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名族旅游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旅游景点?
1、黔东南:苗族、侗族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民族风情非常浓郁。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旅游景点?
1、黔东南:苗族、侗族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民族风情非常浓郁。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和最大的侗寨,有独特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这里有如天籁般的侗族大歌,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刺绣、银饰、蜡染等。
2、吉林延边:朝鲜族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
延边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是其一大特色,朝鲜美食、艺术、服饰等也是游客来延边一定要尝试一番的。
3、云南红河:哈尼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有秀丽的南亚热带风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民族风情以及景致独特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的传统工艺 ,再加上哀牢山和红河在其西南,南盘江流经其东北,自然风光迷人。
4、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从地图上能看到,东西两座云贵高原上的著名山脉围着西双版纳,在山与山之间出现了一片片的平地,也就有了凤尾竹,有了大榕树环抱着的傣家寨子。
5、四川凉山、云南楚雄:彝族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如,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风、民俗和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云南楚雄也是我国著名的彝族聚居地,美丽的风景与浓郁的彝族风情融为一体,使楚雄这片彝州成为别具一格的旅游观光胜地。
6、呼和浩特:蒙古族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本身就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青色的城市”。
呼和浩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
7、新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居住在新疆天山脚下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
8、宁夏:回族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信徒称“穆斯林”。
宁夏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
9、西藏:藏族藏族由于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露出佛教影响的痕迹。
到西藏旅游,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
10、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土家族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壮族等29个民族。
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一寨。
土家人多聚居山内,客家人多居山外。
...
想去一个少数名族旅游一下··
中国符合你要求的古镇多的是啊 我去过的古镇比较多 所以我就用我自己的感受来给你介绍下吧 绝对比别人从网上搞的资料真实我就按风格介绍吧石头路 木头房子的:第一 大研古镇 云南丽江的大研古镇是比较有名气的一个 还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了 它的面积相对于别的古镇算是很大的了 那里的人主要是纳西族的 千万不要看成西藏的了 因为他们的服饰真的很像西藏的 特点有:饮食和民族歌舞 我觉得它民族特色还是很浓的 不过就是给人不是一种古镇的感觉 因为晚上大大小小的酒吧都在唱歌跳舞的 很吵很热闹 我虽然轻但是不怎么喜欢 然后那里的花费不是很高 住宿吃饭都不贵第二 凤凰古镇 湖南吉首的凤凰古镇是近几年开始出名的 它是沈从文先生出生和埋葬的地方 它的面积也挺大的 有的转 民族我忘了 反正和汉族穿的也差不多 民族特色不怎么多特点有:文化和安静我去的时候是十一后一天 所以人还是有一些的 但是整个古镇给人很安静的感觉 它不像大研古镇属于旅游开发的产物 凤凰镇还是比较真实的 我坐在建在河面上的酒楼吃饭 能清楚的听见河对岸唱歌的歌声 那可是村民自己唱的 不是旅游表演什么的 很真实的感觉 住宿吃饭也不贵 很有古镇的感觉第三 上里古镇 重庆雅安附近的上里古镇 是一个个方面都很小的一个古镇 比如说面积啊 人口啊 名气啊 消费啊 距离啊 等等 都很小很少特点有:休闲和娱乐你是成都人的话 那也许喜欢喝茶和打麻将 呵呵 我个人觉得四川人都那样 要是那样的话 上里很不错 在山里面的古镇与世隔绝 很有味道的一个地方 那里的饭主要是我最爱吃的川菜啦 饭馆一般都有喝茶喝打麻将的地方 和几个朋友去那里放松下还是可以的 你要是去那得话 记住过河然后往里面走 住宿吃饭里面的好 石头路 石头房的:第一 大理古镇 云南大理的大理古镇因为金庸出了名 民族是白族 建筑很有特色的 很漂亮 服饰也很漂亮 饭没吃 不知道怎么样特点有 建筑和白族姑娘 洋人街我没有住 就是逛了一下 不知道住宿怎么样 觉得很一般 就是有个洋人街而已 没别的了 不过在大理古镇旁边有一个也很出名的地方 传说中的蝴蝶泉边就在那里 大理北边有个洱海 可以去玩玩水什么的泥土路 木头房的:第一 图瓦村落 新疆喀纳斯的图瓦村是真真正正的原始样貌 没有一点被现代化的文明腐蚀 民族是图佤族 和蒙古族有点像 挺他们说他们是成吉思汗留下的后代 去图瓦村就一定去喀纳斯了 一起玩玩也很不错 传说中的水怪就在那哦~特点有:超原始感受自然的好地方 不过说实话 那里的消费真的很高很高 不是一般的高 一个小破房一晚最少400还是旅游淡季 呵呵 这是它不好的一点终于说完了 累死我了 这些都是我去过的 所以就说一下 要是想了解详细的我QQ75590304觉得可以的话就要我吧 打字很累的啊 还有就是你可以在网上去看看我说的这几个地方 了解详情 别的地方也很多了 不过我没有去过 就不好给你介绍了 不好意思哦
中国的少数民族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牧民爱穿滚边袍。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自治区:1953年7月1日为3532万人,1964年7月1日为4000万人、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占全国的55.9%、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撒拉、柯尔克孜藏族、乌孜别克、塔吉克10个民族、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
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甘肃、宁夏、广西,2000年11月1日为10643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即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1982年7月1日为6724万人,1990年7月1日为9120万人。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各民族群众、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
回族:约有1/3人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甘肃、四川: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但分布很广,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崇拜巨石、老树。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辽宁、吉林: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
1947年5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
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其中自治区5个、新闻出版等领域使用。
截至1997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党和政府坚持贯彻执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东乡、保安、珞巴等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跨入了现代社会、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云南等地。
藏人多信喇嘛族。
满族,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小聚居、怒、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注2),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贵州、青海,有25个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景颇、高山,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帮助有语言无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备、湖南、湖北,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其余在清海。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景颇、僳僳等族的一部分、佤,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头上戴帽或缠布。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维吾尔,不论信仰何种宗教,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少数民族散壮族、西藏、云南。
俄罗斯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鄂伦春,消灭了人剥削人、纳西7个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 。
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
蒙古族:主要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塔塔尔。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以辽宁省最多. 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
在独龙。
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门巴、普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国家在50年代组织人员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专...
【我国少数民族】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 壮族1617,8811 3 满族1068,2263 4 回族981,6802 5 苗族894,0116 6 维吾尔族839,9393 7 土家族802,8133 8 彝族776,2286 9 蒙古族581,3947 10 藏族541,6021 11 布依族297,1460 12 侗族296,0293 13 瑶族263,7421 14 朝鲜族192,3842 15 白族185,8063 16 哈尼族143,9673 17 哈萨克族125,0458 18 黎族124,7814 19 傣族115,8989 20 畲族70,9592 21 傈僳族63,4912 22 仡佬族57,9357 23 东乡族51,3805 24 拉祜族45,3705 少数民族 25 水族40,6902 26 佤族39,6610 27 纳西族30,8839 28 羌族30,6072 29 土族24,1198 30 仫佬族20,7352 31 锡伯族18,8824 32 柯尔克孜族16,0823 33 达斡尔族13,2394 34 景颇族13,2143 35 毛南族10,7166 36 撒拉族10,4503 37 布朗族9,1882 38 塔吉克族4,1028 39 阿昌族3,3936 40 普米族3,3600 41 鄂温克族3,0505 42 怒族2,8759 43 京族2,2517 44 基诺族2,0899 45 德昂族1,7935 46 保安族1,6505 47 俄罗斯族1,5609 48 裕固族1,3719 中国各民族分布 49 乌孜别克族1,2370 50 门巴族8923 51 鄂伦春族8196 52 独龙族7426 53 塔塔尔族4890 54 赫哲族4640 55 高山族4461 (16个族群) 56 珞巴族2965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服装?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
除了汉族,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当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小朋友们大多都喜欢电视里还珠格格——小燕子穿的漂亮服装,也很好奇这样的衣服是不是只有在电视上才出现。
其实,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漂亮的衣服,它就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装。
满族的男子较为偏爱带马蹄袖的袍褂,平常还会搭配一顶帽子。
女子则比较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有时候会外罩坎肩,脚上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梳两把头或旗髻,头上还别着一对盘头翅。
除大众熟知的满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外,其他民族也都有各自的漂亮服饰。
例如,风格别致、以“蜡染”风格著称的壮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的苗族服饰;朴素、大方,以“白衣民族”闻名的朝鲜族服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民族的服装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有2312人。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
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
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
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名字
中国有56和民族他们分别是:1、 彝 族 2、 白 族 3、 藏 族 4、 傣 族 5、 佤 族 6、 侗 族 7、 哈尼族 8、 苗 族 9、 拉祜族 10、纳西族 11、景颇族 12、水 族 13、怒 族 14、僳僳族 15、独龙族 16、布朗族 17、基诺族 18、羌 族 19、门巴族 20、德昂族 21、阿昌族 22、普米族 23、布依族 24、珞巴族 25、仡佬族 26、回 族 27、东乡族 28、撒拉族 29、保安族 30、维吾尔族 31、土 族 32、裕固族 33、锡伯族 34、俄罗斯族 35、塔塔尔族 36、哈萨克族 37、柯尔克孜族 38、塔吉克族 39、乌孜别克族 40、高山族 41、畲 族 42、黎 族 43、壮 族 44、瑶 族 45、京 族 46、仫佬族 47、毛南族 48、土家族 49、满 族 50、朝鲜族 51、赫哲族 52、蒙古族 53、达斡尔族 54、鄂温克族 55、鄂伦春族 56、汉 族
少数民族有什么旅游胜地?
有..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
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
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
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
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无文字。
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
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无文字。
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
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族 鱼皮衣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
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
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
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
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靺鞨,元明清时称女真。
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
现在,全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分别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
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
反抗满族统治者: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赫哲族反抗满族统治者的政征服,呼尔哈路千余人围攻满族重镇宁古塔,给满族统治者以打击。
反沙俄入侵:公元1651年(顺治八年),乌扎拉村的赫哲人及其附近的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海色反击沙俄入侵者以哈巴罗夫为守的哥萨克;揭开清朝军民联合反抗沙俄入侵的序幕。
公元1657(顺治十四年),沙俄侵略者斯捷潘诺夫等哥萨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兰县附近尚坚乌黑等处;赫哲、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所率清军痛击入侵者。
此年于松花江口击毙斯捷潘诺夫。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赫哲族人民遭受殖民统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赫哲族人民参加东北各种抗日行列和各族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编辑本段衣食住行 赫哲族少女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
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
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
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
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
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
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
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
编辑本段撮罗安口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辫子草正房和临时的房屋撮罗安口(尖顶窝棚),胡如布(地窖子),阔布如安口(圆顶窝棚)。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
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公里。
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
时代发展至今天,赫哲族人传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