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北京旅行英语日记怎么写

在这个热浪翻涌的仲夏,我们迎来又一次的高考,看着熟悉的日期,你是否会觉得时光凝结回转。高考,与其说是一场考试,不如把它当做一场仪式。当今日的清风吹干紧张的汗珠,吹走所有奋斗

在这个热浪翻涌的仲夏,

我们迎来又一次的高考,

看着熟悉的日期,

你是否会觉得时光凝结回转。

高考,与其说是一场考试,

不如把它当做一场仪式。

当今日的清风吹干紧张的汗珠,

吹走所有奋斗过的日日夜夜,

你是否还会怀念这场青春。

你是否还想,

听到教室里风扇咿咿呀呀的声响,

嗅出同桌晚自习时偷吃面包的香甜味道,

亦或是,再次与从后门玻璃窗

悄悄观察的班主任惊险对望。

我们如约推出《高考日记》,

邀请考生、家长和老师,

记录下自己珍贵的心声,

带你我梦回那段青春记忆。

6月8日 星期五 天气阴

考生篇

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色。

雨还没下,天和云凝成青色,沉甸甸地压下来。灰蒙蒙的天色中,太阳遮蔽在浓烟里,余晖散落,化成万千金丝织成的光球。往常让人觉得压抑的天意外地不沉闷:沿着人视线的边际渲染开一片淡青色,直到溢出边框;微风牵过人的发梢衣角,从浓阴深绿间路过,一树一树的翠意摇动,热气从柏油马路上蒸腾出来,把一圈一圈围起来的家长的脸模糊得不再真实。

我们的笑声和原先的苦痛都吹散在风里。

在考场上是没有时间感慨的,埋头于各种字母里,密密麻麻涂满了每一条线,填满了每一个格子;答完卷的富裕时间也被反复的检查和怀疑填满了…直至合帽落笔的最后一刻,铃响。一回神,仿佛从长久浸入的水里抬起了头,好一场大梦初醒。

老师笑着揽过我们——从这一刻开始,老师就不再像老师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她的一声冷哼或是一个眼神杀死。有这样的一年,有如此的体验是好的,但我无论如何也不想再来一遭。

最后这一场考试里,要说遗憾也是有的;可是这种遗憾并不来自于原先没有发现的缺漏和积累不足的薄弱。经年累月的磨砺和那些破卷子废纸,不知道什么时候做成了厚厚的盔甲,帮我们扛过了山长水远的一路跋涉,终于在今天功成名就地散落一地,把我们送走了。

时至今日回想曾经的路,我不算是极度刻苦的学生,因为极致的刻苦难以被人做到:总有别的方法少睡几个小时来学习、总有别的方式来压榨自己以换取能力的激发…沉淀是不能被时间和千篇一律的消耗来打磨的。但看看这一年,看看我所做出的付出和与自己一直进行的搏斗,也觉得算是无悔了。

踏出考场的一刻,我终于能用一声叹息来道出这一句无悔。

我站在道路正中,吐尽近日浊气。来来往往车流不息,行人与我擦肩而过,突然有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和不知所向的怅然。然而翠色弥漫,大雨将至的时日,好像一声无声的惊雷唤醒了我。脚下踩着无尽青山,耳边呼呼的风响,平步上青云快意地走了一遭,我迈步继续前行。

一切都已过去,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的风景。

(五中考生 许曈)

老师篇

人们每天早上都会『复活』 而当下的我们究竟是迄今为止的自己,还是只是个继承过去记忆的『新的存在』呢?

人類に栄光あれ

——《尼尔:自动人形》

今天早晨,风轻云净,碧空如洗。我一手牵着儿子走在上学的路上,一边想着同样奔赴考场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如果要用一首歌来形容,会不会是大张伟唱的那首“倍儿爽”?

上午趁着天气好,洗了几件衣服,收拾了屋子,又买了些吃的,准备明天请父母来家做客。正考虑该做哪几道菜时,忽然微信群里发来通知:“各位备课组长好!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年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由高三年级跨年级命题。”孩子们啊,再过几个小时你们就要解放了,而我呢?忽然之间,我好像变身成了《谍中谍》里的汤姆克鲁斯——刚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另一个 “神秘大礼包”又从天而降。

下午三点,终于轮到英语考试了。今年的英语考试只有100分钟,比往年少了20分钟——听力考试已经在12月和3月按一年两考的改革方案提前进行了。回想当年,每次高考要播放英语听力时,校园里的氛围都异常凝重:校长站在一楼大厅,紧锁眉头,岿然不动;考场里所有的空调,窗户都被暂时关闭;监考老师必须站在原地,不能走动;就连校猫“大白”也被请到教务处关了禁闭。我的任务则是和主管校长来到广播室,在播放听力的同时,将每一道小题播放的起止时间做详细记录,好做到中间听力忽然中断、或出现其它突发事件时快速应对。

今天的我终于不用经历那令人窒息的20分钟了。可其实,为了这一年两考,我们至少经历了十次模拟、两次大考,也可谓是工程浩大。以后的改革还会这样霸气的到来吧?我们身在其中,只有相机而动,迎难而上。

下午四点四十分,儿子还在篮球馆里和小伙伴们左冲右突,奋力拼杀;考场那边已经吹响了战斗结束的号角。孩子们欢愉地冲出考场,喜不自禁。早已翘首以盼的家长也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在考场前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在二中主场考试的全体学生聚集在学校的大松树下,微笑着和二中静静地告别。高考结束了,再是不舍,还是那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无论是喜是悲,让我的同学们先放松几天吧。睡上几个好觉,收拾收拾齐腰深的各科卷子。记得我当年高考后,第二天就卖掉了20元的教学资料。不知以我学生们现在的存货,能卖出多少银子?我暗想,要是发现有以后不会看了的原版英文书可以送给我吗?我好借给他们的学弟学妹看;或者------半价卖给我?零零后的精明我从儿子那里就领教过了,估计他们也差不多吧。

休息几天后,孩子们就该去执行他们的假期计划了吧?记得我们一模时曾写过一篇英语作文,谈谈高三后的假期将如何度过。那篇作文他们写得真是真情流露,就像笼中的鸟儿终于得知自己将被放归蓝天一样:有的表示要去贵州乡村支教,有的准备到科技馆当志愿者,有的想去大学学拉丁文课程,有的想报名出国游学;还有个帅气男生打算先学厨艺,再学开车,这明显是要做新时代模范丈夫的节奏啊;还有个漂亮女生,列出了自己的假期书单,看来这是要做“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用智慧拨动人心的新女性了......说心里话,当时读完他们的大作,我深深地被他们开阔的思路、多元的选择所打动。期待他们能真正过一个自己想要的假期。

记得史铁生在他的文章《记忆与印象》中曾写到:“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时间四周窃笑,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萌生着欲望。” 十八岁了,少年已长成。孩子们也该逐着自己的梦,去探索人生了。

所以------勇敢的前行吧。我不会去追,追也追不上;但如果彷徨或疲惫时若想回来看看,我随时恭候。

(二中教师 朱亚华)

家长篇

天刚蒙蒙亮,就睡不着了。打开微信,好多的祝福纷至沓来,非常感动。老同学彭昕从地球另一端留言,预祝女儿高考顺利——三十多年前,她是我们那一届的北京文科状元。把这些祝福转达给女儿,激励自在不言。

睡不着了就起床,在阳台舒展筋骨。窗外的鸟儿们起得早,时远时近,相和而鸣,喜鹊在枝头“哒、哒”地叫得响亮,赶紧喊女儿来看。花盆里种下的马铃薯不仅生根、发芽、开花,竟然还结了几颗青色的果实。女儿感慨,“妙啊!前几天到潭柘寺的时候,也看到柘树结了很多果子,真是神奇。”孩子们中学时代最后一天的大考,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吧。

出门骑上车,一家人呼吸着晨光中清爽的空气。二中有个理念是“空气养人”,女儿这几年没有受到紧箍咒式的课业压力,而是在老师的温暖培育和各种人文滋养中茁壮成长。这与我在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课题非常契合,势必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带来一生的益处,颇觉欣慰。多次考试下来,女儿仍旧信心满满,对学习从不抱怨;当然,对二中的食堂也从不厌倦。这样的成长环境对这样一批孩子真是太理想了。

文综考下来,女儿依然微笑着首先走出来,还掏出手机给校门外挤得满满当当的家长们拍照。见到我,缓缓靠过来,深深地吸着气,轻轻说:“我写到了最后一分钟。”孩子真是用尽全力了。手握自己未来,每一个题目都与自己相关,这种体验很值得。

吃过妈妈准备的午餐,女儿又满格复活啦,对我说:“高考挺好的,原来,我仍然可以做我自己。”

外语考毕,孩子和家长们聚拢在校门口,相互说笑着,一起合影。连天上的云彩也似乎都轻松下来。我给孩子们拍了好些照片:聪聪笑得比手里的鲜花还要灿烂,她马上就要和妈妈一起飞往四川旅行,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厚璞坐进车里还激动地打招呼,让我等候他的好消息;女儿和赛儿一起伸出手臂组成心形,她还要继续准备北大的复试,两个女孩儿相约,如果学校离得近,可以相互探望、串宿舍来睡……

这两天的考试,我和她妈妈每一趟骑车陪同接送,再回家准备饭食,单程2.5公里,一共十六趟,竟然骑了40公里,比我们上班一周的锻炼还要多。嗯,我们也尽力了。

晚上,女儿和吉吉相约,出去散步。看她发回的自拍照片,心潮澎湃。我知道她们理解了为什么要高考。两天时间,她们懂得了,如何用十余年的岁月积累经验、集聚力量,为自己的青春加油添彩。有了这样的体验,我知道她们不会惧怕将来路上的艰难困苦,也将永远这样自信地前行。

这一刻,我与孩子们一起,懂得了高考。在结束的这个夜晚,孩子们欢呼着,把高考永远抛在身后,望向更广阔悠远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用十二年光阴打造一块基石,这才是高考的意义吧。

书房的打印机轻响,吐出一张行程单——这是我策划了好多天,为女儿准备的一趟旅行。满足她的一个愿望,去挪威探索世界最美的峡湾,让那些奇丽的山川不再是地理课本上的图片。她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所有行装,当女儿在大学学习中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再帮她实现另一个愿望——去山区支教……

请永远记得,读书行路,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味世界的广博,也追寻心灵的高远。愿你一生都有阳光照耀,我们永远在充满亲情的“那棵树”下,深深祝福你~

(考生家长 李庚)

阅读前几篇日记请戳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