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学旅行农业基地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有四个核心观点:
1、市场热度持续上升
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下,市场迅猛增长,研学旅行行业内部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市场主体,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现在市场热度在不断提高,研学产品可提高的空间性更大。
2、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
据调查,约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从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3、研学旅行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据不完全估算,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4、合理引导研学旅行发展并予以政策保障
报告中建议,要充分考虑研学旅行行业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完善研学旅行核心产品体系、优化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研学旅行运营质量,在规划布局和标准化建设、资金支持和投资优惠、市场培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跨部门的政策保障。
年初,农学谷举办的“2018中国休闲农业经理人暨农文旅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原执行主编、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贺斌教授从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发,为大家分析了研学旅行与农旅教育的大市场,休闲农园如何与研学旅行对接?
就像贺斌教授说的“未来研学旅行的市场是基地和营地的天下”,1.78亿的中小学生的研学市场解决周一到周五的农庄空窗期,将有极大的市场驱动!这个部分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关注,现场反应热烈。
有关专家预测
到2022年中国城市富裕人口和城市上层中产人口将约达6亿,这6亿人追求优质多样的教育,希望未来孩子有短期出国留学的机会,因此,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将是其看好的教育品类。
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地教育竞争的是学员的时间。随着消费升级,小长假全家旅行比较流行,且家长有跟孩子进行深度交流互动的需求,现在很多营地结合地产项目,到山清水秀的地儿开展营地教育,这对家长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型产品。
国家每年对教育的投入资金已经连续五年超过其GDP的4%,2017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80万亿,即2017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超过了3.2万亿。另外,我国家庭每年教育总支出约1万亿到1.5万亿。因此,中国教育市场超过了5万亿的市场。其中与研学和营地教育相关的包含:国家会拨款到各个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育局有责任和有义务在每个学期里,给学生提供小学三天、初中五天、高中七天的出校、出市、出省的研学教育。保守估计,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发展到2000亿左右。
研学旅行对于基地建设的老板们来说解决的是周一到周五的市场,而营地教育解决的假日市场。不管你现在有没有条件来触及这一市场,风口已经到了,如何结合切分市场就是接下来的市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接待能力,安全保障,每一块都是考验。
3月24日-26日,在农业部北办公区举办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修课”,中郝峪村(2017年已经获得山东省授予的研学基地的牌子)赵胜建书记,有多年户外领队和营地教练经验的张杨教练,致力于研发亲子自然教育市场的张瑶老师,将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告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者,如何抓住研学旅行和营地的教育的风口。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咨询信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