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的词语
年轻时,我对未来心存疑虑,视之仅是可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实现,并且很有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约翰·班维尔(2012)现如今,我们如此容易、如此娴熟地在时间中穿行,在我们的梦境中,在我
年轻时,我对未来心存疑虑,视之仅是可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实现,并且很有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约翰·班维尔(2012)
现如今,我们如此容易、如此娴熟地在时间中穿行,在我们的梦境中,在我们的艺术中。时间旅行给我们感觉就好像是一项古代统,植根于上古神话,与诸神和巨龙一样古老。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古人想象出了长生不老、重生转世以及往生之地,但种种时间机器还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所及。时间旅行是一种现代幻想。所以当赫伯特 · 威尔斯在油灯照耀的房间中想象出一部时间机器时,他也发明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曾有一段时间,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第四个维度成为了一个收纳百宝箱,是各种神秘、未知、灵魂之物,也就是任何眼见不着的东西的藏身之所。天国可能在第四个维度;毕竟,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没有在我们的头顶发现它。第四个维度也是幻想家和神秘学者钟爱的隐秘空间。“我们正处在第四维大发现的前夕,这是板上钉钉的!”威廉·T. 斯特德在1893 年这样大胆宣称道。这位揭秘记者兼《蓓尔美尔晚报》编辑进一步解释说,第四个维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可想象出来(“如果你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话”),但不可亲眼得见——至少对“凡人”而言。这个地方“我们偶尔会在那些全无法用任何三维空间的自然定律解释的现象中发现些许蛛丝迹”。比如,千里眼。又比如传心术。他把自己的报告递交给灵力研究学会,请求他们展开深入研究。十九年之后,他登上“泰坦尼号”,并命丧大海。
相较之下,威尔斯要冷静得多,也单纯得多。在他看来,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第四个维度并不是一个神鬼世界。
它不是天国,也不是地狱。它是时间。
时间是什么?
时间不过是另一个方向,与其他三个方向都垂直。
简单如斯。
只不过一直没有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直到现在——直到时间旅行者威尔斯。“受限于肉体凡躯……我们不容易注意到这一事实,”他帅气地解释道,“时间与空间的三个维度的哪一个都毫无区别,除了我们的意识在沿着它的一个方向移动。”
在出人意料短的时间量级里,这个概念将成为主流理论物理学的一部分。
在许多(但不是所有)文化中,人们视过去在自己背后,而未来在自己面前。“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使徒保罗便如是说。但将未来或过去视为一个“地方”已然采用了一个类比。时间中有像在空间中那样的“地方”吗?如果回答是,这意味着声称时间像空间。“过去是一个陌生国度:那里的行事不同。”未来也是如此。如果时间确实是第四个维度,那是因为它像其他三个维度:可被视觉化为一条直线,有可度量的“度”。然而,在其他方面,时间又不像空间。这种第四个维度不同于其他三个维度。那里的行事不同。
将时间视为某种像空间的东西似乎出于我们的本能。而语言的选择进一步鼓励了这一点。我们只有这么些词语可用,于是 “before” 和 “after” 不得不担负起空间介词和时间介词的双重任务。“时间是运动在我们心中留下的一种心像。”托马斯·霍布斯在1655 年如是说。而为了计算时间,“我们需要借助太阳的运动、时钟的运动或者沙漏中沙子的运动”。牛顿视时间绝对不同于空间(毕竟,空间“总是保持不动”,而时间“均一地流逝,而无须参照任何外物,并有着另一个名字,称为"持续”),但他的数学创造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类比。你可以将时间和空间作为一幅图像的两条坐标轴。到了十九世纪,特别是德国哲学家摸索着尝试将时间和空间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叔本华在1813 年写道:“在单纯的时间中,所有事情前后相继;在单纯的空间中,所有事情排排并立;因此,只有通过结合时间和空间,并存的表象才会浮现。”就这样,时间作为一种维度开始从迷雾中显露身形。数学家现在可以认出它。而技术以另一种方式提供了帮助。对于任何看到火车在位置监控图(位置通过电报发送,并按时间进行标记)上一点点推进的人,时间顿时变得生动、切实、像空间了。“将时间和空间相‘融合’,这可能看上去有点怪异。”《都柏林评论》解释道,但瞧——下面就是一幅“相当普通的”时空图:

不那么明显地,人们其实也可以在自己周围发现时间的堆累。蒸汽火车上的旅行者放眼窗外,可以看到牛犁地、马拉车,一如它们在中世纪时,只是现在天边多了一条条电报线。这不免导致了一种新的认知混乱或分裂。不妨称之为时间不协和。
终究,现代的时间是不可逆、不可止和不可重复的。日日新,进步不已——好事桩,要是你是个技术乐观主义者的话。循环时间、永恒重现、六道轮回:它们现在只是仅限诗人和怀旧哲学家使用的浪漫概念了。
时间旅行者则发明了“一位全知的观察者”:
对于一位全知的观察者而言,将不存在被遗忘的过去(没有一段时间会因为被遗忘而仿佛不曾存在过),也不存在尚未展开的未知未来。不仅洞悉现在的一切,一位全知的观察者也将在同时洞察过去的一切以及不可避免的未来的一切。确实,现在、过去和未来对于这样一位观察者而言将毫无意义:他将总是观察到同一件事情。事实上,他将看到一个充盈空间和时间的刚性宇宙——一个其中的事物亘古不变的宇宙。
“如果‘过去’还有任何意义的话,”时间旅行者总结道,“它只是意味着朝一个特定方向看;如果‘未来’还有任何意义的话,它也只是意味着朝相反的方向看。”
宇宙刚性是一个牢笼。只有时间旅行者能够称自己是自由的。

《时间旅行简史》
国际畅销书作家詹姆斯· 格雷克(《信息简史》、《混沌》)将在本书中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极富启迪的追寻“时间旅行”的时间之旅,去探索这个概念的起源、它在文学和科学中的演化,以及它对我们对于时间本身理解的影响。要是你有机会乘坐一次时间机器,你会选择用它做什么?进入未来,还是穿越回到过去?
编辑:loulou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