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子的旅行 启发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首次执导,根据自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还未上映,可影片中的三段插曲,让一些人听了不下十遍,也让一些人听了不到一半就泣不成声,因为每一首歌里所写的都是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首次执导,根据自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还未上映,可影片中的三段插曲,让一些人听了不下十遍,也让一些人听了不到一半就泣不成声,因为每一首歌里所写的都是曾经、现在或者将来的自己。
都说人这一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一首歌,最后这首歌还拍成了电影,我怕一个人去看这部电影,害怕这首歌突然响起,更害怕那个人突然想起... ..
有些人啊,偶尔想起就永远放不下
有些人啊,就算再次重逢已经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
有些人啊,一旦错过就不在
刘若英说:时间不是用来忘记爱的,而是用来见证爱的。
我说:时间也是用来遇见更好的人。
所有磨难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配得上更好的人,后来的我们都变得更加优秀,开始重生,同时也开始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当初我们一起出发的方向,流失在那个车站望着你离去的背影。
记得十五岁那年我听了一整年的《后来》,刘若英于浅唱低吟间,诉说着那些关于爱情里的遗憾,歌里也有我们的笑过、爱过和哭过... ...
以至于之后每次在KTV唱到:“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就会泪流满面,好像奶茶在我的青春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今听陈奕迅的《我们》,旋律中暗藏着的情绪起伏,启发着后来顿悟的我们,做到了对一个人的出现,一个人的离开,承受和接受,他留下或者离开并不要感到意外,只当做是一个陌生的老朋友。
曾经是最亲密的爱人,如今却成了《爱了很久的朋友》;像网易云上热评说的:慢慢大家都会明白,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人生的常态。就像张嘉佳说的: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曾经是最要好的同窗,毕业之后步入了社会,我们在人海的浮沉,社会的熔炉中渐渐地被染化,我们还是朋友,只是后来的我们不再像当初年少无间,无话不谈的朋友,彼此之间多了几分客气。
也曾有人感叹:我们为什么会在毕业时失声痛哭?我们为什么会那么怀念学生年代?因为我们知道:毕业后的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散到世界各地,许多人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从你生命中彻底消失,不会有一丝交集。
你的眼泪,不光是因为舍不得那些和你厮混的同学室友,也是因为舍不得活在青春里的那个年少的自己。
让我们流泪的不是毕业,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
曾经说好的一起去旅行,故事的最后你掉下了我一个人去旅行,如果等到那一天跟你一起旅行,我一定用后半生的时间见证爱情。
一起去成都,牵着你的小手在赵雷歌唱的那条酒馆的街巷走一走,看看大熊猫。
一起去重庆,我想坐重庆的轻轨,想去看夜幕里的洪崖洞,寻找传说中千与千寻的同款建筑。
一起去丽江,感受纳西族的风土人情,去大冰的小屋听几首民谣喝几杯酒。
一起去三亚,让爱留下天涯海角的足迹。
后来,很遗憾,你掉下了我一个人,我还会愿意默默地走过你喜欢的每个角落,去曾经我们承诺到达的远方。如果说人生就像一部电影,故事的结局却换了人演。你怎么会爱上了他,并跟他回家!
“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不喜欢做你的保护伞
我只想做你的导航,这样也许我们就不会说散就散
后来遇见你,余生皆是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