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旅游
宿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宿松十景 海门天柱——喻小孤山,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
宿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宿松十景 海门天柱——喻小孤山,山如椎髻,一峰孤立于长江之中,古称长江绝岛,又名海门第一关,故被誉为海门天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坐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部复兴镇境内,屹立在长江中,砥柱中流,形势险要,秀拔奇特,有“江上蓬莱”之誉。
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山高百米,方圆一里,巍然耸立在江心。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小孤山形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钓鱼台 陈汉沟三河口附近河拐弯处,潭深水碧,河岸高高的石头山崖壁下有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有两个“脚印”,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云游到此,沉醉于陈汉风景如画的山水,仙境般的环境,留恋忘返,经常长时间站立于此而形成的“脚印”。
又传说当年姜太公也曾云游到此,并在此石上钓过鱼,故称钓鱼台。
因为是仙家蹬过的地方,陈汉沟河里每年清明前后汛期间,均有一批又一批的红尾鲤鱼和其它鱼从下游龙湖逐水经县大河、二郎河上游到钓鱼台水域“朝圣”。
钓鱼台览胜 我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座座险峰高耸入云,条条峡谷神秘深邃,如削悬崖鳞次嵯峨,随处可观流泉飞瀑。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垂钓于峭崖伸延入河中的石矶之上。
因倾慕此地胜景,常憩坐于矶上,流连不忍离去,至今石矶有两个深深凹陷的脚印。
后人为追忆此段张仙果老的逸事,遂将此处命名“钓鱼台”,并赋诗以记之,诗曰:果老骑驴独钓秋,溪边坐石看鱼游,鱼吞仙饵翻飞去,剩得清泉日夜流。
如今,此处已成为水面呈“吕”字形,总库容10790万立方米,可灌溉16万亩田地的钓鱼台水库。
水库高涵出口处建有水电站1座,配备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已纳入华东电网联网运行。
水库大坝全长230米,最大坝顶高近44米,非常泄洪道11孔泄洪闸门净宽60米,泄洪时强大的水流自闸门倾泻而出,似凌空垂练于空中飞珠溅玉,落下时汇聚成排天巨浪搏击深潭,其声如雷贯耳,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令人精神振奋。
?库面为4?36平方公里的高山平湖,每当天气晴好,眼前是水平如镜,波浪不惊。
波光粼粼中,倒映出一幢幢新建楼房。
其中就有钓鱼台水库招待所——闻名县内外的度假村。
若于盛夏登临,远眺碧万顷,翠山绿水交相辉映;近观渔船弄波,游鱼戏水。
若有兴致泛舟水上,便觉迎面凉风习习,轻拂慢弄于你的脸颊,乃至身 心。
如正值天高气爽,还可于水库中心隐约窥见水底的昔日重镇陈汉沟的倩影遗踪呐! 倘遇刮风下雨,天幕低垂,怒涛争击,风呼叫,水怒啸!水库里象锁链着的万千匹野马、千百条蛟龙在闹腾翻跃,试图冲出重围……此刻,您定会对改造自然、征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设计 、建筑者们产生出由衷的崇仰之情,您会情不自禁地呼赞:这是人工伟力的凝聚! 湖心小岛五枢观,这天然的褐绿色屏障,将水面分为外湖与内湖。
使得水库显露出幽奇有致,别具风韵。
正所谓“犹抱琵琶半掩面,羞羞答答五枢观”。
月亮大桥飞架于水库尾梢的朱湾河上,全长80余米,高20余米,她将钓鱼台水库的风姿延至无限远方。
而水库边的电站管理所,如盖如伞的柑桔树漫坡逢坎而种,放眼皆绿。
每当暮春,柑桔花开,如同水晶撒嵌在满山遍野,千姿百态的翡翠之上,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钓鱼台水库东北与太湖接壤,西北与蕲春毗连,三面尖,罗汉宕、珠宝寨、罗汉尖等千米以上的奇峰险山,恰似众巨人携手共捧着这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拱揖而立…… 石莲洞----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三公里,属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
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更有冰晶清碧的泉水,形态怪巧的石林,或立、或卧、或侧、或横,各具形态,趣味盎然。
其古洞、幽谷、巧石、奇树交相辉映,构成典雅、清秀、静谧、深邃的森林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公园内石莲洞镶嵌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西半腰,洞口峭壁嵯峨,藤树垂蔓,洞前古树盘枝虬干拱护洞口,洞前挹仙台临崖而建洞内石室嵌空,清泉滴答,钟乳倒悬,内有授法洞和八仙雕塑像栩栩如生,并留下不少神话传说。
严恭石道——宿松十景之一,是严恭山上一大自然景观,俗称石(道)大仙,上有数处前人的石刻,为宿松县不可多得的文化留存。
石道指的是巨石肖似道人,并非石板道路或石洞;石大仙因石大如峰、云雾缭绕而被称之为大仙。
严恭山是宿松的一座名山,海拔464米,座落在凉亭镇夏家村境内。
这里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
山顶上的严恭寺相传为禅宗五祖弘忍所建,而“严恭”之名,据考证是从佛教中著名经书《楞严经》而来,鬼斧神工的严恭石道上就刻有“南无佛顶首楞严”字句。
凿山仙洞——宿松古十景之一,座落...
宿松县的由来
宿松古称松兹侯国,建县于西汉高后年间,距今约2200年历史。
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辖9镇13乡207个自治村(社区),总人口80万,国土面积2394平方公里。
全县耕地64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境内山区、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
自然资源丰富。
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安徽第一,养殖条件优越,名优特水产品有较高知名度;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占全省一半,优质石灰石储量居全省前列;我县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常产超过2.5万吨;有“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等,是皖西南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
我县处于长江经济开发带和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地区,又是安徽省“一线两点”率先开发开放战略布局重点地区,也是“承东启西”的结合部。
交通十分便捷,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贯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
距离省会城市合肥220公里、武汉190公里、南昌170公里,至皖鄂赣三省6个机场车程都约两小时,到九江外贸码头、214码头、石化专用码头等3座对外开放码头车程1小时左右。
地理位置 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同湖北省蕲春县、黄梅县接壤,北和太湖县毗邻,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
宿松地跨东经115°52′~116°35′,北纬29°47′~30°26′,处长江下流顶段北岸。
县域南北长约71公里,东西宽约67公里,国土面积2393.53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宿松地质构造属于淮阴地质古大陆向南京拗陷过渡地带的大别山山脉东部末端。
对本县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响的是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故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异明显,其中西北部为山区,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最高峰罗汉尖海拔1015.5米,为松杉竹茶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面积854平方公里,为本县最大面积的自然类型区,为粮油主产区;中南部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总面积104万亩,为优质水产基地;南部为冲积平原,是优质商品棉集中产区。
水文和水资源:宿松属于长江流域河流水系,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总的特征是西北部河流多而长,东南部少而短。
发源于大别山的凉亭河、二郎河两大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定特征,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凉亭河流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它们把大别山南麓的径流串入湖泊(县域中部和南部,水面辽阔,水资源丰富,有连成整体的泊湖、黄湖、龙感湖和大官湖),自西向东经华阳流入长江。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宿松县均日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54天。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
自然资源宿松依山面湖临江,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地跨大别山山脉、丘陵岗地和平原、湖畈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资源的多样性。
全县有64万亩耕地, 73万亩山场,水稻、棉花、油菜等大宗种植作物稳定发展,柑桔、板栗、茶叶、蚕桑以及黑李等名特优水果已形成规模,山区松、杉、毛竹、药材、经果等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资源丰富,突出的有四类,棉花:宿松棉花种植面积较大,品质优良,年常产2.5万吨,特别是沿江沿湖圩地区棉花稳产高产,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出口棉基地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
水产:宿松是水产大县。
全县总水面面积682.28平方公里,其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宜渔淡水面积(可养水面84万亩)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冬季湖面不封冻,养殖无霜期256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渔业发展,而且整体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高等水生植物丰茂,鱼类种类繁多,河蟹、虾、鳖等名优水产品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享有盛名,是安徽省水产重点县。
青、草、鲢、鲫、虾以及鳖、鳝等水产品产量高,莲子、芡实、荸荠、菱藕、茭白、水禽等水生动植物品种全。
近年来,全县大力培植水产支柱产业,坚持大湖水面开发与滩涂精养、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养殖齐头并进,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华绒毛蟹为拳头产品的鱼蟹混养成功,黄湖牌大闸蟹享誉全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滩涂(面积20万亩)开发强力推进;以芡实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养殖成效初显。
矿产:宿松矿藏丰富,非金属矿品种多、储量大。
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种有煤、磷矿、大理石、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硅藻土、石英沙岩、兰晶石、金矿等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石灰石储量13亿吨,居全省前列;煤储量466万吨,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瓷土储量510万吨 宿松县此外滑石以及铁、铅、锌、银、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
景点:宿松东望黄山,西傍庐山,南临“龙...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传统风俗。
安徽省,宿松地处安徽省最西南端,与湖北省和江西省接壤。
也许地处边疆的缘故,许多安徽人都不认识她,安徽省的发展政策很少惠及这里,她是安徽的孤儿,被安徽遗忘。
宿松人不怎么与安徽省来往,基本上与湖北省和江西省来往,经济中心是江西省九江市。
文化上属于江西省文化圈,方言主要是赣语(江西话)系怀岳片宿松话,一般安徽人听不懂,宿松人在外地经常被误以为湖北人或江西人。
宿松地区以前非常贫穷,使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四方,闯天下,他们忍受世间的欺凌,饱经人间的沧桑,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
宿松的教育水平比较发达,她与湖北省黄冈市为邻。
安徽风景名胜?
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名单 一、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处) 1 黄山 黄山市 2 九华山 池州市 3 天柱山 安庆市潜山县 4 琅琊山 滁州市 5 齐云山 黄山市休宁县 6 采石 马鞍山市 7 巢湖 合肥市、巢湖市 8 花山谜窟——渐江 黄山市屯溪区、歙县 9 太极洞 宣城市广德县(含浙江省长兴县、江苏省宜兴市部分区域) 10 花亭湖 安庆市太湖县 二、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8处) 1 浮山 安庆市枞阳县 2 天堂寨 六安市金寨县 3 太平湖 黄山市黄山区 4 敬亭山 宣城市 5 白崖寨 安庆市宿松县 6 西山 芜湖市南陵县 7 齐山——秋浦仙境 池州市 8 石台溶洞群 池州市石台县 9 小孤山 安庆市宿松县 10 凤阳山 滁州市凤阳县 11 涂山—白乳泉 蚌埠市怀远县 12 南岳山—佛子岭水库 六安市霍山县 13 万佛山—龙河口水库 六安市舒城县 14 皇藏峪 宿州市萧县 15 八公山 淮南市、凤台县、六安市寿县 16 大龙山 安庆市 17 颍州西湖 阜阳市 18 龙须湖 宣城市郎溪县 19 铜锣寨 六安市霍山县 20 大华山 六安市 21 合肥环城公园——西郊 合肥市 22 紫蓬山 合肥市肥西县 23 五柳 宿州市 24 凤凰山 铜陵市 25 司空山 安庆市岳西县 26 大历山 池州市东至县 27 龙子湖 蚌埠市 28 汤池 巢湖市庐江县
安庆市宿松县出了那些名人
宿松人物,是我们祖先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对宿松做出过突出贡献,为宿松赢得过享世声誉,是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景仰的先哲。
安邦良吏——张何丹、闾丘 提起宿松人物,第一个当属宿松首任县长张何丹。
史书上关于张氏的记载非常少,只知道他是西汉时期(公元初)四川人,曾做过“中散大夫”。
这本是一个专门侍候皇帝、顾问应对的闲职,但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祸从天降。
张何丹就是“以忤莽摘松兹令”,翻译成现代言语,就是“因为敢讲真话,触怒皇上,被贬到宿松做县长。
”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的首任父母官是一位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铮铮汉子!他上任后,将县治从凉亭河旁的仙田铺迁至水量更为丰沛的二郎河边的鲤鱼山南麓,一举奠定了我宿松2000多年基业。
更让我们宿松子民千百年来一直缅怀的是,这位异乡汉子最后竟死在为民求雨的求雨坛上,葬于现新兴徐岭村庙垅屋旁。
宿松历史上最有名的县官,当属闾丘县长了。
他因收容落难中的诗仙李白而名传千古。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
七月,太子李亨即皇帝位,是为肃宗,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上演了一出抢班夺权的闹剧。
玄宗第十六子永王见状也按捺不住,以抗敌为号召,在江陵起兵,引水师东进,沿长江直奔金陵,想控制长江中下一带的富庶地区,伺机与肃宗一争高下。
当时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途经九江时,看重李白的才气和名声,一再邀他下山。
李白不知真相,欣然接受邀请,加入了永王幕府。
永王的举动遭到肃宗的猜忌,被重兵剿杀,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兵败身死。
李白逃往彭泽,后被捕,押解九江监狱。
时年李白56岁,其子在山东,其妻在南昌,孤苦伶丁之身,病魔缠身之体,身陷囹圄之灾,其情其景,极为凄惨。
幸得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清明,认为李白“罪薄宜赦”,最终得以释放。
出狱之后,李白四顾茫茫,无处安身。
就在此时,闾丘县长代表宿松人民向诗仙伸出了热情之手,将其迎至宿松避难。
为了盛情款待这位诗坛才子,闾丘县长还专门在县城南门外三里许的南台山南台寺里筑了一个“读书台”,供其居住和呤诗。
此处依山傍水,桃柳夹岸,风景绝佳,给苦难中的诗仙极大安慰。
为表示感谢,他专门写了《赠闾丘宿松》、《赠闾丘处士》等诗句,更留下了《山中与幽人对酌》等传诵至今的名篇:“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落难异乡,依然保持着那份潇洒和率真,真无愧于“诗仙”之美誉!不久后,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
此后三年,李白颠沛流离,于62岁时长眠采石矶。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南台寺早就化为一堆黄土,但太白书台留存至今,成为我宿松名胜,更成为千古相传的佳话。
杰出英豪——周本、石良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在群雄割据、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我宿松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其中最杰出的军事家当属五代十国时期的周本,最著名的将军当属元末明初的石良。
周本的祖先就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东吴名将周瑜,他秉承祖先的军事才能,年轻的时候就“勇冠军中”,深得吴王杨行密的赏识。
周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两次战役中。
一是象牙潭之战。
吴天佑六年(公元909年),抚州刺史危全讽反叛,自称镇南节度使,率军十万,进攻洪州(今南昌市)。
时年48岁的周本临危受命,率兵七千救援。
经过洪州,守将想犒劳军队,周本不肯停留,说:“贼众比我多十倍,我军听说这情况一定畏惧,不如乘他们锐气旺盛使用他们。
”于是,急奔象牙潭。
危全讽在象牙潭临溪营建栅栏,连绵数十里。
周本隔溪水列阵,先派老弱士兵挑战,以试探虚实;危全讽当即下令渡溪追赶,周本乘其半渡之际,发兵攻击,危军大败而逃,自相践踏,众多士兵溺水而亡。
周本又分兵截断其归路,危全讽及其将士五千人被俘,周本乘胜平定江西。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典范,周本也因此被现代日本人列为最受崇拜的军事家之一。
二是信州保卫战。
象牙潭之战后,周本升为信州(今江西上饶)剌史。
公元918年,吴越将军钱传球率领二万大军围攻信州,而信州驻军只有数百人。
周本打开城门,在城门里面支起空帐篷,叫手下的官吏登上城楼,在音乐声中摆开宴席作乐饮宴。
吴越军向城楼上射出的箭如雨一般密集,但信州官吏们安坐不动。
吴越人疑有伏兵,到了半夜,悄悄撤走了。
这是历史上又一出著名的“空城计”,周本的胆识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吴被后唐取代,周本被后唐皇帝李升封为西平王、德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可谓位高权重。
李升顾虑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想诛杀周。
一次,李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企图毒杀。
周察觉后,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说:奉给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
李升当即色变,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为李演戏奏乐的优伶申渐高见此情景,边舞戏边走了上来,接过周本的酒说:请皇上把它赐给我吧。
说毕,一饮而尽。
李升立即暗遣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未等药到,申渐高“脑裂”而死。
公元937年,李升正式下令废吴,周本专门到金陵...
宿松县有什么好吃的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喜欢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
作为我的家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安庆,当然也是出门旅游的不错选择地。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经过编辑整理发上来的,送给还未了解这座旅游城市的朋友,和即将打算旅游的朋友。
让您来到安庆旅游,不费精力,只需认真欣赏本帖,就可了解安庆市区以及安庆管辖县市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
同样本帖还将送给和我一样成长在这座城市的你们! (欢迎转载,By-HYT·一瞬间的黑白) --------------------------------------------------------------------------------------------------------- 安庆简介: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
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
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
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
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游在安庆: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文化广场) 菱湖风景区位于安庆市城市中心,总占地面积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
菱湖风景区范围为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以及菱湖公园、西湖景区安庆城市景观干道湖心中路纵贯整个景区。
菱湖风景区目前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
2007年,“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图为“菱湖牌坊”)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 菱湖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环菱湖而建,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
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
世人只知道杭州有西湖,却不知安庆有“小西湖”!朱榕基总理视察安庆时曾说:你们这里的菱湖可以称的上小西湖!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邓石如碑馆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
怀宁(今安徽安庆)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
邓石如碑馆座落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始建于1983年。
碑馆内有邓石如像和《自题诗》石刻以及他晚年书法的精英石刻。
他的艺术,成为后人师承楷模,并推他为“清代第一、”“当朝精品”、“书坛巨匠”。
他的艺术作品蜚声中外,名震古今,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视为珍宝。
菱湖风景区、莲湖公园 安庆莲湖公园位于菱湖风景区东南部,因莲湖而得名,旧称春光苑,始建于1985年。
公园内有京剧程长庚塑像和“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塑像,东南角设有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内部陈列将军外交家黄镇生平事迹。
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 皖江公园位于莲湖和东湖之间,总用地面积34.68公顷,原称市民公园,于2007年5月1日建成,同年11月初,市ZF批准市民公园、市民广场更名为皖江公园、皖江广场。
该公园在功能上划分为娱乐观景区、商业文化区、黄梅戏艺术园区和生态景观区四个大区。
商业文化区是皖江公园的核心区域、功能性较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也是建成后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中心建有A、B两号楼,总面积2.34万平方米,作商业、展览等用途。
作为皖江公园园景的重要一环,皖江广场平面为椭圆形,总面积2.61公顷,广场建有大型喷泉,四周竖有12根浮雕立柱,柱上雕刻安庆新十二景。
小菱湖景观区占地80亩,和贯穿公园的绿化带一起构成了特有的生态景观区,小菱湖沿岸有阳光沙滩、观景平台、木栈桥等景点。
菱湖风景区、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菱湖风景区北岸,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沿湖岸的水面上建有木质亲水平台,平台南侧设有水景表演系统,喷泉水幕总长380米,宽约100米,最大喷高128米,喷头近3000个,水下彩灯5000盏。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
据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设之。
迎江寺、振风塔 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边上的迎江寺内,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美誉。
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
安庆好玩吗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喜欢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
作为我的家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安庆,当然也是出门旅游的不错选择地。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经过编辑整理发上来的,送给还未了解这座旅游城市的朋友,和即将打算旅游的朋友。
让您来到安庆旅游,不费精力,只需认真欣赏本帖,就可了解安庆市区以及安庆管辖县市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
同样本帖还将送给和我一样成长在这座城市的你们! (欢迎转载,By-HYT·一瞬间的黑白) --------------------------------------------------------------------------------------------------------- 安庆简介: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
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
安庆是长江下游的第一个城市,也是万里长江安徽段的第一个城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
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
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游在安庆: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文化广场) 菱湖风景区位于安庆市城市中心,总占地面积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
菱湖风景区范围为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侧绿地以东、菱湖北路以南的区域,以及菱湖公园、西湖景区安庆城市景观干道湖心中路纵贯整个景区。
菱湖风景区目前包含菱湖公园,莲湖公园,皖江公园和文化广场四大景区,共由五个湖泊组成,分别是菱湖、莲湖、小菱湖、东湖、西湖,其中东湖和西湖并称为大湖。
2007年,“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图为“菱湖牌坊”)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 菱湖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环菱湖而建,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与石塘湖、破罡湖相通。
辛亥革命前后建园,面积38.64公顷,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园林式公园,以菱荷景观和”菱湖夜月”景点闻名。
世人只知道杭州有西湖,却不知安庆有“小西湖”!朱榕基总理视察安庆时曾说:你们这里的菱湖可以称的上小西湖! 菱湖风景区、菱湖公园、邓石如碑馆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
怀宁(今安徽安庆)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
邓石如碑馆座落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始建于1983年。
碑馆内有邓石如像和《自题诗》石刻以及他晚年书法的精英石刻。
他的艺术,成为后人师承楷模,并推他为“清代第一、”“当朝精品”、“书坛巨匠”。
他的艺术作品蜚声中外,名震古今,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视为珍宝。
菱湖风景区、莲湖公园 安庆莲湖公园位于菱湖风景区东南部,因莲湖而得名,旧称春光苑,始建于1985年。
公园内有京剧程长庚塑像和“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塑像,东南角设有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内部陈列将军外交家黄镇生平事迹。
菱湖风景区、皖江公园 皖江公园位于莲湖和东湖之间,总用地面积34.68公顷,原称市民公园,于2007年5月1日建成,同年11月初,市ZF批准市民公园、市民广场更名为皖江公园、皖江广场。
该公园在功能上划分为娱乐观景区、商业文化区、黄梅戏艺术园区和生态景观区四个大区。
商业文化区是皖江公园的核心区域、功能性较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也是建成后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中心建有A、B两号楼,总面积2.34万平方米,作商业、展览等用途。
作为皖江公园园景的重要一环,皖江广场平面为椭圆形,总面积2.61公顷,广场建有大型喷泉,四周竖有12根浮雕立柱,柱上雕刻安庆新十二景。
小菱湖景观区占地80亩,和贯穿公园的绿化带一起构成了特有的生态景观区,小菱湖沿岸有阳光沙滩、观景平台、木栈桥等景点。
菱湖风景区、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菱湖风景区北岸,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沿湖岸的水面上建有木质亲水平台,平台南侧设有水景表演系统,喷泉水幕总长380米,宽约100米,最大喷高128米,喷头近3000个,水下彩灯5000盏。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
据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设之。
迎江寺、振风塔 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边上的迎江寺内,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美誉。
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
安徽风景名胜?
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名单 一、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处) 1 黄山 黄山市 2 九华山 池州市 3 天柱山 安庆市潜山县 4 琅琊山 滁州市 5 齐云山 黄山市休宁县 6 采石 马鞍山市 7 巢湖 合肥市、巢湖市 8 花山谜窟——渐江 黄山市屯溪区、歙县 9 太极洞 宣城市广德县(含浙江省长兴县、江苏省宜兴市部分区域) 10 花亭湖 安庆市太湖县 二、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28处) 1 浮山 安庆市枞阳县 2 天堂寨 六安市金寨县 3 太平湖 黄山市黄山区 4 敬亭山 宣城市 5 白崖寨 安庆市宿松县 6 西山 芜湖市南陵县 7 齐山——秋浦仙境 池州市 8 石台溶洞群 池州市石台县 9 小孤山 安庆市宿松县 10 凤阳山 滁州市凤阳县 11 涂山—白乳泉 蚌埠市怀远县 12 南岳山—佛子岭水库 六安市霍山县 13 万佛山—龙河口水库 六安市舒城县 14 皇藏峪 宿州市萧县 15 八公山 淮南市、凤台县、六安市寿县 16 大龙山 安庆市 17 颍州西湖 阜阳市 18 龙须湖 宣城市郎溪县 19 铜锣寨 六安市霍山县 20 大华山 六安市 21 合肥环城公园——西郊 合肥市 22 紫蓬山 合肥市肥西县 23 五柳 宿州市 24 凤凰山 铜陵市 25 司空山 安庆市岳西县 26 大历山 池州市东至县 27 龙子湖 蚌埠市 28 汤池 巢湖市庐江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