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自驾游旅行
春节假期临近,不少人计划出国旅行,其中出境自驾游的热度也在逐渐提升。在市场需求下,各旅游企业早已在海外自驾游领域迅速展开了角逐和扩张,一站式的自驾游服务成为趋势。但与此
春节假期临近,不少人计划出国旅行,其中出境自驾游的热度也在逐渐提升。在市场需求下,各旅游企业早已在海外自驾游领域迅速展开了角逐和扩张,一站式的自驾游服务成为趋势。但与此同时,海外自驾游同样存在渗透率低、平台对接和服务参差不齐的痛点。
2016年出境自驾游达到407万人次
据租租车联合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境外租车行业白皮书2017》显示,未来5年,中国出境游人次预计达到7亿人次,出境游将成为更多国人的度假选择,出境人数的增长将带动出境自驾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出境自驾达到407万人次。
海外自驾游的增长,也带动了海外用车这一细分市场。业内人士表示,海外自驾游与国内自驾游所制造的商机有所不同,在国内,自驾游的信息获取和行程规划更为熟悉和便利,并且以周边游为主,旅游服务商切入的服务面有限;同时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1.94亿辆,这令国内用车租车的市场需求也有所降低。但对于海外自驾游来说,出境游信息的相对缺乏导致旅游平台的服务受到青睐,租车需求自然也不会受到私家车数量增长的影响。
垂直服务商、国际巨头加入战局
在市场前景下,海外自驾游领域迅速展开了角逐和扩张。有租租车、惠租车等专注于海外租车的平台,皇包车、唐人接等提供包车游等业务的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为了提高优势,除了与境外的汽车租赁服务商合作之外,也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以借势引流。比如惠租车、租租车等垂直境外租车平台已经入驻飞猪平台,也与携程达成了合作关系。
但作为合作伙伴的同时,在线旅游平台也在积极入局海外用车领域,与各玩家形成了竞合关系。比如携程在2017年初收购了海外专车品牌唐人接,深化进入目的地产品领域。此外,神州、首汽、滴滴这些出行领域的企业借助自己在国内的行业优势,也已经进军国际租车业务,神州租车在2016年3月还与飞猪达成了战略合作,布局境外租车业务。
除了用车,各在线旅游网站和租车平台也在积极提供保险、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中文GPS、违章查询等服务,提高差异性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的租车市场,国际租车平台和巨头也在共同参与竞争。包括Priceline集团旗下的地面交通预订品牌Rentalcars、德国打车应用Blacklane等平台式企业,以及以各种方式切入中国市场的Hertz、Enterprise、Avis等国际租车巨头,比如租租车、惠租车以及在线旅游网站都已经与他们达成合作,为Hertz等国际租车巨头提供产品的分销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家纷纷入场让整体的市场规模、格局有所扩大,但可能也会带来一轮“大浪淘沙”,2018年或许会是海外用车市场竞争较为惨烈的一年。
70%的转化率为场景消费提供无限可能
自驾游涉及的并非只有“行”,而是一个连接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消费场景,“车+X”的模式被业内认为是给相关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目的地产品“边走边订”的趋势下,如果企业能够给自驾游用户更匹配的目的地产品推荐,会更有利于目的地产品的用户转化,也会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当前,以“车+司导”为主的包车游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深度游、定制游的重要方式。
2017年12月,Priceline集团将旗下地面交通预订品牌Rentalcars与酒店预订平台Booking.com进行合并,意在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平台。2017年以来,Booking.com主页就逐步新增了姊妹品牌的预订连接,包括Kayak的机票预订、RentalCars.com的租车预订、OpenTable的餐厅预订,向“一站式旅游平台”转型。
租租车副总裁郑成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把租车业务当作一个出境旅游的入口,不仅做租车服务,而且要形成一个完整服务的闭环,其中包括保险、中文24小时客服以及目的地的碎片化产品等,自驾游也是一个自带交易场景的旅游方式。从其数据来看,用户对于目的地产品的消费转化率接近70%,这也意味着100个租车用户,有接近70人会购买目的地产品。另外,租租车用户平均租车时间约为7天,每辆车的乘客约为4人。这也意味着,这7天的游玩时间里,一个租车订单,有可能带来4个景点、演出门票或其他目的地游玩产品的订单。所以理论上看,目的地产品带来的GMV,很容易就能超过租车业务带来的GMV。
从保险服务、地图及导航服务、通讯服务、道路救援到当地特色游玩、票务等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生态,以境外租车进入境外旅游是各个平台发展的趋势。
短板
渗透率仅为5%
虽然中国出境自驾游发展迅速,但渗透率依然较低。据业内人士指出,2013年渗透率只有0.14%,2016年达到3.3%,2017年在5%左右。原因在于,大部分出境游自由行用户还不知道可以租车自驾,即便知晓了,也会存在语言、驾照、事故安全处理等各式各样的顾虑。
据易观发布的出境自驾游用户画像,出境自驾游依然集中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高端收入群体,大多集中在30-39岁,年收入15万-50万,这批客户人群确实是有含金量的人群,但在家庭游为主力的情况下,如果要培育更大的市场,就需要吸引更多的85后甚至90后,才能实现规模上的量变。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将用车和目的地资源盘活的难度同样不小,目的地产品分散、复杂,碎片化的产品把控难度大,成本同样也高,在渗透率不高的情况下,更需要以谨慎的态度来拓展目的地业务。
现场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去年我和老公曾经自驾美国1号公路,然而不幸的是租来的车辆中途抛锚了。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后,才意识到以自己有限的英语水平,根本无法和接线员沟通,以致长时间困于路途之中。而且后来在和车行的交涉过程中,更是纠纷不断。”除了交涉过程出现问题,也有用户表示使用某境外租车平台租车,到了目的地却发现预约取车的门店已经关门。甚至有在挪威租车的用户称“在租车过程中被多收费,客服人员态度恶劣,在车子出现问题后,处理效率低下。”
租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粗放发展也开始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乱象,各国的汽车租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境外租车平台与境外汽车租赁公司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中小租车公司还停留在邮件、电话等传统办公方式,信息化程度低,库存无法打通和快速响应,这也就影响了用户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