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红领巾 欧洲旅行
让圣诞嬉皮起来!图/视觉中国曼彻斯特,英国Manchester,Mad chester。曼彻斯特,疯城。曼彻斯特一度被认为是嬉皮运动中兴的据点。Tony Wilson,曾让全英国都为他疯狂。他是曼城的发
让圣诞嬉皮起来!图/视觉中国
曼彻斯特,英国
Manchester,Mad chester。曼彻斯特,疯城。曼彻斯特一度被认为是嬉皮运动中兴的据点。
Tony Wilson,曾让全英国都为他疯狂。他是曼城的发现者与拯救者,是Tony Wilson发现了“史密斯”(The Smiths)、“石玫瑰”(The Stone Roses)和“绿洲”(Oasis)。
1990年代是曼城的黄金时代,年轻人穿着军装工裤与连帽上装,嚼着口香糖,举着荧光棒,带着帐篷,跟着喜爱的乐队流浪。
“疯城”曼彻斯特有着英国乃至欧洲一流的圣诞气氛。图/英国红领巾
海特街-阿希不里街
(Haight-Ashbury Street),旧金山海特街1500号至阿希不里街600号,是旧金山嬉皮地带的核心。举世瞩目的嬉皮士最早在这里发迹,并扩散到全世界。1967年,嬉皮运动在金门公园兴起,50万年轻人涌入旧金山。这里最鼎盛时,从冬天到夏天,披头派的作家轮流来此演讲、朗诵;无数场露天摇滚演唱会,吸引了狂热嘶吼的乐手与歌迷,当然,还有毒品与性,大麻是嬉皮士们的早餐。性是他们对抗战争的武器,“做爱,不作战”就是在这里喊出来的。
40年过去了,海特街地段成了嬉皮保留区,更成了著名旅游观光点,充满了生态环保、东方禅道、灵修冥想、瑜伽、神秘力量、西藏文物、非洲鼓乐……
一间服装店从阁楼伸出窗外的装饰雕塑,成了今天海特亚什柏里的新标志。图/John Ecker
伍德斯托克,纽约
1969年8月15日下午5时零7分至8月18日上午,纽约州郊区苏利文县伍德斯托克的一块农庄田地成为一个真正的嬉皮士独立王国:毒品是合法的,性爱是自由的,音乐是不断的,啤酒是无穷的。45万嬉皮士造成了纽约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交通堵塞,通向纽约州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这是史无前例的超大型音乐聚会,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尼斯·乔普林(Janis Joplin)、“the Who”乐队、琼·贝兹(Joan Baez)、杰斐逊飞机乐队(Jefferson Airplane)……在“和平与音乐”的旗帜下一一登台。这次音乐节成为众多摇滚乐迷心中的精神圣地,也是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最后的辉煌。在伍德斯托克随同1960年代理想主义的肥皂泡破灭之后,一个在英格兰举办的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摇滚音乐节却在持续举办下去,并被称为“英国的伍德斯托克”。
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音乐史上的一次经典,更是一场历经48年仍让人不想醒来的梦。图/搜狐
Christiania,丹麦哥本哈根
Christiania,又名自由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嬉皮士自治区。32年前,一群放浪形骸的人占据了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处废弃军事要塞,把这里建成他们理想中的“自由城”,如今却是全丹麦人和全世界人心中的香格里拉。
这里共有14个社区,常住居民近千人。他们自己设计和建筑房屋,多数未经政府许可,每家每户都有电有水,自己负责处理垃圾。因为不修马路,所以没有机动车。
全区内任何一个小小的决定,包括每一处房子的朝向,每一家餐馆设多少座位,每一期社区报纸的头条发什么内容,都要由居民大会逐一议定。居民之间的争端也完全由内部解决,等待肇事者的刑罚是当头一记棒球棍。
这里是哥本哈根“最后的绿洲”,因为环境优美,没有污染。路边野草足有一人高,人人都有文身,家家户户养狗。
在Christiania,街头涂鸦随处可见。图/网易
马拉喀什,摩洛哥
加德满都--果阿--马拉喀什,是1970年代嬉皮士们的三个圣地。直到现在,在欧洲最南端的英属直布罗陀,仍有数以千计的嬉皮士在这里搭船,前往马拉喀什。
曾被法国和西班牙殖民的摩洛哥,自从1956年独立后,就是北非世界里对西方最包容的国家。1970年代的欧美嬉皮士们先从欧洲到马拉喀什,再到阿尔及尔,再经埃及与中东到达印度,沿途中,伊斯兰教的苏非派、印度教以及各种神秘主义宗教,是嬉皮士们的精神支柱。
马拉喀什是“垮掉一代”作家的“圣地”。图/搜狐
加德满都,尼泊尔
K-K-K-K-K-Kathmandu,当时欧洲的嬉皮士们唱着这样的歌,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经阿富汗的喀布尔、巴基斯坦的马甸、印度的果阿,最后到达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落脚于雪山边翡娃湖畔的博卡拉。现在,这一嬉皮路径还须加上中国的拉萨与印度的瓦拉纳西。
加德满都杜巴尔广场(Dubar Square)旁的奇异街(Freak Street),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嬉皮士们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最大的聚居地,终日弥漫着大麻的香味。后来尼泊尔政府开始控制嬉皮士入境,奇异街也一蹶不振。
加德满都是“嬉皮士三大圣地”之一。图/摄友之家
林宾,澳大利亚
林宾Nimbin,一个隐藏于新南威尔士州丘林之中的小镇。汇集了全澳大利亚最放荡不羁的艺术家、最看破红尘的厌世主义哲学家、最有想象力的街头涂鸦客和最多姿多彩的澳大利亚吉卜赛女郎。这里也有工厂与学校,但都带有乌托邦式的社会实验性质。
林宾被称为“20世纪嬉皮士的最后乐园”。图/新浪
果阿,印度
“来果阿吧!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人生之路!” 这里是1960年代的伊比沙岛(Ibiza),但更阳光沙滩,更异国情调,也更放纵堕落。这个位于印度西海岸,被数次殖民,印度教与基督教并存的飞地,在1960年代驾乘“魔法巴士”开始的东方大旅行中,这里是最重要的一站,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便宜的自由主义新世界。
嬉皮士们最早发现了这里的大麻,继之团聚在Anjuna村,并扩散到邻近的Arambol和Vagator,他们曾在这里种满了大麻。从那时起,果阿成为全世界流浪者的大本营,包括1980年代的偶像崇拜者,1990年代的锐舞先锋和21世纪初的瑜伽信徒和现在的行为艺术团体。关于果阿最准确的描述是:这里是最持久的全世界多样性生活方式汇集的一个热带标本,每当夏天的季风过去,全世界的边缘人群就在这里重新集结。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果阿就是西方嬉皮士苦苦寻找的世外桃源。 图/网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