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上海旅行的路线规划

说完这些基础性大众化景点,小姐姐再来讲点相对小众的景点。很多人之所以去大城市旅游时会感觉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是因为越大的城市,可以选择旅游的景点越丰富,但因为旅行时间有限

说完这些基础性大众化景点,小姐姐再来讲点相对小众的景点。

很多人之所以去大城市旅游时会感觉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是因为越大的城市,可以选择旅游的景点越丰富,但因为旅行时间有限,普通人就很容易出现选择困难症。如果我们去黄山丽江九寨沟,就不可能出现这种焦虑。

所以在稀缺性这个共性需求之上,小姐姐再从每个人的个性需求出发,给一些建议。

思路一:亲子主题之旅

上海的国家级5A景区就三个: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16号线野生动物园站,还需打车2公里到正门)、上海科技馆(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如果带孩子玩,这三个都是最佳选择。

如果不带孩子,后两个就没必要去了。尤其是动物园,哪座城市没有?又不是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能集中看到那么多大熊猫,尤其是大熊猫幼崽,上海野生动物园里没装啥特产动物,又比较远,没必要大老远特地跑一次。

思路二:亲近自然之旅

上海公园铺天盖地,只有少数几个还收费,只看花花草草不建议去。但有三个比较推荐。

一是世博公园(13号线世博大道站),你能看到和外滩不一样的浦江景色。

二是人民公园(1、2、8号线人民广场站),看的当然不是花花草草,而是里面的相亲角。看看那些上海土著爸妈给自己孩子找对象提的各种奇葩要求,你会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上海,更现实的中国。

三是松江辰山植物园(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下,还需打车6.5公里到正门),虽然远了点,但这个植物园很棒,里面有很多罕见的热带植物,最有特色的是矿坑花园,各种花花草草和巨大的矿坑、瀑布、湖泊、栈道连在一起,别具特色。

最后提醒一下,不要去崇明!不要去崇明!不要去崇明!重要的话说三遍!崇明是给上海人周末度假疗养的,不是让你千里迢迢来上海浪费时间的!

思路三:博物馆之旅

上海的博物馆非常多,但逛博物馆很耗时间,如果时间不多,建议就逛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博物馆(1、2、8号线人民广场站)。

如果带孩子来玩,那就别去上博,改去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这个2015年新建的博物馆虽然不大,但口碑爆棚。

思路四:宗教艺术之旅

如果你对宗教感兴趣,或者是某宗教信徒,特别喜欢看当地的宗教建筑,那着重推荐以下几处。

佛教

静安寺(2、7号线静安寺站)

玉佛寺(13号线江宁路站)

龙华寺(11、12号线龙华站)

上海市中心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的佛教古刹就这么3家,其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京西路商圈里的静安寺,重新修缮后的静安寺真是金碧辉煌,亮瞎了我的狗眼,以至于我一直很怀疑,那些穿过久光百货、静安嘉里、越洋国际、会德丰广场和百乐门的香客们进入静安寺的时候,内心到底想的是什么?是久光百货的进口食品还是百乐门的舞女?

是色即是空?还是食色性也?

基督教

上海教堂非常多,交通方便又极具特色的主要是这几个。

基督新教沐恩堂(1、2、8号线人民广场),被夹在南京路百联世贸和福州路来福士中间,里面真的超级漂亮,强烈推荐~

基督新教圣三一堂(2、10号线南京东路站),上海唯一的圣公会教堂,外观也是哥特式,初建于1847年,重建于1866年,是上海早期最华丽的基督教堂。

上面两个教堂都可以在逛南京路时顺手搞定。

基督新教国际礼拜堂(1号线衡山路站),这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新教教堂,也是完全不分教派和国家的教堂,所以叫国际礼拜堂,哥德式砖木结构,外形和内部构造都相对古朴简约,但在衡山路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国际礼拜堂最具特色的是它优美的圣乐,有一年圣诞夜我就在国际礼拜堂,那感觉好极了~

另外在南京西路恒隆广场身后隐藏着怀恩堂,10、13号线新天地站出站后就能看到高大的SOHO复兴广场身后躲藏着诸圣堂等等。

徐家汇天主教堂(1、9、11号线徐家汇站),如果你时间有限,只能看一个教堂,那无疑就是它了。它是上海所有教堂里最漂亮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以至于专门拍老上海影视剧的车墩影视基地里还特地建了一个复制品。

对了,如果对老上海风情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去松江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参观下,以老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多都在这里拍摄。就是没地铁,交通不太方便。

佘山天主教堂(9号线佘山站,再打车4.6公里到东大门),这座教堂从1871年开始建造,一直到1935年才完全建成。罗马教宗于1942年敕封该教堂为宗座圣殿,使它成为远东地区的天主教朝圣中心,因此有“远东第一教堂”美誉。

佘山天主教堂比徐家汇天主教堂更有气魄,但交通不便,并不推荐。

说来惭愧,上海压根没有一座真正的山,号称上海最高的西佘山只是个100米高的小土丘,十几分钟就能爬上去,上面只有这个教堂和一个天文台可看。大部分人爬佘山都是冲着教堂去,但其实边上的天文台更有看头。

如果一定要爬西佘山的话,建议预留一整天时间,东佘山上也有一些古迹可以一并参观,再把南边的辰山植物园一起玩掉,正好一天时间,晚上可以去南边上海最大的大学城——松江大学城,看看美女吃吃饭。

但不建议去边上的欢乐谷,如果一定要去,也要分两天去。

东正教圣母大堂(1、10、12号线陕西南路站),上海的东正教堂很少,小姐姐唯一知道的就是襄阳北路新乐路口的东正教圣母大堂,顶了一大四小5个蓝色洋葱头,外形非常显眼,十月革命后为了保命逃到上海的白俄侨民集资造。

伊斯兰教

上海的清真寺也不少,但《古兰经》规定卡菲尔(非穆斯林)不许进入清真寺,而上海也没有特别雄伟壮观的大型清真寺,小桃园清真寺位于河南南路复兴中路口,上海伊斯兰教协会也在这,从豫园旅游区南部的上海老街(方浜中路)西大门出来后,往南走300多米就到了。

虽然进不去,但站门口往里面张望下还是不会有啥危险的,放心。

但从稀缺性角度看,上面这些佛寺教堂清真寺都不算非常稀缺罕见,中国有无数寺庙比静安寺牛逼得多,看教堂应该去欧洲,看清真寺应该去中东,但有一样东西全世界只有上海有,那就是上海的犹太人和犹太教文化印记。

二战前,作为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就有不少善于经商的犹太富翁,最有名的是沙逊、哈同和嘉道理三大家族。

其中哈同曾在南京西路上建造了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今天在原址上修建的是小明和BABY举办婚礼的上海展览中心(中苏友好大厦),因为从小在这一带长大的BABY说这座房子像公主的城堡,好像在里面当一回公主啊,于是壕小明说婚礼就在这办吧……

教主,请收下我的膝盖……

但1939年希特勒开始在欧洲有计划灭绝犹太人之前,有2-3万无家可归、无处藏身的犹太难民万里迢迢坐船来到上海,成功躲过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今天以色列对中国的友好和感恩,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

所以推荐去长阳路上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看看,这里曾是犹太摩西会堂,里面承载了那段犹太民族苦难逃亡史,12号线提篮桥站到。

对了,提篮桥以前是上海的监狱,现在也是北外滩炙手可热的黄金地段,所以监狱早就搬走了。

思路五:大学朝圣之旅

上海的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但上海没有北大清华那样可以作为大众化旅游景点的神级大学。如果想去大学参观,那建议就选两所上海最知名的——相爱相杀一百年的东北职校和西南技校。

注意,这里指的是复旦的邯郸路老校区(10号线五角场站,出站后还有1公里)

和交大的华山路老校区(10、11号线交通大学站、1、9、11号线徐家汇站)

江湾和闵行的新校区不用去。

今天在市郊兴建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大学园区很普遍,没啥看头,要看就看有历史记忆的老校区。上海就这两个校区还能看到一些比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交大徐汇校区。

顺便再说点鲜为人知的八卦。

上海滩有四大中学名校: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

但你知道上海还有一所复旦中学吗?

原来1905年马相伯先生离开震旦创立的复旦叫公学,后来才分成中学和大学,其中的中学就是今天的复旦中学,所以复旦大学和复旦中学其实是同气连枝的亲兄弟。

解放后,受国家指导,复旦大学又生了个儿子叫复旦附中。只不过弟弟和儿子看起来差不多大,所以看客们就看糊涂了。

郁闷的是,复旦中学历史和复旦大学一样长,总想借哥哥的威风名扬四海,但复旦附中才是亲儿子,复旦大学胳膊肘从来只向儿子拐。

搞笑的是,上海交大的徐汇本部北边贴着淮海西路,过淮海西路,不到100米就是复旦中学,乍一看还当是被哥哥遗弃的小弟一气之下投奔死对头了……

交大的北门对着复旦中学,南门出去,穿过只有400多米的恭城路(徐家汇最大最高端的商场港汇广场的后门),就到了虹桥路上的徐汇中学。

今天徐汇中学在名校如云的上海并非大牛,但它的前身徐汇公学却是中国近代史上建造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1843年底,上海被迫开埠,传教士允许进入上海,和务实的英国人相比,法国人传教热情更高涨。传教最有效的两个手段就是兴办教育和医疗,所以法国天主教会在1850年创办了圣依纳爵公学(徐汇公学),今天徐汇中学里有两栋整修一新的红砖外立面的校舍同样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历史保护建筑。

但你知道吗?马相伯先生当年就毕业于圣依纳爵公学,一直读到神学博士,后来做了徐汇公学校长。但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年担任过校长的两所公学,今天都生活在死对头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的阴影里……

以漕溪北路-衡山路为界,今天的徐家汇商圈分为东西两区,徐汇中学在西区,走到东区肇嘉浜路天钥桥路一带,这里除了美食纵横,还有一所和徐汇中学相爱相杀150年的学校——上海市第四中学。

和全国闻名的北京四中相比,上海四中和徐汇中学一样,也没啥名气……

但它最早的前身经言小学也是法国天主教会于1867年创办的,同样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新式学校之一,今天学校里同样保留了百年历史的红砖外立面的保护建筑。

对了,自由行去过台湾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台北捷运有一站叫“徐汇中学”。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教会学校,1949年时徐汇中学也和北大(台大)清华交大一样移植去了台湾,但和今天上海徐汇中学完全看不到半点教会影子不同,台北徐汇中学的全称叫“天主教徐汇中学”,英文叫St.Ignatius High School——圣依纳爵高中——徐汇中学本来的名字。

在台湾,能看到了后人对当年创办这所学校,在这个愚昧古国启迪民智的传教士们的敬意。

生活在宗教改革时代的西班牙传教士圣依纳爵是天主教体系内部的改良派扛把子(天主教耶稣会创始人),用以对抗希望全盘推翻天主教体系的马丁·路德领到的新教,后来被教皇册立为圣人。

上面小姐姐提到的上海最值得一看的徐家汇天主教堂,记住,它的正式名字叫天主教圣依纳爵堂,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也是现代徐家汇的源头。

既然已扯了那么多有的没的,再多说两句徐家汇。

一般的商圈,要不是以某条主干道为核心一字型展开,要不是纵横交错的几条道路呈现网状结构,唯有徐家汇和五角场商圈是从中心向周边五条道路发散出去的中心放射结构。

中心放射结构是集聚效应最高也是逛街购物效率最高的商圈结构,最适合女人买买买。

五角场今天也发展得很不错,周边还有当年国民政府未完成的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计划遗迹,展开又可以讲一大堆~

另外徐家汇还有大量文化古迹,包括徐家汇天主教堂,边上历史更悠久的徐家汇藏书楼和漕溪北路对面的圣母院。

沿漕溪北路向南走100米,到南丹路上有光启公园,里面有徐光启之墓。

上海人徐光启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编撰《农政全书》,并和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死后,其子孙就在其墓地周围聚居繁衍,故称徐家汇,这也是“徐汇”区名由来。

再沿漕溪北路往南走300米,就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改建的上海电影广场,里面有上海电影博物馆,如果对电影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下。

再沿漕溪北路往南走300米,就到了上海最大的体育和演艺活动圣地——上海大舞台(上海体育馆)和上海体育场(八万人体育场)。

换个方向,从徐家汇中心往西,虹桥路上有徐汇中学,再往西,就是宜山路家居建材一条街。

往西北,华山路上有交通大学和复旦中学,边上天平路还有新利查西菜馆。

往东北,衡山路本身就是上海过去最知名的酒吧风情街,走得稍远一点还有国际礼拜堂。

在天平路衡山路交界口,上海最知名的妇产科医院国际妇幼和平保健院的后门边上,新搞了一个很劈情操的衡山坊,可参照新天地和思南公馆。

往东,肇嘉浜路上有徐家汇公园,很漂亮,公园保留了原大中华橡胶厂的大烟囱,还有一栋三层楼的小红楼,是当年中国最大的唱片公司EMI百代唱片办公旧址,有时间也可以去走走。

另外很多上海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徐家汇的中心,2015年重新改造后的美罗城5楼,原来影院的一部分空间被改造成了“上剧场”,这是台湾当代最著名的戏剧大师赖声川亲自设计,初衷是打造一个赖声川的专属剧场,反复上演赖声川经典作品,我们大陆人可能最熟悉的作品是《暗恋桃花源》。

如果你是话剧爱好者,这座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赖声川专属剧场值得一去。

总之,不管是买买买还是看文化,希望你来上海游玩时,能有一天或至少半天时间留给徐家汇。

思路六:近代文化之旅

上面很偏心地讲了很多徐家汇的历史文化,北上海小伙伴估计要炸了……

好吧,如果你对文化感兴趣,还可以去虹口区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逛逛(3号线东宝兴路站)。

这段只有500多米的小路上至今依然完整保留着许多近代文化名人的故居,包括鲁迅、矛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内山完造等,还有旧书摊、咖啡馆、古玩店、教堂,文青装逼劈情操绝对好去处。

对了,鲁迅先生晚年经常出入的内山书店也在边上的四川北路上(现新华书店)。

另外内山书店边上还有一条通往鲁迅公园的断头小路,叫甜爱路,因为名字特别浪漫,今天已发展成了情侣约会拍照的好地方,如果你带女朋友来上海玩,可以去看看。

不过真要说最有逼格的文化之旅,小姐姐最推荐的还是原来法租界里的那些特色马路。

除上面提到的思南路和泰康路,法租界里还有很多特色马路,比如复兴西路、新华路、新乐路、长乐路、巨鹿路、东平路、乌鲁木齐路、汾阳路、武康路……这其中值得一看,但平日里却没什么人去看的大楼就太多了。

天津有个著名旅游区叫五大道,集中保留了天津近代修建的一大批风格各异的老洋房,可以坐马车游览,但上海太大,老洋房真没那么集中。

这么多老房子里,小姐姐个人最喜欢的是武康路淮海路口的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这是匈牙利传奇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众多建筑中的一栋。

邬达克是老上海建筑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30多年时间里,给上海留下了近百幢各式建筑,其中许多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记忆,比如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沐恩堂、市三女中等等。

除了近代文化,作为超级大都会,上海也有很多当代文创艺术产业基地,除了前面说过的世博浦西滨江和徐汇滨江地区,还有莫干山路M50,1933老场坊、卢湾八号桥、淮海西路红坊、静安同乐坊和800show、杨树浦滨江创意园等等,大多是拿过去工业时代的老厂房改建的。

思路七:海洋之旅

上海虽然名字里有海,但真的很对不起大家,你们误会了,上海城区虽然很大,但没有一处靠海,上海所有靠海的地都在郊区,没啥海景。再说上海的海真的很丑,上海有两个海滨浴场可以玩海,奉贤碧海金沙和金山城市沙滩,相信小姐姐,千万别去,一去准后悔。

但上海很适合坐邮轮出海旅游,或者说,如果你想玩邮轮,可以顺路在上海玩两天。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认识一座城市得有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读一座城就像读一个人,就算眼前的美女再美,也得有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那些无数前人经验总结下来的必游景点, 就是了解这座城市的总纲,纲举则目张,所有人都要先学会语文数学,然后才能根据自身兴趣选修历史化学之类的副科,上来语文没学好,怎么可能学好历史呢?

所以如果第一次来上海,小姐姐还是建议从那些大众化景点入手。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建议上午小陆家嘴(东方明珠)、下午南京路步行街、傍晚豫园,晚上回到外滩坐浦江游轮看夜景。

如果你没那么喜欢逛街购物,也可以下午再插入距离豫园两站地铁的新天地。

如果有两天时间,再加上迪士尼乐园。

如果有三天时间,再加上世博滨江和田子坊,如果时间有多,就从思南路-淮海路-新天地这样一路逛过去。

如果有四天时间,再加上徐汇深度游,包括徐家汇和北徐汇地区的各种老洋房和精致小店。

如果有五天时间,可以考虑去上海郊区逛逛,朱家角或松江都可以。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真正的差距,短短几天旅行很难完全看出来。

要说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很多二线城市也不差,要说文化古迹有多牛掰,西安两千多年历史,深圳根本没啥历史。

在我看来,一线城市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体验到许多二三线城市体验不到的活动,包括各种演出、赛事和展览。

最后,欢迎大家去上海旅游,但体验下就好,别在上海买房了。

当然,小姐姐知道你们不会听我的,那就自己体会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