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自我救赎的旅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问题都会化为灰烬,所有的人都会找到一个跟自己和解的方式,哪怕是在生命的终结点。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只看了一个开头,忘记因为什么原因便匆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问题都会化为灰烬,所有的人都会找到一个跟自己和解的方式,哪怕是在生命的终结点。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只看了一个开头,忘记因为什么原因便匆匆放下,以至于搁浅到现在。以现在的状态看完电影,我觉得是很好的,搁前几年看可能不会有多么深的感想,而好电影的好处就是能让你本来的价值观与影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产生碰撞,这种突然之间能让你大开眼界、了解人性的自私和复杂的过程真的很爽。

有人把《The Reader》翻译成朗读者,有人把它翻译成生死朗读,我还是喜欢后者。若是早些能看到这样的影片名,我可能会直接看下去吧。讲述故事的方式是时间穿插式,背景是在德国二战后至90年代这段世界形势变幻莫测的历史时期。一列列车急促而过,年老的男主与十五岁的自己相遇,回到了那段最快乐的情窦初开的时光。年少不谙世事的他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新鲜和惊喜的。由凯特·温斯莱特演绎的汉娜是一个有点神秘的中年列车员,她主动接近身体不舒服的少年米夏,少年米夏便对这个神秘又“热情”的女人产生依恋。在面对家里人的冷淡和看似理智的推动下,在汉娜的身边的他却是完全放开自我,展现了自己不同以往、打破常规的一面。

跟汉娜在一起的整个夏天,这位拥有着迷人的深邃的蓝眼睛的男孩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为他一生的基调奠定了方向。影片的转折出现在汉娜一声不响的离开,甚至没有说一句再见。再见时就到了审判庭上,这时的汉娜已经从汽车乘务员,转变为二战纳粹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名看守人。当米夏了解到他当初最爱的人对他的好都是出于她自私又特别的目的,这一幕从他的眼神中便能察觉到,他对她爱之入心、恨之入骨的感觉。虽然其他的看守人背叛了汉娜,并将她推向囚禁一生的深渊,但是她并没有反抗,殊不知这是她在自己囚禁自己,还是在看到她们虚假的嘴脸后,自己对这个充满虚伪、谎言的世界的反抗?

人的复杂充满私心、欲望、利益和个人的爱恨情仇,米夏本可以为她作证,但是他没有,可他还是爱她的。这种纠结的爱,掺杂了太多的目的与谎言,导致最后所有人都痛苦不堪,在遗憾、悲愤、悔恨、内疚中度过。汉娜入狱后,米夏以为报复成功,自己内心会得到平衡,而现实中的米夏开始疯狂的为她录音讲故事,并邮寄给汉娜。这也使得汉娜在狱中的日子有了盼头,因为听人讲故事本来就是她的终极爱好和习惯啊。当然,米夏也可能以这种方式来减低自己没有在法庭上为汉娜作证的事实。

时光流逝,每个人的生命都经历了更多的世事人情,汉娜学会了看书和写字,终于在年老体弱的时候获得出狱的机会,唯一能联系的人是米夏。在监狱碰面的两个人,一个已经白发苍苍,一个已经成为自己讨厌的律师。只是这两个孤独的人,在这里还是不能坦诚相见,还是心存芥蒂,不禁让人心寒。如果米夏走的时候,可以拥抱一下,汉娜可能不会自己结束生命吧!

说到底,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不断自我成长的旅行,这场旅行我们遇到太多太多的事儿,遇见太多太多的人,学会一些东西,慢慢懂得一些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问题都会化为灰烬,所有的人都会找到一个跟自己和解的方式,哪怕是在生命的终结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