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团 绍兴嵊州
五年·纪事2013年,我市获全省“电商换市”创新样板县市称号。2014年3月,崇仁镇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8月,优森股份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第一只农村电商概念
五年·纪事
2013年,我市获全省“电商换市”创新样板县市称号。
2014年3月,崇仁镇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5年8月,优森股份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第一只农村电商概念股。
2016年5月,我市列入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
2017年9月,我市与宁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两地旅游市场。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以商贸、旅游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产业。看嵊州,新老商圈朝气蓬勃,商业、房产巨头争相抢滩,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密集发力,旅游业向“全域旅游”方向发展……五年来,我市三产服务业亮点纷呈,一个个亮丽数字道尽芳华。
即将开业的新城吾悦广场
商贸:集群效应凸显
本月末,位于城南的新城吾悦广场即将开业。这是我市近年来体量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城市综合体,计划总投资50亿元。它的盛大亮相,将使我市商圈更为繁荣,而诸多大品牌的进驻,也将使市民消费更为方便。
鹿山广场、新城吾悦广场、和悦时代广场、信源国际商业城……一个个服务业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大型商场组成五星商圈,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崛起,五年来,我市城市商业提档升级加速,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雏形初显。
数据是发展成果最直观的体现。过去五年里,我市商贸流通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33亿元,2016年达到257.23亿元;几年来,每年以超过10%的增速增长,其中2014年和2016年增速都居绍兴市第一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的39.7%上升到2016年的42.8%。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商贸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多种商贸流通业态并存,既有电商服务、文化创意、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又有休闲旅游、商贸综合以及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以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作为全省“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首个试点县(市),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电商网点行政村覆盖率已达到92.7%。优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嵊州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嵊州领带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黄泽仿古家私电子商务集聚区等电商平台先后建立;国商大厦、农批市场、信源国际商城等大型商贸企业和绍兴温泉城、通源民宿等旅游景点纷纷开始线上交易,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市民一大网购渠道。商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以三大优势产业和总部经济发展为主要依托,城南企业总部已完工投入使用,并根据产业、行业的不同,探索建立相应的科研服务、信息中介、咨询评估、广告营销和检测鉴证等服务平台,切实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
在城南,除了不断拔高的城市天际线和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生活性服务业也扎实推进,商贸产业推动城市提质,形成新的城市商业中心。其中城南新区国贸商城已竣工投入使用,并引进世纪联华,商贸业新的竞争格局形成;以信源国际商业城为主要平台,推动专业市场发展,开发了五金机电、家居建材等多种方式复合业态;鹿山广场的建成,也使老城区形成以专业市场为重点、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业态等为主体、专业店和专卖店为配套、社区商业为基础的现代商贸体系。传统商贸业不断提升,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程圆满结束,收获了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多赢效果。“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实现了行政村连锁便利店全覆盖。
对内不断激活、繁荣市场,对外则大力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五年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拓展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出口份额不断提高。
旅游:风景这边独好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我市旅游业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66.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1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53%和14.41%。
对我市旅游业而言,这样的增长已成为常态。近年来,我市旅游围绕“全市域景区化”的目标,打响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大力推介嵊州旅游产业,到嵊州来旅游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全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量,从2013年的635.23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043.62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从2013年的52.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5.8亿元,年均增长也在20%以上。
近者悦,远者来。这是过去五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打造嵊州旅游品牌,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突出做大做强旅游项目、做精做特乡村休闲旅游两大重点,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旅游业态更加丰富。“以‘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使嵊州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客源地,逐步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转变,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按照这个目标,嵊州旅游业的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现。
位于绍兴温泉城核心地带的丁巴弄酒店,一期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9291.64平方米,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计划于年前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省旅游发展规划近中期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绍兴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绍兴温泉城,目前已投资8亿多元,温泉游客接待中心、VIP区等已投入使用,秀水美食街、特色商业街等已完工并正在招商中,项目区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温泉城已成为我市度假休闲的重要场所,在省内外也有一定知名度。
除温泉城外,狮子山养生综合体、花海石林等重大旅游项目,或在招商或在建设中;领带时尚小镇、温泉养生小镇、飞翼休闲农业小镇、越剧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也在全力推进;百丈飞瀑、崇仁古镇、王羲之故居等传统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同步进行;实施“旅游+”融合发展,飞翼现代农业项目的4A级景区创建、亿田科技馆的3A级景区创建等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相继取得突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嵊州旅游的吸引力,努力培育打造嵊州旅游新的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品牌,全域旅游正在剡溪两岸遍地开花。
好酒还要勤吆喝,优质的旅游资源同样离不开宣传促销。
近几年来,我市以节会活动为主线,以宣传推介为抓手,边搞活动边推介,不断拓展游客市场。通过组织A级景区参加2013浙江省“百城千景”旅游惠民活动、杭嘉湖绍新春优惠月主题活动,开展嵊州旅游进高校活动,策划参与“从杭州出发,游诗画浙江”旅游嘉年华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嵊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并在节会期间结合最美民宿、“春游嵊州·诗画剡溪”十大活动、“万车游嵊州”等系列活动,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嵊州旅游的知名度。把长三角及上海、杭州、宁波三大城市作为嵊州旅游营销目标城市,积极对接旅游活动,今年4月23日首个50人旅游团“试水”后,4月26日起,宁波国旅已开始组织“千人团队”每周100人左右发往嵊州。我市还与宁波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两地旅游直通车,共同开拓甬嵊旅游市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