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贵州省旅游优势

贵州省旅游优势 劣势 机遇和威胁 越详细越好 好的可以追加分数
因为很多很多的问题有待提高。机遇(需要探索)刺激DS/DOOH行业持续,问题在于“问题”的基础之上、稳步增长。政策

贵州省旅游优势

贵州省旅游优势 劣势 机遇和威胁 越详细越好 好的可以追加分数

因为很多很多的问题有待提高。

机遇(需要探索)刺激DS/DOOH行业持续,问题在于“问题”的基础之上、稳步增长。

政策方面贵州旅游优势(仍待加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比如 黄果树瀑布,每年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游客去,优势在于它不仅仅是美丽,而且让你的心情得到释放。

劣势(亟待减少)说明我们不是“表演终结者”。

为什么会有劣势呢

说一说,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有什么优势条件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原来闭塞的贵州也逐渐地为世人敞开了观光之门.众所周知,旅游业相对来说有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无疑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贵州发展旅游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呢.在本文中,本人将着重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谈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首先,从自然条件来说,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这里冬无严冬,夏无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气温才二十四摄氏度,在全国来说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来贵州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何况2007年贵阳被评为“全国避暑之都”.这样一来,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贵州的知名度.除了气候外,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群山蜿蜒起伏,峰峦错落叠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这些溶洞形态各异,各有各的韵味.其中就有号称“世界第一溶洞”的织金洞,“大自然的奇迹”的龙宫等.这些景点都是巧夺天工,极尽自然之魅力.洞内有天地,当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贵州的风光与江南的烟雨朦胧,塞北的天苍地茫,青藏的碧水蓝天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钟灵奇秀.特别是雨天,烟雾迷蒙,更让这片热情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天登山,能让游客的暑意立消,心旷神怡,飘飘然有冯虚凌风之感.有山当然就少不了水.有山无水则滞,有水无山则空.贵州有了名山,当然也就会有胜水与之相合.贵州的名水如乌江、舞阳河、马岭河,名湖如红枫湖、黄果树等.乌江有“千里画廊”之誉,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黄果树就更不用提了.黄果树的落差高达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丰水期.游客到此可闻瀑布雷鸣,声势有如万马奔腾,惊心动魄,数里之外可闻.贵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当然也不弱了.贵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包括了民风民俗和历史名胜两大类.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在历史名胜方面,贵州也一点都不落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平坝天台山伍龙寺、福泉明城墙、安顺府文庙、遵义海龙屯、奢香墓、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等.古迹之多,不胜枚举.现在,贵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贵阳市为中心,以游览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为主的西线旅游区;以领略苗、侗民族风情为主,伴有舞阳河风光的东线旅游区;以瞻仰革命遗址、游览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尝国酒文化为主的北线旅游区,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观为主的南线旅游区.逐渐地,贵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来贵州的游客量都在迅速增多.总之,贵州气候资源好,有山有水有风光,山美水美人更美.游客至此,不仅可以避暑,放松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得到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在览景的同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有了上面这些有利条件,相信随着贵州交通的进一步发达,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贵州的旅游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让贵州成为一个旅游强省.

贵州省内旅游景点排名

你如果到贵阳,黔灵公园、甲秀楼(夜景)大致可以安排大半天到一天时间,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天河潭是标准的一日游,如果需要选择的话建议去花溪、青岩和天河潭这条线。

黄果树瀑布外还有附近的天星桥很漂亮,这也是个标准的一日游,不可不去。

如果再多一天的话,安顺还有一个龙宫,是个溶洞,也很值得一游。

去荔波的话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但小七孔的风景也不是一般的漂亮,看你的时间安排。

南江大峡谷不了解。

此外,你还可以在贵阳附近找个苗寨或侗寨玩一下。

当地有很多这样的一日游。

因此,如果你只有两个整天的话,黄果树+天星桥一天,花溪、青岩、天河潭一天;如果有三天的话,再去下苗寨,或者用两天的时间去荔波,大致是这样。

希望有帮助

贵州省情论文1500字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足以见得广阔的贵州土地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民族众多、人杰地灵,是贵州这片17.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3900多万的人口。

我是一名贵州黔东南黎平侗族人,对贵州省情已初步了解。

例如: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遵义会址、红军四渡赤水遗迹、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等。

在学院的组织下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贵州的省情,谈谈我对学习省情的几点收获: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

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

另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学习省情最大收获之三抓住机遇。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省第十一届一次、二次、三次党代会的净胜,作为资源型省份,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贵州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拉动是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省情最大的收获之四困难也是优势。

过去贵州因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山大雨水多,加上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频繁,成为经济发展的屏障;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们对省情基本特点的认识也有了明显改变。

过去人们认为“天无三日晴”的气候不好,是贵州发展的劣势;现在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进步,认识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认为雨多是贵州发展的一大优势,丰富的雨量不仅有利于喀斯特山区农业防旱抗灾,又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生长。

过去因为山大坡陡,交通闭塞,认为贵州是一个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现在因交通条件改善,成为祖国西南的交通要道。

过去因为开发粗犷,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卖出的是“傻大黑粗”低级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而今,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开发有了显著进步,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如在水、煤资源开发上,贵州抢抓“西电东送”的机遇,实行煤电结合、水火互济发展 能源产业,全省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成为贵州的优势产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贵州省情的调查报告

贵州省情介绍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

可供农林牧业多向选择,是发展名特优农、林产品的良好基地。

[森林资源]贵州省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以及大面积的暖性山地针叶林等,在省内都有分布。

在树种组成上,既有生长迅速的杉木、马尾松及各种阔叶树等优质用材树种,也有油桐、漆树、乌桕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树种。

贵州省森林多集中在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及黔西北的赤水、习水一带。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

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深刻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从而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色。

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野生植物资源中的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有3700种,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

另外,贵州的珍贵稀有植物种类较多,目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共有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全省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列入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1种。

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

另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贵州省情,试述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征从贵州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其概括为以下9个方面: 1、环境的多样性贵州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

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

最高海拔达2 901m,最低148m,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贵州在地史上大部分地区在古生代及中生代为海相沉积区,新生代以来转为上升,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出露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61.9%。

贵州位于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区——华南喀斯特区的中心部位,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省份之一。

喀斯特地貌形态齐全,类型多样,几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类型。

由于第四纪冰川未大面积波及贵州,而低热的河谷便成为生物界的避难所,使得贵州现代生物界古孑遗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物种类型繁多。

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

由于地势 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

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使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2、景观的独特性贵州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独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

瀑布群、溶洞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惠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数十万只白腰羽燕起飞,燕翅如云,壮观无比。

贵州有世界上唯一的三叠纪奇观(世界上仅有瑞士圣乔治山有部分出露),在这里每走一步,跨越万年,天然造化,自然传承,拥有六项世界之最:1)全球最壮观的浅海次深海过渡带;2)全球最好的早三叠纪深水生物遗迹化石群;3)全球最早、最大的三叠纪管壳石生物礁;4)全球最完整的三叠纪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贵州滩;5)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类–海百合动物群;6)全球保存最系统最完好的三叠纪海陆变迁和浅海—次深海“拉锯战。

贵州三叠纪是大自然传承给贵州和全人类的珍贵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沉甸甸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3、气候的宜人性——气候贵州省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季节:(1)春季是从3月份至5月份,春季来临时,万木复苏、鲜花盛开、各地生机勃勃。

(2)夏季是从6月份至9月份,以晴朗的温和宜人的天气为主。

白天日照时间较长,夜晚气温温和,日温差较大。

(3)秋季是从10月份至12月份,虽然气温要比夏季低一些,但天气依然不错。

本省的植物是多为常绿植物,但也引进了不少落叶树。

多彩的树叶装扮出贵州的秋季美景。

(4)冬季为1月份至2月份,全省大部地区的气温有所下降,但无严寒,仍是旅游的好时节。

4、资源的丰富性贵州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遵义纪念馆;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形成贵州旅游资源组合的丰富多样性。

——旅游资源全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一处、中国文化遗产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5A级国家级旅游区2个、国际生态博物馆5个、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个、国家级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0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座等。

——红色旅游资源全省现有88个县市,其中有67个县市留下红军的足迹。

遵义、娄山关、四渡赤水、乌江、息烽、黎平、瓮安、茅台等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佛教文化资源梵净山是与全国四大佛教名山齐名的佛教名山,其地位显赫。

此外还有贵阳的黔灵山、长顺的白云山、惠水的九龙山、贵定的阳宝山等。

——植物资源贵州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7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

贵州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250科、1543属、5661种(变种),其属数占全国属数的64.7%。

贵州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和广西,居全国第五位。

——动物资源动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据调查资料显示,全省有脊椎动物近1000种,其中鱼类190种,占全国总数的40%,两栖类60种,占29%,爬行类103种占34%,鸟类435种占39%,哺乳类136种占32%,仅次于云南和福建,居全国第三位。

据资料显示,全省共有野生动植物...

为什么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一、气候资源概况 贵州位于我国亚热带西部,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半部在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内,西半部处于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向干湿明显的西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

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离海洋较近,境内中部隆起,向东、南、北三个方向逐渐降低,横亘于四川盆地、重庆山地、丘陵和广西丘陵之间,加以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蜿蜒,致使地形地势甚为复杂,从而形成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虽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但在山地、河谷的气候垂直变化却特别明显。

冬半年由于北有秦巴山系阻挡,南下冷空气多半绕道两湖盆地由偏东北方向入侵,常在中部和西部形成静止锋,西部威宁、盘县一带经常处于锋前位置,故冬季多晴朗天气,省的中部、东部正好处于锋后,故冬季多连阴雨天气。

夏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往往在东部连晴干旱,而西部却暴雨频繁。

在副热带高压北跳的同时,雨带也随之北移,此时省内旱涝交替发生。

全省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

年平均降水量1100~1400毫米,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云寡照、湿度较大、降雨日数多、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

夏季全省多微风,且在森林的自然调节下,凉风习习,再热也不觉得闷,是全国难得的亚高原度假旅游胜地。

从贵州的湿度来讲,贵州夜雨比较多(白天晴),全省森林对保持水气有很好的作用,晚上降雨后,白天蒸发一点,一般人体最适宜的湿度条件是45%到70%之间,贵州夏季平均湿度大约在65%左右,这很适宜人们出行,就是走到哪儿都会觉得很清爽。

据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气候在18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空气湿度在45%至70%之间时,人体最感舒适。

显然,贵州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持续整个夏季。

由于贵州、云南静止峰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贵州夏夜雨湿凉爽、白天晴和多云的天气,大大减少了紫外线的入侵,使到贵州的游人晒不伤、晒不黑,女士皮肤白皙水灵,男士肤色适中健康。

二、气候资源种类 特殊的地带造就了贵州特殊的宜人气候。

贵州气候从北至南跨越了两个大的气候带,温带、亚热带,它具体又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四个类型。

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的罗甸、望谟及北部的赤水等低热河谷。

≥10℃积温大于6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年极端最低气温大于-5℃。

中亚热带主要分布于≥10℃积4500-6000℃;最冷月平均气温4-10℃;年极端最低气温-10--5℃。

北亚热带主要分布于≥10℃积温3500-4500℃;最冷月平均气温2-4℃;年极端最低气温-20--10℃。

暖温带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海拔地区及梵净山、雷公山等山区。

≥10℃积温小于3500℃;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2℃;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20℃。

三、气候资源优势 贵州夏无酷暑,春温秋爽,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是地球同纬度最凉爽的地区域之一。

优越的气候资源,孕育了贵州绚丽的自然风光,创造了宜人的旅游环境。

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9%,青山绿水,景色秀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非常适宜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

在春夏季节,全省每月的降水量均在100——150毫米,丰沛的降水不仅使全省山区的溪水长流不断,山泉终年不竭,而同时晴雨的变幻使得喀斯特山色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1、气象景观1)大气中的光象。

光,主要指阳光和月光,包括朝霞、旭日、夕阳、虹、晕、华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光象。

2)雨雪景观。

在大自然形成降水过程中,可以产生云、雾、雨、雪等多种景观。

3)与风有关的气象景观。

游客可通过感官感受其美。

如“春风杨柳”、和“红枫秋月”、“苗岭松涛”等都会给人们以舒适美悦的感觉。

2、气象类型1)避暑型气候:将贵州省避暑旅游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山地型,如梵净山、雷公山、斗蓬山;B湖滨型,如威宁草海、红枫湖,百花湖;C高原型,如龙里草原夏无酷暑而成为避暑胜地。

2)夜雨昼晴型气候:贵州6——9月大多是夜雨昼晴,夜雨好休息,昼晴便于观光旅游。

3、气象、气候的特点1)多变性和速变性 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往往变幻无穷,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都说明气象和气候的多变性,其速变性则多体现在雾、雨、闪电、光等要素上,典型的景象如日出、霞光、夕照等,旅游者只有把握时机,才能观赏到佳景。

2)背景性和育景性 气象要素虽然有直接观赏价值,但在许多时候,它都不象地貌那样具体形象,富有实体感,也不象水景、花木景那样直观,可以体验,因而常成为人们观览其它风景的背景和借景加以利用。

此外,气象气候还具有适景、育景的功能,即在不同的气候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气象气候具有育景功能。

3)节律性和导向性 由于气候的年月周期性变化,旅游活动亦随气候变化同样出现淡季、旺季的节律变化和客流的导向性规律变化。

例如夏季,位于炎热地区的人们向高原气温凉爽的地...

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答:贵州的优势在于其以后还将长期保持资源能源输出型的省份,最大且最有潜力的当属旅游休闲度假行业,并由此带动的消费和房地产,生态产业。

优势资源:煤炭、磷矿,水力发电、有色金属民俗:侗族、苗族、布依族风情(千户苗寨、侗族大歌)饮食:有特色、种类多(辣子鸡、猪脚、酸汤鱼)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贵州的不足在于不宜发展工业。

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答:贵州的优势在于其以后还将长期保持资源能源输出型的省份,最大且最有潜力的当属旅游休闲度假行业,并由此带动的消费和房地产,生态产业。

优势资源:煤炭、磷矿,水力发电、有色金属民俗:侗族、苗族、布依族风情(千户苗寨、侗族大歌)饮食:有特色、种类多(辣子鸡、猪脚、酸汤鱼)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贵州的不足在于不宜发展工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