动魄,目眩神迷,堪称朱家尖旅游景观的一绝。

西峰岛:位于朱家尖岛西南,大青山西侧,岸距约400米。

西北一东南走向,岛形象一条正向东南游的金鱼,长2.24千米,中间最窄处宽仅200米,面积约1.51平方千米,主峰梅花山海拔187.7米。

因与朱家尖岛近在咫尺,从远处望去,犹似朱家尖岛西侧的一高峰,故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