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大学我们需要一场旅行

曾经都是铁一样的汉子最后都会端着保温杯向我们走来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永远不会用保温杯泡枸杞的中年人的故事。这个叫斯图尔特的中年人,身居高位,高到离唐宁宫也就一

曾经都是铁一样的汉子最后都会端着保温杯向我们走来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永远不会用保温杯泡枸杞的中年人的故事。这个叫斯图尔特的中年人,身居高位,高到离唐宁宫也就一步之遥,他从不服老,别人都在发福、脱发、婚外情,体会中年的种种危机,他却贸然开启了一段危险的旅程,用危险替代危机。

当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不再属于青年范畴(联合国将处于15至24岁的人群称为"青年")的人们,陷入了--是要手持泡着枸杞的保温杯让岁月继续蹉跎,还是即使排队几小时,也要把问鼎珠峰列入"To do list"以此度过中年危机--选择困难症,已经有人在二十七岁就完成了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到英国外交官的人生三级跳,并在前途一片大好之时突然宣布离开,决心实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曾制定的徒步走完全世界的计划。

虽然这一计划后来大幅度缩小为徒步穿越亚洲,但最难得的是,他把握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禁闭多年的阿富汗因塔利班的倒台得以重新开放,甚至无需签证就可以进入,他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徒步穿越贫瘠、荒芜又充满危险的阿富汗中央山地。他就是英国政坛黑马--罗瑞·斯图尔特,当年勇敢穿越阿富汗的小鲜肉如已晋级为英国外交国务大臣,离外交大臣(外交部部长)仅有一步之遥,也许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政治前途!

这就是我们的主角,

英国外交国务大臣罗瑞·斯图尔特

记录这段传奇经历的作品《寻路阿富汗》是他的处女作,想必三十岁出头的他也没有想到,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便收获大量好评,被媒体誉为"顶级杰作"。

这部作品不可思议地获得了很多重量级奖项:

《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

《英国卫报》"处女作"提名奖

翁达杰皇家学会文学奖

苏格兰年度图书奖

苏格兰精神奖

苏格兰艺术协会奖

莱斯纪念奖

与大奖交相辉映的是各大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次非凡的旅程,作者穿越了世界上最动荡不安的国家--在景色变化极缓的广袤地域中,作者与不同的人相遇,见证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幸存者的乐观,以及阿富汗人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一切都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世界上那个鲜为人知的角落。--《星期日泰晤士报》

他对现实的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生动具体,犹如他在书中所描绘的精美插画一般。--《卫报》

叙述简洁又无比动人,他的这次徒步穿越是一次英雄主义式的壮举。--《每日电讯报》

如今再难有这样的旅行,《寻路阿富汗》可被归入世界顶级旅行文学的行列。--《漫游者旅行杂志》

在众多书写美军入侵之后的阿富汗的作品里,这一本大为不同……行文跌宕起伏……他捕捉到了媒体与作家所遗漏的阿富汗的真实面目。作者将思考注入行动,因此,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徒步穿越,也是一次深刻的沉思。--《远东经济评论》

独一无二的精彩旅程。--《纽约先驱报》

继罗伯特·拜伦《前往阿姆河之乡》后,关于那个难以想象的国家的又一部令人振奋、内容丰富的作品。--《乡村生活杂志》

不可思议的故事。--《旅行家杂志》

最出色的旅行文学写作。--《环球杂志》

罗瑞以感人至深的散文诗风格,生动地复原了那些被遗忘的群山帝国。--《城市生活杂志》

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经历转化为如此优美的散文,他在写作上天赋极高,正如他很擅长求生……高山寒泉般质感的文字,明快清晰,发人深省。--《公民杂志》

他对这个国家观察之深入无人能及。--《新政治家杂志》

他有钢铁般的决心,但他仍能像天使般写作。--吉尔斯·佛登(评论家)

罗瑞是如此与众不同……而这部极富感染力的游记就像在伟大的探险时代中一处失落已久的遗迹。--《卫报》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一次独一无二的勇气之旅。--考林·萨布伦(评论家)

斯图尔特在阿富汗的经历是神奇的、感人的、惊险的,但又是无比真实的;他用成熟、理智、具有启发性的笔触,描绘了这个迷人又充满不幸的国度。--《每日电讯报》

最艰难的旅行,但却是最棒的游记。--大卫·吉尔摩(评论家)

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作为最早读到这部作品的中国人之一,也称"这是一次穿行"不毛之地"阿富汗的绝无仅有的旅程,途中所遇之人,所见之景,在作者散文诗般的语言中变得生动、立体;透过这些绝妙的书写,世人可以了解到一个饱受战乱之苦又与世隔绝的国家的真实面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也给予了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寻路阿富汗》更像是一部古典作品,不仅叙事古朴简洁,而且具有深邃强烈的历史感。

励志的人生从来都和危机风马牛不相及,这段穿行经历不仅令他写出了超级畅销书,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对阿富汗社会的切身见证使他意识到,西方世界是无法通过增兵、强行干预等手段来解决阿富汗存在的问题的;而应该尊重其本土的习俗,实行族群自治。为了推行这一主张,他先是进入素有智库之称的哈佛大学卡尔人权政策中心执教,变身阿富汗问题专家;后又弃学从政,参加竞选,只为在此问题上更有发言权。

除了政客的身份,罗瑞还在公共领域积极发声,他是《时代周刊》的专栏作者,并经常为《伦敦书评》《纽约时报》等国际顶尖刊物撰文,就阿富汗援建问题发表见解。但他对阿富汗的投入远不限于此,2005年至2008年间,他在阿富汗创办了由查尔斯王子赞助的一家名为"绿松石山"的基金会(绿松石山是兴起于12世纪、位于阿富汗地区的中亚帝国古尔王朝的首都),支持阿富汗民间传统工艺的复兴。五年前,他为BBC制作纪录片《阿富汗:大国的博弈》(Afghanistan: The Great Game),利用诸多珍贵影像资料揭示了大国角力之下阿富汗的命运走向。差不多同时,ted推出了他的主题为 "是时候该结束在阿富汗的战争了"的精彩演讲,剖析了英美在阿富汗政策的失败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阿富汗的不解情缘使他经常被冠以"当代劳伦斯"的称号。

看了人家的励志故事,你是否对自己还在为中年危机焦虑感到惭愧?

当然,成功人士的人生毕竟是不可复制的,只能期待他的书成为帮你化解中年烦恼的良药,不如索性先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吧……

好 书 推 荐

-版权信息 -

作者:王晨玉

编辑:守拙堂陈峤

图片来自网络

直接可以购买本书!

一本也包邮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