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元旦无锡旅游

元旦期间无锡梅园的梅花开了吗?门票多少?
市徽 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玉飞凤出土于鸿山越国墓葬遗址,是无锡

元旦无锡旅游

元旦期间无锡梅园的梅花开了吗?门票多少?

市徽 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

玉飞凤出土于鸿山越国墓葬遗址,是无锡的珍贵文化遗存,其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

水纹是无锡坐拥长江、太湖、古运河、二泉的写照,与三山造型相呼应,寓意无锡是风光秀美、宜居宜游的山水名城。

市歌 创作于1978年1月4日,2002年2月3日通过,由任红举作词,龙飞作曲的《太湖美》。

以太湖为题材创作的《太湖美》,在出炉不久就深受大众欢迎。

市花 无锡市市花是杜鹃、梅花。

市树 无锡市市树是香樟树。

无锡——太湖明珠 “太湖明珠”无锡由江苏省省辖,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繁华富庶,人间仙境,素有“江南明珠”之称。

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濒太湖,西依锡山、惠山,京杭大运河在境内流过。

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183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无锡是江苏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产业、山水旅游资源优势,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

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

2004年1月2日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两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分别位居第一、第九位。

江阴的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无锡位列全国第五。

2004年数据。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为: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阳山水蜜桃。

无锡物产丰饶,水产丰富。

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缌鱼为水中上品。

无锡惠山“大阿福”,憨憨墩墩,裂着嘴笑,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每个孩子看到都爱不释手,“惠山泥人”是购物单上不能缺少的一项。

清慈禧太后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养颜,酷爱太湖珍珠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太湖珍珠不仅可作为装饰品配戴,又可入药,还可口服。

无锡大东方百货的珍珠制品,从手饰到口服液、珍珠粉、珍珠膏和保健品、化妆品,总有一样让你动心。

无锡宜兴的紫砂壶名扬天下;另外还有三凤桥酱排骨、油面筋、水蜜桃、惠山金刚肚脐、惠山腊烧片(已失传)、马山杨梅、无锡小笼包、拱北楼阳春面、聚丰园腐乳肉等众多有着传奇历史的土特产等您去发掘。

民俗文化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

传说钟馗善于捉鬼。

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

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

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

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

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

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

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

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

特色活动 无锡一年四季节庆不断,皆宜旅游,尤以4月-10月为旅游的黄金季节。

主要旅游节庆有: 泰伯庙会:2月4日-6日, 锡山区梅村镇 无锡国际梅文化节:3月,梅园 无锡阳山桃花节:3月-4月,阳山镇西高山庙会:4月19日-21日,吴文化公园樱花之旅:4月-5月,鼋头渚 宜兴陶瓷艺术节:5月,宜兴市各景区 太湖旅游节:9月-10月,无锡太湖各景区 此外还有:太湖中秋赏月、马山国际钓鱼节、吴地蟋蟀节、国际门球邀请赛、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农历三月初三)。

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

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

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

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

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

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相关神话 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

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

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

人们谈兽色变。

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

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

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

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

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

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

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

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

无锡有哪些民俗风情啊?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

传说钟馗善于捉鬼。

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

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

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

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

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

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

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

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

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

元旦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无锡也是这样。

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

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岁朝风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动刀剪,又禁止倾倒污水、粪便。

元旦临睡时,又要放二声或三声关门爆仗。

无锡这一天晚上睡得都较早,如有孩童贪玩不肯睡时,父母常哄孩子说:"早些睡,今晚听老虫做亲"。

无锡旧俗对元旦这一天的气候十分重视,常以这天的天气占卜今后一年的收成。

特色活动 无锡一年四季节庆不断,皆宜旅游,尤以4月-10月为旅游的黄金季节。

主要旅游节庆有: 泰伯庙会:2月4日-6日, 锡山区梅村镇 无锡国际梅文化节:3月,梅园 无锡阳山桃花节:3月-4月,阳山镇 西高山庙会:4月19日-21日,吴文化公园 樱花之旅:4月-5月,鼋头渚 宜兴陶瓷艺术节:5月,宜兴市各景区 太湖旅游节:9月-10月,无锡太湖各景区 此外还有:太湖中秋赏月、马山国际钓鱼节、吴地蟋蟀节、国际门球邀请赛、徐霞客文化旅游节。

无锡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

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

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

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

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

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

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

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展开

无锡的民俗文化??

市徽 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

玉飞凤出土于鸿山越国墓葬遗址,是无锡的珍贵文化遗存,其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

水纹是无锡坐拥长江、太湖、古运河、二泉的写照,与三山造型相呼应,寓意无锡是风光秀美、宜居宜游的山水名城。

市歌 创作于1978年1月4日,2002年2月3日通过,由任红举作词,龙飞作曲的《太湖美》。

以太湖为题材创作的《太湖美》,在出炉不久就深受大众欢迎。

市花 无锡市市花是杜鹃、梅花。

市树 无锡市市树是香樟树。

无锡——太湖明珠 “太湖明珠”无锡由江苏省省辖,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繁华富庶,人间仙境,素有“江南明珠”之称。

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濒太湖,西依锡山、惠山,京杭大运河在境内流过。

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183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无锡是江苏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产业、山水旅游资源优势,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

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

2004年1月2日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两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分别位居第一、第九位。

江阴的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无锡位列全国第五。

2004年数据。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为: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阳山水蜜桃。

无锡物产丰饶,水产丰富。

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缌鱼为水中上品。

无锡惠山“大阿福”,憨憨墩墩,裂着嘴笑,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每个孩子看到都爱不释手,“惠山泥人”是购物单上不能缺少的一项。

清慈禧太后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养颜,酷爱太湖珍珠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太湖珍珠不仅可作为装饰品配戴,又可入药,还可口服。

无锡大东方百货的珍珠制品,从手饰到口服液、珍珠粉、珍珠膏和保健品、化妆品,总有一样让你动心。

无锡宜兴的紫砂壶名扬天下;另外还有三凤桥酱排骨、油面筋、水蜜桃、惠山金刚肚脐、惠山腊烧片(已失传)、马山杨梅、无锡小笼包、拱北楼阳春面、聚丰园腐乳肉等众多有着传奇历史的土特产等您去发掘。

民俗文化 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

传说钟馗善于捉鬼。

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

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

无锡地区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的意思。

另还要吃面,取长寿、长春之意。

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

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

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

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

特色活动 无锡一年四季节庆不断,皆宜旅游,尤以4月-10月为旅游的黄金季节。

主要旅游节庆有: 泰伯庙会:2月4日-6日, 锡山区梅村镇 无锡国际梅文化节:3月,梅园 无锡阳山桃花节:3月-4月,阳山镇西高山庙会:4月19日-21日,吴文化公园樱花之旅:4月-5月,鼋头渚 宜兴陶瓷艺术节:5月,宜兴市各景区 太湖旅游节:9月-10月,无锡太湖各景区 此外还有:太湖中秋赏月、马山国际钓鱼节、吴地蟋蟀节、国际门球邀请赛、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农历三月初三)。

过年 春节是无锡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

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

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

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

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等话,互相祝贺。

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

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

相关神话 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

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

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

人们谈兽色变。

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

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

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

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

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

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

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

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

元旦出去旅游,问下大家,江南最美的城市是哪

梅园 ,鼋头渚:拙政园, 央视影视基地(三国城、宜兴善卷洞 、竹海,淹城春秋乐园 比较出名,也值得一看自然风景 就是溧阳的天目湖景区 及 南山竹海 等苏州园林、网师园、沧浪亭等古镇:周庄、狮子林:无锡:灵山胜境,环球动漫嬉戏谷目前个人感觉 江苏省的南部 苏州,水浒城)、锡惠公园、虎丘、留园,同里,木渎等自然风景:林屋洞,穹窿山,天平山,灵岩山、白马涧等主题公园、无锡、常州 还是不错的名气较大些如、江阴华西村等常州:市区以主题公园为主:有中华恐龙园...

求南京出发到杭州、无锡两地自助旅游攻略

杭州最出名最实惠的就是西湖了,很多景点都是免费的,像苏堤、白堤、北山路、断桥这些,可以边走边欣赏周边风景,而且会路过许多免费景点,柳浪闻莺、花港观鱼,还有名人故居等。

有的门票也很便宜,可以看自己的兴趣。

感受特色小吃的话,从西湖可以走到清河坊、高银巷美食街,一条街上都是饭馆,都是地道的杭帮菜。

无锡太湖鼋头渚介绍

鼋门楼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门楼。

入园有高架电动列车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顶山隧道,直通老门楼。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入门左侧为“太湖别墅”门楼,穿月洞门、循齐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馆;顺大路向前,走过300米的杜鹃坡,有通往太湖仙岛的轮渡码头,此处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犊山、小箕山(锦园)、大箕山诸峰环抱。

湖水广阔处,可见若沉若浮形如大龟的三山。

湖堤上风光明媚,著名旅美画家杨令,1935年回国时,为鼋头渚写下“翠微嶂”三字,勒于湖堤山岩上。

“太湖佳绝处”牌坊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

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

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

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

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

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

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长春桥1936年建,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

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

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

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

绛雪轩旁为云逗楼,园主为纪念先祖杨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题额。

上坡,有花神庙,建于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云裳,姿态端丽。

“具区胜境”牌坊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

背额“横云山庄”。

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

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

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藕花深处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

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

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

亭北是清芬屿。

四面环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原为杨家祠堂。

堂额“清芬”,为李苦禅重书。

两旁有安徽赖少其所书的“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楹联。

堂悬张正宇的“湖山春深”一额。

两旁武中奇书孙保圻的联句:鸥侣无猜,四面云水谁作主;鸱夷安在,五湖烟雨独忘机。

堂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

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

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鼋头渚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最佳处。

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涛之中。

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三面湖水拥抱,冲波兀立,显示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首于碧水之中,雄姿英发。

登上鼋头,极目远眺,浩渺湖水,涤尽人间的嚣尘,远山如黛,直舒胸臆。

明华云吟有“瑶台倒映参差树,玉镜屏开远近山”之句。

无锡状元孙继皋,吟道“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

鼋头渚有一灯塔,临湖危立。

1860年,无锡绅士华题蓉,一次舟行夜归,迷航误入湖心,险遭覆舟,其后裔在渚上立杆悬灯导航。

1924年夏,锡湖轮船公司通船,地方人士集资建灯塔导航,以保航行安全。

1982年进行加固翻新,重檐琉璃顶,金山石贴面,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改变了原似“铁钉”船的形象,既能导航又点缀了景色。

鼋头渚刻石,兀立于灯塔后,高2米余。

正面刻“鼋头渚”三字,为光绪间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

背面题刻“鼋渚春涛”,原为清末状元刘春霖所书,毁于“十年动乱”。

后集唐驼为“花神庙”所书联句“春色斗燕支,天教万紫千红,都归主宰;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合住神仙”中的“鼋渚春涛”四字,补刻于石上。

鼋头渚上还建有“涵虚亭”,八角形,亭中悬有清代陈夔龙1919年书的匾额。

横云石壁在涵虚亭下的一个天然大水湾里。

这里,湖滩崖上,石壁列阵,怪石眠空;下侧湖水吞波吐涛,古人有“千金能买太湖石,难买断岸此千尺”的赞誉。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于蠡湖,常在这里湖滩濯足,取“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

抗战胜利时,无锡人朱松黯书“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八个隶字于石上,以示对东林党人高风亮节的敬仰。

“横云”和“包孕吴越”摩崖石刻,为晚清无锡县令廖纶所书。

1895年春,廖纶偕友泛舟至此,觉得这里气势雄伟,欣然题书镌于岩壁,以誉太湖似母亲般地孕育着江浙两省人民。

山坡上建有“霞绮亭”,方形,临崖兀立,有杨寿楣的《霞绮亭记》刻石,林散之书于1990年的亭额。

澄澜堂雄峙于充山半山腰,建成于1931年,建筑仿宋、明宫殿式,面阔五间,气势宏伟。

“澄澜堂”匾额,为...

鼋头渚好玩吗,无锡鼋头渚景点怎么样

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

有充山隐秀、鹿 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

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

鼋头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行湖春波吻石、碧水和天一色:凌山巅高阁振翼,孤鹜落霞齐飞。

远眺湖光朦胧,鸟屿沉浮;近览山峦迭翠,亭台隐约。

月晨日夕,景色幻变,阴睛雨雪,情趣迥异。

仲春四月,樱妍春桥,天高秋日,兰香小兰亭,各具风采。

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鼋头渚水面波光粼粼,百花盛开,嫩绿的垂柳,我觉得我自己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了。

有那么多的鲜花,有白色的樱花、红白相间的郁金香、黄色的洋水仙、紫色的紫草花、金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木笔花、雪白的牡丹花、粉紫色的紫荆花。

迎春花和紫草花象铃铛一样垂下来,洋水仙的花芯象一个小嗽叭。

木笔花就象一只只毛笔的笔尖。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

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 之一。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

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景点介绍鼋头渚门楼 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门楼。

入园有高架电动列车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顶山隧道,直通老门楼。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入门左侧为“太湖别墅”门楼,穿月洞门、循齐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馆;顺大路向前,走过300米的杜鹃坡,有通往太湖仙岛的轮渡码头,此处露出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犊山、小箕山(锦园)、大箕山诸峰环抱。

湖水广阔处,可见若沉若浮形如大龟的三山。

湖堤上风光明媚,著名旅美画家杨令?,1935年回国时,为鼋头渚写下“翠微嶂”三字,勒于湖堤山岩上。

“太湖佳绝处”牌坊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

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

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

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

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

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

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长春桥 1936年建,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

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

湖堤上引种日本野生大山樱,已有60多年历史。

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

绛雪轩旁为云逗楼,园主为纪念先祖杨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题额。

上坡,有花神庙,建于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云裳,姿态端丽。

“具区胜境”牌坊 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

背额“横云山庄”。

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

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

前行还有王荫之的“到此忘机”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顿消,超然世外。

藕花深处 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

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

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

亭北是清芬屿。

四面环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原为杨家祠堂。

堂额“清芬”,为李苦禅重书。

两旁有安徽赖少其所书的“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楹联。

堂悬张正宇的“湖山春深”一额。

两旁武中奇书孙保圻的联句:鸥侣无猜,四面云水谁作主;鸱夷安在,五湖烟雨独忘机。

堂前水中立一湖石,婷婷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

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

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鼋头渚 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最佳处。

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伸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