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贵州旅游发展政策

贵州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优惠政策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原来闭塞的贵州也逐渐地为世人敞开了观光之门.众所周知,旅游业相对来说有投入

贵州旅游发展政策

贵州省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优惠政策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原来闭塞的贵州也逐渐地为世人敞开了观光之门.众所周知,旅游业相对来说有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无疑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贵州发展旅游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呢.在本文中,本人将着重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谈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首先,从自然条件来说,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这里冬无严冬,夏无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气温才二十四摄氏度,在全国来说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来贵州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何况2007年贵阳被评为“全国避暑之都”.这样一来,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贵州的知名度.除了气候外,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群山蜿蜒起伏,峰峦错落叠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这些溶洞形态各异,各有各的韵味.其中就有号称“世界第一溶洞”的织金洞,“大自然的奇迹”的龙宫等.这些景点都是巧夺天工,极尽自然之魅力.洞内有天地,当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贵州的风光与江南的烟雨朦胧,塞北的天苍地茫,青藏的碧水蓝天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钟灵奇秀.特别是雨天,烟雾迷蒙,更让这片热情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天登山,能让游客的暑意立消,心旷神怡,飘飘然有冯虚凌风之感.有山当然就少不了水.有山无水则滞,有水无山则空.贵州有了名山,当然也就会有胜水与之相合.贵州的名水如乌江、舞阳河、马岭河,名湖如红枫湖、黄果树等.乌江有“千里画廊”之誉,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黄果树就更不用提了.黄果树的落差高达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丰水期.游客到此可闻瀑布雷鸣,声势有如万马奔腾,惊心动魄,数里之外可闻.贵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当然也不弱了.贵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包括了民风民俗和历史名胜两大类.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在历史名胜方面,贵州也一点都不落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平坝天台山伍龙寺、福泉明城墙、安顺府文庙、遵义海龙屯、奢香墓、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等.古迹之多,不胜枚举.现在,贵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贵阳市为中心,以游览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为主的西线旅游区;以领略苗、侗民族风情为主,伴有舞阳河风光的东线旅游区;以瞻仰革命遗址、游览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尝国酒文化为主的北线旅游区,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观为主的南线旅游区.逐渐地,贵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来贵州的游客量都在迅速增多.总之,贵州气候资源好,有山有水有风光,山美水美人更美.游客至此,不仅可以避暑,放松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得到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在览景的同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有了上面这些有利条件,相信随着贵州交通的进一步发达,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贵州的旅游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让贵州成为一个旅游强省.

贵州如何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

“山也还是那些山,水也还是那些水。

近年来贵州迎来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一是我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二是得益于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说。

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成为串联景区景点的旅游精品线和丰富游客体验的流动风景线,“通道效应”在旅游行业迅速释放。

截至2016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

同时,贵广、沪昆两条高铁的通车,形成了贵州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条快捷通道,吸引了沿线的大批游客。

与游客数量“井喷”相对应的,是环境条件的改善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6年,贵州省启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着力打造“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旅游环境,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3000多万游客涌入贵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1.8%,投诉却同比减少13.33%。

酒香也怕巷子深。

近年来,贵州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贵州的知名度、美誉感、吸引力。

2016年,从年初到年末,多彩贵州风吹四海。

1月,《纽约时报》将贵州作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予以推荐;3月,省领导带队走进杭州等8个城市,举行2016贵州旅游全国推广暨对口帮扶城市促销活动;12月,外交部“贵州日”,1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倾听“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贵州省旅发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整合近2亿元资金投放旅游广告,在境内外90多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广活动1000余批次。

...

贵州经济发展怎么样?

第一部分 贵州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开发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在9%左右,全省生产总值(注:国家统计局规定,自2004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称“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44.31亿元,增长28.8倍。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16元增加到2003年的3600元,增长23倍多。

从纵向比较,贵州经济发展快速,成绩很大。

从横向比,我省与周边省市及邻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奋发努力。

第一,以2003年为例,贵州除人口总数居第15位外,其余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仍居全国挂末地位。

第二,由于贵州区位偏离对外开放前沿地带,长期饱受对外开放区位劣势之苦,至今仍是我国西部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第三,近年来经济增长幅度虽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但好些主要经济指标越来越落后。

第四,在全国31个省(区、市)新经济“座次”排序中也位居滞后地位,但比人均生产总值排序前进4位,表明只要政策措施得当,还会给落后的贵州带来新的希望。

其次,将贵州与东盟10国进行比较,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东盟的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与越南不相上下,比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略高。

第二部分 贵州省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迫在眉睫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贵州是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内陆近海省份之一,资金和技术缺口尤为突出。

为了加速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更需要大力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力度不够,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大。

应当看到,贵州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制于内需主导型经济弊端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开放度低,致使贵州经济的地区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弱 这里,以2003年为例分析贵州经济开放度。

经济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即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程度。

为近年来一些欧美学者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专家所提出。

测量这一指标的要素主要是市场准入。

在国家对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壁垒等政策统一实施的情况下,分析考察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主要有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和服务开放度等3个重要指标。

(一)贸易开放度(即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开放度指一国(或一个省区)在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与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率。

贵州2003年的贸易开放度为6.03%,同期全国的贸易开放度为60.27%。

按照国际划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是开放经济的起码标准,贸易开放度大于10%者为开放经济,小于10%为封闭经济的话,贵州至今乃属封闭经济。

在改革开放已达20多年的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内需主导型经济为好。

贵州贸易开放度很低,表明对外贸易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小,地位低、尚未将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开放带动战略尚未落到实处。

我们用定量方法,计算出2003年贵州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2.13%,进口对GDP的贡献率为1.53%,仅相当于全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GDP贡献率的15%(二)资本开放度 资本开放度,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外资总额占其GDP的比率。

2003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35亿美元,同期贵州仅为0.56亿美元,约占全国利用外资的0.1%。

全国资本开放度为3.8%,贵州为0.34%,约相当于全国的1/10。

从开放经济学的定量方面进行分析,贵州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很小,其作用不很明显。

一个省(区、市)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该省(区、市)利用外资的流入量占全国外资流入量之比除以该省(区、市)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

如果指数值等于1,表明该省(区、市)利用外资的比例与其占全国GDP的比例相当;指数大于1,表示该省(区、市)利用外资高于其GDP规模,业绩大;反之,业绩小。

根据上述利用外资业绩指数含义,得出利用外资业绩指数公式:式中:K为利用外资业绩指数; fdi为该省(区、市)利用外资流入量; FDI为全国外资流入量; gdp为该省区的生产总值; GDP为全国GDP总量。

据以上公式计算,贵州在1995年的业绩指数为0.140,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列23位;1998年贵州业绩指数为0.089排列28位;2003年贵州业绩指数为0.053,排列第29位。

可见,贵州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接连下降,确实值得认真反思! 为了分析研究贵州利用外资的前景,我们引入了利用外资潜力指数这个开放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所谓利用外资的潜力指数是指一个省(区、市)未来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和潜力。

这里选择7个变量作为评价吸引外资的潜力指标,它们是:人均GDP,过去10年GDP增长率,出口依存度,每千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力消费量,研究和发展占GDP的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通过计算,得出1995年贵州吸引外资的潜力指...

贵州省旅游发展的论文2000千字

贵州省本身就是旅游大省,因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以山、水、石、林为主线的旅游环境,而红军长征更是为贵州旅游增添了不少旅游圣地。

古镇、红色旅游、自然融洞、瀑布景观、民族文化等组成了贵州旅游的特色,贵州旅游发展这个做论文,这个课题就太广了,建议会贵州的某一个旅游点上去以小见大吧,多在网上查查资料!

贵州旅游成经济发展重要抓手吗?

近年来,贵州依托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以“旅游+”为载体,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促使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层出不穷。

“旅游+生态”培育起旅游经济发展根基,将产生“1+1>2”的发展效果。

贵州还大做“旅游+科普”文章,利用和发挥好贵州的大数据优势,打造智慧旅游服务,利用贵州拥有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平塘大射电景区)等天文、地质资源,推动科普旅游发展。

贵州先后有194个旅游项目列入全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20个旅游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增至55家,建成省级度假区29个、国家级度假区1个,累计推出527余个新景区、新项目。

此外,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重要载体,实施旅游扶贫“百区千村万户”工程等九大旅游扶贫工程,探索推行旅游“三变”新模式,建立和提升旅游扶贫云系统,录入贫困户57.46万户、贫困人口192.19万人,2016年以来发放涉旅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扶贫基金23亿元,安排和争取近1.2亿元资金推动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完成39个试点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打造了21个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和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

贵州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于贵州旅游发展说要内外起努力说呢: 内各旅游目要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基础设施建设能认我说点虚事实确各旅游景点看处都垃圾看都爽 像茂兰自保护区边旅游景点确实路都走面食宿都固难几走呢 说外吧外宣传要政府力支持某或某团体能干事宣传候要文化融入进才重点要别知道独特处 埃菲尔铁塔名铁架哪没呢家想问

贵州未来发展

中国政府刺激旅游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并提出了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等。

并指出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及金融支持,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二、2012年7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要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通过民间资本推进旅游产业投资。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如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经营、管理旅游景区,开发旅游产品、经营旅游车船业等,切实将民间资本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提出到2020年,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旅游消费的几大措施:1、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

2、大力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增加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4、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休闲线路和优质旅游休闲产品。

落实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四、2014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扩张旅游发展空间。

在政府扶持旅游消费方面,部署了四大方面的重要举措:1、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

3、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由政府引导,推动设立旅游产业基金。

4、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五、2015 年《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 1、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连通景区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建设,规范旅游市场价格和经营秩序等五项内容。

2、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包括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七项内容。

3、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提升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四项内容。

4、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包括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等四项内容。

5、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包括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等三项内容。

6、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用海用岛政策、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等三项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