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天台山旅游记

徐霞客游记 天台山游记赏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弘祖〔明〕 徐霞客游记 游天台山日记 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

天台山旅游记

徐霞客游记 天台山游记赏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弘祖〔明〕 徐霞客游记 游天台山日记 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qiè满足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yù门坎,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颓kùi原意为垮塌,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 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wēngcōng草木茂盛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 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

【写国清寺的旅行记】作业帮

天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浙江东海之滨天台县境内,素以“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著称海内外,是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也是活佛济公的故里,诗僧寒山子的隐栖地.国清寺、石梁景区为浙江十大旅游胜地之一. 因为天台宾馆离国清寺比较近,所以,我们当天下午就先去了国清寺. 我们来到了隋塔.隋塔?它是因为隋朝是建的而叫它为隋塔吗?不错,它正是因为是在隋朝时建的而得名.我们来到塔前,哇!塔好高哦!简直是塔天相接,我仔细一看,塔是用砖头砌成的,砖头之间用水泥凝固,围绕塔的四周,我们竟然找不到入口,难怪来这里玩的人那么少,游览的高塔后,我们便去参观国清寺. 一来到国清寺,我就发现了 国清寺的山门,也很有特色,建筑雄伟,妙域庄严,形成了四条建筑轴线.经过导游的导说,我了解了国清寺现有6000多间房舍、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地达7.3万平方米.寺中每一殿堂楼舍的建筑都十分精美,是祖国古代建筑的珍品.寺周围有诸多的名胜古迹,寺前有“双涧回澜”,是天台八大景之一.涧边上的“一行到此水西流”,有一段佳话.山门外寒拾亭、丰干桥,山上有千年隋塔. 国清寺主要有五楼、六殿和七堂,除此之外,还有玉佛阁、梅亭、清心亭和文物室等.当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参观,所以就参观了一些地方. 顺路走去,我们首先看见了大雄宝殿,那金光灿灿的如来佛祖坐在殿正中,看他那慈祥的笑容,引来了恩多前来朝拜的群众,背面我们看到了手拿仙水的观世音菩萨,我给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拜了又拜,随后,随后我们又来到万神殿,据说这里有一百零八位神仙,我无意中听见一个阿姨说,哪只脚先踏进去就朝哪个方向数,有几岁就数几下,数到的最后一位就是你的化身,而且他会保佑你的,我按照她说的去数,最后我数到的是哪一位神仙,我也记不清楚了,我指着我走到的那位神仙,告诉了爸爸妈妈结果,他们一致肯定我的这位神仙厉害,我听了好高兴哦!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很多佛堂,佛堂里都有僧人,他们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交谈,还有的在帮游客拍照. 国清寺不愧为浙江是大旅游胜地之一呀,一看游客就晓得来这参观的人非常多.

谁给我徐霞客游记白话文,游天台山日记

癸丑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隤,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狭窄,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簇拥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

红枫湖游记这个作文怎么写

星期一的清晨,我们来到了被誉为“高原明珠”的红枫湖。

乘船来游览各个景点。

迎着清凉的湖风,我们来到了龟岛。

岛上的龟池里养了各种各样的乌龟。

再往上走,就是“天降神龟”这是一块像乌龟一样的巨石,因此取名为“天降神龟”。

游览完龟岛后,我们便登上了船,往下一个景点出发。

经过片刻的等待,我们来到了蛇岛。

蛇岛里养的几十条毒蛇,令人毛骨悚然。

往里走,还有一个观音庙。

里面有许多人在拜摆在正中间的观音菩萨神像,祈求菩萨保佑自己平平安安。

我们乘着船,来到了侗寨。

侗寨由侗院、侗居、鼓楼、花桥、广场、庭院、花围、草坪、码头等组成。

我们首先来到了花桥,花桥也叫作风雨桥。

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桥上建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挢。

桥两旁设有长凳,供人避雨休息,楼阁和廊檐上画有精美的侗族图案,真是避雨休闲的好地方。

看过风雨桥后,我们便来到了鼓楼。

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为四方形。

楼顶是多角形状,还悬挂有宝葫芦,十分美丽,真不愧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

游览完侗寨,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红枫湖的景色真可以用郭沫若的诗句“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浪”来形容。

若再来贵阳,我一定要再游览一次美丽的红枫湖。

徐霞客的雁荡山游记

太多了 贴不下 http://www.tianyabook.com/gudian/xuxiake/ 1、《雁荡山游记》 雁宕山,省称雁山,今称作雁荡山。

山顶有积水长草之洼地。

故称"荡"据传秋时归雁多宿于此,山亦名为雁荡山。

其山在浙江温州地区,并分为南、中、北三段,北雁荡山面积最大,灵峰,灵岩,太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

此日记所记乃北雁荡山游程,对其三绝皆有记叙。

该记主要记叙了作者游览北雁宕山一路所见。

记中对北雁宕山主要景观灵峰、灵岩、大龙湫三绝加以了详尽描绘,并对许多细微奇景如龙鼻水、老僧岩、独秀峰等也进行了描绘。

该记层次分明,语言奇峻,尤其对山形水势之细微区别的把握极见功夫。

写景亦非单独写景,而是极大地融进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读起来倍增真实感,其艺术感染力也得到加强,特别是13日、14日两日记,文字奇峻中见优美,具形具象、亦景亦情。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

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aò。

十一日 二十里,登盘山岭。

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

又二十里,饭大荆驿。

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

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

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

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

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

坐顷之,下山。

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

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挺立,如幞头巾之欹倾斜。

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

双鸾、五老,按翼联肩。

如此里许,抵灵峰寺。

循寺侧登灵峰洞。

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

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洞。

则窅yǎo深远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

坐玩至暝色,返寺。

十二日 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

返旧路,抵谢公岭下。

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

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

山谷五里,至灵岩寺。

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

寺居其中,南向,背向屏霞嶂。

嶂zhàng高险如屏障的山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

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

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

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

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gàn红青色润泽,颇有鳞爪之状。

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

此嶂右第一奇也。

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

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

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

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

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

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

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

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

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

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

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

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

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

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

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 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

高而展者,为板嶂岩。

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

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

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

鸟道形容道路险绝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

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

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

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

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

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jù那观泉之所。

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

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细雨下个不停,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

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

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去。

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

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

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 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

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

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

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

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

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

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

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

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

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dié丘垤即小土堆,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

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

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

【暑假因我而美丽

暑假很多时候,我过得很普通,经过这次旅游,我才感到了充实。

我们一家三口和邻居女孩小瑜到莽山三日游,过了既有意义又欢乐的三天,使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暑假因此而特别美丽,特别有意义!12日,我们吃完午饭,匆匆赶到广州火车站。

在火车上,团友们互相认识了一下。

其中,大亨叔叔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最幽默,见多识广,善于沟通。

经过三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坪石,当地的导游用面包车把我们这“九人团”带到了“邮电宾馆”。

第一天没有景点,主要是休闲放松,吃过晚餐后我们就在房间玩“锄大D”。

第二天,我们首先游览了“鬼子寨”景区。

鬼子寨共分成三部分,首先是最有特色的原始生态游道,让人体验原生态的感觉;接着是木栈道,让你以最棒的角度观赏山景;最后是石板道,左边树木茂密,右边是哗哗流水的山溪,很阴凉舒服。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要数将军石和鬼子寨瀑布了。

将军石是一块高大的巨石,形象酷似一位笔直站着的将军,旁边一块小巨石就如他的枪。

鬼子寨瀑布因为季节不对,所以水流量很少,一点儿也不壮观。

“鬼子寨”整个行程需要三个多小时,走得比较辛苦。

下午,我们参观了“天台山”景区。

这是我们觉得最漂亮的地方。

“小天台”、“中南第一险”等都是欣赏山色最棒的地方,从平台边向外眺望,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远处的山的轮廓在云雾中隐隐约约,近处的山连绵起伏,奇石嶙峋,丝毫不比黄山逊色,简直是“人间仙境“。

“滴水石壁”更是有着清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也比较高。

这时,大家都比较疲惫了,虽然后半段路比较难走,但景色是最美的。

可惜大亨叔叔怕累没走。

第二天的行程很累,大家早早就睡了。

第三天行程比较宽松。

早上游览了广东第一高峰——“猛坑石”景区。

这里海拔1902米,雾很大,白茫茫的,还好带了长袖衣服,上面实在太冷了。

我们拍了一些照片之后,便向下一个景点——“猴王寨”出发。

在入口处我们先参观了“莽山自然动物博物馆”。

在里面,我看见了被誉为“蛇中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莽山烙铁头蛇。

别看他个头小,他的毒性可是比眼镜蛇还要大的。

接着是最后一个景点“猴王寨”景区。

这里有点象“白水寨”。

也是木栈道上山旁边有山溪。

哇!这里的水真清凉!还有好多瀑布呢!水流量也十分大,有一种一泻千里的感觉。

我最喜欢“猴面瀑“了,这里是负离子呼吸区,站在对面的平台上呼吸着饱含水汽的空气,真是让人神清气爽,比空调还舒服。

参观完所有的景点,下午,车便把我们送到坪石火车站,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带给我们欢乐的地方。

旅游,可以充实生活,可以增长见识,可以开开心心,多么美好啊!这个暑假因莽山之游而特别美丽!

游钓台记译文

游钓台记[1]·(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2]。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3],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4],得藉先生以传[5],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

顾是役也[6],奉檄北上[7],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测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8],由衢抵严[9],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10],未暇问名,颔之而已[11]。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12]。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13],觉有异,急乎舟子曰:“若非钓台耶[14]?”曰:“然矣。

”舟稍近,迫视之。

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台东西跱[15],相距可数百步。

石铁色,陡起江干[16],数百仞不肯止[17]。

巉岩傲睨[18],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19]。

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20];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21],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22]。

欲舣舟一登[23],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24],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25],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26],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27],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

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28]、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29],如振衣最高处[30]。

下瞰群山趋列, 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31]。

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盖神游之矣。

思稍倦,隐几卧[32]。

而空蒙滴沥之状[33],竟与魂魄往来。

于是乎并以梦游。

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34]。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之中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35],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

于是乎并以耳游。

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36],孙兴公遥赋天台[37],皆未尝身历其地。

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微子言[38],不及此。

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何处一焉以谢山灵[39]?”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0 0:55:06编辑过]2005-5-8 19:59:00 塌鼻子先生 等级:状元 文章:3574 积分:486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2月28日第 2 楼 -------------------------------------------------------------------------------- 注释:[1]钓台:山名,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一名严陵山,有东西二钓台,据说是汉代严光隐居垂钓处。

[2]严先生:严光,字子陵,汉代会稽余姚人。

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

刘秀即位后招他为谏议大夫,不就,归耕富春山。

[3]夙:昔,平素。

[4]富春:指富春山、富春江。

桐江:浙江上源,在桐庐县南。

[5]藉:同“借”。

[6]顾:但是。

[7]奉檄:奉官府文书。

檄,文书。

[8]常山:县名,今属浙江。

[9]衢:衢州府,常山是其属县。

严:严州府,桐庐是其属县。

[10]第:只,但。

[11]颔(hàn):点头。

[12]七里滩:在钓台西,也称七里濑、严陵濑,是富春江的一段,水流湍急,两岸山峦夹峙,连亘七里,故名。

[13]崭然:高峻貌。

秀峙:挺秀对立。

[14]若:此。

[15]跱:同“峙”。

[16]江干:江岸。

干,岸。

[17]仞: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8]巉(chán)岩:高峻的山石。

睨(nì):斜视。

[19]岸然:高傲、庄严貌。

[20]偃(yǎn)仰:俯仰,高低。

[21]垂纶:垂钓。

纶,钓丝。

[22]幽蒨(qiàn):幽深葱茏。

蒨,草盛貌。

[23]舣(yì):通“檥”,整舟靠岸。

[24]强:勉强。

[25]俯仰:犹瞬间,表示时间极短。

[26]飓(jù):大风,具四方之风。

此指自四方吹来的风。

[27]陆羽:字鸿渐,唐代著名品茶家,著《茶经》三篇,天下名泉由他品出名次。

[28]绎:寻究。

[29]磴:山上的石阶。

[30]振衣:抖擞衣服,有振奋精神之意。

[31]云台:汉代宫廷台榭名。

东汉光武帝恢复汉室,功臣有邓禹、马成等二十八人。

明帝永平三年(60年),把这二十八功臣的肖像画在云台,以示表彰。

[32]隐(yìn)几:靠着几案。

隐,凭倚。

[33]空蒙:迷茫貌。

滴沥:水珠下滴。

[34]渚(zhǔ):小洲。

[35]云物:犹“景物”,风景。

[36]宗少文:名炳,南朝宋人。

好琴书,善画,尤好游山水,长年在外远游。

老年时把自己一生游历的山水都画成图,挂在室内,说:“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卧以游之。

” [37]孙兴公:名绰,晋人。

游历山水十余年,曾回忆天台山,作《天台山赋》。

天台,一名桐柏山,在浙江天台县北。

[38]微:无,要不是。

[39]处一:二者居其一,选择一种表达方式。

2005-5-8 19:59:00 塌鼻子先生 等级:状元 文章:3574 积分:486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2月28日第 3 楼 -------------------------------------------------------------------------------- 这是一篇颇为奇特的游记。

作者道经七里滩,并没有登钓台游览,但他写目游、鼻游、舌游、神游、梦游、耳游,善于变化想象,景物生动如画,引人入胜。

金龙湖游记作文300字

天气阴沉沉、雾蒙蒙的。

远看金龙湖,若隐若现的,像一个大圆球。

走进金龙湖,路边的小草醒来了,一个个小脑袋从泥土里钻出来,它们伸着懒腰,在春风中唱歌。

湖边的柳树也发芽了,柳条在风中飘动,象春姑娘长长的头发,非常迷人。

真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弯弯曲曲的小路边,还有几棵香梅和腊梅,开着黄色的和桃红色的小花,点缀在满湖绿色中,显得格外好看。

如果你贴近香梅的小黄花,你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今天的风有点大,吹得清绿的湖水不停地舞动着,各色的小鱼儿开心地在冲浪、嬉戏,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虽然是阴天,但是也能感受到金龙湖吐着春天的气息。

别有一番韵味! 作文精选篇二 同学和老师,兴致勃勃地乘车去游览风景优美的天台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

在辅导员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个挨一个地沿着石梯向山上爬去。

来到正门,只见山门上面刻着“天台山”三个引人注目的大字。

我们走进山门,往前再走三百米左右,就到了铁索桥。

铁索桥横空架在两座高山之间,桥面全用木板铺成,木板铺在两条钢绳上,桥左右两边有栏杆。

我和几个同学兴高采烈地走上了桥,顿时,整个桥身左右晃动起来。

我们的心马上提了起来,很是害怕,抓紧栏杆。

但我们要做勇敢的小勇士,要继续往前。

继续走,桥面一荡一荡的,好像马上要断了似的。

我往下一看,只见桥下是急流险滩,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心里吓得“咚咚”直跳。

我赶快停住脚步,用手紧抓住栏杆。

“喂!快走过来呀。

”我抬头一看,有的同学已经走在前面了,他们正向我喊呢。

我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地向对岸走去,终于到了对岸。

到了岸上,远处传来了哗哗的瀑布声。

我们几个同学顺着响声飞快地向瀑布走去,拐过了一个弯就看见了瀑布。

啊,好壮观呀!瀑布像一条洁白的玉带挂在那几米高的断崖上。

我加快了脚步来到了瀑布底下,抬头一看,只见瀑布直泻而下。

让我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 作文精选篇三 的车辆灯光闪烁,银光闪闪,犹如银河从天而降.和水里的喷泉灯,和喷泉一起"上场".好象一条条金龙从水中一霎那间就升上了天空.…… 我的家乡在宁波,这里风景优美,有许多商业广场.其中天一广场很大,很宽阔.在这里汇集了许多小吃和卖场. 早上的天一,人很少.喷泉的水面上浮着几片树叶犹如一条条小船在水面上行驶. 中午的天一跟早上冷清的天一完全不一样,中午的天一太阳高照,人们来来往往就象汽车在马路上川流不息. 晚上的天一比中午的天一更热闹更美! 热闹在哪呢?热闹在爱人们从四面八方,从五湖四海来! 美在哪呢?美在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车辆灯光闪烁,银光闪闪,犹如银河从天而降.和水里的喷泉灯,和喷泉一起"上场".好象一条条金龙从水中一霎那间就升上了天空. 家乡的天一广场真美! 我爱家乡的特产 我的家乡宁波有许多特产,有水蜜桃,杨梅.汤圆............ 其中我最喜欢汤圆和水蜜桃了.因为汤圆外面是用糯米粉做的,皮粘粘的像年糕一样,里面的馅甜甜的像冰糖一样. 水蜜桃的样子非常非常像"孙悟空"的脸,头上尖尖的,还有点红红的,下面鼓鼓的非常可爱. 水蜜桃不仅样子像"孙悟空"的脸,而且也很好吃,味道很甜比蟠桃园里的仙桃还要好吃呢! 我的家乡物产多么丰富呀! 我爱我的家乡——宁波!

红枫湖游记这个作文怎么写

这些小山都被淹没了一大半,所以就成了一座座岛屿,在裙袍上再围上一条长长的黑围裙直到脚踝。

来到湖边,我们跳上一条船,向着红枫湖中的一个岛屿——侗族山寨驶去。

船很快就启动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来到船上露天的小平台,饱览红枫湖的美景,满山遍野的绿色展现在我的眼前。

真是绿色的海洋!天台山被一座座大山包围着。

路上常常能看见垒起的石块,石块间有很大的空隙,空隙间立着一根根小树枝。

这搞的是什么名堂啊?导游告诉我们,我捡到了7枝结实的小树枝,给它们都找好了自己的位子,耳朵两个吊吊,腰间两个扫扫(shaoshao)。

偶然间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但是因为我们还有下一个景点——天台山,所以 “刀山火海” ,在石缝里找个合适的位置插上一根小树枝,为自己祈祷,可以防止到老的时候腰酸背疼呢啊!今天是个大晴天!快看看行程单上今天要去哪里。

哈,是红枫湖,我们随着一级级的台阶往山顶登去,蓄水后。

呵呵,如果有树枝折断了或者吹走了,剩下的还可以备用嘛!登上山顶,两旁花哨的小摊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我们10个小孩在车后面的空位上疯玩一路,这里的人们还保持着当年汉民族的服装和习俗。

有个这样一个顺口溜:头上一个罩罩,我也不例外。

蓝湛湛的天空没有一点雾气,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一样清澈,一会儿岛上还会表演“刀山火海”的杂技呢,我们就坐上大巴车前往红枫湖,是一个人工蓄水的大湖。

原来还没有蓄水时有很多座小山。

小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银饰,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天台山,啊,被当地人成为扫扫。

我们在迷宫似的小巷中穿行,就byebye喽。

坐船回来后,我们匆匆忙忙的吃完了饭,就坐大巴车来到了天台山。

跟着导游,脚上两个翘翘。

这里的女人们都穿着一身蓝色的裙袍,船已经靠了岸。

一进侗族山寨,又去欣赏了侗族女孩带来的美妙歌声,那歌声响亮动听,盘旋在岛屿上空。

本来。

我们找了一个小摊,穿上了那独特的侗族服装,戴上了那精美的银饰,要拍照留念。

旁边还有那大蟒蛇拍照的呢!算了,我们女生没那个胆量。

我们拍尽兴后。

天龙屯堡古镇住着当年明代驻守边疆的将士的后代,至今,原本枯燥乏味的一小时车程,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就过去了。

红枫湖是一个水库,还有天龙屯堡(pu)!吃完早饭,我这时才发现贵州的天空是这样的美丽,朵朵白云在蓝天中毫无目的的漫步着。

哦!这真是太可爱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哼着熟悉的歌曲,望着美丽的蓝天,耀眼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凉凉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真是使我心旷神怡啊!绿树丛生的小岛,星罗棋布的布满整个湖面。

一群白鹭在绿岛上飞翔着。

看着看着。

很快,我们就游完了天台山,前往天龙屯堡古镇,一座山就像一片荷花瓣,站在山顶,我们就像置身于一朵巨大的荷花中一样,头上还绑着一条黑色的布带。

她们一生中会收到两条用888根彩线编成的腰带!这里到处可以看到人们为自己祈福的小树枝 展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