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青城山旅行作文
锦城湖畔,十里花香;新源学校,遐迩名扬。2008年建校至今,成都高新新源学校(以下简称新源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已砥砺前行10年了。十年风雨兼程,十年跨越发展,十年硕果飘香。高
锦城湖畔,十里花香;新源学校,遐迩名扬。
2008年建校至今,成都高新新源学校(以下简称新源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已砥砺前行10年了。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跨越发展,十年硕果飘香。高新新源,这朵娇艳的向阳花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傲人的姿态花香四溢,盛放蓉城。
十年砥砺奋进,用行动兑现办学使命,孕育桃李。新源学校坐落于成都高新区锦城湖畔,是一所年轻的成都新优质学校,一所朝气蓬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8年建成招生至今,新源学校办学已整整十年。从刚刚建校时招不满学生的“囧”境,到如今“成都市新优质学校”,到老百姓家门口”一席难求“的好学校,到硕果飘香的示范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十年来,新源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成绩上升了,学校影响扩大了。
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在校长杨芳的带领下,学校用十年的时间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办学使命,更用实际行动获得了街道社区、周边企业、教育同行的赞誉。
以理念引领发展,倡导“比昨天更好”。办学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十年来,学校以理念引领发展,蒙以养正,日益创新,厚德载物,远近名彰。
学校以“养正日新·厚源致远”为办学理念,学校以“比昨天更好”为校训。在高新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内涵发展,统筹城乡教育,持续打造教育强区和优教成都典范区”的工作要点指引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向阳花教育”模式,开启生命潜能,释放生命活力,激扬创新能力。

学校注重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和谐,家校配合协调,经过全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办学成绩突出。学校是成都市精神文明办评为成都市文明校园、首届四川省文明校园、全国自主教育联盟的会员单位,正在积极申报成都市艺术特色校和成都市体育传统校。

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新源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炼,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21人次在各级论文评比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5月,新源教职工篮球队在高新区第一届教职工篮球联赛中五战五胜,最终夺得冠军。
此外,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新源学校先后与都江堰“七一青城山学校”、高新东区“福田九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长期坚持开展交流互助活动,在课例研究和课题探讨中实现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坚守有为,变革自新。新源教师,在平凡中书写教育佳话。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实力担当,也是一个学校的发展的中坚力量。建校以来,新源学校以“三梯度一名优”教师分层发展为目标,孕育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他们,以“辛勤谋事,用心做事,团结共事”的工作作风,以博爱的情怀、勇敢的担当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在向阳花课堂中自信笃定,在教改路上大胆创新;他们,总是在平凡的付出中,书写一段段感人的教育佳话。他们,是新源学校最可爱的人儿。

胡敏,一个简单纯粹的女孩。从教时间虽然不满一年,但是虚心好学,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多的荣誉,2018年她先后获得全国自主教育说课比赛二等奖,成都市高新区初中历史说课比赛一等奖,高新区授课比赛一等奖,高新区微课比赛一等奖,获得成都高新新源学校青年教师说课一等奖、赛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教育叙事一等奖等荣誉。面对成就不骄傲,面对未来不胆怯,一路向阳,激情跨越。

肖祥忠,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未来名师后备人选。2018年3月参加高新区地理微格教学评比赛荣获一等奖。本次赛课,肖祥忠老师执教地理课《新西兰》,在教学设计上选择新颖的学生了解少的新西兰国家,了解认识新西兰的地理概况。选择视频、图片、新西兰实物等资料,以饮食为主线,提高学生认识区域的兴趣,深入了解一个区域。

周冬梅,教研组长。2018年3月在高新区初中数学实训基地与成都市高新区张新民、任炯名师工作室联合举行“初三小专题复习”教研活动中,执教初三小专题复习研讨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获得好评。周老师充分展现了九年级老师的教学风采,激情洋溢,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氛围融洽和谐,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及时总结。
帅玉亮,学校金牌班主任,一个干练的中学数学教师。2018年4月在高新区七八年级数学“单元复习专题”研讨活动中执教《因式分解的应用》单元复习课。帅玉亮老师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孩子们从“自然解题法”--“优化解题法”灵活解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中的实际问题,帅老师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专家及在场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白露,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2018年4月执教的《话题复习六-谈论过去的周末与旅行》一课参加了由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初中英语功能话题复习课系列活动之视频微课比赛”,并在本次比赛中荣获高新区第一名。2018年5月,参加了由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初中英语功能话题复习课系列活动之说课比赛”,荣获高新区第二名。

李丽超,四川省骨干教师。倡导诗意语文,着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唤醒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情。2018年4月李丽超老师在四川省创新教育研究所首届“随课微写”微型课教学评比活动中,执教《三月桃花水》,获得一等奖。李丽超老师在这一课中借用水声音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来感知水声;多形式的朗读体味排比、比喻、拟人等语言妙秘。她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建立学生和文本的联系进行创编,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修梦琦,学校国学辅导员。2018年4月,修梦琦老师参加四川省创新教育研究所首届“随课微写”微型课教学评比活动,执教《松鼠仿写》,获得二等奖。在这一课中,修老师考虑到了三年级正是作文起步阶段,孩子们处于有话却表达不出,或者表达不好的阶段。因此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写法,并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去观察,模仿,不仅降低了写作文的难度,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

唐开华,语文备课组长。2018年4月参加由四川省创新教育研究所举办的首届“随课微写”现场课教学评比活动执教《牛和鹅》一课荣获一等奖。唐老师一直崇尚并实践“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行为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在唐老师的语文课上,唐老师通过层层教学设计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孩子们的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唐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学语文的同时又领略到学语文的乐趣。
古小鸣,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5月参加了由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视频说课比赛。古老师说课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本次赛课,古老师用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当代的经济生活,以中国高铁、国企改革为例,层层剖析,渐进式的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郭冉,诗一般的女子,高新区教坛新秀。2018年5月在高新区小学语文涉农学校赛课暨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中郭冉执教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在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读诗使人灵秀”,郭冉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古诗主题教学的探究,积极探索把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课堂中。播种知识,传承文化是她践行的目标,也是是她努力的方向。

江雨洪,甜美可爱的年轻教师。2018年5月,参加了成都市高新区小学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赛课活动。江老师执教的《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一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江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活动的整合和连续,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忙碌者,走进这些忙碌着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艰辛,从而学会尊重劳动成果和学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梁丽,执教心理教学,教龄不足一年。2018年5月参加了高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视频说课比赛。在梁丽老师精心的准备与用心打磨中,本次说课获得在场评委与老师的一致好评。梁丽老师本次说课的内容是《集体的力量》。梁老师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进行拔河比赛,带领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强大的集体力量并总结凝聚集体力量方法。最后梁老师引用了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的事例,充分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力量的强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毛雪,年轻的物理老师。2018年5月参加了高新区物理赛课活动,其执教的《杠杆》在本次赛课活动中获得二等奖。课堂上,毛老师精简干练的语言让课堂流畅连贯,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到位,使课堂氛围活泼灵动。对知识点的引导层层深入,以生活情景引入使问题更易理解,让整堂课丰富且生动。

宋宇翔,科技达人。2018年5月代表我校参加了成都市高新区小学科学一年级“新教材新课堂教学赛课”活动,以《观察一种动物》为题的课堂取得了一等奖。在课前准备中,他悉心准备实验材料,小到一条细线、一根树枝的准备,都一丝不苟。课堂上,用亲和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并且引导学生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孙渠娅,小学数学教师。2018年5月参加高新区第三届“领航杯”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孙老师执教《包装的学问》一课,在教学中从学生亲身体会过的生日礼物包装入手,让学生感受包装的学问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摆放、计算,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计算、猜测、发现、验证、质疑的全过程。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体验到不是为了学习而包装,是为了包装而学习。

周鹏,德育副主任。2018年5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其执教的《平行线间的折角问题》在本次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课堂上,周老师精妙的引导学生对平行线间折角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多方法解决此问,并从多种方法中提炼出最优方法。并在此问的基础上,通过折点位置的不断变动、折点个数的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讨论、交流和总结,加深理解此类数学问题并构建数学模型。以一题变多题,以多法汇一法的教学设计赢得了点评专家的一致认可。

吴越,历史教师。2018年6月参加高新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衔接整合”历史教学大赛说课比赛,荣获第一名。本次赛课,吴老师执教的《“变”出繁华满园香--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突破固有思维,从“变”字入手,运用历史书籍与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货郎图》相印证的方式,采取历史短剧、材料分析等方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宋代经济繁荣现象下潜藏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谭琳,语文教研组长。2018年5月25日,参加了 “巴蜀儿童文学教育联盟教学与学术研讨会”,代表教研组作了《童心童语,向阳绽放》的专题交流,分享了新源学校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的经验。由“随课微写”、“儿童文学”、“语文拓展课程”、“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四大版块组成的“向阳花语文课程实践体系”和以促进学生更多学习动力的“向阳花语文评价体系”形成了我校“向阳花”语文特色,直指语文学科素养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令与会老师纷纷点赞。

谭海军,办公室副主任,高新区优秀共产党员。他是一名充满阳光活力、教学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曾经到过高原支教,经历过雪域高原的磨砺,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区、市级体育教师赛课、技能展示、教学设计评比、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2018年5月参加由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高新区第五届“悦动创生型”体育赛课比赛,执教《足球基本战术斜传直插二过一》教学内容,荣获一等奖。
吴梦楠,化学备课组长。2018年1月,参加成都市教科院组织的骨干教师中、高考试题命制的培训。在2018年3月和4月举行的两次区教研活动中,分别作了《期末考试试题和成绩分析》和《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和成绩分析》两个报告。在2018年4月和5月的区视导活动中,教学视导高新新科学校和高新新华学校,与同去的专家和该校青年教师深入交流后期复习的计划和安排,积极探讨复习课中知识、能力的升华和落实,并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新源教师送教活动
品学兼修、尚美乐创。新源学子,向着阳光茁壮成长。学校,作为一方文脉重镇。引领地方风气,培养合格公民,传播优秀的精神文明,是它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素质教育下,“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曾让新源掌舵人杨芳辗转反侧。
“新时代的教育,分数已经不是评价学子的唯一标准。往往,那种品学兼优,懂得欣赏、善于创造的学子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定的,她给出了方向。“那就让新源学子品学兼修,尚美乐创吧。”这样的育人目标下,新源学子无论是艺术体育还是德育智育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他们,如向阳花一般,在新源的沃土上,阳光健康的茁壮成长。


5月,27名学生组成的“活力宝贝”啦啦操社团在四川省“大众健身”校园啦啦操健美操排舞比赛中分别摘得金奖和银奖;新源女排被推荐参与成都市传统体育项目评选;163名新源学生组成的大课间展示队受邀参加成都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他们所展示的啦啦操和跆拳道操成为开幕式的亮点,一柔一刚的呈现、阳光向上的姿态,都是新源学子“品学兼修、尚美乐创”的完美诠释。

6月,成都市体操啦啦操健美操锦标赛、“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四川赛区)暨第三届四川省学生排舞比赛这两项赛事中,“活力宝贝”继续发声,获得多项集体和个人的一等奖。舞蹈男团是新源艺术的一张闪亮名片,2017年获得高新区艺术节一等奖,并于今年5月在指导教师罗璇、蓝婷的带领下,代表高新区参加了成都市艺术节舞蹈比赛,原创男子群舞《少年强》在6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凭借原创的表演服装、京剧元素的武生脸谱、刚劲有力的舞蹈动作,获得二等奖。此外,还有很多新源学生在综合性展示评比的舞台上亮相……


一路阳光,激情跨越。这所崛起于城南高新经济开发区的窗口学校正以昂扬的姿态走过了她奋进的十年,砥砺前行的十年,快速发展的十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十年来,新源学校走过了一条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发展之路,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在德育上不断深入,在教师发展上不断努力,在学生培养上更加用心。学校这些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使她能够抬起头来,仰首阔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播种与生长,耕耘与收获,平凡与荣光;一片菁菁校园,一批优秀的老师,一种美好的氛围。这,就是新源。汇天地灵气,揽山川秀色,聚人文精华,十年砥砺,学校在改革中跨越发展,生命在这里茁壮成长,梦想从这里奠基启航。
新源,好一朵绚烂的向阳花!明天的明天,让我为你高歌,为你祝福,为你的新辉煌鼓舞!
文/海桑
版权归成都名校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