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行地图
WAY OF LIVING活法之1我见旅行可以增进亲情,也可以结交朋友。乐在途中,学在路上。虽然我已经56岁,但旅行就是最佳的保健品,也是我最佳的养老方式。我会一直在路上。——韩锦生熟
WAY OF LIVING
活法之1
我见
旅行可以增进亲情,也可以结交朋友。乐在途中,学在路上。虽然我已经56岁,但旅行就是最佳的保健品,也是我最佳的养老方式。我会一直在路上。——韩锦生
熟识韩锦生的朋友觉得他很“酷”。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从2 0 0 6年1月16日到2017年12月4日,在过去的12年里,他走过了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版《世界地图册》囊括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南、北极极点,圆了自己的“环球梦”。圆梦后,没休息几天,韩锦生便又开启了自己新的旅程。直到前些日子,南都记者才约到了采访。
中等身高,皮肤黝黑,脚蹬户外鞋,身着休闲运动装。在很多人看来,56岁的深圳人韩锦生,像极了普普通通的“邻家大叔”。唯一让人有点意外的是他的记忆力和说话语速,短短十来秒的时间,他一口气可以说出三四十个地名,马恩岛、根西岛、泽西岛、马耶特岛、托克劳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如果不是旅行爱好者或地理爱好者,恐怕很少听到过。
历时12年的环球旅行
1962年,韩锦生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81年,他考上了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深圳一家进出口公司,从事对外贸易相关的工作。1987年夏天,他获得了代表公司前去德国(原西德)的法兰克福市参加展览的机会。
那是他第一次出国。当时的西德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在国内,改革开放走到了第9个年头,“但各方面的条件没有西德强”。韩锦生说,那次出差让他开始“睁眼看世界”。
真正让韩锦生下定决心,完成自己的“环球梦”,是在十多年前。此时,他已经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一开始,韩锦生的想法很简单,“就想多出国看看”。可是,后来走的地方多了,“刚去过这里,转头就又想去那里,根本闲不住。就有一个挑战自我的想法,看看自己能走多远。”
2006年,韩锦生逐步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情后,个人的环球旅行计划便被摆上日程。“一开始,我走遍了常规出境游的80多个国家。后来,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一帮志同道合的驴友开始自己设计行程,去了一些很小众的地方。”
2006年1月16日至2017年12月4日期间,韩锦生完成了自己的“环球梦”,历时12年,他走过了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版《世界地图册》囊括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南、北极极点。每到一处,韩锦生会拍很多照片,最后选一张打印出来,所有照片叠起来足有15厘米高。
韩锦生说,小时候,在一个村子里,经常会有人问他,长大后要干什么?“我那时候就随口说要走遍世界。我自己也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会在某天变为现实。”
圆梦离不开家人支持
对韩锦生来说,旅行时,危险可能就潜伏在身边,且时常发生。2013年,前往阿富汗,一出喀布尔机场,他就看到机场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到了将要下榻的酒店门口,又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整个气氛很紧张,感觉好像随时要打仗一样”。不巧的是,因突然被告知飞机停飞,韩锦生不得不延迟3天回国。“多待一天就多一分惶恐,真的很感谢我们国家,创造了和平环境,走到哪都不用担心。”
三年前,韩锦生离开也门后第9天,当地便爆发了全面内战。韩锦生说,当时也门所有的国际航线一律停飞。“真是庆幸自己早去了几天,要是晚去几天,正好碰上内战怎么办?”
出门在外久了,韩锦生有时会觉得有点对不起家人。去年5月,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当时,韩锦生的女儿正在准备高考。按照他的既定计划,旅途结束,他刚好可以陪伴女儿参加高考。没有想到的是,晕船加呕吐让他十分难受,最后用了整整21天才完成整个旅程。
女儿说,“环球旅行是爸爸的梦想,我支持你。”高考结束,女儿成绩不错,考上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韩锦生却感到有点遗憾。
久而久之,在韩锦生的带动下,他的爱人和女儿也加入了旅行的队列。去北极点时,他带上了自己的爱人和女儿。到达北极点后,一家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抱在了一起,竟然不约而同地大喊大叫。韩锦生说,他能环球旅行,多亏了家里人的支持。“我十分感谢我的太太、我的女儿,她们一直都在支持我。”
一直在路上
其实,刚开始外出旅行时,韩锦生还远远算不上“骨灰级”的驴友。和大多数驴友一样,他也在慢慢摸索中获得经验。韩锦生说,起先没有经验,在国外时常会被“坑”。随着旅行经验的增长,他的应对措施也变得强硬起来。“去越南时,当地的海关会索要小费。钱不多,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坚决不给。”
有时还会面临被拒签。“办理土库曼斯坦签证时被拒签了两次,托克劳交了三次签证费用……飞机不能直达,只能改邮轮前往……怎么办呢?但看在景色的份上,也是没办法。”韩锦生说。
最难适应的还是饮食。韩锦生回忆,“印度菜里面总是放咖喱,那种咖喱和国内的还不同,说不出来的味道。吃一次两次可以,吃多了就难以下咽了。第一次去印度时,因为当地很少中餐馆,吃饭成了难题。再次前往印度,不得已便带上了几袋方便面。”
让韩锦生颇为得意的是语言能力。他告诉南都记者,从广外毕业后,一直从事外贸工作,他的口语虽然讲得不是很标准,但当地人基本上都能理解。
这些年,韩锦生觉得自己身体也越来越好,他觉得这可能与长期在外旅行有关系。朋友圈里,他常晒出自己的旅行照,经常是几天换一个地方,“一点也不累”。偶尔还会发生一些趣事。韩锦生说起,在欧洲住酒店时,他很疑惑,为什么酒店不像国内一样提供矿泉水呢?后来,前去询问服务员,他才知道,欧洲的矿泉水很贵,而且欧洲的自来水是直接可以喝的。
出国旅行的国人越来越多了。韩锦生说,“现在条件好了,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旅行这件事,爱上了,便上瘾了。现在,我的脚步已经停不下来了。”韩锦生告诉南都记者,走过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南北极点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目标,“会去其它没去过的地方,比如说国内吧,我今年就走完国内250个5A景点、13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地级以上的所有三线城市。”
采写:南都记者 邱墨山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除署名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