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静子旅行

5月,我辞别永远是人头攒动的北京。尽管只是小别几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舍,毕竟是第一次远离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我是应日本东京一个民间写作组织的邀请,去东京参加一个写作交

5月,我辞别永远是人头攒动的北京。尽管只是小别几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舍,毕竟是第一次远离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

我是应日本东京一个民间写作组织的邀请,去东京参加一个写作交流会的。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还带着一个6岁的小女孩,心情除了兴奋外,当然还有些肩负重任的紧张感。

小女孩叫静子,是我朋友张小玲的女儿,一个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混血儿。按中国的称呼,她应该叫我阿姨。

春节前,张小玲带静子回来过春节。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张小玲先回了日本,把女儿放在了北京外婆家。前段时间,张小玲得知我近日要去东京,就给我打了个电话。

“嗨,简宁,正好麻烦你把静子带回来吧!”

“好啊,没问题。”

“那就辛苦你了。”

“切,跟老朋友还客气什么,你不会真的是让日本人同化了,这么多的礼数,累不累啊!”

“呵呵,静子这一路就麻烦你照顾了!”张小玲在那边呵呵笑着。

放下电话,我浮想联翩,是不是她连笑容都那么温文尔雅的?而原来印象中那个大大咧咧的张小玲到哪里去了?人真是善变的动物,或者说是易被环境同化的动物。

不管怎么说,我原本一个人的东京之行,有了一个小小的旅伴,相信这一路,不会那么寂寞。

出国前,我收拾了两大行李箱的物品,要不是怕超重,我还要带一些东西。结果,招来老公的调侃:“知道的,是你出国,不知道,还以为你要搬家呢。”

“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反正你要送我去机场的,我怕什么!”

早晨,我与老公先打车去静子的外婆家接静子。

见到我与老公,静子马上弯下腰来,高声问候:“阿姨、叔叔早上好!”之后,她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我们则在一旁站着,看着她将自己的手帕、牙刷、牙膏,吃午饭用的勺子、筷子、水杯全都塞进一个书包里。这小家伙人不大,带的东西还不少呢!

接到静子,奔向机场。

上飞机前,所有的一切都很顺利。

意外的是,静子一路上没有麻烦我多少。当我想帮她拿包时,她非坚持自己拿。

“谢谢阿姨,我自己拿就是了!”静子边冲我鞠躬点头致谢,边委婉地拒绝了!

听说日本人很爱干净,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静子才坚持自己拿的?我胡乱猜测着,慢慢地心里就有了小小的纠结。

不过,这小小的纠结,很快就被即将旅行的快乐与好奇所淹没了。

而静子,就这样自己背着包,跟在我的屁股后面,一路从机场入口到登机完毕……

在飞机上,静子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过,你要问她什么问题,她都会很有礼貌地回答你,声音不高不低,态度既温和,又谦恭。遥想当年性格外向、开朗,大大咧咧的张小玲,再看看眼前静如处子、落落大方的“小人儿”,越发觉得这母女两人没有一点儿相像的地方,一个“泼女”,一个淑女!

静子这个小淑女的血管中所流动的,应该是日本人的血液要多一些吧!但凡多一点儿张小玲的血液,就不应该是这样的“冷冰冰”!

我一路思绪天马行空,还没有来得及想出答案来,飞机很快就到了日本东京的上空。

东京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一下飞机,轻风拂面,心旷神怡。一踏上他乡的土地,遇上这样的好日子,当然好开心!

静子妈妈--张小玲早在机场大厅等候多时。寒暄之后上车,东京热闹而繁华的街景,立即呈现在眼前。

东京位于日本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既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不过,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它的名字也是十足的乡村味--江户。1457年一个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大兴土木,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这个商业中心在沧海桑田中慢慢发展,渐渐华丽地转身,成为今天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化大都市。

东京也是一座适宜旅游的城市,东京的新宿区是一个著名的景点。据说,日落时分的新宿是最具诗情画意的,一抹残阳,与不远处的富士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别具风情的山水画卷……

车子一路前行,风驰电掣,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张小玲家。

尽管第一次来张小玲家,我并未感觉到陌生,因为我们在网上聊天时,她曾把她家的照片发给我看过。倒是她老公浅野君,虽然在他们回国时有过几面之缘,可依然觉得陌生。或许,是因为他老是不停地点头、致意、客套,都说礼多人不怪,但这个日本人的礼节也太多了,这样一来,我反而是有些拘束了,可也得一个劲儿地客套,一个劲儿地点头致意,累!

晚饭理所当然地是在张小玲家中吃的,吃罢饭,我先去洗澡了。

洗完澡,看时间还早,就与张小玲聊天,天南地北,散漫而随意。

有意无意的,又想起在飞机上的那小小的纠结。

“哎,你们家静子咋不像你那样爽快呢?我简直怀疑她是不是你的女儿。”我调侃道。

“怎么了?她淘气了,惹你生气了吗?回头我得好好说说她。”

“不是,我只是觉得她与你的性格不同,与咱们国内的孩子也有些不同。比如,我想帮她背包,要是在国内,孩子们早就把包给别人拿了。可是她竟然拒绝了。”

“呵呵,静子不让你帮她拿包,是因为她不想麻烦你。”

“她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到这一点,这可真是难得!”

“不是难得,是因为她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在日本,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嘛,自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家静子每天早晨起床后,都是自己穿衣服、吃早饭、整理书包。所以,将她放在她外婆家,我特别放心。每天早晨,女儿整理书包时,我都会在一旁仔细看着,有时她会往包里装一两个玩具,表明这天她不感觉累,有时间玩。反之,不带玩具的时候,就表明她感觉累了。”

“她累时,就让她少装两个玩具吧!”

“不,无论她多装玩具还是少装玩具,我从不干涉。最多提醒她一下:静子,你书包好像有点儿沉呢!”

“你太有才了!”

“呵呵,她去上幼儿园,都是自己背着包的,别的孩子也这样。”

“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背着包,你不心疼啊?”

“当然心疼,静子毕竟是个孩子呀!可一味地心疼,不狠点儿心,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啊。况且她眼看着就要上小学了,不有意识地训练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么行啊?”

“嗯!你在日本待了这么长的时间,教子方式也与国内不一样了,说说看,日本与中国的家教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有很大的差别了,不过,说到日本的家教问题,这话就长了……”

从静子的不麻烦别人,我们很快就将话题转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日本生活了多年的张小玲认为,与中国的孩子相比,日本的孩子更坚韧、自律。这一切,是因为日本人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重视礼仪、自立、抗挫折、创新等方面的教育。

她说:“比如,在品质方面日本人强调坚韧顽强。日本的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让孩子变得坚强。所以,大冬天的,他们让孩子穿得很少出去跑步。你舍得让孩子大冬天的只穿毛衫和单裤出去跑步吗?”

“当然舍不得,我怕孩子冻感冒了!即使我舍得,也怕别人骂是我后妈,或是神经病呢!”

“哈哈……是啊,在国内,如果在冬天,你让孩子穿那么少出去,肯定别人会严重怀疑的:这孩子的父母怎么了,哪根神经搭错了?还是大脑进水了?可是在日本,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他们是在用‘武士道’的精神教育孩子……不仅孩子小时候要锻炼体质,而且也注重礼仪、节约、合作精神的教育!”

“嗯,这次我来日本,总算大开眼界了。”

“还有呢,日本的孩子很有礼貌,如果要出门的话,要对家里人说:我走了;回来说:我回来了。出门的时候,一般都会告诉家里人大概几点回来。到时候,如果回不来,就会提前打个电话给家人。”

“中国的孩子好像也是这样的吧?”

“再看下人家是如何用‘武士道’精神教育孩子的!”

“嗯,这是必须的!唐僧去西天取经,我要好好在日本取经!”

日本教子坊中小坐

1.无论是从小教孩子不麻烦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是让孩子大冬天的只穿毛衫和单裤出去跑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都反映了日本家长的教育态度,那就是,如果真正为了孩子好,一定要舍得,而不是一味地宠爱。

2.我们与日本家长相比更宠孩子。现在我们经济条件好了,家里又都是一个宝宝,于是,父母、爷爷奶奶就顺理成章地宠爱着孩子。

3.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在中国,素质教育好像是学校的事。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只要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考高分就可以了,这种理念让中国的父母陷入了家教的误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父母也应该向日本的父母学习,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独立性、创新能力与各种素质的培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