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一起旅行的感想
家长和孩子旅行后的感受感悟怎么写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
家长和孩子旅行后的感受感悟怎么写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
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
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了解整个世界”无疑是每一个旅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
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
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
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了解世界的方法是每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
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
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和孩子们“浪迹”在国外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人问:“你们是韩国人?日本人?”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的旅游都是大巴车里,而孩子们总是在学习语言。
当我们的孩子们自豪的回答“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我想,不仅仅以“语言”为目的的出国活动也代表孩子们成长机会的多样性和中国父母们思想的变化。
和父母一起旅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更别说带着,完全体会明白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艰辛,特别是热恋阶段,当自己也有了儿女,并且儿女也稍大,这一路有来,做过人儿女,到自己有儿女每个年龄段和父母一旅行的体验可能不一样,作为孩童年龄段,父母带着,去哪里不重要,父母舒服开心,很多人可能不喜欢和父母一起出行,回头再看看年迈白发的父母,更是想只要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肯定是开心的,最无忧无虑长大了...
跟妈妈一起去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Hangzhou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China, is the capital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known worldwide for its West Lake and its many attractions, the value we see.We went to visit the West Lake, there are rowing in the boat to see the West Lake scenery, as well as hiking, watching the mountain scenery, Hangzhou city, nice. Beauty and beautiful moments I will never forget....
研学旅行后家长的感悟
至于他邀请你和他的父母一起旅游的事,很明显是他父母的注意,也想好和多接近多了解,也是想培养家庭感情,这是做父母的想法而已。
他说他嫂子也不见得比别人差,这是表达他嫂子各个方面还都可以,并没有和你相比较。
他说:见过那么多女生就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人,我来给你回复:父母的激情你没有答应他有失落感,你思想不开放,很难顺服你,他无奈,对于一个失落无奈的人来说,说话就会带一点情绪,说话就会话里有话,也就不中听了...
【和父母一起旅行印象最深的一次(作文300字)】作业帮
时间就像一只坏掉的闹钟,疯狂的暴走着,让人惊叹原来时间流逝的飞快.暑假,就在阵阵热浪中接踵而至.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齐云山.上山路上,我如同一只欢跃的小鸟,冲在前面,跑得飞快,把爸爸妈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喂!宝宝!”我猛地一愣,回头看向妈妈,有些无奈于“宝宝”这个称呼.妈妈也真是,我都这么大了还叫我宝宝……“来帮我和你爸爸拍两张照片吧”她向我招招手.我伸手去接相机,却顺势从妈妈递给我的包包里落出了一张照片,轻飘飘,轻飘飘的飘到了地上.这是多久以前的照片了呀!照片上的我真是个十足的“宝宝”,满脸稚气,一只手骄傲地举起,另一只手搭在和我身高差不多的栏杆上.这是我5岁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行爬长城时的照片吧!我的思绪一度飘回从前,学业不忙的时候,父母总爱抽空带我四处旅行,每每旅行回来,爸爸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冲到照相馆把照片洗印出来,而厚厚的一沓相片几乎每张上都有我灿烂的笑容.可是现在,学习的任务一重,我都快淡忘了同父母一道旅行的快乐了.天啊!我竟把他们甩下一大截,自己一蹦一跳的跑远了!阵阵内疚涌上了心头,我飞快的拾起照片,放回了包包,拿起照相机.“来!笑一笑!一二三、茄子!”我笑嘻嘻的朝爸爸妈妈说道.“咔嚓”照片上的父母依偎着笑得灿烂.一路上,我仿佛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再也没有一个人冲得老远,而是放慢了步子,挽起了爸爸妈妈的手臂,和他们一同聊天,帮他们拍两张照.“宝宝,让我看看拍的怎么样”妈妈接过我手中的相机,翻看着照片.我突然觉得“宝宝”这个称呼竟然这么可爱,很亲昵,很温暖.原来,在父母心中我永远只是个孩子.时间飞逝,天色渐晚,晦明变化,旅行,成了昨日之事.时光的末梢轻拂岁月的眉间,曾经牙牙学语的我已学会奔跑.人生路上,父母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回头看去,父母已不像往日那般青春,却仍然微笑着看着我,微笑着看着蹦跳着跑远的我却没有半点责怪,丝毫不在意我的忽视,可停下脚步,我毅然决然的回到父母身边,我只是个被父母宠爱的孩子.父母哟,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我依然陪伴着你们.
带父母去旅行,在沈阳,作文500字。
年休假正赶上秋高气爽好时节,终于可以实现我的愿望带着父母去旅行了。
父母都是老一辈的桥梁建设者,一辈子走南闯北,飘无定所,自退休后才在武汉定居,我和老哥都不在身边,每年除了春节前后来我这里住上几个月就没出过远门,由于父亲多年的糖尿病已有很严重的综合症,腿脚无力不利索,无法正常行走,平时很少下楼,在家除了读读报纸、看看电视,就没别的。
来我这里,也只能带老妈参团游玩周边景点,每次见面都和他们谈起别家老人经常旅游之事,他们就说,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其实很想去杭州、南京看看现在变成什么样了,50年前还是建南京大桥时去过!我想想也是,老父走路5分钟就累了,怎么旅游,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一直成了我的心结。
如今,父母已年过80,看着他们满头银发,下楼每人一根拐杖,尤其是老妈布满皱纹的面孔,我的心总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心想今年年休假无论如何都要带他们出趟远门,决心已定,电话中和他们商量买部轮椅就可解决这个走路问题,去江南,自由行!!!回到武汉,父母早把随身衣服准备好了,出发前一夜,住在他们隔壁房间的我凌晨4点多就被他们起床的声音吵醒了,他们肯定一夜无眠,就盼着天亮出发呐,平时他们可是7、8点才起床做早餐的,我想他们其实心里很希望旅游。
高铁上,两老人兴奋得一路聊着沿途当年的情况,这么多年变化太大了!到了上海,我问父母先去哪里,他们说:“先去城隍庙吧,中午回酒店休息再出去玩。
”哪知,东方之珠、南京路、黄埔油轮……两天下来,我们把上海的名胜古迹,现代景观玩了个遍,老爸也没提中午回酒店休息的事。
接下来十天里,我们游玩了杭州、乌镇、绍兴、苏州、周庄、南京等地,尤其是第十天玩南京中华门,老爸居然自己拄着拐杖慢慢地登上了最高峰,之前我还担心父母的身体吃不消,大概游玩的兴致淹没了他们的疲惫,一路上老爸都在聊相关历史,整个旅行沉醉在愉快的的氛围中。
旅游回汉,我问父母这次游玩最大的感想是什么,老爸说:变化太大了,完全找不到几十年前的样子了,社会进步太快了,人的素质提高了很多,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人情淡化、冷漠,现在还是好人多!的确,在这十天里,我们每在一处高铁站,都有工作人员主动过来推轮椅、带我们提前进入站台,交代我们注意事项;每到一处景点游玩,当轮椅遇到台阶上不去时,总有互不相识的游客和我们一起把轮椅抬过台阶、小桥,当老爸要求自己走动时,又会有游客跑过来和我一起搀扶父母;走在大街上,总会看见不管是公交大巴、还是私家小车的司机,只要他们发现有人要过马路,他们就会在2米开外停下,让行人先走。
在这十天里,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
。
。
旅游回来,老妈兴致依然不减,碰见大院里的老人们,就不厌其烦地讲述他们这一段江南之旅的所见所闻,给大家吃江南小食。
等今年春节父母来广州,我还要带着他们上小蛮腰看夜景,推着轮椅带老爸逛逛广州的美景,感受我们广州的风土人情。
【父母与孩子出去游玩的作文1000字写体会】作业帮
1、最近讨论亲子游;聊带孩子出去玩,我的感悟是孩子小学阶段其实是非常好的时候,在旅行过程中我们将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个时候他完全属于你的,你也放下工作完全属于他的,等孩子再长大了,思想意识更独立了,这样机会和感觉会越来越少!好好enjoy和珍惜这段美好时光吧!每次和儿子出去就特别的疼他;看博物馆和他讲一些知识;结合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实地看还是很不一样的;发觉4年级的孩子开始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了;上次去澳门;在游览大三巴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儿子那么的认真和专注的看;大出我的意料;我不由得说;你这么喜欢教堂历史啊;那去欧洲我们能了解更多更多;儿子居然说那好;你一定带我去;我说一定的!说到属于我的旅行;我一直有这个认识;小学阶段孩子还是不是那么的独立;那么有自我意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感染;是否大了;可能他就不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所以我得好好珍惜和他的旅行!2、前两天带孩子去了趟丽江玩,回来让他写了篇作文,以下是内容,大家看看怎么样农历二月初八 ,丽江纳西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三朵节如期而至。
我恰巧旅行至此,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节日气氛,好不热闹!据说,“三朵节”源于丽江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朵颂”,就是“祭三朵”的意思。
“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中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是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英雄,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千百年被纳西族崇奉为保护神、战神。
我走进了当地的庙宇,也虔诚地拜了拜,期望可以保佑我的爸爸妈妈和朋友身体康健,同时也期望我的小妹妹或者弟弟。
当天,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外,纳西族同胞要在自家烹制食品,烧香祭拜“三朵”。
我有幸尝到了丽江粑粑,永胜油茶,米灌肠等当地著名的食物,还喝到了甜米酒,那滋味简直就是享受!二月的丽江,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正是来丽江旅游的好时候。
有趣的是,在通往玉龙雪山的必经之地,我还看到了一处即将建成的别墅区,打听一下名字,好像叫“净心区”。
仔细想想,只有这样的名字才配得上诗情画意般的丽江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