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宝马800旅行版
拥有蓝天白云车标的宝马品牌想必是很多车迷的梦想,它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但无奈被战争摧残之后,不得不从摩托车制造开始慢慢起步,如今已经在德国三大豪华品牌里
拥有蓝天白云车标的宝马品牌想必是很多车迷的梦想,它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但无奈被战争摧残之后,不得不从摩托车制造开始慢慢起步,如今已经在德国三大豪华品牌里稳稳地分得一杯羹。2016 年,在宝马汽车成立100 年之际,在厂方和各路媒体都在谈论下一个100 年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它的上一个100 年是如何走过来的,100 年之后能否还能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说到历史,无非就是以时间轴的形式来呈现,但那样未免太过零碎,我们就来看看几个大事件吧。BMW 即Bayerische Motoren Worke(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商),在100年前的1916年3月创建,起初为飞机提供高性能发动机。1918年,配备宝马发动机的战斗机飞行高度已经达到9700m,可想而知它的技术底蕴是相当雄厚。“一战”结束后,沦为战败国的德国被禁止生产飞机,也就断了宝马公司的财路。也许是车到山前必有路,逼到绝路的宝马开始考虑制造摩托车。没有独轮车的年代从两轮车起步还算是很接地气的,于是在1923年的巴黎车展上第一款BMW R32摩托车面世了,这是当时速度最快的摩托车。这一举奠定了如今宝马在摩托车领域的翘楚地位,在日本摩托车厂商面前也可以代表欧洲与之抗衡,也使宝马尽快地成为民用交通工具领域的生产商。

到了1928年,宝马开始改变战略进入汽车行业,没有经验的“小白”也得从收购开始着手,于是宝马就盯上了英国埃森纳赫汽车厂。曾经因为经济衰退被冷落的Dixi 在宝马手中再一次绽放了光芒,直至1930年总共售出了1.2万多辆,期间还在阿尔卑斯拉力赛中获胜,开始崭露头角。现在的宝马汽车最经典而个性的设计就是前脸的双肾格栅,1933年宝马推出了303车型,它有两项著名的第一:它是全球第一辆搭载直列6缸发动机的车型,是第一辆采用双肾格栅设计的车型——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至今还在延续中。我们看一个豪华品牌的时候,不只是要看它的工艺、配置、价格和技术等方面,还要关注一下它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在设计和命名上没有上百年的传承,那它的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
好比1936年宝马推出的328车型,听着名字有点耳熟?没错,其实这台车也算是当今3系的雏形了。摆脱了马车式的造型后,在长长的机舱盖下隐藏着直列6缸2.0 L发动机,其最大功率达94kW,最高转速达7000r/min,这在当时的同级别车型里无疑是屈指可数的。宝马328车型在整备质量低于800kg 的情况下最高速度已达到200km/h,这也完全符合宝马所追求的速度与激情的风格,不管是意大利长途拉力赛还是法国勒芒耐力赛,冠军奖杯都可以信手拈来。328的经典至今还被汽车收藏家们所追捧,这台堪称现今3系鼻祖的车,市值已超过30万美元,想想在美国本土售卖的宝马X5也不过5万美元。

幸福来得太突然也会转瞬即逝,欧洲各大汽车厂商的伤疤——残酷的“二战”开始了,宝马的四个工厂都被盟军夷为平地。1954 年,在战后的崛起中,宝马又不得不重新从低端车型开始入手,随之而来的就是宝马Isetta。搭载0.33 L发动机的Isetta分为四轮版本和三轮版本,最高速度可达85km/h,售价仅4000德国马克。这台车正好符合了当时被战争拖延而
落后的欧洲市场,能遮风挡雨还能满足代步徐雅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据宝马官方称,现今Isetta仅存300辆,真是可遇不可求!
说了半天,是时候该5系登场了。1972年,当时的宝马已经创下20亿德国马克的营收,宝马5系也应运而生。目前看来,5系是宝马的所有命名体系中最早的,而这也离不开1951年的宝马501以及507车型的积淀。虽然507搭载3.2 L V8发动机,虽然最大功率达111kW,最高速度达220km/h,虽然是全铝车身手工打造并且从静止加速至100km/h仅需9s,但这些数据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人来说显然是小康之上的奢侈品。从1956年至1959年,5系共售出200余辆,正因为这样,在收藏家们眼里更是无价之宝了。

1975年的5月2日这一天,宝马推出了3系车型。如今已年过40岁的3系是既代表宝马的运动精神又富有驾驶乐趣的一款车型。第一代3系(E21)的诞生就远远早于宝马今天的“冤家”奔驰C 级,最初的3系搭载着4缸发动机,共有三款车型,分别为316、318 和320。虽然历经了40年的风霜但它的命名始终没有被改变,这一点实属不易。欧洲市场有个奇特的现象,就是除了对小型车和手动挡情有独钟之外,对旅行车的青睐也丝毫不逊于当前中国市场的SUV热潮,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旅行车车型。1982年的第二代3系(E30)在推出四门版车型之余,在1987年,旅行版也出现在了3系的行列,这无疑给宝马添加了异样的色彩,同时也让诸多
旅行车爱好者大跌眼镜,原来旅行车也可以如此地劲爆而富有驾驶乐趣,这让之前仅用于货运和商务的其他旅行车情何以堪!第三代(E36)的双肾格栅变得更加宽扁,慢慢地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3系,而在动力、配置、工艺和安全性等方面,宝马理所应当做得愈加成熟和老练。论品牌,宝马虽不及奔驰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属于小厂,但在注重驾驶的欧洲人和欧洲排放法规面前,宝马汽车的小排量发动机可比奔驰更为玩得转。反之,奔驰是更擅长研发大排量发动机,这也是3系与5系比同级别的奔驰更为畅销,但7系却总是被奔驰S级压在脚下的原因,“开宝马,坐奔驰”之说也是不无道理。


1976年,一款后来被8系取代的6系面世了。该车配备了革命性的主动后轮转向功能,此技术也被第二年诞生的7系所搭载,而且沿用至今。主动后轮转向技术可能有些低端车型也会拿出来炫耀一下,但你要知道那些可都是被动后轮转向,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就在于,后轮会根据车速和方向盘转向幅度自动调节后轮的转向角度,低速时帮助驾驶者减小转弯半径,高速时车身跟随性可像紧凑级轿车一样灵活,这对喜欢激烈驾驶又需要商务座驾的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几乎所有宝马死忠向往的宝马M1,1978年由BMW
Motorsprt GmbH 发布。这是宝马第一款中置发动机布局的运动车,但之后也不再有后续的更新,直至停产,最近被车迷追捧的运动小钢炮M2也许是给这位老前辈送上深深的敬意。

2003年5月,宝马汽车与沈阳华晨汽车联姻,开始发力争夺中国的市场份额。十多年后的今天它们是成功的,而且是毫无疑问的豪华品牌领头羊,这让日系豪华品牌着实不自在,因为宝马汽车深知中国市场的需求,小排量涡轮增压、加长、前驱,曾经信誓旦旦的狠话今天也用行动来表示:我还是爱消费者的,而且是全世界的。各大厂商在电动车领域纷纷撒下重金的时候,宝马也早早投身其中,从1979年宝马520的第一款氢动力汽车到今天的i3、i8都是它们给这个时代交出的满意答卷,下一个100年我可能无法见证到它的奇迹和伟大,但我可以告诉你,宝马的上一个100年是值得我们为之喝彩的,而如今的宝马也是每个男人值得去追求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