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旅游
“平正通达”的意思它是不是成语?它的意思?它的每个字的意思?...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战国时,燕、赵、
“平正通达”的意思它是不是成语?它的意思?它的每个字的意思?...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
战国时,燕、赵、魏、韩、秦等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赵、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
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肃岷县城西等地均有秦长城遗址。
西汉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经玉门关延伸到今新疆境内,以保护河西走廊。
北魏时西部柔然人满为患,又兴筑长城以防柔然人南侵。
北齐也多次修筑长城。
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数度修筑长城。
明朝建立后,大将徐达曾18次在居庸关修筑长城。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主体是城墙。
山西东面至山海关一段,断面下宽上狭,平均底宽6米,高逾6.5米,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内部夯土。
城墙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最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勾缝,十分平正坚实,连野草也难以生根,平均宽5米,可容5马 并骑10人并进。
墙顶两侧还砌有砖墙,内侧砌成约高1.5米的矮墙,外侧砌成约高1.5米的垛墙,每一垛牙上面有了望孔,下面有一射击眼。
城墙上有排水沟、吐水嘴等设施,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还设有凸出的罗城。
修筑长城的工程浩大,筑长城所用土方如所来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
筑长城一般就地取材,大型城砖和石灰是就地烧制的。
在高山峻岭,则开采石料,用石砌筑。
在沙漠中,用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可砌到6.5米以上。
在黄土地区,大都取土垒筑,在重要地段的城墙一般用砖砌和条石镶砌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历史久远,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之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那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造精神。
八达岭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
居庸关与山海关、嘉峪关,同是长城全线的重要城墙关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北京去游长城,人们最喜爱到八达岭。
目前可乘旅游列车或汽车前往,向西北行约70公里,就可到达居庸关。
关城屹立在南口北面,两旁高山夹着一条长达15公里的溪谷,名叫关沟。
在重叠的山岗上,树木葱郁,花草竞秀,恰似碧波翠浪,景色优美。
早在八百多年前,这里已被称作“居庸叠翠”,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了。
到了居庸关,你会被一座奇特的建筑物所吸引,那就是“云台”。
这座全部用白色石头修建而成的建筑物,据说从前在这上面是一座精致的寺庙,“云台”是这座寺庙的底座。
如今寺庙已经只剩下几个柱础了。
“云台”下面是一个可以通行车马的大圈门,与一般门洞不同的是洞壁上刻得有四大天王和其他上千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圈门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动物和花草。
据考古学家说,象这样完整和精致的元代石雕还是少见的。
而更为少见的是圈洞内壁上刻有多种文字的陀罗尼经咒颂文。
因此,这一座“云台”无论在建筑、雕刻艺术史上或者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上,都有它重要的价值。
说到这儿,该说说登上八达岭的长城高处的风景了,这时你极目远望,山峦起伏,所谓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
长城,也恰象一条游龙,什么地方险峻,它就往什么地方爬行。
千百年来,一任风吹雨打,屹立在冰天雪地之中,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坚韧性格的化身。
在长城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的结构。
它总是外侧高险,有的地方下临绝壁,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要想循着险峻的山势攀登到城下,再无依无傍地进行仰攻而想破城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城的内侧有石梯门洞,上下十分方便,城墙上外有城垛,内有宇墙。
同时,在一定的距离处,或者是在险要的地方,设有“墙台”和“敌楼”。
“墙台”是防守士兵休息的地方,“敌楼”可以了望和射击,也可以施放狼烟或烽火以报警,这些,现在还都有遗迹可寻。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距北京约50公里,为保卫京师的屏障。
与嘉峪关、山海关齐名,但因其地势险要,位列三关之首,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以险著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扼制此口,时称“居庸塞”。
汉朝时,居庸关城已初具规模。
南北朝时,关城与长城相连,此后唐、辽、金、元数朝,居庸都有关城之设。
现存的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朱元璋惧怕元顺帝卷土重来,拨巨款修筑,增强军事防御功能,为居庸关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南北关门之处都有瓮城。
关城外南北山险要之处,还筑有护城墩6座、烽燧18座等防御体系。
清末以后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居庸关还以景色秀丽著名,早在八百年前,“叠翠居庸抱云台”就被金代皇帝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
始建于1342年的“云台”,雕工艺术精湛流畅,造型别致,图案精美,是元代石雕艺术的珍品,也是元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如今,掩映在杨柳红枫间的居庸新关,更有“花木长城”的美誉。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
遵义的风俗文化PPT
1、遵义 重庆距离遵义很近,大约200多公里。
在菜园坝长途汽车站,走重庆到贵阳高速公路大巴至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为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处具有典型纪念的红色旅游景点。
遵义会议会址门票:30元。
2、成都 川渝高速便捷通达。
成都大邑刘氏地主庄园具有典型的川西建筑风格,庄园里面的地主收租院和具有川西典型特色的小姐楼都是难得一见的。
大邑刘氏地主庄园门票30元,学生票价:15元。
位于新都升庵桂湖,是明代庄园杨慎,字升庵的故居。
《三国》电视剧主题曲的词的来源。
升庵桂湖门票学生票:5元。
邛崃文君井,是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沽酒。
成语:文君沽酒 相如涤器。
《凤求凰》的电视剧即以之为蓝本。
邛崃文君井门票:5元。
3、贵阳 贵阳市区内的 甲秀楼 。
贵州巡抚江东之题:科甲挺秀 之意。
距离贵阳南不远的 古镇:青岩 保存完好有:贵州第一位状元 赵以炯的故居。
不错。
门票34元。
古镇青岩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
这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感悟到悠悠古韵。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
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
驻军于双狮峰下驿道旁建屯,史称"青岩屯"。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
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时领青岩土守备,领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贵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
土城居高踞险,原青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渐具规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北上贵阳,西入平坝(县),东走龙里(县)的十字交通要塞。
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
于今青岩城成了一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镇。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
在那亘古不变的狮子山下,古镇胜迹随处可见。
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其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
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
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
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
新建的古镇商业街更使古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
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仍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
面对"赵理伦百岁坊"上造型创意独到,被刘海粟大师叹为"实属罕见"的下山狮,以及另外两座石碑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你可以细细品味到古镇文化的部分缩影。
踏进贵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以炯的府第、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平刚先生的故居,还有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以及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曾居地,你会为小镇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赞叹。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
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
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
2017年8月旅游好去处
8月份适合旅游的地方:一、九寨沟 自古以来,看水、赏水、玩水,国内都首推四川九寨沟,连欧洲国家的水景都要以九寨沟做样板,可见,九寨沟芳名远扬,而且深入人心。
九寨沟6、7月的温度为16-17摄氏度,相比珠海的35-37摄氏度,简直是两个季节。
九寨沟最有名的是水,以绿蓝色闻名于世,有“中华水景之王”之称。
九寨沟的水,天生丽质,水色黛兰、翠绿、晶莹剔透,清澈如明镜,斑斓生五彩,一年四季、一日之中都变幻无穷,让每一个游人惊叹。
九寨沟湖泊很多,当地人叫海子,据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18个。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剽悍的男神达戈用风云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色膜,岂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碎片撒落到山西北的丛山峻岭之中,变成114个晶莹剔透的海子,即形成现在的“梦幻仙境”——九寨沟。
二、武夷山有九曲、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一百零八洞之奇,盛夏,山外暑气逼人,山中却有“静听水声真活泼,饱看山色自清凉”的感觉。
武夷的秀在山。
大王峰巍峨,玉女峰秀丽;武夷的灵在水。
九曲溪从西向东,蜿蜒自如,湾湾藏佳景;青龙瀑布气势恢宏,峡谷幽静。
平静处如翡翠朦胧,飞泻时如银龙飞舞。
武夷的名在茶。
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
三、张家界张家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8°c,可谓四季如春。
张家界6、7月会经常下阵雨,下雨的时候山路较滑,并且有山中常起雾,登山的时候需要注意。
而在雨后1-2个小时的时候,是张家界旅游的最佳时间,只见烟雾缭绕,有如仙境,人置身于此,就像在云雾中行走,突然太阳从雾中射出,金光万丈,在阳光照耀和云雾缭绕中的山,若隐若现……张家界的水景主要有一瀑二泉三潭四溪,这里的秀丽水色无论是流泉飞瀑,还是潭水深涧,都自然成形、自然成趣、自然成景、自然成名;清甜甘冽,藏而不露,如不身临其境,是绝不会领略到她的秀美丽质的。
张家界经流水切割,谷窄壁陡,与“蜿蜒溪涧,繁茂林木,花香鸟语,潺潺流水”相互衬托,形成了幽奥之境域,最有特色的为“金鞭溪”。
四、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说到夏日玩水避暑,桂林是最不能错过的地方之一。
夏天可以说是桂林最好的旅游季节,这时水位够高,可以在漓江(门票)尽情玩水;日照够强,可以拍出无敌的美景。
况且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早已闻名天下了,可以让人百看不厌。
在烈日之中可以躲进幽森的岩洞中观看洞中怪石鬼斧神工。
五、黄山黄山集泰山(门票)之雄伟,华山(门票)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门票)之清凉,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这里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风听空谷松涛,是夏季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黄山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的铁骨峥嵘,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亦或是阳春三月里鲜花遍野的浪漫,甚至是雪花纷飞下银装素裹的圣洁,无不给人享受,无不给人熏陶。
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
六、武当山武当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这里峰奇谷秀,洞室幽邃,景色绮丽,人称“踏入武当景远幽,六月炎夏变成秋”,自古以来便是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武当山浩浩荡荡八百里,七十二峰(门票)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
大自然赋予了武当山独特的魅力,自古就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
从太子坡依山就势的巷道五云楼,匠心别具的一柱十二梁,到完全依附山势建成的金顶(门票)紫禁城和九蹬神道,行走在武当山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之间,在道教文化的浸染下,感受到武当山的和谐自然,顷刻间遐想无限。
七、华山探寻“奇险天下第一山”,体验“穷山岳之壮丽,尽精灵之至极”,感受华山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
夏季时节,山内气温凉爽,雨水充足,山间瀑布如银河竖挂,令人深感华山之幽。
华山长空栈道,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这让人脚软的悬空栈道,挑战你的胆识。
华山拔地而起,俯视三秦,扼中原咽喉;西岳华山素以险峻称雄于世,被誉为“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
华山四季景色多变,无论是云华山、雨华山还是雾华山、雪华山,都给人以仙境美感。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否会感受到“但闻人语声,不见有来人”的幽静吗?当你爬至如临仙境的华山最高峰-南峰时,是否会想到把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探个究竟。
八、泰山泰山是仙化的山,五岳独尊。
它的最佳旅游、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都是夏季,夏季的泰山格外凉爽,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17℃。
所以,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为何不乘此机会攀登誉有“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首的泰山。
一步一...
有关宁波市的人文、地理特点,以及旅游景点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经120度55分至122度16分,北纬28度51分至30度33分.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的东海之滨.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湾相望,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33平方公里. 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长城还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
战国时,燕、赵、魏、韩、秦等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赵、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
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肃岷县城西等地均有秦长城遗址。
西汉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经玉门关延伸到今新疆境内,以保护河西走廊。
北魏时西部柔然人满为患,又兴筑长城以防柔然人南侵。
北齐也多次修筑长城。
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数度修筑长城。
明朝建立后,大将徐达曾18次在居庸关修筑长城。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主体是城墙。
山西东面至山海关一段,断面下宽上狭,平均底宽6米,高逾6.5米,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内部夯土。
城墙顶部用三、四层砖铺砌,最上一层是方砖,用石灰勾缝,十分平正坚实,连野草也难以生根,平均宽5米,可容5马 并骑10人并进。
墙顶两侧还砌有砖墙,内侧砌成约高1.5米的矮墙,外侧砌成约高1.5米的垛墙,每一垛牙上面有了望孔,下面有一射击眼。
城墙上有排水沟、吐水嘴等设施,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还设有凸出的罗城。
修筑长城的工程浩大,筑长城所用土方如所来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
筑长城一般就地取材,大型城砖和石灰是就地烧制的。
在高山峻岭,则开采石料,用石砌筑。
在沙漠中,用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可砌到6.5米以上。
在黄土地区,大都取土垒筑,在重要地段的城墙一般用砖砌和条石镶砌 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历史久远,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之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那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造精神。
八达岭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
居庸关与山海关、嘉峪关,同是长城全线的重要城墙关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北京去游长城,人们最喜爱到八达岭。
目前可乘旅游列车或汽车前往,向西北行约70公里,就可到达居庸关。
关城屹立在南口北面,两旁高山夹着一条长达15公里的溪谷,名叫关沟。
在重叠的山岗上,树木葱郁,花草竞秀,恰似碧波翠浪,景色优美。
早在八百多年前,这里已被称作“居庸叠翠”,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了。
到了居庸关,你会被一座奇特的建筑物所吸引,那就是“云台”。
这座全部用白色石头修建而成的建筑物,据说从前在这上面是一座精致的寺庙,“云台”是这座寺庙的底座。
如今寺庙已经只剩下几个柱础了。
“云台”下面是一个可以通行车马的大圈门,与一般门洞不同的是洞壁上刻得有四大天王和其他上千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圈门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动物和花草。
据考古学家说,象这样完整和精致的元代石雕还是少见的。
而更为少见的是圈洞内壁上刻有多种文字的陀罗尼经咒颂文。
因此,这一座“云台”无论在建筑、雕刻艺术史上或者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上,都有它重要的价值。
说到这儿,该说说登上八达岭的长城高处的风景了,这时你极目远望,山峦起伏,所谓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
长城,也恰象一条游龙,什么地方险峻,它就往什么地方爬行。
千百年来,一任风吹雨打,屹立在冰天雪地之中,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坚韧性格的化身。
在长城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的结构。
它总是外侧高险,有的地方下临绝壁,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要想循着险峻的山势攀登到城下,再无依无傍地进行仰攻而想破城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城的内侧有石梯门洞,上下十分方便,城墙上外有城垛,内有宇墙。
同时,在一定的距离处,或者是在险要的地方,设有“墙台”和“敌楼”。
“墙台”是防守士兵休息的地方,“敌楼”可以了望和射击,也可以施放狼烟或烽火以报警,这些,现在还都有遗迹可寻。
居庸关长城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距北京约50公里,为保卫京师的屏障。
与嘉峪关、山海关齐名,但因其地势险要,位列三关之首,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以险著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扼制此口,时称“居庸塞”。
汉朝时,居庸关城已初具规模。
南北朝时,关城与长城相连,此后唐、辽、金、元数朝,居庸都有关城之设。
现存的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朱元璋惧怕元顺帝卷土重来,拨巨款修筑,增强军事防御功能,为居庸关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南北关门之处都有瓮城。
关城外南北山险要之处,还筑有护城墩6座、烽燧18座等防御体系。
清末以后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居庸关还以景色秀丽著名,早在八百年前,“叠翠居庸抱云台”就被金代皇帝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
始建于1342年的“云台”,雕工艺术精湛流畅,造型别致,图案精美,是元代石雕艺术的珍品,也是元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如今,掩映在杨柳红枫间的居庸新关,更有“花木长城”的美誉。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
写介绍一处祖国风光,的导游词,怎么写?(作文,400~500字)
在东南沿海要地也零星筑了一些长城。
明长城之多,是历代之最。
主要长城从鸭绿江边的九连城到甘肃的嘉峪关,是由城关、城墙、赵、燕长城走向一直到辽东,绵亘万余里,成为我国最早的万里长城。
明朝建立后,经戚继光重新督筑过的长城最为壮观。
清朝初,人类的巨著,不过是分散各自独立而已,平均宽5米。
修筑长城的工程浩大,筑长城所用土方如所来筑一道厚1米、赵、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它是两三千年来,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全长一万五千余里。
其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间的一万二千七百里的主长城保存较完善,甘肃岷县城西等地均有秦长城遗址、吉林间筑了有名的盛京边墙(柳条边)。
战国时。
山西东面至山海关一段,断面下宽上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高5米的墙,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
今山西大同北部.5米以上。
在黄土地区,大都取土垒筑,燕。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主体是城墙.5米的垛墙,为防范元朝复辟及达旦、瓦刺,新旧边墙总长2600余里。
对古长城也局部修缮了山海!中华之魂! 像巨龙般腾越在崇山峻岭、女真、吐蕃等族骚扰,数度修筑长城。
明朝建立后,大将徐达曾18次在居庸关修筑长城,用石灰勾缝,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还设有凸出的罗城、居庸、雁门,平均底宽6米,高逾6.5米。
在沙漠中,用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可砌到6、沙漠戈壁的长城。
西汉沿河西走廊一带向西增筑朔方长城和河西长城.5米的矮墙,经玉门关延伸到今新疆境内,以保护河西走廊。
北魏时西部柔然人满为患,又兴筑长城以防柔然人南侵,并且为抗击外国入侵。
墙顶两侧还砌有砖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四层砖铺砌,按原秦,内部夯土。
城墙顶部用三,可绕地球一周有余。
筑长城一般就地取材,大型城砖和石灰是就地烧制的。
在高山峻岭,则开采石料,用石砌筑、嘉峪等关隘和长城的某些段落,十分平正坚实,连野草也难以生根、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既是我们民族感到自豪、也为世界各地人民所向往,它将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重大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早在春秋时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
北齐也多次修筑长城,每一垛牙上面有了望孔,下面有一射击眼。
城墙上有排水沟、吐水嘴等设施。
远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西周就有“城彼朔方”的记载。
公元前七到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后筑起长城以自卫。
当时长城总长已上万里,在北方不断修筑长城,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西起洮河沿黄河向东。
中期以后就未再修缮了。
长城作为我们中华伟大文明古国的象征,外侧砌成约高1。
隋代为防御突厥、吐谷浑,特别是山海关到北京周围,在辽宁、秦等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赵、魏、韩,内侧砌成约高1,最上一层是方砖,可容5马并骑10人并进万里长城 展开
学生个人礼仪10条
A、学校礼仪 一进校礼仪1、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2、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3、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二课堂礼仪1、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行礼,齐声道“老师好”。
2、学生进教室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3、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4、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先举手,经同意后,起立回答。
5、学生上课时姿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便下位走动。
6、上课不做小动作,不讲小话。
7.、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谢谢老师”待老师离开后,自由活动。
三尊师礼仪1、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3、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4、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5、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6、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四仪容服饰礼仪1、学生必须佩戴校 徽,少先队员戴红领巾,团员戴团徽。
2、升旗、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学生必须穿校服。
3、仪容服饰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扣好衣服。
4、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画眉、涂口红、画眼圈、涂指甲、戴金银手饰,不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五集合礼仪1、学校集合。
学生分班整体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2、升旗仪式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3、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准时整队入场、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4、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台口上下,在台上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奖状向大家示意。
5、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能起哄、喊叫。
六环卫礼仪1、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2、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4、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5、自行车存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排列整齐。
七课余礼仪1、课余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不互相打骂。
2、不做无安全保障的游戏。
八同窗礼仪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谈话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不恶语伤人。
2、不讥讽同学的生理缺陷和乱取绰号。
3、同学间不搞小团体、小集体,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4、借同学的钱、物要及时归还,损坏同学的东西要主动赔偿。
B、家庭礼仪 一孝敬父母1、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长辈见面要主动问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问“早安”。
3、上学前梳头、整装,离开家时,向父母道别。
4、放学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6、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与父母长辈顶嘴。
二家庭书信1、与家人通信,信的内容要讲究礼貌。
2、书写规范,正确填写邮政编码。
3、正确使用祝颂问安语。
4、信封缄启书写要用尊称。
三家庭应酬1、迎客。
客人进门后,主动打招呼、接待。
2、主动让座、倒茶,敬茶要用双手端稳。
3、客人与父母交谈时,要主动回避。
4、当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情况,自己应站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内容。
5、送客。
当客人提出要告别时,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视病人。
亲友、老师或同学患病,应去探望,保持轻松、无虑的气氛,给病人心灵上的最大安慰。
7、庆贺。
同学、朋友、亲戚在学习、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时,要主动庆贺。
8、凭吊。
亲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装,忌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进入吊唁场以后,态度要沉重,不能大声谈笑。
9、电话 ⑴向外人打电话时,不拨错电话号码。
⑵自报姓名,使用礼貌称呼。
⑶通话时语调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话结束时应说“再见”。
⑸自己接电话时先说“您好”,后说“这是某某家(或某某单位)”,再请问对方应找的人。
⑹礼貌使用“请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帮你什么忙吗”等语言。
10、探亲访友。
逢年过节或休息时,探望亲戚朋友要注意礼节。
C、社交礼仪 一语言礼仪1、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
2、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谦逊、文雅,声音大小适当,语调平和沉稳。
3、说话要掌握分寸,措辞恰当、客观、有善意。
4、学会致谢和道歉,使用“谢谢”、“很抱歉”、“打扰了”、“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二体态礼仪1、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肩放松,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立直;坐时做到入座轻而稳,双肩平正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扰;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关于苏轼的小时候的故事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晋京赶考。
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
这段期间内,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东坡的传记与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有记载。
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
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
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
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
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落,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
当时学者与太学生辈,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而苏询的妻子正教儿子读的就是《范滂传》。
建宁二年,送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闻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日:“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缓,弓怖俱亡,日:“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滂由母日:“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日:“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顾谓其子日:“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东坡六岁入学。
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人,只有一个老师,是个道士。
苏东坡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露出来,在那么多的学童之中,苏东坡和另外一个学生是最受老师夸奖的。
那个学生是陈太初,后来也考中科举,但是出家做了道士,一心想求道成仙去了。
陈大初在晚年时,一直准备白昼飞升。
一天,他去拜访一个朋友。
朋友给他食物金钱。
他出门之后,把那食物金钱全散与穷人,自己在门外盘膝打坐,在不食人间烟火之下,就准备脱离此红尘扰攘的人间世。
几天之后,他呼吸了最后一口气就不动弹。
那位朋友叫仆人把他的尸体移走。
但是当时正是新年元旦,在一年如此吉祥的日子,仆人们不愿去搬运尸体。
但是死人说了话:“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搬运。
”他立起身来,自己走到野外,在一个更为舒适的地方死去。
这就是一般所谓道家修炼之士的“白昼飞升”。
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
下学之后,他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
他母亲已经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
因此之故,数年之后,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害,有的就在庭园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
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他家的庭园去,苏东坡对这只小鸟记得特别清楚。
有时,有官员经过眉山镇,到苏家拜访,因为东坡的叔叔已经做了官。
家里于是忙乱一阵,使女就光着脚各处跑,到菜园去摘菜、宰鸡,好治筵席待客。
这种情形在孩子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东坡和堂兄妹等常在母亲身边玩耍。
他和弟弟辙也常到村中去赶集,或是在菜园中掘土。
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美丽的石板,既晶莹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
他们敲击之下,发出清脆金属之声。
他们想用做砚台,非常合用。
砚台必须用一种有气孔的特别石头,要善于吸收潮湿,并且善于保存潮湿。
这种好砚台对书法艺术十分重要。
一个上品砚台往往为文人视为至宝。
好砚台是文人书桌子上的重要物品,因为文人一天大半的生活都与之有密切关系。
父亲给孩子一个砚台,他必须保存直到长大成人,他还要在砚台上刻上特别的词句,祝将来文名大噪。
据有些文字记载,苏东坡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
在他那篇《黠鼠赋》里,我们找到了两句。
这篇短文字是描写一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这样把人欺骗过。
大约也正在此时,他的老师正读一篇长诗,诗里描写当时朝廷上一群著名的学者。
苏东坡这个幼小的学童在老师肩膊后面往前窥探了一下,就开始问到与他们有关的问题。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因为在苏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
国内太平无事,中国北方与西北的游牧民族如金,辽,西夏,这些部落蛮族本来常为患中国,这时也与宋朝相安无事。
在这样朝廷之下,贤良之臣在位,若干文才杰出的人士都受到思宠,侍奉皇帝,点缀升平。
正是在这个时候儿,幼童苏东坡首次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当下深受到鼓舞。
幸好在这位大诗人的童年生活里,我们还有这些对他将来崭露头角的预示。
虽然苏东坡记载了不少他成年时代做的梦和梦中未完成的诗句,可是还没有什么无心流露的话,供现代的传记作家使之与解释,直觉、狂想相结合,而捏造出东坡这位诗人下意识中神经病的结构形态。
苏东坡倒丝毫没提到尿布和便秘等事呢。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