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行记400字作文400字
穿梭在古巴街道中的一抹红色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好的品质不多,旺盛的好奇心是其中一个,所以在有生之年好好探索这个地球儿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世界很大,有趣的地方要挨个

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好的品质不多,旺盛的好奇心是其中一个,所以在有生之年好好探索这个地球儿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世界很大,有趣的地方要挨个的探险,那么哪些应该优先去呢?我认为应该先去那些特色或文化即将消失的地方,比如:每年都在下沉的威尼斯,比如帕劳的无毒水母湖(2017年由于环境破坏水母剧减,现已封湖),比如马耳他的蓝窗(好像也已经消失了),比如朝鲜(体验90年代的中国),比如古巴。

最早知道古巴,是小时候从我奶奶家的黑白电视机上,那个年代的古巴女排很厉害,被誉为加勒比黑色橡胶。记忆里奶奶经常一边给我织毛衣一边看女排,嘴里叨咕:这帮黑娘们儿真厉害。除了排球出名,古巴这个地方的土特产是雪茄和硬汉,说起硬汉不得不提这两个人:卡斯特罗和格瓦拉。


随处可见的格瓦拉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都屡试不爽的一招鲜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卡斯特罗老爷爷也是一样,在推翻了腐败政府以后一声令下:这个国家里所有东西都归国家所有。当时古巴的有钱人一听我擦这不扯呢么?于是就统统跑到了美国避难,而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了美国封锁古巴经济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在实行经济封锁古巴后,美国佬以为卡斯特罗政府撑不了几年就会向美政府妥协,可没想到人家是真有骨气,一抗就是50多年。假如卡斯特罗活在今天的中国,我猜他最长说的话就是时下流行的那句:干就完了! 这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人物决定了古巴50年的原地踏步走,也形成了古巴如今独特的城市风貌。


格瓦拉就更厉害了,他的成就不仅是在古巴,还在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感觉此人半生在革命,一生在叛逆,踏遍南美为了人们的自由而斗争,可惜他没有卡斯特罗的好命(卡斯特罗曾遭遇过638次暗杀,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在玻利维亚被杀害了。直到今日他的头像都被全世界的反主流文化当作标志性图像。

古巴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我去过的最不方便的国家。从北京到哈瓦那最短也要20个小时。读者要是闲着没事儿可以搜一下北京到哈瓦那的机票,一眼望去都是3、40个小时的飞机,光是想一想都感到绝望。古巴注定是非主流旅游国家:没有移动网络、使用两种货币、说西班牙语、出行前可做的功课非常少、booking上几乎查不到酒店,携程上的信息也是寥寥无几。但是既然决定了要去探索这个尘封在时间胶囊里的国家了,就要排除万难,干就完了!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哈瓦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在airbnb上选择了一家位于老城区的民宿居住。从机场到老城区大概45分钟的路程,深夜坐在老爷车里穿梭在这个魅力之城仿佛有些迷离(也可能是困了),若不是司机小哥突然开大音量放了首Bailando,我可能就靠着车窗睡着了。司机小哥不知道我们民宿的具体位,这个可爱的地方又没法用手机使用地图软件,于是他向路人问路的频率让我想起一首歌叫《千万次的问》。终于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了下来,房东也已经等在了门口,他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并招呼我们上楼。经过交谈得知房东名叫Edgar,会点英文,人也很nice,就是老给你推销雪茄。初次见面Edgar很热心,拿着地图给你介绍这个介绍那个,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旅途劳顿我想睡觉,兄弟你的热情有点不合时宜能不能明天再用…但是还要保持微笑好心累哦(微笑)。
当我在考虑如何把这篇游记写的生动有趣而又不像流水账,我糟糕的记忆力和可以忽略不计的条理性思维帮助了我:我只能记起那些有意思的片段,但无法把它们按照具体的时间串联起来。所以我就想起啥就说啥吧!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我一睁眼便跑到了阳台向街道张望。阳台的朝向很好,在一个十字路口拐角处,站在这里可以鸟瞰这个区域,可以看到通往老城区市中心的街道,还有一条尽头就是大海的路,十分漂亮。说起来,哈瓦那老城区的布局有点像曼哈顿,一条条横平竖直的street和avenue的横竖街道交叉在一起,就像一张四百字的作文纸。 玩哈瓦那其实没有什么攻略可言,基本就是靠暴走。我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买一张大地图,在图上标出你想去的地方,想吃的餐厅,然后根据景点间的距离来制定行程。可是哈瓦好像那没啥非去不可的景点,整个城市简直就是一个硕大的人文艺术馆,拿台相机漫无目的的游走其中才是这个地方最好的玩法。 笔者游历过30多个国家,别的不敢说,古巴的人文风景,绝对是屈首屈一指。古巴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国,朝鲜,古巴,越南),当然我觉得这里面朝鲜和古巴社会主义的更明显(可能因为更穷)。古巴直到现在还施行粮食供给制度,每人每月12比索的基本供应,照片中可以看到人们拿着供给站领到的鸡蛋和豆油走在回家的路上,亦或席地而坐开始倒卖刚刚拿到的供给品。



13年的时候我去了一趟肯尼亚,那里的人们生活非常简单,大部分人甚至都不工作,导游指引我们观察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他们步伐轻松缓慢,比一般人甩胳膊的幅度更大。古巴人民的走路姿势也有这个特点,他们身形不如肯尼亚人民修长所以不是那么明显,但还是能够轻易的看出与其他国家人走路的不同,轻松而欢快。

前几年在听说哈瓦那满城都是老爷车的时候我就想来这里看看,只是因为距离太远的原因,这个计划就一直搁浅着。直到速度与激情8上映了以后,我相信古巴旅游将会比较火热,就想在它被旅游发展变味儿之前赶紧来一趟这里。古巴之神奇,还有一点可以体现出来,就是离美国这么近你却看到不到一家肯德基爷爷,麦当劳叔叔,和星巴克阿姨!当然这和之前两国交恶有关......但是还是比较难以想象的。

仔细看绿色老爷车的尾气 不达标!

古巴的饮食比较一般,很难称他为美食。。。可能 物资匮乏是主要原因。 来之前听说哈瓦那龙虾便宜又好吃,抱着来占便宜的心态想来吃个够结果发现..... 龙虾个头小还不新鲜还不太好找


我是一个喜欢自驾旅行的人,来古巴之前就想租辆老爷车哐哧哐哧游古巴,后来才知道老爷车是不允许出租的,也禁止游客驾驶。马路上跑的那些好看的彩色老爷车都是出租车,因为出租司机是高收入人群,只有他们才能支付的起老爷车昂贵的修理费。我是个汽车爱好者,但对老爷车不太了解,有的品牌就算我知道也认不得,因为在这几十年里他们有的换了标志,有的换了名字,有的换了字体。这里有老克莱斯勒、老卡迪拉克、老捷豹、还有老雪佛兰、庞蒂亚克、奥斯莫比尔等等。大家不要以为哈瓦那只有老爷车,其实现代车辆也是很多的,基本上是1:1的比例吧,顺带一提国内的夏利在这里卖多少钱你想都不敢想...... 30万。这些老爷车在我们看来很酷很有味道,但是当地人都希望可以换新车开,因为老爷车难开又爱坏还没有空调,edgar也说过自己在攒钱,目标就是把那辆老爷车换掉。所以哈瓦那如今满街跑老爷车的风景我相信不会坚持太长时间。




古巴是个封闭的国家,入境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扣下我的大疆,实际上安检人员也确实打开我的背包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就是相机,安检人员拿起来看了半天然后一脸懵逼的给我放了包里。Edgar和我说这个东西是不允许在古巴使用的,你运气不错,我耸了耸肩说as always。有一天我走过老城区的一个小广场,由于比较空旷就想把mavic试飞一下,这一飞不要紧,周围的熊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也就有了这张有趣的照片。
跟美国人撕了逼,古巴人民照样活的有模有样,古巴的教育水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成年人的识字率97%,85%的高中生毕业后可以上大学。全民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平均158个古巴人里就有一个一生,是世界上人均医生率最高的国家。







雨后哈瓦那的黄昏,有着末日般摄人心魂的美丽。漫步在滨海大道,往左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往右看是个广阔的便民广场,大人们在散步、聊天,小朋友们在踢球、嬉戏,还有一匹受惊的小马脱了缰绳在奔跑,几个小朋友在大人的帮助下 抓住了他,正在抚摸着小马的鬃毛进行安抚。我几次举起相机想记录下这祥和的画面,却发现电子产品在大自然的景色面前终究太过苍白,怎样调整白平衡也无法准确的曝光出当时空气里的颜色。我想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用双眼和双脚来洞察这个多彩地球儿的原因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