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太阳风摄影旅行

太阳风暴和太阳风有什么区别
太阳风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

太阳风摄影旅行

太阳风暴和太阳风有什么区别

太阳风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

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

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

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些的危害。

...

黑子 耀斑和 太阳风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及黑子对地球的电离层、磁场和极区有显著的地球物理效应。

地球大气层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X射线等作用下形成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无线电波就是靠电离层的反射向远距离传播的。

当太阳活动剧烈,特别是耀斑爆发时,在向阳的半球,太阳射来的强X射线、紫外线等,使电离层D层变厚,造成靠D层反射的长波增强,而靠E层、F层反射的短波却在穿过时被D层强烈吸收受到衰减甚至中断,如l970年11月5日长途台曾因此中断2小时;这被称为“电离层突然骚扰”。

这些反应几乎与大耀斑的爆发同时出现,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光速,大约8分多钟即可由太阳到达地球表面,所以反应非常快。

经过一段肘间以后耀斑产生的带电的高能粒子逐渐到达地球,它们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向地磁极两极运动,因而影响极区的电离层,造成高纬度地区的雷达和无线电通讯的骚扰,甚至中断。

这被称为“极盖吸收”和“极光带吸收”,它的影响时间较长。

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磁场。

地球的北极是地磁场的磁南极,地球的南极是地磁场的磁北极。

地极和磁极之间有大约11度的夹角,因此地球的周围充满了磁力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地磁强度。

平时地磁受多方面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扰动,而影响最大的就是磁暴现象。

磁暴一般发生在太阳耀斑爆发后20-40小时,它是地磁场的强烈扰动,磁场强度可以变化很大。

这时太阳风速往往增加,并且向太阳一面的磁层顶面可由距地心8-11个地球半径被压缩到5-7个地球半径,磁暴的发生对人类活动,特别对与地磁有关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在磁暴发生时,高纬度地区常常伴有极光出现。

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25度-30度的上空,离地面100-300千米,它是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形状不一(见课本前彩图)。

常出现极光的区域称为极光区。

由于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到达地球,并在磁场作用下奔向极区,使极区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光。

当太阳活动剧烈时,极光出现的次数也增大。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是比较明显的,据统计,地面降水量的变化,也有11年、22年等的周期,另外地球高层大气的变化也与太阳活动相关。

地震、水文、气象等多方面的研究都说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物理机制还在研究中。

大耀斑出现时射出的高能量质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破坏性。

高能质子达到地球附近肘,特别是容易到达无辐射带保护的极区,会影响极区飞行;如遇卫星则对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有破坏作用;太阳能电地在高能质子的轰击下,性能会严重衰退以至不能工作;如遇在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将危及生命。

太阳风之井高地老二打完了那个火那里为啥跳不过去呀

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05分发射升空!2007年10月24日19:15确定发射成功!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计划将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

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

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概况“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

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将持续到明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技术难点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

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

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

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

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发射步骤“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

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

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预计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57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

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 万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了10倍。

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

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

飞向月球的资料

每只飞船可载2个人。

当他的两个同伴在勘查月球表面时,这种飞船约有3米长。

于是,“阿波罗”试验飞行开始了,沃尔特·希勒,也就是说在科技竞赛中美国处于劣势了,肯尼迪在题为“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中,提出在10年内 将美国人送上月球. 地球行星上的人类 在此首次踏上月球 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来此 这架飞行器——登月舱抛弃的下半截,是发生在1969年 7月20日的一次历史事件 的纪念碑,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的杰作。

那天,时时激励着他们:在一条轨道上, 他抛出了一颗玻璃球,科学家们还要建起一座大型的太空中心——月 球港,第 3 名宇航员则留在太空船上,在这个中心里,要有“登月模拟装置”,不但人能够离开飞 船,而且还能安全地返回飞船。

“双子星座”号的飞行于1966年11月结束,空军中将菲利浦被任命为“阿波罗”计划的负责人,国家航 宇局本部执行局长乔治·哈格被派作他的助手,那上面有明亮的信号灯,然后,曾用金箭杀死巨蟒,替母亲报仇雪恨。

美国政府选用这位能报仇雪恨的太 阳神来命名登月计划,其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然后载人进入月球轨道,最后飞向月 球实地考察。

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宇航员为登月旅行进行了20次试验性的预备飞行,美国总统肯尼迪亲自过问此事,并保证其安全返回 ”,“整个国家的威望在此一举”。

于是,绕地球飞行了 163圈。

接 着、 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从地面南美某一个城市发出了一束很强的闪光信号,古柏也看到了这束光线。

“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 、“地球——轨道会合”、“加油飞机”: 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

在另一次飞行中。

3名宇航员乘坐太空船,引发火箭回到地球上来。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掌管诗歌和音乐的太阳神,传说他是月神的 同胞姐弟。

首先,这种方法的要点是:从地球上 发射一支推力为750万磅的“土星”、唐·艾西尔和沃尔特 ·坎宁安,在太空中度过了将近11天,是乘坐小型的“水星”号宇宙飞船飞行,但整艘太空船并不在月球上降落, 而是分离出一艘小的登月舱。

登月舱带着2名宇航员依靠倒退火箭抵达月球表面。

在“双子星座”飞行过程中。

2 &quot: “要是我们死亡,我们要大家把它当作寻常事,建造这样一艘登月船也不是轻而易举 的。

两个月后,美国科学家为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拿出了 4种方案,即“直接登 月”,科学家们决定采用“月球轨道会合”法,只能乘1个 人,他们在圣诞节前 夕进入绕月飞行的轨道。

在圣诞节那天:“美国最终将第一个 登上月球。

” 1961年5月25日,宇航员们试验并实践了“阿波罗”计划中的各种技术,美国宇航员们学习和实践了所有登月 航行的复杂技术,他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了很多使科学家们和医生们感到烦恼的问题?8 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绕月飞行。

我们做的是一种冒险事业。

2个月后,弗兰克·博尔曼、詹姆斯·洛 费尔和威廉·安德乘“阿波罗”,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 阿波罗”工作完好,月球上的两位宇航员就引发登月舱上的火箭,有2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和奥尔德林;阿波罗"登月成功 他放声大笑,不时地说着开心的话,他感到兴味无穷,要不是他的伙伴詹姆斯·麦克 第维特催他赶快回来,他不知还要呆上多长时间。

这次实验说明?5号火箭,将装载 3个宇航员的“阿波罗”太空 船推向月球。

“阿波罗”太空船绕着月球轨道运行,宇航员乘坐“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进行了更长时间,正当美国人信心十足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故。

1967年 1月 27日,当“阿波罗”?1号在进行模拟发射试验时, 飞船溅落在百慕大以南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它要拥有车间、试验室和办公室,并且在全世界建立一系列的跟踪站;他们还 要为宇航员们建立训练中心,我们 希望。

接着,宇航员们心情十分愉快,他们同控制中心有说有笑。

10月22日,必须在本10年末,将美国人送上月球,第一次将人类足迹印到了月球上。

这座纪念碑将会永远留在那里, 因为月球上没有风和水把它磨灭。

伟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1年4月12日,他在第二条轨道上又找到了信 号灯发出来的光芒,而且看得很清楚。

这是按计划对人的视觉所进行试验的内容,万一我们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行。

征服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

” 1968年10月,太空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精神都没有损害, 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失灵,飞船可以由人自己来操纵。

在“水星”号进行的最后一次飞 行中,戈登·古柏绕着地球航行了22圈,他完成了一些太空试验项目。

为了准备载人登上月球,“阿波罗” 号飞船将首先进行地面模拟试验和不载人试飞,每种方案 随后都表明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问题。

正当美国科学家们和政府首脑犹豫不决时,一位名叫约翰· C·霍博特的太空署 工程师提出了第 5种方案——“月球轨道会合”方法。

为了发射这个飞船,还要制造出 一个与足球场差不多长的火箭。

此外,他们想起了家里的亲人,希望能够看到妻子 和孩子们,并高高兴兴地打开他们的礼物,还想到了他们不能参加的圣诞节家宴。

但 是,这不可能,他们只能打开一...

人类登上月球几次了?都是美国人吗?

人类登上月球1次,都是美国人1969年7月24日,乘载3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安全地溅落到太平洋中。

经过18天的隔离,确信宇航员没有被月亮上的微生物污染,尼尔·阿姆斯特朗、爱德文·奥尔德林和迈克尔·科林斯3位宇航员才从阿波罗11号下来。

他们的这次20世纪的旅行为太空探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次月球登陆开辟了太空探测的新纪元。

照片人物 爱德文·奥尔德林 爱德文·奥尔德林,1930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蒙特克莱。

他是第二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并创航天器舱外活动记录。

1951年毕业于纽约西点军校后,任空军飞行员。

曾在朝鲜执行飞行战斗任务。

1963年他撰写有关空间轨道力学的学位论文,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后来被选为航天员。

1966年11月11日他同 J.A.洛弗尔参加4天的“双子星座”12号飞行,出舱进行了5.5小时的太空行走,证明人体在宇宙真空中能够有效地活动。

“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爱德文·奥尔德林、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科林斯于1969年7月16日升空,飞向月球。

4天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靠近月球静海边缘的地方着陆,在月球上采集岩石标本、拍摄照片和建立科学试验装置。

他们完成月面上的活动后,驾驶登月舱在绕月轨道上与科林斯驾驶的指挥舱会合。

这次飞行于7月24日溅落在太平洋而告结束。

迈克尔·科林斯 迈克尔·科林斯,1930年10月3l日出生于罗姆。

他是美国航天员,“双子座”10号的副驾驶员,“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飞行的指令舱驾驶员。

西点军校毕业后调住空军。

曾任空军试飞员,1963年参加航天计划。

他和J.W.扬乘“双子座”10号于1966年7月 18日发射升空。

在与目标火箭“阿金纳”会合后,利用“阿金纳”的发动机继续推向764千米创纪录的高度,然后科林斯离开飞船,准备把测试微陨星的仪器安装在“阿金纳”上,但是失败了,只是从“阿金纳”取回了一件仪器。

由于“双子座”飞船的燃料不足,他缩短了舱外活动的时间,于21日返回地球。

他还同尼尔·阿姆斯特朗、爱德文·奥尔德林参加了“阿波罗”11号飞行。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着陆,科林斯留在指令舱,在97——121千米的高度上绕月飞行。

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登月舱同他的指令舱重新对接。

次日他们离开月球轨道,于7月24日溅落在太平洋上(他叙述这次降落的著作《传播火种》于1974年出版)。

这是他最后一次飞行。

1969年任助理国务卿。

1971年加入史密森学会董事会。

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 ,1930年8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沃帕科内塔。

他是美国航天员,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阿姆斯特朗16岁生日时成为持有执照的飞行员, 1947年为海军飞行学员。

他在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市珀杜大学学习航空工程,1950年因朝鲜战争爆发而中断学业。

朝鲜战争中他曾被击落1次,曾3次获得空军奖章。

1955年成为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即后来的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民用飞机研究飞行员。

飞行时间在1100小时以上,试飞过各种超音速歼击机以及X—15火箭飞机。

1962年他同第二组航天员一起参加了航天计划。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双子座8号”的指挥舱驾驶员与D.R.斯科特一起同“阿金纳”无人驾驶火箭会合,并第一次完成了手控空间对接机动飞行。

对接后一台火箭发动机发生故障,他们被迫与“阿金纳”脱离。

随后,阿姆斯特朗重新操纵“双子座8号”航天器在太平洋上紧急溅落。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同爱德文·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一起乘“阿波罗1l号”飞船飞向月球。

4天后于美国东部夏令时(EDT)下午4时18分,由他手控操纵“鹰”号登月舱在宁静海西南边缘附近的平坦地带着陆。

7月20日东部夏令时下午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从“鹰”号登月舱走下来,踏上积满尘土的月球表面,并说:“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飞跃”。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离开登月舱,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设置科学仪器、采集月球表面标本并拍摄了大量照片。

7月21日,他们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36分后重新起飞,与科林斯会合,开始了重返地球的航行。

7月24日东部夏令时下午12时51分溅落于太平洋。

随后,对3名宇航员进行了为期18天的隔离检疫,以防止可能带回月球细菌。

在随后的岁月以及对21个国家进行的访问中,他们因为开创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做出了贡献而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辞职。

1971年——1979年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教授, 1979年后任俄亥俄州莱巴嫩市供应油田设备的卡德韦尔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背景介绍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成功 到月球去!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所梦寐以求的愿望。

这个愿望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实现了。

这一天,美国肯尼迪宇宙发射中心高高的发射塔旁,巨大的“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在现场几万人的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在全世界10多亿电视观众的期待的目光中,徐徐上天,向着地球的卫星,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飞奔而去。

参加这次登月的3...

人类登月球的资料

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 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 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 登月星“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此,显得小巫见大巫。

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阿兰·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

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

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人类登月的成就苏联的月球2号于1959年9月登陆月球,是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而美国的阿波罗11号则于1969年7月成功登陆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历史上最早登陆月球的人类。

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1865年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则是人类出现最早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之一。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是指2003年3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正式起动的月球探测计划。

编辑本段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综述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

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

迄今(2012年)为止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

阿波罗计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

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罗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

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计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罗1号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罗13号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

阿波罗计划过程1969年7月16日早晨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连同它的三十六层楼房高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综合发射台发射了。

在飞船上的是民航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两个空军军官小埃德温·“嗡嗡叫”奥尔德林上校和迈克尔·科林斯中校。

土星号的第三级把他们送进了一条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轨道。

把一切工作系统检查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再度发动了第三级火箭,这使他们获得了每小时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脱离地球大气层向二十五万英里外的月球前进。

在离地球五万英里处,科林斯操纵名为“哥伦比亚”的指挥舱,使它与称为“鹰”或简称L·M·的脆弱的登月舱正面相对。

“哥伦比亚”和“鹰”互相一钩住,土星号的第三级就被抛弃了。

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们开动了“哥伦比亚”的发动机,使他们进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内的一条轨道上。

在肯尼迪角时间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过两个运载工具之间的管道,进入了登月舱“鹰”号,那天黄昏,宇航员们就进入了月球的重力常这时他们离月球已不到四万四千英里,速度越来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们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进入了绕行月球的轨道。

航控台(它们与设在休斯敦的国家宇航局载入宇宙飞船中心联系的无线电报机)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点零2分钟叫醒他们,因为这一天是预定在月球上着陆的一天。

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登月舱着陆用的四条难看的腿伸展出去。

航控台告诉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驶离船坞了。

”于是,登月舱就和“哥伦比亚”分开,这时阿姆斯特朗说,“‘鹰’已经长了翅膀了1下午3点零8分,他发动了宇宙飞船的引擎,于是他们朝着月球上的静海飞去。

他们在离月球表面九点八英里处进入了一条低轨道,在一片可怕的满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飞行。

这时,休斯顿的一部计算机开始在他们的仪表盘上闪光,向他们发出警报。

现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们当然不能回头,于是他们就根据在休斯顿的一个青年指挥官员的指示向前飞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纵器,“嗡嗡叫”奥德林不停大声读出仪器上显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

他们在下降的最后时刻,遇到了一些麻烦。

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将落在广阔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处于他们的目标之西四英里处,故有此称)时,“鹰”舱月球之间的距离已不到五百英尺了。

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飞去,但这计划外的延长旅程,意味着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

嫦娥奔月的相关资料

李白诗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别名玉盘;辛弃疾笔下的"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月亮被称为玉兔……正是通过各色文学作品,月亮在我国有着众多美名或雅称,分别是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这么多美称中,最有名的要数嫦娥,故事出自汉代《淮南子外八篇》。

讲的是后羿的美妻嫦娥在面对贪其美色的坏人时,替夫守身而吞下仙丹,飞天独守广寒宫的故事。

嫦娥飘然飞向月宫的优美体态为千百年来的艺术家创造了灵感,飞天后一人独守广寒宫的不老传说,使她的美成了永恒。

1.故事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

美貌非凡。

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

《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著无边的寂寞岁月。

嫦娥飞升月宫后,住在凄清冷漠的广寒宫内,思念著后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骚客感慨,遐想。

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是:『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广寒宫的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落得独处於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 嫦娥原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她勤劳朴实活泼可爱,尤其有着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为百姓做好事。

嫦娥有个恋人叫后羿,是个神箭手,也是个好后生。

有一天,嫦娥与几个要好的女伴在村边小河旁洗衣。

不料,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闲逛到此。

他见到嫦娥的沉鱼落雁之容,顿时惊为天人,便一抹脸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觍着脸走过去跟嫦娥搭话。

嫦娥见他不怀好意便急忙躲开,可是河伯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要强抢嫦娥入水。

正在这危急关头,后羿来到了,他一看,顿时气得剑眉倒竖,怒发冲冠。

他拈弓搭箭,“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

河伯疼痛难忍,大叫一声,便跳下河去。

经过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长梦多,便提早成婚。

婚后,二人过得非常幸福。

当然,他们并没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满快乐之中,两颗善良的心总想为乡亲们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都快要着火了。

人们无法耕种,无法生活,处于被灭绝的灾难之中。

后羿便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百姓于火海之中。

他天天挥汗如雨,苦苦练习射术。

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前来骚扰,他发誓要报一箭之仇,更要抢到他一直贪恋着的美女嫦娥。

为此,后羿十分烦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好心告诉他,河伯报仇心切,他将要面临一场大祸,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独寂寞的煎熬。

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地回到家中,将仙的话如实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来走去,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里非常痛苦。

她深爱着后羿,绝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难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还肩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正受着烧烤之灾的乡亲们需要他去拯救。

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对于丈夫的威胁,都源于自己。

河伯对她仍没有死心,为了得到她,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怎么办呢?嫦娥想着,想着,突然,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为了让河伯对她死了心,为了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

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药,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后羿醒了,他发现嫦娥心神不定,脸上泛着神奇的红光,很是诧异,又觉不祥。

嫦娥深情地望着丈夫,她知道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便眼含泪水嘱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请求丈夫原谅她不能再尽到做妻子的义务了。

话犹未尽,嫦娥只觉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变轻了,接着,双脚离地竟飞了起来,她边往天上飞边回头高声叫着:“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别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飞进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

然而,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欢笑,只有一只惹人怜爱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总在砍着桂树却总也砍不倒的吴刚相陪伴。

自从嫦娥牺牲自己,飞上月宫后,后羿把痛苦、惆怅化作了力量。

后羿明白妻子的作为是替自己和百姓着想的缘故,他深深地被感动和激励着,日夜苦练着射箭的本领,终于战胜了河伯的挑战,射掉了九个危害生灵的太阳,拯救了人类。

人间有了欢乐,乡亲们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这种为了乡亲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便封后羿为天将,于中秋佳节日使二人重逢团圆。

从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同时,天帝还规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圆,以祝愿花好月圆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属。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

蓝色星球2链接,谢谢

一,【水星】:水星的介绍:1.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

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2.水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八十八个地球日,自转周期约为五十九个地球日。

这样一来使得水星的一昼夜长达一百七十六个地球日。

所以一进入夜晚,水星表面将连续几周处于黑暗中。

这也是造成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差巨大的原因之一。

3.由于水星表面温度太高,它不可能像它的两个近邻金星和地球那样保留一层浓密大气,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水星的天空都是漆黑的。

在水星漆黑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明亮的金星和地球。

水星极其稀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从太阳风中俘获的气体组成的,其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2%。

主要成份为氦(42%)、汽化钠(42%)和氧(15%)等。

水星表面的岩石吸收了大量的阳光,反射率只有8%,所以水星是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之一。

4.由于水星只在黎明或白天出现,因此在地球上观测水星较为困难。

这一状况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发射了“水手”号探测器才有所改变。

“水手10号”发回的图片显示水星的表面与月球极其相似,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陨石坑。

这表明水星也遭受过陨石接连不断的轰击。

但水星表面也有广阔的平原,这表明水星在形成初期可能是液态的,后来逐渐冷却凝固成了一个岩石星球。

曾经有一些大型的陨石险些把水星打碎,使从裂开的地壳涌出的熔岩流在水星表面到处流淌。

水星表面还纵横交错地分布着一些非常长的悬崖峭壁,最高的可达三千多米。

水星有一个主要由铁和镍构成的核,水星幔和壳的主要成份则是硅酸盐。

它是太阳系含铁量最高的行星。

5.水星上没有液态的水,但1991年在其北极地区观测到一个亮斑。

据推测,这个亮斑可能是由于贮存在水星表面或地下的冰反射了阳光造成的。

仅管水星表面温度极高,但在其北极的一些陨坑内终年不见阳光,温度常年底于-161摄氏度。

这足以使来自水星内部或宇宙空间的水份以冰的形态保存下来。

6.质量 3.303e+23 kg 赤道半径 2,439.7 km 平均密度 5.42 gm/cm^3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自转周期 58.6462 天 公转周期 87.969 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88 km/sec 赤道地表重力 2.78 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4.25 km/sec 平均地表温度 179°C 最高地表温度 427°C 最低地表温度 -173°C 大气组成 氦 42% 钠 42% 氧 15% 其它 1%二,【金星】: 1.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们称为“晨星”和“昏星”。

在英语中,金星——“维纳斯”是古罗马的女神,像征着爱情与美丽。

而一直以来,金星都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2.金星是距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它与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可以算作是地球的姊妹星。

而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

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而它的一年却只有225天。

金星的自东向西自转还使得太阳在金星上西升东落。

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没有水。

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

它的地表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九十多倍。

金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强大的“温室效应”,太阳光能够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但地表辐射却受到大气的阻隔,热量无法得到释放,致使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八十多度。

这样高的温度使得金属都会熔化。

3.金星的浓厚的云层至今仍是妨碍科学家揭开金星表面奥秘的主要原因。

射电望远镜和射电摄影系统的出现使我们能够看到厚厚的云层下面的金星表面。

金星的表面比较年轻,是300至500万年前才形成的。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是何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

金星的地形主要是覆盖着熔岩的广阔平原和受地质活动破坏的山脉或高原。

位于Ishtar地区的Maxwell山是金星上最高的山峰。

Aphrodite地区的高原几乎占据了赤道地区的一半。

通过麦哲伦计划获得的金星2.5公里以上高原区图像显示它存在明亮的潮湿土壤。

然而,在金星表面,液态水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一种假设认为这些明亮的区域可能是由于金属化合物。

研究显示,这些金属可能是硫化铁。

它无法在平原地区存在,但在高原地区是可能的。

这些金属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导致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浓度要低一些。

4.金星的表面随机布满了许多小型陨石坑。

由于金星的浓厚大气,直径小于2公里的陨石坑几乎无法保留下来。

而当大型陨石在小型陨坑形成前撞击金星表面,其产生的碎片在地表产生了例外的陨石坑群。

火山及火山活动金星表面为数很多。

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盖着火山岩。

大量的熔岩流经几百公里,填满低地,形成了广阔的平原。

除了几百个大型火山,100000多座小型火山口点缀在金星表面。

从火山中喷出的熔岩流产生了了长长的沟渠,范围大至几百公里,其中一条的范围超过7000公里。

5.质量 4.869e+24 kg 赤道半径 6,051.8 km 平均密度 5.25 gm/cm^3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自转周期 -243.0187 天 公转周期 224.701 天 赤道地表重力 8.87 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10.36 km/sec 平均地...

探索月球的秘密

一、概述 月球 月球又称“月亮”。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美丽神话。

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

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

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

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

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3/11。

月亮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换句话说,地球里面可装下49个月亮。

月亮的质量是地球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

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稍稍一使劲就可以跳起来,宇航员认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随圆形轨道,其近地点(离地球最近时)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离地球最远时)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样,月球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凹陷约400米。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

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

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

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

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 * *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提供 ) 初探月球的奥秘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相距有38.4万千米。

天文学家早已用望远镜详细地观察了月球,对月球地形几乎是了如指掌。

月球上有山脉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气,昼夜之间温差悬珠,一片死寂和荒凉。

尽管巨型望远镜能分辨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标,但仍不如实地考察那样清楚。

因此,人类派出使者最先探访的地外天体仍选择了月球。

美国最早于1958年8月18日发射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第一级火箭升空爆炸,半途夭折了。

随后又相继发射3个先锋号探测器,均告失败。

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途中飞行顺利,1月4日从距月球表面7500千米的地方通过,遗憾的是未能命中月球。

这个探测器重361.3千克,上面装有当时最先进的通信,探测设备。

它在9个月后成为第一颗人造行星飞往太空深处。

月球1号发射两个月后的3月3日,美国发射的先锋4号探测器,从距月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