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计划课的如何导入
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是研学旅行的决策者,那么教师就是研学旅行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因此,要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教师务必先行。从实际情况看,教
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是研学旅行的决策者,那么教师就是研学旅行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因此,要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教师务必先行。
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怎样才能在研学旅行中先行一步?要努力解决四“变”的问题:
5月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回顾
变无意识为有意识。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实践、远足等活动,一些教师利用节假日旅行,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也经常利用假期带孩子旅游。所有这些活动相对于系统的研学旅行来说,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却都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资源。只需稍加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才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到“有意识”研学旅行呢?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意见》精神家喻户晓并深入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头脑中,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应加大培训力度,在各部门出台研学旅行细则的基础上,把培训内容渗透到国培、省培、市培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让各级各类教师都了解、掌握研学旅行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变碎片化为系统化。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已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为“四个感受”和“三个学会”,即: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对于这些教育目标和行为,几乎每一所学校和班级都开展过活动,都有过教育实践,但多数都处于单项或碎片化状态,缺少系统性。
5月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回顾
如何才能达到研学旅行系统化?重中之重就是分区域、分学校、分学段编制研学旅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研学旅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体现出“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研学旅行的标志性特点。
变活动性为课程性。《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而避免出现此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课程活动化。一方面应按照《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应按照课程要素进行设计,要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施办法、有评价。而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教师先行先试。
变单一性、随意性为综合性、基地化。当下部分单位和学校捷足先登搞了一些游学活动,一些部门和地方也筹建了一批“爱国主义”“国学”等不同内容的教育基地,还建成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校外活动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但相对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目标和要求来说,仍显单一和随意。
5月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回顾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不妨先联合旅游、交通等部门从建立“教师研学基地”开始,在获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向学生层面渗透推广。
随着研学旅行不断得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外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形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上研学旅行的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和研学质量效果,协会下一步将在成立研学旅行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完善课程,积极与各地旅游机构、学校、培训机构、研学营地等有效合作,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开展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构建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我国建立青少年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培育、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5月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回顾
推荐项目
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
2018年6月23日-6月24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满足全国1.42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必修课需求,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全国研学部按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学导师。
让专业化、规范化的“研学导师”带领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颁发双证书! 1.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委员会“研学旅行导师”岗位能力证书 2.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全国“研学指导师”培训证书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隶属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以从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主业的独立法人机构,是首批获得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资格认定,可开展跨省市教育服务业务的全国性机构之一。
5月中教国际“研学指导师”培训班回顾
培训内容
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研学旅行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
2、研学旅行评价机制
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践
4、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责和能力
5、研学旅行案例分享
6、研学课程创新思维导入
7、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研学实训
8、研学旅行的安全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培训收获
1、系统化学习研学旅行专业理论;
2、了解国家旅游和研学规范要求;
3、掌握研学旅行的服务规范标准;
4、学习体验式教学基本理论知识;
5、具备研学旅行组织和实践技能;
6、亲身体验研学旅行的各类项目;
7、独立策划创意的研学旅行方案;
8、妥善处理研学旅行的风险安全;
9、有效配置研学旅行的活动资源。
培训对象
■ 教育科研机构等研学旅行负责人和基层辅导员;
■ 各体验教育机构、社会实践等课外教育活动机构的教职人员;
■ 各旅行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公益组织、管理咨询公司、旅游文化公司、户外活动俱乐部等单位从事研学旅行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
培训时间
2018年6月23日-6月24日
月月开班,每月一期
培训地点
北京/中教国际研学旅行全国基地
证书样式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全国研学部
联系电话:010-58782966
手机:18513085576、15313023698
E-mail:yanxue@cciee.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