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日本旅行团
这件事发生在1982年上海锦江饭店锦北楼14层宴会厅。(锦北楼14楼是个神一般的存在,水很深,故事很多,咱们日后慢慢聊。)先来瞧瞧日本旅行代表团这顿饭的花费:人均100元,每桌12位客人

这件事发生在1982年上海锦江饭店锦北楼14层宴会厅。(锦北楼14楼是个神一般的存在,水很深,故事很多,咱们日后慢慢聊。)先来瞧瞧日本旅行代表团这顿饭的花费:人均100元,每桌12位客人共1200元,两桌合计2400元。对上海的一般民众来说,这消费水平在今天都可以吃顿不错的了。一个人一顿饭吃100块,当年恐怕要吓死一片“工农学兵商”吧……

这是1982年底至1983年初,社会学家在上海徐汇区对757户居民(共2544人)做的调查统计。当时,即使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几口之家一个月的开支才100出头。

这顿饭到底有多大派头呢?光是菜单就不一般,采取锦江饭店菜单的经典蝶恋花造型,由上海艺人用小号画笔在宣纸上精心绘制而成,每份都是独一无二的。

据法兰西艺术研究院驻外院士陈瑞献记载,锦江饭店的这几道菜非常了得,孔雀开屏冷盘章法布局精妙,川烧青鱼仅香料就用了15种,粉点酥饺有各种人物、动物造型,可谓巧夺天工。

“扬州八景”这一道菜里面其实就包括8盘冷菜:蓑衣黄瓜、陈皮牛肉、盐水明虾、花雕鸡、子姜鸭片、闽花生、拌海蜇丝、酸果。据说,这八道开胃菜是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相生相克的食物性理烹调的……冷菜都这样了,剩下的咱也不懂,就甭多说了吧!

上海锦江饭店锦北楼建成于1929年,众多国内外领导人在这里会晤、宴客、签订重要协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是在锦北楼旁边的锦江小礼堂签署的。

高档筵席不光菜品一流,所用餐具和餐桌装饰都非常讲究。哪位酒店管理的专业人士给解读解读?这些安排内容都记载于同一份老菜单里面。

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所以才敢在中国这么个吃法。从菜单博物馆收藏的其他老菜单中,确实可以印证这一点。1980年的这顿饭,人均消费也高达80元,而且还不包括酒水。

PLUS,这顿饭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吃的……

这是同一个调研组1982年底在北京所做的居民收入调查,当时京城绝大多数人的月工资都在100元以下。恐怕今天日本人想在中国继续这么个吃法,相对比较困难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