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窟旅游攻略
从泸县到青海湖沿途自驾游有哪些景区可以旅游
就这几个地方就简单了!时间安排好就好了第一天上午八点在洛阳站坐56路去白马寺,可直接到门口,到那大约九点,11点结束,在坐58路往关
从泸县到青海湖沿途自驾游有哪些景区可以旅游
就这几个地方就简单了!时间安排好就好了第一天上午八点在洛阳站坐56路去白马寺,可直接到门口,到那大约九点,11点结束,在坐58路往关林庙方向返回,顺道路过老城,可以去丽景门逛逛,去尝尝洛阳水席(有钱就去真不同,省钱就去管记水席——地址在老城大张超市南50米,最好选1点后在去,人很多的)三点结束后,坐53、58路到国花园,大约十分钟,很近的,打车也行的。
六点结束后,做53、81路直接到龙门石窟,时间大约40分钟,七点开始售夜游龙门的票,十点半闭馆,最好十点前就出景区坐81路返回,到时人肯定人多的,早点走不用挤车的!第二天(这个有点远,路上很耗时间的),洛阳站旁边过对面都有到汽车站,坐长途车到栾川汽车站(最快也得三小时,自驾还得跑二个小时半呢)到那基本都中午了,建议吃好东西再去景区,那边那叫一个黑,以后坐往西方向去的车,基本都路过鸡冠洞景区,20多分就能到了,然后还得走个十多分钟就看到售票处了。
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能参观完了,随后按原路返回就好了!最好在四点前就结束,回到洛阳就七点了总体来说,如果只去一个鸡冠洞,不如不去呢!浪费一天时间啊!去那最好能多加一天时间,俩天就好多了,旁边的白云山,老君山,都可以去玩玩,多好啊!采纳下啊!手打的,累死了!
求【荆州】到【洛阳
您好!根据您的需求提供我游龙门石窟的攻略,祝您旅途愉快!龙门石窟分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石窟里虽然很多遭到破坏,但还是有很多佛像被保存了下来。
是一个了解历史、追溯过去的好地方。
最俊美的就是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大佛的微笑带着类似梦娜丽莎般的神秘,一千多年的风雨缥缈增加了更多的韵味。
站在大佛下,一种油然而生的崇敬蔓延开来。
后来有开发了夜游龙门,也是不错的选择。
买票地点是在西山石窟那边,进入就能看到龙门桥。
建议您可以请一位讲解,虽然讲解只讲解西山一部分。
如果有东山的讲解就完美了。
拍照留念的话,建议在东山这边拍对面西山石窟奉先寺的全景,非常壮观。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景区美食: 龙门石窟最具特色的是洛阳水席,主菜以汤菜为主,吃一道换一道,如流水一样,因此得名。
曾传入皇宫,是洛阳请客首选。
可到老城的耀耀、真不同、宾湖、洛阳酒家品尝。
还有“不翻汤”,已有百年历史,遍及景区及洛阳大街小巷。
逃票攻略:1、速降法:顺洛龙路向南走到头,西拐到粮食储备库对面有一条小路上山,直通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上方,从山上系一根绳子速降至大佛下。
2、溺水法:带塑料袋一个、泳裤一个、吸管一只。
到龙门东山下将衣裤装入塑料袋,口含吸管潜至对岸卢舍那大佛下。
龙门石窟乃祖先留下宝贵财富,看自己家门前的东西为什么要花80元买门票,心中不平,所以研究逃票攻略若干供各位驴友选用。
参观路线: 参观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1、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2、东山石窟: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3、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4、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乐天堂---青谷---正门交通:从火车站坐81路(票价2元)、从西关乘53路、从友谊宾馆附近乘60路公交车。
门票:80元(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四个部分),学生票半价。
提示:1、部游览龙门石窟约耗时5个小时。
如果时间紧迫的话,建议以西山石窟为重点,东山石窟景点较少,保存得也不如西山。
2、奉先寺有再现武则天登基后参加卢舍那主佛开光仪式的表演,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场,双休日每日两场。
3、游览石窟最好是请上个导游,边游边听讲解才不会遗漏景点,景区也有语音导游机出租。
花10元钱租一个耳机和方位图,按照电子导游的指点就可气候与游季: 洛阳属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
春天虽然天气有些干燥,但可欣赏到争奇斗艳的牡丹花。
每年4月15—25日,是洛阳牡丹花会和节日,游客众多,物价会上涨,酒店、宾馆需要提前预定。
游洛阳的最佳季节无疑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气爽,登山赏菊。
祝您旅途愉快!
龙门石窟少林寺求旅游攻略
龙门石窟门票价格:成人票:120元;儿童票:60元其他优惠:(1)60周岁-69周岁老人,中国大陆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半价票。
票价 免票优惠对象 (1)1.4米以下未成年人。
(2)残疾人、离休人员、革命伤残军人、现役军人、省部级以上劳模(凭个人有效证明)、国家级优秀专家(凭个人有效证明)。
(3)70岁以上老人(中国大陆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享受免票。
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攻略的旅游景点介绍
到了敦煌后,不要参加什么散客团,特别是网上有个“敦煌旅游服务中心”的网站,价格比较贵,而且质量不好,其实那个不是敦煌旅游局办的,是挂靠的,出了问题不好投诉,因为网上、电话中不能签旅游合同。
敦煌有公汽到各个景点,鸣沙山1元车费,也有公汽去玉门关什么的,好像是70元来回吧,但可能不太方便。
包车的话,可以考虑的士,一天去玉门、阳关、雅丹等,一般是400元,可以讲价到350.如果是4人合租的话,就不到100元。
住宿的话,到那儿才找都可以,还可以讲价。
现在比较凉了,注意保暖。
除去到敦煌交通费,在敦煌玩二天,基本可以玩完,如果是学生的话,应该不超过700元/人(吃100+住100+门票300+交通200),其它购物和玩就是另外算了。
以下是旺季门票:(学生半价)鸣沙山120元(当地人5元)玉门关、汉长城、仓河城一起售票40元雅丹地貌70元阳关50元(上山另10元)敦煌博物馆免费小吃有以下几种: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
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叶,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
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臊子(猪羊肉、萝卜、洋芋等)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之豆腐,葱,蒜,香菜、虾片、芝麻等佐料,然后将面挑人汤中,即成一碗难得的美食。
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
敦煌黄面 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
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
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
拉面师傅时而要将面拉成长条,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将一团七八斤的面团拉成一把细如粉丝的面条。
下锅煮熟的黄面色泽黄亮,乘热拌莱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令您食欲大增,大饱口福。
浆水面 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箭杆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
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
手工面条煮熟后,凉开水浸过盛人碗内,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
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且对高血压、肠胃病有一定疗效。
敦煌酿皮子 敦煌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柔韧爽口,食用方便,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小吃、本地快餐。
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时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人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料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蛋白质,俗称面筋。
而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原料了。
在水滚沸后,烙面浆舀人铁皮圆盘中涂匀,放人开水中煮几分钟,面汁为饼便成为酿皮子。
然后将饼状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香油等便可食用。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
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
在整个烫面、揉搓、包馅、炸制过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适,又要求油温适宜和火候恰当。
这样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层脆酥似飞絮,内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来酥松香甜,是中外游客首选的风味食品。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敦煌传统小吃。
选用敦煌本地饲养的膘肥体壮羯羊,宰好洗净切成大块,然后清水下锅。
待快熟时,打净血沫,放人少许精盐,肉熟后捞出,剃骨,后将剃骨回锅,温火熬煮成汤。
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人适量生姜。
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盐,萝卜片。
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
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
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渝蓉高速公路的沿线景点
重庆境内地区景区/景点景区/景点级别景观类型璧山区 观音塘湿地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 璧山文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文庙建筑群铜梁区安居古城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足区大足石刻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1999年)摩崖石窟艺术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2004年) 四川境内 地区景区/景点景区/景点级别景观类型安岳县卧佛院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摩崖造像和刻经乐至县 陈毅故居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 红色旅游景点报国寺AA级旅游景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志、摩崖造像、大型卧佛参考资料...
龙门石窟自助游攻略
两肩宽厚,造型雄伟、二窟两窟为双窟、南。
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位于云冈石窟东端。
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
十一窟正中凿出方柱,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前室正面凿成三间仿木构建筑的窟檐。
东西壁也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此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东西各雕三佛像,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5米。
东壁上部的弟子群。
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结构严谨,富于变化,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八窟两窟为一组双窟,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西面雕倚坐佛像。
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饰富丽,技法精炼,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后壁立像为弥勒,在云冈心窟是罕见的特例,高约15米。
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高15,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传为昙曜译经楼,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
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窟分前后室、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与六窟为一组双窟。
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这个像面部丰满,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
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
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东。
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
现存洞窟53个。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西、笛、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
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前室南壁凿成八角列柱。
后室窟门上凿明窗,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现存主要洞窟45个,东。
前面断壁高约25米,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
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
”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
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
第十一至十三窟三窟为组石窟,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气魄最为宏伟。
第五,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
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西为立像。
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
前室东西壁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
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东西绵延1000米,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佛。
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窟顶雕有伎乐天、肌肉丰满、花冠精细,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主像是三世佛。
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四面各雕上下龛,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
此窟规模宏伟。
第一,壁面满刻佛像、飞天,手持排萧、琶邑,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
第九、十窟两窟为一组双窟,九窟分前后室,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本尊坐佛高约10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