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携程旅行团 行程单

牛背山继2015年7月封山以后,许多驴友都颇有遗憾,这个有着360°全方位的“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的美称的山头就这样关闭了。而今年年初,牛背山对团体游客开放的消

牛背山继2015年7月封山以后,许多驴友都颇有遗憾,这个有着360°全方位的“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的美称的山头就这样关闭了。

而今年年初,牛背山对团体游客开放的消息却让人欣喜若狂,许多驴友第一时间报团进山。就在刚刚过去的5.1小长假,有部分去了牛背山的游客,表示这一行却是“生死之行” 。

生死牛背山!一次真实的徒步攀登经历!

微博上一位叫 @夜雨 的男子在5月1日发微博长文,讲述了此次五一长假攀登牛背山景区的亲身经历。

就@夜雨文中讲述:能够活着从牛背山下来,已经很庆幸了。


以下为 @雨夜 微博部分原文:

(以上为 @夜雨 的携程订单证明)

4月28日19:00,我准时到达集合地“成都市创业路诺亚方舟酒店门口”,一行四十余人乘坐旅行社安排的小巴出发。(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后来我问过所有人,所有队员都是从携程、飞猪、旅行社门店等正规渠道报名参团的,不是非法入侵不知好歹的驴友)

出发前领队给所有人有讲过,因为牛背山旅游开发管理公司的原因,我们的行程安排发生了改变,因为是第一次去牛背山,我根本无法想象这个改变会对我们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以及后面带来的生命威胁。

(携程行程单)

4月29日00:00左右,我们到达三合乡安排入住民宿,具体可以定位三合乡人民政府(现在也称牛背山镇或者牛背山人民政府),一切的改变从这里开始。

4月29日06:10起床,吃过早饭,乘车前往牛背山脚双林村。

4月29日09:10左右,全员到齐,开始登山。领队告诉我们登上山顶大概要7-8个小时,直线距离9公里,海拔爬升接近2300米,坡度较大,除了终点站山顶,中间没有任何补给点,所以每个人有带少量的吃的(这个时候的天气是艳阳高照,眼光较强烈,海拔1400米左右)。

刚开始登山,大家都是相当的兴奋的,而且这个时候天气很晴朗。走到大概1.5公里左右的位置,队里一个阿姨感觉有点身体不适,选择了原路返回,后来我们是相当的羡慕她,阿姨幸运的躲过了所有的灾难。

4月29日12:10,我估计自己大概在2公里的位置,因为每个人的脚力不一样,队伍已经渐渐拉开了,前后距离分散,这个时候有一点疲惫了,因为前面两公里坡度很大。我选择在这里休息一下并吃点东西恢复体力。

前半程基本就这样的路

路线基本直线上山,坡度很大

吃完饭继续前进,根据我的脚力,我大概走在队伍的中间位置,目前我的前后皆看不见人,队伍前后走得更散了。一共2个领队,一个在队伍的最前方,另一个走在最后面。

4月29日大概14:40左右,我追上了一个落单的重庆小姐姐,开始结伴前行。

15:00的时候我看了下时间,天空已经昏暗,看不见太阳了。

大概15:30左右,噩梦开始了,一场山雨说来就来,并且迅速变成暴雨,道路开始变得泥泞难走,气温降低,前行更加困难,林间再也找不到可供休息的干燥地带。

总的来讲,行进路线就是沿着山脊,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最后爬升到最高点,海拔3660米的牛背山顶。

除了那条小道,左右两边就是这种的原始森林和悬崖,人迹罕至。

这个时候下山是不可能的,道路湿滑,下山更危险。因为没有路标,我只能大概估计离山顶不远了,我觉得到山顶的距离比下山更近、会更安全,所以我们选择继续前行。

4月29日16:00左右,更糟糕的事情来了,天空开始下米粒大小的冰雹,打在手上、衣物上的冰雹迅速融化,带走体温。这个时候的路面已经不是刚开始的那种用木头坎过的那种了,是完全的林间土路,泥泞难行。

照片是我在下雨之前拍的,路面就是这种的

16:50左右,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小倪领队追上了我们,告知我们他已经通知了4名牛背山旅游开发公司的人员上山沿途搜救,开始收拢掉队、身体不适的人员往山上走。和我同行的重庆女生身体已经有点吃不消了,主要的问题是寒冷、其次是体能下降严重,能吃的东西已经全部吃完:这个时候林间温度大概在0℃左右。小倪领队帮重庆妹子背了背包,然后牵着她走了一段路程(我没帮忙背东西是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背包,胸前还挂了一个单反,右手拄着登山杖,左手打伞)。

17:20左右,小倪领队背着重庆妹子的背包继续往前走,看走在前面的队员有没有出现问题;然后我把雨伞收了,开始牵着女生走。天气现在很恶劣,暴雨和冰雹混着来,而且风很大;因为是沿着山脊走的,一些路段两边就是挨得很近的悬崖,贼恐怖(而且我还恐高)。同行的重庆妹子意志还算强大,我们一直在互相鼓励,她还一直在叨叨“我不能死,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没做。我还订了6月去澳洲的机票,我还有阳光和沙滩……现在死了好不划算……”天色已经比较暗了,不知道终点还有多远,如果天黑前我们还不能到达营地会出大事的,即使身体已经极端疲惫,我们必须继续走下去。

(网络配图)

18:00左右,女生的手已经很冰冷。

18:30左右,开始下雪了,所有人的衣服、裤子、鞋子早已经全部湿透,体温严重下降,我的双手双脚已经冻僵,就是脚趾头都要冻断掉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我们追上了4名队员,3个在我们前方几十米处,然后另外一个穿黄色雨衣的落单的女生开始跟在我们后面走。

18:40左右,我明显的感受到牵着的重庆女生已经冻得浑身颤抖。糟糕的是我们还没有看见营地,心底完全没底,不知道还有多远。更糟糕的是天气,突然升级成暴风雪了,能见度开始降低,黑夜即将来临。

队里的其他成员拍的照片

18:50,跟在我们身后的黄衣服女生突然摔了一跤,她瞬间崩溃了,哭着说放弃了,不走了。暴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人的身上堆积,这个时候放弃就意味着死,我从来没有这么真实的感觉到死亡就在身边,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重庆妹子赶紧去扶黄衣服女生,哭着安慰她必须起来。走在我前面的还有一个西南医科大学的男学生,已经快要翻过我们面前的这个山头了,我赶紧喊他回来帮忙,幸好暴风雪里面他还听见了。就这样我们一人牵一个女生继续往前走。

19:00, 命不该绝,翻过眼前这个山头,我终于看见了终点——牛背山顶营地——是的,在对面山头。看见了希望,所有人强撑着一口气继续前行。

19:20,离山顶营地还有五十米的样子,营地里的人看见了我们,下来2个人帮忙把2个女生扶了上去。

19:30,当我进入营地,坐下来那一瞬间,一直撑着我的那口气散去,才感觉到自己四肢僵硬,浑身发抖,牙齿打颤。

队里其他成员拍的照片

因为山顶是发电机发电,电力不足以支撑烤火,而且浑身湿透,所有人体温恢复得极为缓慢。

21:00,进入军用帐篷,脱掉所有打湿的衣物,在单人床上用两床棉死死的裹住自己,听着营帐外呼啸的风声沉沉睡去。

4月30日06:10,早上醒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终于恢复了温度,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有队员已经先起来了,带回来了最新的消息,昨天最先到达营地的人是16:00,最晚到达营地的是22:30,是由旅游开发公司在最后的4名搜救人员带上来的6个人,简直不敢想象!

说好的8个小时的路程,身体最好的走得最快的用了7个多小时登顶,我用了10.5个小时登顶,最慢的一批队员在搜救人员的帮助下用了13.5个小时冒雪摸黑登顶!我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个不成熟的旅游产品,直接从山底到山顶,耗时如此之长,且路途中间没有任何补给点、休息站,这么高危的线路是如何在牛背山旅游开发公司和旅行社的操作下推广出来,面向普通人民群众的。

醒来的时候,风雪已经停了,部分人的手机恢复了信号(这个地方只有移动有概率得到通讯信号),拨打了当地公安局的求救电话,请求派车上山接应人员下山。因为经过一夜的风雪,如果原路走路下山,极其危险。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牛背山另一面是有一条公路,是土路,下山要远十几公里路,可以直接通往泸定县城。官方宣布这条路封闭,不能行人行车,所以我们没走这条路上山。实际上这条路是有车往来的,住在山上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可以开车自由上下山。

在所有人员极端疲惫,而且一夜过后,打湿的衣物和鞋子更冰冷了的情况下,牛背山旅游开发公司还是不允许放车上山顶。旅行团里的绝大部分人身体都吃不消了,女生居多,而且有几人出现高反。经过多次沟通无果,不得已,旅行社组织好车辆停在山下公路的拦截点,我们沿着公路步行下山以确保人员安全。

4月30日09:30,沿着公路出发下山。

强撑着身体不适,沿着公路步行下山

4月30日14:30,终于走到山脚拦截线旁,坐上等待已久的汽车(其实是当地村里的“野猪儿”,带我们离开山里,去县城换乘)。开车的师傅是当地人,经沟通了解到,在我们之前,他们是被允许开车上山的,以单次150元的价格接送乘客上下山。后来牛背山旅游开发公司准备自己做摆渡车这一块的业务,所以宣布封公路,不让其他车上山了,牛背山旅游开发公司想要把这个业务外包出去,自己收钱就好,初步定价是300元一位游客。

5月1日00:30,乘车到达成都市。

5月1日01:00,平安到家。


(以上为网络配图)

牛背山久负盛名,但徒步路程较为艰险,途中不可控因素较多,因高海拔地势的因素,出现大风大雪的情况不算鲜有。而在牛背山徒步出现这类似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而就夜雨的文章讲述,此次牛背山之行的经历的确让人难以忘怀。但由此次事件,可以看出:

一条户外线路组织者对路线全程的把控,突发状况的应对,途中的补给,以及与景区的沟通协调都需要完善的准备。户外路线的不成熟,直接意味着生命是否有所威胁。

据雨夜文中描述,此次“生死牛背山”的经历还在部分报道中被冠以“非法进入”的帽子。(经过@.雨夜旅行团全体成员40人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发文时,当地警方官方微博已经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