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旅行过年
牧青按语《 旅行过年成新年俗,并非因为国人越来越“土豪”》,这是本文的原题。但准确的讲,“旅行过年”不是新年俗,而是一种新时尚;也并非仅仅是有钱了,还需要有闲暇有高层次的精
牧青按语
《 旅行过年成新年俗,并非因为国人越来越“土豪”》,这是本文的原题。但准确的讲,“旅行过年”不是新年俗,而是一种新时尚;也并非仅仅是有钱了,还需要有闲暇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文中一句话乃世界性规律,已不止一次听过,那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往往是出境游井喷的时期“”。
事实上,不止出境游如此,本文提到的“旅行过年”,以及近年兴起的“逆向过年”(逆向过年就是父母去孩子所在的工作地,陪孩子过年)也是如此,以后或许这种新时尚、新趋势会越来越多。
对于旅行过年,身边3家朋友还真就组团去了南方,初十尚未回京;对于逆向过年,我是有感而发,春节前腊月二十七,秦皇岛考察,是对方开车接我去的,买不上票;回京时随便买票,列车从东北是空车回来的,如果成为潮流,或许就解决交通问题了。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得快。作为旅游从业者,从策划到规划、从投资到开发、从运营到推广真得要跟得上时代了。
文 / 盘和林
图 / 四川 · 海螺沟景区
被称为“世界第一红石滩”、“世界的红石公园”
【正文】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回家过年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但近年来,旅游过年成了一件时髦事。有数据显示,“外出旅游”成为仅次于“回家探亲”的第二大春节出行动机,旅游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新“年俗”。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春节七天假期,全国将有3.85亿人次出游,同比增长12%。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出境游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游游游”,与之前的“买买买”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标签。每年春节假期等,国内、国际热点旅游城市到处都是中国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因此,“旅游过年”渐成中国人的新年俗也不让人感觉意外,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学现象。
春节假期,旅游为什么受欢迎?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已真正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只是春节、国庆等假期中国人旅游需求井喷,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每年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其增速甚至超过GDP增速。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3.7次,其中国内游、出境游市场突破50亿人次。
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对中国旅游市场的井喷式增长的第一解释几乎都是:中国人越来越“土豪”了。“旅行过年”或成新年俗,是有钱的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其需求不再只是“填肚子”,春节在家“吃喝”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而是把越来越多的钱用在了外出旅行之上。其实,这只是心理学上对旅游需求的解释,即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事物的欲望,是人类产生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心理学和经济学对需求的解释有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强调了有效需求,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经济学上的旅游需求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意愿、旅游支付能力和拥有的闲暇时间三个要素。
旅游者的意愿与心理学上对需求的解释基本上一致,“旅行过年”是因为人们在当前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已经不满足于“吃吃喝喝”,转而对外出旅游等高层次精神消费性产品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欲望。这是“旅行过年”的内在根本动因,但并不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人们的旅游支付能力才是实现旅游需求的关键性经济条件之一。
旅游支付能力是指人们在全部收入中,扣除必须的税金和必须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可能用于旅游消费的货币量。通常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越强,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就越大。这也是我国近年来旅游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不是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唯一原因。旅游消费不同于一般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消费异地性和时限性,旅游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同一性,即消费空间的位移,决定了旅游需求的实现除了有旅游意愿和实际支付能力以外,还必须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作为基本前提,三者缺一不可。正如一首歌唱的:“我想去桂林,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不少地区远远超过1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人们拥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较充裕的闲暇时间。近年来,我国不仅财富增长快速,而且自动化等社会生产率提高较快,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这才是我国旅游井喷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世界很大,不如带家人一起去看”,今年,“旅行过年”,很多人选择了出境游。中国游客最为青睐的前五个国家分别是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另外,还有报告显示,加拿大、俄罗斯“淡季不淡”成为今年春节“网红”目的地,同时,南极游升温明显。
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的必然现象之一。按照携程集团董事长、人口学者梁建章的研究,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往往是出境游井喷的时期。比如,日本1968年至1972年高达400%的出境游增长率,就是当下中国的一面镜子:据统计,中国在2016年的人均GDP首次突破8000美元;而在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接近1.3亿人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国家。2016年,国际旅游收入已经占到携程酒店、机票、度假业务收入的27%。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