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夕阳红旅行团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张国志 本报东北信息采集中心 宋祥军)清明节后,享有“春城”美誉的昆明迎来旅游高峰。一个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夕阳红旅游团&rdquo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张国志 本报东北信息采集中心 宋祥军)清明节后,享有“春城”美誉的昆明迎来旅游高峰。一个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夕阳红旅游团”,选择了哈尔滨至昆明往返六天半的行程。
k726次列车长韩庆要求全体乘务员:勤伸手、勤开口、勤提示、勤服务,用我们的真情换来老人的笑容,用我们的周到换来家属的满意,用我们的行动确保全车人的安全。
4月20日,k726次昆明折返站。软卧乘务员石宪国发现,一位中年女子身背两个大包,双手推着的轮椅上坐着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正向他走来。当得知老人下肢瘫痪时,石宪国随即背起老人走向软卧车厢。列车长韩庆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几名休班乘务员前去帮助。乘务员把中年女子随身行李及轮椅放好后,将老人背到铺位上安顿下来。老人连声道谢,家属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在岗一分钟,发光六十秒”,k726次列车10号车厢乘务员宋艳坤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这句话。还有三个月零五天就退休的她,感觉这班乘务特别有意义。整整一车厢“夕阳红团体”的旅客,年龄最大的九十二岁,最小的六十七岁,需要重点照顾的,身体不适的,行动不便的,都在宋大姐的重点旅客交接簿细致地分了类。她打水送饭,嘘寒问暖,寻医找药,搀扶上下。一个单程的乘务像在敬老院度过一样,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虽然劳累但很快乐。在与车队书记王伟交谈时,宋大姐用这几句话证明了一位老职工的善良: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一天?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四十多天里,这趟列车共为重点旅客调整铺位60多张,照顾重点旅客28人,为旅客解决困难100多件。一声声真诚的问候,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把把关爱的搀扶,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换来的是旅客诚挚的谢意、家属满意的笑容、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条爱的长河,在“冰城”与“春城”之间流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