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环岛旅行
在鲁滨逊登陆小岛的第几个年头,他造成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鲁滨孙漂流记》(《鲁宾逊漂流记》)于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
在鲁滨逊登陆小岛的第几个年头,他造成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鲁滨孙漂流记》(《鲁宾逊漂流记》)于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这部小说一问世既风靡英国,情节的真实具体、亲切自然,真让人不忍释卷,至今仍是雅俗共赏的世界名著。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出版最多的一本书。
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该书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叙事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
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
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
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
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个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孙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答案
《鲁滨孙漂流记》习题答案一、填空。
1.英,笛福,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2.一3.伦敦4.非洲5.土耳其海盗6.贩运黑奴,南美7.1659年9月30日8.69.36,倒霉而无用的东西,星期五10.23,1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11.1686,12,19,28,2个,19二、问答题。
1.提示:可从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着手,总结出以鲁滨孙为代表的18世纪资产阶级的时代特征。
也可从鲁滨孙的个人奋斗着的手,归纳出如何对待逆境的问题等等。
2.提示:这个形象是上升时期的生气勃勃的资产阶级的典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阶级本质,他具有顽强奋斗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去战胜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的。
他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资产者,又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资产者,还是一个追求财富的殖民者。
3.提示:流落岛前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识,使其在性格上逐渐成熟,另外,他在巴西作种植园的经历和财产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4.首先是他得到了遇难般只上的大量的物品,这里客观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
5.它生动地揭示出鲁滨孙思想中情感与理智的斗争。
6.鲁滨孙在流落孤岛后,在病痛和寂寞的状态下发现了一本《圣经》,而且他开始反省自己,面对上帝发自肺腑的忏悔,而圣经中的“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求你,你也要荣耀我”使鲁看到了希望,《圣经》成为他的精神食粮。
7.“星期五”对于鲁滨孙来讲是一个最忠实、最可爱、最诚恳的仆人,他聪明,又勤劳,对鲁滨孙忠心耿耿,具有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美好品德,性格中也不乏天真、活泼的元素。
8.它的结局是开放形的结局,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鲁滨孙说他以后还有更惊人的遭遇,留待将来记述,给人一种充满期待,意犹未尽之感,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鲁宾逊漂流记习题及答案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小说家 ,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4.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5.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6.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 ,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
当行驶到 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7.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 。
8.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 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9.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
10.鲁滨孙来到岛上第 年的 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
两年后,他救下这群 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 ,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11. 年 月 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 年 月零 天。
二、简答题。
1.试总结《鲁滨孙漂流记》的主题。
2.试分析鲁滨孙的形象。
3.鲁滨孙在流落孤岛之前,都有过什么经历?对他今后历险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4.鲁滨孙能够在孤岛上生存下去,有哪些条件? 5.食人生番的情节描写精彩在何处?6.鲁滨孙宗教信仰的动机是什么?7.分析“星期五”这一人物形象。
8.《鲁滨孙漂流记》的结局与一般小说相比不同之处是什么? 《鲁滨孙漂流记》习题答案一、填空。
1.英,笛福,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2.一3.伦敦4.非洲5.土耳其海盗6.贩运黑奴,南美7.1659年9月30日8.69.36,倒霉而无用的东西,星期五10.23,1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11.1686,12,19,28,2个,19二、问答题。
1.提示:可从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着手,总结出以鲁滨孙为代表的18世纪资产阶级的时代特征。
也可从鲁滨孙的个人奋斗着的手,归纳出如何对待逆境的问题等等。
2.提示:这个形象是上升时期的生气勃勃的资产阶级的典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阶级本质,他具有顽强奋斗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去战胜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的。
他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资产者,又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资产者,还是一个追求财富的殖民者。
3.提示:流落岛前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识,使其在性格上逐渐成熟,另外,他在巴西作种植园的经历和财产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4.首先是他得到了遇难般只上的大量的物品,这里客观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
5.它生动地揭示出鲁滨孙思想中情感与理智的斗争。
6.鲁滨孙在流落孤岛后,在病痛和寂寞的状态下发现了一本《圣经》,而且他开始反省自己,面对上帝发自肺腑的忏悔,而圣经中的“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求你,你也要荣耀我”使鲁看到了希望,《圣经》成为他的精神食粮。
7.“星期五”对于鲁滨孙来讲是一个最忠实、最可爱、最诚恳的仆人,他聪明,又勤劳,对鲁滨孙忠心耿耿,具有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美好品德,性格中也不乏天真、活泼的元素。
8.它的结局是开放形的结局,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鲁滨孙说他以后还有更惊人的遭遇,留待将来记述,给人一种充满期待,意犹未尽之感,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一大堆鲁滨逊漂流记的问题
一、名著篇目考点总结之鲁宾逊漂流记 1.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1660年生于英国伦敦,他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大陆各国经商。
2.中心思想:人不是一生都幸运的,不是一生都完美的,不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上天对我们是一样公平的,只是我们要去发现、去拼搏、去创造,作者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一种作者所向往的历险精神、为了生存而拼搏、斗争的顽强精神,同时表现处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地层人生活的艰难,赞美生命的顽强,以及告诫人们热爱生命,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还有多学知识的重要性。
3.关键情节: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
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
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的山洞凿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4.主要人物 鲁滨逊:鲁滨孙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伟大的人,坚毅的人。
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
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
鲁滨孙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星期五: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友,智慧的勇者,孝顺的儿子。
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 。
该书采用第一人称概述手法,主要描写鲁宾逊在一个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的非凡经历。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传奇色彩。
征服自然的无限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使鲁宾逊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作者也借此歌颂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冒险精神。
“首先,我在这里摆脱了一切人世间的罪恶。
我没有肉体的欲望、眼目的情欲以及今生的骄傲,我一无所求。
因为我所有的一切,已经够我享受的了。
我是整片采邑的主人,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我拥有的土地上封王称帝。
我没有对手,也没有竞争者与我来竞争主权或领导权。
我可以种出一整船的谷物,可是这对我没有用处所以我视情况而少种一点,只要够我吃就行了。
……” 我们不难发现鲁宾逊因远离尘世而产生了一种宗教意识,乃至对世界和人生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此时他的精神和意识都提高了一个水平。
独处使他反省内心观察自我,在漫长的孤独生活中用实践证明自己的思索以及在上帝那里所学到的东西。
作者用鲁宾逊二十多年的荒岛生活论证了一个人应该懂得如何思索自我的必要性。
上帝创造了人,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不断经历苦难的历程,这个历程永远没有边界。
这也许就是作者回顾自己前半生所做的感慨。
二、常考的一些题目: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 ) 国的( )。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 (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4.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5.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 ) ,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6.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 ) ,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
当行驶到 ( )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7.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 ( )。
8.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 ( )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9.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 )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 )。
10.鲁滨孙来到岛上第 ( ) 年的 ( )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 ) 。
两年后,他救下这群 ( )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 ( ) ,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 ) ,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11.( )年( ) 月( )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 )年( )月零( ) 天。
二、简答题。
1.试总结《鲁滨孙漂流记》的主题。
2.试分析鲁滨孙的形象。
3.鲁滨孙在流落孤岛之前,都有过什么经历?对他今后历险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4.鲁滨孙能够在孤岛上生存下去,有哪些条件? 5.食人生番的情节描写精彩在何处? 6.鲁滨孙宗教信仰的动机是什么? 7.分析“星期五”这一人物形象。
8.《鲁滨孙漂流记》的结局与一般小说相比不同之处是什么? 《鲁滨孙漂流记》习题答案 一、填空。
1.英,笛福,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2.一3.伦敦4.非洲5.土耳其海盗6.贩运黑奴,南美7.1659年9月30日8.69.36,倒霉而无...
几年几月几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
28年2个月零19天补充资料: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 ,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
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4.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1659年9月30日。
5.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六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6.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36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 。
7.鲁滨孙来到岛上第 23 年的12 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
两年后,他救下这群野人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8.1686年12月19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
语文六年级第十六课鲁滨逊漂流记精彩片段读后感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 读《鲁宾逊漂流记》这本好书,我获益良多。
《鲁宾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风暴,暴风把船给吹翻了,鲁滨逊很幸运,没被淹死,漂流在一个荒岛上。
鲁滨逊在这个岛,开垦了一片土地,还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食物。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一群野人在吃人肉,鲁滨逊决定要救出受害者,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鲁滨逊成功救出了一个人,并为他取名为星期五。
后来,鲁滨逊凭着顽强的毅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在困难面前,鲁滨逊没有气馁,靠着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建房子,种植粮食,圈养山羊,修造船只,烧制陶器……让自己生存了下来,这让我十分敬佩。
我也喜欢航海和冒险,从没想过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想着会一帆风顺地归来,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
现在看来真的是纸上谈兵,想法过于理想和简单,甚至是愚蠢。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
勇于向困难挑战,才会走出困境,开辟新的天地!焕发新的生机!而我们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和解决困难中成长起来的。
鲁滨逊真的是好伟大!那样艰难的处境,他都一一克服,创造出生存的奇迹!相对于我们的学业来说,荒岛生存要难的多,所以我们应该向鲁滨逊学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好的成绩!在生活上,我们也要做风中的劲草,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