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_一个人旅行中心
那年我们二十大学小日子初来乍到,一切总是那么新奇经过了十二年的等待我们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个观念下终于来到了这个大熔炉面对新环境我们在军训中加入各类社团平时自


经过了十二年的等待
我们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个观念下
终于来到了这个大熔炉
面对新环境
我们在军训中加入各类社团
平时自习室也都会看到我们的影子
周日和新交的好友去路边苍蝇馆来个酒局
大学生活也变丰富的而充满未知
但是时间总在改变着什么
渐渐地
我们总感觉大学的生活缺点新意
大家在挣扎中学会了新的生存之道
我们知道
宿舍也是网咖
课桌可以是温柔乡
老师的话堪比摇篮曲
睡懒觉更是一种养生方式
考试也变成六十分万岁
在我们眼里的另类也变成了
天天早晚出入自习室的室友
亦或是永远坐第一排的同学
也可能是夏日操场上黝黑的学弟
后来
考试时左顾右盼
体测时气喘吁吁
让我们明白,那年我们二十.....

实习、考研
大四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我们都在面临着不同的抉择
聊天的话题也从游戏、对象变成了实习与补修
我们一边嘲笑室友通宵编出的草书版实习日志
一边复习着明天就要补修考试的科目
这时考研同学也结束了一天的朝五晚九
又是一番打闹
大家都知道毕业将会各奔东西
但是我们还是享受着最后的疯癫
论文、毕业照
毕业论文是我们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份作业
选题后的论文编写
陪着东拼西凑的论文
大概经历初稿、终稿、最新终稿这几个阶段
最后交上了最最新终稿的论文
毕业答辩,看着早已不合身的正装
有点莫名的嘲讽
一切准备就绪后
照片上穿着学士服我们仍不忘搞怪
路过经常光临的苍蝇馆
一群学弟正在拼酒
我们相识一笑
走到以前老位子
那天晚上
大家说着各自毕业后规划,我们都醉了
看着告别校园的朋友圈
听着广播里的不说再见
这一瞬间有点泪目
再见了老同学
我们相约五年,那年我们二十四......

读研的同学在实验室里泡着
创业的同学面临资金困境
而工作的我们正在刷新着各自的简历
毕业后两三年
生活并没有各自想得那般如意
拥挤的公交、地铁
我们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车流当中
买着路边简易的早餐
付钱时不忘提醒老板”不放辣“
每天睡眼惺忪的涌进盒子般的写字楼
坐在电脑前捏着僵硬的颈椎
揉着昨晚加班赶制方案的眼睛
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就这样日复一日
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每日的三餐都是在凑合凑合
看着抽屉里各类包装的外卖餐具
心里说,明天一定要煮份泡面
看着角落早已蒙尘的健身器材
翻东西时不经意发现只用过几次的健身卡
从前立下健身的壮志
也输给了下班的倦意
下班后夜生活更是改成各类软件的浏览
每当休息接听电话时
都在为不是工作而庆幸
和同学聊天时
不难发现大家都在为生活、工作而奔波
大家可能都会改变
之前的棱角,也会被社会打磨掉了
我们更可能早晚会向生活妥协
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但是我们还是想对如今的日子说”不“
年轻不愿妥协,那年我们二十六......

在快速节奏中
应该学会慢下来
这可能是为自己做顿晚餐
或买份平时不舍得的甜点
有时经常会发现越长大越孤单
也许更多的是大家对生活不满意
面对生活的压力时
我们可能选择和好友倾诉
也可能不断自我消化
微笑背后隐藏可能是他人解不开的迷
有时亲朋好友总会感觉我们在慢慢疏远
尽管不是刻意
归根结底可能是生活早已让我们无力
现在有多少人被车贷、房贷牵制
又有多少人在饱受搬家的折磨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更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你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
结婚是个逃不掉话题
单身可能不是个人的意愿
大抵是我们早已习惯一个人
各方的压力
让我们一直在路上
也许我们早就迷失
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每每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
脑海可能会像灵光乍现一样
想到自己在少不更事时,也有过这样的理想
这些年
生活也让我们也放下太多的曾经
背上行囊,去一个自己心之向往的远方
邀上好友,来一次不醉不归
带起滑板,重新感受碰撞
跳起早已陌生的托马斯
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可能说是不负责任的冲动
动词打次的节奏
有人可能说是不务正业的音符
但对我们来说
这也许就是梦寐以求的洒脱
抛开所有顾忌
适当给自己放个假
不要拘泥于此
这世界任何地方
都可以生长
任何去处
都是归宿
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
褪下让自己不堪的枷锁
活出自己该有的风格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能很难
但是最起码快乐......
正青春,那年我们二十七八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