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动植物旅游资源 ppt

林芝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怎样的?
(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答出3项即可)(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化。(3)这里是藏族、门

林芝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怎样的?

(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答出3项即可)(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化。

(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不同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服饰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借助于文化元素试题答案...

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及成因都是什么?

旅游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和古今人文资源的总称。

具体来说,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形,动植物、海滩、自然风景等,而人文资源则包括:民族、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博物馆、饮食菜肴、工艺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及众多的娱乐设施等。

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地貌,如:云南石林水文,如:尼亚加拉瀑布气候,如:承德避暑山庄野生动植物,如:洛阳牡丹2.人文旅游资源古文化遗址,如:华清池古陵墓,如:皇帝陵古建筑,如:巴黎圣母院伟大工程,如:三峡工程民俗风情城镇风貌旅游资源的特性 1.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即不可转移性。

3.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4.旅游资源的民族性。

1.自然性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天灾。

例如,地震、山体滑坡、火山喷发、火灾、水灾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损坏是极为严重的。

第二种情况是自然风化。

例如,风蚀、日晒雨淋、水浸等。

这类原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或损害最为常见,尤其多见于对历史古迹和建筑物的破坏。

例如我国山西的云冈石窟,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后山石壁的渗透水浸泡,大部分洞窟外檐裂塌,很多雕刻被风化,有些岩壁人物已断头失臂,有些岩壁人物则面目模糊。

第三种情况则是生物原因造成的破坏。

例如某些鸟类以及白蚁的破坏作用也可对历史文物和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

2.人为性原因 这里所说的人为破坏,有少数属有意的主观上的人为破坏,大量的是无意的客观上的人为破坏。

在这类原因中,一部分是由旅游者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破坏。

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期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

又如我国万里长城的某些地段也有类似的问题,有些旅游者的乱刻乱划更是加剧了损害的严重性。

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和乱丢弃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旅游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环境污染。

...

中国有哪些旅游资源?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

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学术界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也有的将其分为三类,除上述两大类型外,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成因

一、概念: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二、分类:1.成因。

是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过程。

如,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的原因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界赋存,天然原因形成的。

2.属性。

属性是指对象的特性、特征,包括状态、动作、关系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属性是指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式、状态等。

例如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古迹、古建筑、陵墓、园林、宗教文化、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等,因为它们的属性不同,因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3.功能。

所谓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资源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和效能如观光功能、休闲功能、度假功能等。

有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开展多种旅游活动的需求,因而具有多种旅游功能。

根据旅游资源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购物型、参与型等旅游资源。

4.时间。

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建筑类旅游资源依据其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

5.其它。

根据分类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分类依据如开发利用状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A.以旅游资源性质上的差异为依据分出8个主类。

分别是地文景观主类、水域风光主类、生物景观主类、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遗址遗迹主类、建筑与设施主类、旅游商品主类、人文活动主类。

B2.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形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为依据进一步划分出31亚类和155类。

如地文景观类可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等5个亚类。

而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又可分为凸峰、独峰、峰丛、石(土)林、奇特与象形山石、岩壁与岩缝、峡谷段落、沟壑地、丹霞、雅丹、堆石洞等14个基本类型。

三、特点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

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

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

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

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

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

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

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

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

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

现代旅游开发中,要求要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因为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特色就是旅游产品拥有市场的法宝。

可见,正确认识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条件,突出自身特色,是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

旅游资源地域性也受到挑战,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地域性正在削弱。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受到重视,而地方知识、地方技能、地方价值观遭到忽视。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掀起,人文景观正在经历景观趋同...

一个5分钟的PPT,有没有谁能提供一些资料啊:关于安庆市岳西县...

岳西县目录 1.岳西概况 2.建制沿革 3.旅游风光明堂山简介 4.名优特产 岳西概况 5.建制沿革 6.旅游风光 明堂山简介 7.名优特产 岳西概况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40.1万,现辖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县人民政府驻地天堂镇。

岳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

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

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境内有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

岳西是国家中药材基地县。

全县药材现有植物类1024种,动物类79种,矿物类33种,总蕴藏量7.5万吨,其中茯苓、天麻、杜仲、麝香、石斛等30余种名贵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岳西是国家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

县内雨量充沛,河道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24.09万千瓦,已开发9万千瓦,在安徽省县级小水电建设中位居第一。

尚有一批优良的水电资源亟待开发,可新增装机6万千瓦。

岳西是安徽省名特农副产品生产县。

岳西农业极具特色,有机农业发展迅速。

是安徽省茶叶、板栗、猕猴桃、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主产县和基地县。

特色农产品商品率达95%,其中岳西翠兰、薇菜、香菇、木耳、高山蔬菜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闻名遐迩。

岳西是全国花岗石板材出口基地县。

花岗石蕴藏量达24亿立方米,有黑白红绿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岳西是皖西南旅游重点开发县。

岳西文化灿烂,古迹甚多,风光秀美,是集“山、水、石、泉、寺、林、瀑布、峡谷、石刻、山寨、革命纪念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大县。

著名旅游景区20多处,大小景点180多个,有“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华东第一方塔”法云寺塔,“安徽第一漂”天仙河,云峰峡谷,石关避暑山庄。

投资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岳西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岳西着力推进社会经济从内源式发展向开放型发展的转变,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资本转移三大机遇,着力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四大发展战略,促进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随着东香(山东东营到香港)高速公路和合肥至武汉高速公路岳西段的动工兴建,岳西的资源优势必将进一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山区各项建设事业必将快步登上新台阶。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 岳西县历史[1]上分属4县,大别山主脉延伸境内的多丛山脉以北为霍山县、舒城县,以南为潜山县、太湖县。

4县古时均属《禹贡》传说中的扬州之域。

西周时,诸侯分治,境地南属皖国,东北属龙舒国,西北属楚国潜邑。

春秋时,列国称强,楚灭皖、龙舒诸侯方国。

尔后,吴克楚,越灭吴。

战国时,复归楚国。

秦朝,南属庐江郡、北属九江郡、衡山郡。

汉朝,初属衡山国,后属庐江郡,东北属龙舒县,西北属潜县,南属皖县。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魏占,十九年入吴。

三国鼎立时,南属吴庐江郡皖县,北属魏博安县、六安县。

晋代,西晋沿袭吴庐江郡制,改魏博安县复置潜县,六安县南复置舒县;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皖设晋熙郡和怀宁县,属豫州。

境地北属潜县、舒县,南属怀宁县。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析怀宁县置太湖左县,境内东南属晋熙郡怀宁县,西南属太湖左县,西北属岳安郡岳安县,东北属庐江郡舒县。

隋朝,改岳安县为霍山县,改太湖左县为晋熙县,改晋熙郡为同安郡,舒县并入庐江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熙县改名太湖县。

境地北属庐江郡霍山县、庐江县,南属同安郡怀宁县、太湖县。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庐江县置舒城县,二十七年霍山县并入盛唐县。

天宝元年(742年)复置霍山县;境内北属庐州舒城县、寿州霍山县,南属舒州怀宁县、太湖县,三州统属淮南道。

五代十国时,后梁、后唐时属吴;后晋、后汉时属南唐;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献江北14州(含舒州)于后周;怀、太、舒、霍4县建置未变。

北宋时,开宝四年(971年),废霍山县为故埠镇入六安县。

政和五年(1115年),同安郡改为德庆军,境内南属舒州德庆军怀宁县、太湖县,北属寿州六安县、庐州舒城县;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德庆军改为安庆军,怀、太、舒、六4县建置未变;两宋时统属淮南西路。

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析怀宁县置潜山县,境地南属安庆路潜山县、太湖县,北属庐州路舒城县、六安县。

明朝,撤路设府,弘治七年(1494年)分六安、英山2县地复置霍山县;境地南属安庆府潜山县、太湖县,北属庐州府霍山县、舒城县,两府先后上属江南行省、直录中书省、六郡、南京(又称南直隶)。

清朝,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裁江南省设江苏、安徽2省,境地属安徽省安庆府潜山县、太湖县和庐州府舒城县,直隶六安州霍山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各县直属安徽省。

3年6月设道,境地分属安庆道潜山、太湖县,淮泗道霍山、舒城县。

17年废道,各县直属安徽省。

21年10月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潜山、太湖属第一专区...

旅游资源可再生吗?

常听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也就 是说旅游业具有投资少,收益大,同时旅游资源不存在耗竭的问题。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现实中哪里开发旅游,哪里就被破坏。

破坏的不单单是自然环境,还有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比如民风,民俗等等。

让旅游开发地区原本民风淳朴,人心善良,变得和许多现代化都市一样,整日为了生活而奔波,反而失去了原本返璞归真的心境。

旅游资源都有哪些价值

1、旅游价值是旅游活动的效应。

对于旅游价值的研究,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哲学的共同任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界定了旅游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阐述了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探讨了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

2、旅游资源除了经济、 游览 等价值外还要看这个 旅游地 本身的特性去发现其他价值,比如历史研究价值、学习价值、养生价值等等。

比如那些历史遗迹、彰显历史人民智慧的所在的、与科技相关的、空气非常好且可以锻炼身体的,等等,因地制宜。

1、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

2、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

泰山的人文旅游资源

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

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

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最后,旅游专家和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专家告诉我们: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

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需要旅游者具有一定环保意识,这也是与大众旅游的明显反差。

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各地开展的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

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是一次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化的产物,她的出现,不光是中国旅游新形势的需要发展,更是世界格局下旅游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各地在旅游资源匮乏的时候,刺激各地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经济的新起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