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旅行AA制吗
从前,朋友之间碰个头聚个会吃个饭,照规矩总是“谁牵头谁买单”,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悄悄演变出“AA制”的模式,简单理解就是各人分摊!AA制,你了解吗?这种方式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你
从前,朋友之间碰个头聚个会吃个饭,照规矩总是“谁牵头谁买单”,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悄悄演变出“AA制”的模式,简单理解就是各人分摊!
AA制,你了解吗?这种方式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你接受吗?欢迎大家各抒已见表达观点~~
先来看看事例↓↓↓事例一:
前几天孙先生有个同学聚会,是两个班一起聚的,去了20个同学,开始都没说好怎么结账。很多男士喝酒,吃饭时间自然就拖很长,期间很多女士提前吃完就走了,最后结帐是另一个班的男同学一个人结的。事后,孙先生感到有点尴尬,觉得让一个不认识的人替自己结账,又不是自己没钱。
事例二:
苏州有16位平均年龄在65岁的老阿姨,她们喜欢出去走走,第一次活动便是组团乘公交转地铁去西山摘橘子,中午一起分享自带的拿手菜,既好吃又省钱。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后,她们开始隔三差五的徒步游玩,搭伙吃饭。一个人一天连玩带吃也就四五十元,太划算了~
AA制本是西方“洋规则”,原意是西方人习惯在餐馆吃完饭后,各自支付自己费用,而中国式AA制,泛指各人平均分担所有费用。两者存在一定区别。
17世纪,荷兰的海上贸易流动性强,一人请客后,被请的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为了达到公平目的,荷兰商人衍生出了“各付各帐”的习惯。但英国人认为荷兰人这样做没绅士风度,好请客又要客人掏钱,所以造出了“go dutch”,表示“平分账单”的意思,以此来讽刺荷兰人。后来整个欧美和亚洲大部接受了这种AA制文化。
朋友间AA制:指共同的消费平均分摊承担,主要指同事间,朋友间,同学间等。
夫妻间AA制:主要指夫妻双方各自是完全的“经济独立体”,各花各的钱,没有糊涂帐。
情侣间AA制:指恋爱期间,各种花销男女双方均分。
在英国:约会通常由男士买单
AA制是在英国比较流行的饭局付账方式,但在一些情况下AA制仍被英国人所排斥,譬如约会中绝大部分男士会主动付账,而小部分情况下女性会主动提出各付各的。
在美国:谁主张谁买单仍流行
在美国,男女约会的开销原则:提出约会的人买单。美国男人能坦然面对女方提出付一半的情况,因为他们认为尊重对方自尊心比心疼她们的钱包来得重要。美国商务宴请也是谁提出邀请谁买单。
在日本:AA制备受欢迎
日本人无论同事、同学、朋友出去消费娱乐,都是分开买单结账。聚会牵头人会告知大家每个人该交的钱数,并精确到1日元(约人民币0.05元),之后当场集了钱,由牵头人去结账。
日本人吃饭时就连饭也是“AA”着吃,每人同样的量、同样的菜式。即便是在吃大盘菜的时候,也会将菜夹进自己碟子里,每人都小心计算着自己应该平摊的量,不好意思多夹一点。
●支持派
网友A:干嘛我的份要你来付?就你有钱啊?我也不缺这点钱~
网友B:如果和关系一般的人一起就应该AA制了,免得累!
网友C:AA制很好,自己本就不是什么大款,钱挣来的不容易,何必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惺惺作态?
网友D:跟吃完饭都心照不宣AA的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好舒服,抢着请客,这糊涂账不清不楚又欠人情。。。
网友E:你请一次,我请一次,再来一次…北方人就是这么建立亲蜜关系的~
●反对派
网友F:既然出来玩何必在乎两个钱,人家自己愿意全兜,不然你请嘛~
网友G:一年半载见不到一面的朋友,偶尔出来叙个旧,这也要aa制?
网友H:当桌凑钱买单的事还是觉得蛮丢人的...
网友I:我就是买单王啊,不管你请没请过我。从来都不记得谁请谁这种事情好嘛,谁最近宽裕就谁掏钱呗...
网友J:我觉得“我们aa吧”比“你付钱吧”更难说出口,所以我选择买单...
链接:AA制升级版--“拼一族”!
AA制又衍生出一种新方式叫“拼一族”,简而言之就是一群人通过AA制,花更少的钱,消耗更少的精力,做成想做的事情,一起拼吃、拼车、拼玩……获得更多的快乐,享受更好的生活。
事例:重庆胡女士想去泰国普吉岛游玩的想法得到了15位社区朋友的支持,除了平摊向旅行社交了团费外,每人还额外拿出了1000元作为活动费用,交由最认真负责的一位同伴保管,每笔开销都记账。临回国前,大家还用剩余的钱买了小礼物为这场旅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